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国灭亡之际,这个人连杀蜀魏三员大将,为何最终命丧丑女之手?

蜀国灭亡之际,这个人连杀蜀魏三员大将,为何最终命丧丑女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79 更新时间:2024/2/1 9:28:45

由于钟会被杀,卫瓘便成为诸将之首,他以监军的身份约束诸将,成都之乱才慢慢平静下来。这起事件使原本幕后的卫瓘一下冲到了前台,成为司马昭平蜀的关键功臣。当时,卫瓘担心邓艾押回京城获得平反可能会报复他,所以干脆就派人追上邓艾的囚车,将其父子杀死,这样卫瓘就成了直接或间接要了钟会、姜维、邓艾三大将性命的人,尤其是斩杀邓艾,显示出此人当机立断的决断力。那么,这样一个幸运且有决断的人,在事件平息后得到了司马昭怎样的奖赏,其最终结局为什么又那么可悲呢?

司马昭控制了益州的大局后,与各大臣商议善后伐蜀事宜时,很多人都建议封赏卫瓘,却被卫瓘推辞了,可能与他杀死邓艾内心感到不安会有些关系。后来司马昭先任命其为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不久后又令其任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菑阳侯,也算是受到司马昭的重用。

由于司马炎继位时已经30岁,对之前蜀国灭亡的过程自然是熟知的,所以他比较重视卫瓘。先后让转任青州、幽州、平州等多地,后来卫瓘向朝廷请求入朝,司马昭念及他的功劳,便于咸宁四年(278年),征召58岁的卫瓘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四年后,又升为司空,加领太子少傅,成为太子司马衷的老师之一。期间,司马炎还把女儿繁昌公主下嫁给卫瓘的四子卫宣,可谓荣宠备至。人红是非多,卫瓘的得宠在无形中引起另一位重臣杨骏的不满。

杨骏是西晋初期重要的外戚重臣,他不愿卫瓘与自己分权,所以便窜通黄门(宦官),密告卫瓘儿子卫宣沉迷酒色,对公主不敬,司马昭受蛊惑,一生气竟下诏令卫宣与繁昌公主离婚,这使卫瓘很难堪,无奈请求辞官,司马炎并未允许,令其为太保。值得一提的是,司马炎虽选定司马衷为太子,但这个决定却饱受大臣的争议,不少大臣认为司马衷的资质不足以撑起西晋的基业,卫瓘虽然是太子的师傅,但他也认为司马衷继位不合适,因此曾就此事向司马炎过言,这为其日后被害埋下伏笔。

卫瓘的进言很有趣,有一次卫瓘与皇帝司马炎在陵云台用宴,他假装喝醉了,跪倒司马炎床前说:“臣有话要对陛下说”。司马炎问有何话,卫瓘却连续三次欲言又止,最后,他抚摸着司马炎坐的床位说:“此座可惜!”。司马炎见状立即明白他这话的意思,但司马炎并未采纳卫瓘的建议,只应付说:“公真大醉耶?” 卫瓘见状,往后再也没敢说过这样的话。

永平元年(290年),司马炎病逝,傻太子司马衷继位。由于司马衷根本不具备亲自执政的能力,所以他的老婆贾南风得到了乱政的机会。随着碍事的辅政大臣杨骏被诛杀,西晋朝廷很快陷入争权的斗争中。贾南风逐渐掌控朝廷大权后,开始肃清那些可能阻碍自己的绊脚石,卫瓘就是其中之一。很快贾南风便以“谋图废立”的罪名,下诏免去卫瓘的官职,清河王司马遐趁机率兵包围卫瓘的家,将其与在家的子孙共九人全部杀害,时年卫瓘72岁。

卫瓘作为魏晋时期的四朝老臣,可谓阅历丰富,其对司马氏的忠心也从未敢变,只可惜却扯到了西晋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最终遭致杀身之祸。卫瓘得到这样的下场,主要是因为他所生活的西晋王朝是一个邪门的朝代,皇帝司马炎看似英明,但又在很多大事上犯错:一是后期荒淫无度,懒理朝政;二是大搞分封,开历史倒车;三是选傻儿子当继承人,视西晋江山为儿戏。卫瓘跟着这样的人,其结局怎么能得到保障呢?慢说是他,就是比他地位更高的外戚杨骏,不也一样被不靠谱的司马炎父子给害死了吗?所以,卫瓘只能怪自己跟的老板不靠谱!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不是唐玄宗,而是他,一举措贻害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安史之乱简介,唐玄宗为什么突然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虽然李隆基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一个美好的开端,但他没能将这份美好保留到最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本可成为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并肩的两大盛世。李隆基在位的中后期,逐渐迷失登基时的初心,陶醉于过往的成就里,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典型的不思进取。既然贪图享乐、耳目闭塞,李隆基自然不再是当初雄姿英发的圣明君王,

