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至少有5位皇帝出逃长安?内忧外患挡不住

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至少有5位皇帝出逃长安?内忧外患挡不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46 更新时间:2024/2/1 9:28:32

带头开溜的当然是唐玄宗老爷子了,安史之乱一爆发,这哥们二话不说就带着杨贵妃跑路了。可惜在马嵬坡折了贵妃,逃到成都以后,也没了实权。

唐玄宗开了一个好头以后,后面的子孙后代也就争相效仿了。于是各种不要脸的操作就这么出现了,一言不合就开溜。

一、都有哪些皇帝跑路了呢?

第二个跑路的就是唐代宗

除了唐玄宗以外,他孙子唐代宗李豫也成了跑路专业户。虽说安史之乱是在他手里平定的,但是这个时候节度使纷纷自立的情况也就逐渐出现了。

唐代宗控制不好手下的大将,以至于仆固怀恩这样的大功臣,居然反叛唐朝,带着吐蕃的人马杀入了长安。唐代宗二话不说就带着娇妻美妾跑路了。

仆固怀恩的叛变实在是逼不得已,人家全家几十口人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牺牲,你唐代宗心里没点数?最终还是靠郭子仪赶走了吐蕃军,才把唐代宗给接回家。

第三个跑路的是唐德宗

唐代宗传承了优秀的跑路天赋,那他儿子唐德宗也不遑多让啊!各路节度使叛乱以后,泾原节度使姚令言为表忠心,立刻带着5000人马前来长安护驾。

按道理唐德宗应该感动得稀里哗啦才对,可问题是唐德宗是个小气鬼啊,居然只给这帮士兵一些粗茶淡饭,一丢丢赏赐都没有。

士兵们觉得自己离开妻儿前来保卫皇帝,冒着生命危险,就得到这点粗茶淡饭?那士兵们能答应吗?死活不行啊!于是乎一场兵变就要发生了。

节度使姚令言连忙前去解释:大家不要慌,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大饼。。。

姚令言的话还没说完,士兵就把他给架了出去。唐德宗得知消息以后,立刻运了20车布帛打算赏赐给将士们,可惜为时已晚。

士兵们冲入了宫中,唐德宗二话不说就独自跑路了,公主皇子一个不要,全都留在了长安,其下场可想而知。

唐德宗的这次跑路,简直跟旅游没什么区别。他先后去了咸阳、乾县、汉中,绕了一大圈,才回到长安。

第四个跑路的是唐僖宗李儇。

唐僖宗李儇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这哥们跑路其实情有可原,因为他遇到了百年难遇一次的黄巢起义。

黄巢就是那个喜欢写菊花诗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唐僖宗12岁继位以后,就遇上了黄巢起义。他跑路的方位和唐玄宗一样,都跑到了四川。

这地方是真适合避难,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任唐朝皇帝跑四川这儿跑了,不愧是天府之国啊!

第五个跑路的是唐昭宗

唐昭宗李晔是个靠自己的实力把自己变成光杆司令的皇帝。他刚继位的时候,还想恢复老祖宗的基业,所以把老底掏出来征兵10万人,打算击败各路节度使。

结果四处碰壁,不光10万人被打光了,他自己也彻底成了光杆司令。最终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打长安的时候,唐昭宗跑路了!

他跑路的方式可谓是清新脱俗,前脚还要收拾人家李克用,后脚就跑李克用这儿避难了,你说老脸还要不要了?

二、内忧是唐朝皇帝跑路的主因。

唐朝的基业,被唐玄宗李隆基推向了高峰,但同时这家伙也是个败家玩意儿,一股脑把唐朝从巅峰拉到了谷底。

他给唐朝留下了节度使这个重磅炸弹,表面上看,节度使们还都愿意承认唐朝皇帝是天子,可实际上人家在地方上有军权、政权和财权,为啥要听你的话呢?

一开始只有河朔三镇不太好控制,毕竟人家是安史叛军的余党,不听朝廷的话很正常,可后来情况变了,除了这帮人以外,其他节度使有了一定兵权以后,也开始蠢蠢欲动,纷纷自立。

所以说内忧就这么造成了,唐朝皇帝要想收权,就得镇压节度使。可是一旦打不过节度使,那除了丢老脸以外,还要丢都城,跑路就在所难免了。

比如说唐德宗和唐昭宗,就是因为节度使叛乱,所以才会主动跑出京城。这是朝廷无法压制地方势力的结果。

此外唐朝后期最著名的起义,当属黄巢起义。他们来势汹汹,洛阳和长安眨眼之间就被他们给攻占了。

唐僖宗年纪轻轻压根就没经历过这些,自然是选择了跑路。所以说农民起义军也是唐朝皇帝跑路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不过也算得上是内忧之一了。

三、外患也是唐朝皇帝跑路的原因。

除了节度使叛乱以外,外敌其实也很重要。比如说仆固怀恩带着吐蕃的兵马进入长安,迫使唐代宗跑路。

吐蕃本来就对唐朝的地盘垂涎三尺,当初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把西域的兵马抽调回来平叛,结果就被吐蕃捡了便宜,占领了吐蕃跟河西走廊。

等到唐代宗平叛以后,吐蕃又不满足现状了,恰好仆固怀恩备受猜忌,所以大家一拍即合,便攻入了长安。

其实除了吐蕃外,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落也都派了大军前来分一杯羹。你说面对数十万大军,唐代宗哪里吃得消呢?

总结:天子守国门?在唐朝就是个笑话。

很多人都说明朝很有骨气,因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那么唐朝皇帝一言不合就跑路又算什么呢?是否就是一种气节沦丧的表现呢?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唐朝的这帮皇帝,因为他们手里的权力和实力是有限的,跟盛唐时期已经无法相提并论了,所以让他们和明朝一样,几乎没这个可能。

明朝没有藩镇割据的情况出现,所以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还是有很大权威的。可是唐朝中后期,到处都是藩镇割据的情况,他们不跑路,难道留着给人家当俘虏吗?

参考资料:《旧唐书》

更多文章

  • 这才是真实李世民:西安出土一块墓碑,讲述很多人不知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墓碑简介,李世民的墓碑是谁的,李世民墓碑真实水平

    李世民的能力有目共睹,有他的努力成就了后来的唐朝的盛世。可是这些毕竟都只是道听途说,多数都是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事实上真实的李世民,还要依靠那些历史资料去了解。1978年正在如火如荼地挖掘着的,是西安的某处唐代古迹。很多考古学家内心都带着一丝兴奋,他们隐隐有一种预感这次绝对是考古界的大发现。这座古墓

  • 八王之乱: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时期发生的“八王之乱”,不仅导致西晋失去对国家的全面掌控以致灭亡,更引发了后期“五胡十六国”的黑暗时代,北方汉人妇女被胡人当作“两脚羊”,任意凌辱杀害,致使近千万汉人死亡,几百万汉民流离失所。作为这段黑暗时期的源头,八王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为什么会发生呢?八王之乱的始末1、重启分封制晋武帝司

  • 安史叛乱前的十大边军是怎样的?边疆大帅为何纷纷看不起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有多少军队,安史之乱安禄山在哪里起兵,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兵力

    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盛世年间共设置有九大节度使和一大经略使,统称为天宝十节度,安史叛乱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正是其中之三。很多人就有疑问,天宝年间的各大边镇是个什么情况?边疆大帅为何纷纷看不起安禄山。天宝十节度,分布唐帝国的四周,一个或者两个面对众多草原部族或是怀有敌意的小国。简单来说,各大边镇都有抗

  • 安史之乱的威力有多大?真的可以摧毁盛唐?开元盛世都是泡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的历史,安史之乱盛唐由盛转衰转折点,安史之乱是在盛唐和中唐之间吗

    在唐肃宗和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之下,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是唐王朝的盛世也一去不复返了。从此唐王朝进入了中唐、晚唐时期,逐渐走向了落幕。安史之乱的杀伤力有这么强吗?这场暴乱,到底是如何重创唐王朝的呢?01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各地节度使纷纷自立,不受约束。安禄山是唐玄宗非常器重的心腹大将,被任命为

  • 中国历史上最不该灭亡的王朝,它却因太强大而灭亡,不是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逼着宇文阐让位给他,一个强大的朝代就此诞生了。在隋朝之前,中国已经从西晋开始分裂了长达三百年。公元589年,隋朝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隋文帝倡导节俭,他宫中的嫔妃也是不作美饰,同时减免赋税,使得百姓的负担减轻。军事方面的实力也颇为强大,突厥在之前就总是侵

  • 白居易给元稹写过几百首诗,最美不过这首,比情书还要感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几首,元稹和白居易写了近千首诗,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最出名的一首

    在唐朝时,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留下了众多千古名作。而且,唐朝诗人们相互交往,唱酬应和,也成为了历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其中,分量最重的当然是李杜之间的友情,但最为密切的,还是元稹和白居易。元稹和白居易的相识非常简单,他们在考试中相识,又一同及第,一同为官,此后拉开了长达几十年友谊的帷幕。同为一

  • 才华横溢的李白,折腾了一辈子,为何最终也没有被朝廷封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李白才华横溢却当不了官,李白为什么封官进爵,李白的才华体现在哪里

    李白求官记大唐开元十二年,24岁的李白带着梦想辞亲远游,开始了追逐梦想的生活,这也是李白一生怀才不遇故事的开始。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为唐玄宗献上《明堂赋》,一年以后,李白在玄宗狩猎之时,献上《大猎赋》,这两篇为唐玄宗歌功颂德的赋,并没有引起唐玄宗的注意,李白的求官之路初步受阻。天宝元年,李白受人推荐,

  • 1986年,山东一妇女模仿武则天“称帝”,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1986年山东效仿武则天的人,武则天复原图山东,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原型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巨大的提高。很多自耕农利用铁农具开辟了很多荒地,在这些荒地上耕作,既不需要向国家缴纳赋税,也不需要给贵族提供免费劳动力。慢慢的,这些荒地就变成了自耕农的私有土地,井田制也逐步瓦解了。各诸侯国为了获得更多的土

  • 白居易与刘禹锡斗诗,白居易写出千古名作,刘禹锡以此诗成功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禹锡与白居易所作的诗有哪些,白居易和刘禹锡的七言绝句,刘禹锡白居易何时初见

    中唐文人的故事,其实比唐朝其它时代要更加精彩。尤其是拥有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等等顶级文人,更让这个时代熠熠生辉,不逊盛唐。然而,白居易和元稹是同年及第的好友,刘禹锡和柳宗元也是同年及第的好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两对好友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这倒不是文人相轻,也不是政治上的分歧,而是环海沉浮的

  • 安史之乱前后中央与地方的形势变化:以河朔三镇为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史之乱形势图,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形势,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

    伴随着安禄山史思明的鼙鼓动地来,惊破了稳坐西安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霓裳羽衣曲。 此时开始,唐庭较之于藩镇的兵力以及对待河朔藩镇的态度都产生了巨大变化。中央与地方的军力对比纵观历朝历代,中央拥有一股绝对力量的武装力量,是保持中央集权,政策上行下效的重要条件。 而一旦地方军力足以跟中央相抗衡,则会群雄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