  • 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至少有5位皇帝出逃长安?内忧外患挡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衰落的原因,安史之乱后唐朝进入了什么局面,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发生了什么

    带头开溜的当然是唐玄宗老爷子了,安史之乱一爆发,这哥们二话不说就带着杨贵妃跑路了。可惜在马嵬坡折了贵妃,逃到成都以后,也没了实权。唐玄宗开了一个好头以后,后面的子孙后代也就争相效仿了。于是各种不要脸的操作就这么出现了,一言不合就开溜。一、都有哪些皇帝跑路了呢?第二个跑路的就是唐代宗。除了唐玄宗以外,

  • 这才是真实李世民:西安出土一块墓碑,讲述很多人不知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墓碑简介,李世民的墓碑是谁的,李世民墓碑真实水平

    李世民的能力有目共睹,有他的努力成就了后来的唐朝的盛世。可是这些毕竟都只是道听途说,多数都是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事实上真实的李世民,还要依靠那些历史资料去了解。1978年正在如火如荼地挖掘着的,是西安的某处唐代古迹。很多考古学家内心都带着一丝兴奋,他们隐隐有一种预感这次绝对是考古界的大发现。这座古墓

  • 八王之乱: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时期发生的“八王之乱”,不仅导致西晋失去对国家的全面掌控以致灭亡,更引发了后期“五胡十六国”的黑暗时代,北方汉人妇女被胡人当作“两脚羊”,任意凌辱杀害,致使近千万汉人死亡,几百万汉民流离失所。作为这段黑暗时期的源头,八王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为什么会发生呢?八王之乱的始末1、重启分封制晋武帝司

  • 安史叛乱前的十大边军是怎样的?边疆大帅为何纷纷看不起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有多少军队,安史之乱安禄山在哪里起兵,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兵力

    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盛世年间共设置有九大节度使和一大经略使,统称为天宝十节度,安史叛乱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正是其中之三。很多人就有疑问,天宝年间的各大边镇是个什么情况?边疆大帅为何纷纷看不起安禄山。天宝十节度,分布唐帝国的四周,一个或者两个面对众多草原部族或是怀有敌意的小国。简单来说,各大边镇都有抗

  • 安史之乱的威力有多大?真的可以摧毁盛唐?开元盛世都是泡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的历史,安史之乱盛唐由盛转衰转折点,安史之乱是在盛唐和中唐之间吗

    在唐肃宗和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之下,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是唐王朝的盛世也一去不复返了。从此唐王朝进入了中唐、晚唐时期,逐渐走向了落幕。安史之乱的杀伤力有这么强吗?这场暴乱,到底是如何重创唐王朝的呢?01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各地节度使纷纷自立,不受约束。安禄山是唐玄宗非常器重的心腹大将,被任命为

  • 中国历史上最不该灭亡的王朝,它却因太强大而灭亡,不是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逼着宇文阐让位给他,一个强大的朝代就此诞生了。在隋朝之前,中国已经从西晋开始分裂了长达三百年。公元589年,隋朝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隋文帝倡导节俭,他宫中的嫔妃也是不作美饰,同时减免赋税,使得百姓的负担减轻。军事方面的实力也颇为强大,突厥在之前就总是侵

  • 白居易给元稹写过几百首诗,最美不过这首,比情书还要感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几首,元稹和白居易写了近千首诗,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最出名的一首

    在唐朝时,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留下了众多千古名作。而且,唐朝诗人们相互交往,唱酬应和,也成为了历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其中,分量最重的当然是李杜之间的友情,但最为密切的,还是元稹和白居易。元稹和白居易的相识非常简单,他们在考试中相识,又一同及第,一同为官,此后拉开了长达几十年友谊的帷幕。同为一

  • 才华横溢的李白,折腾了一辈子,为何最终也没有被朝廷封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李白才华横溢却当不了官,李白为什么封官进爵,李白的才华体现在哪里

    李白求官记大唐开元十二年,24岁的李白带着梦想辞亲远游,开始了追逐梦想的生活,这也是李白一生怀才不遇故事的开始。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为唐玄宗献上《明堂赋》,一年以后,李白在玄宗狩猎之时,献上《大猎赋》,这两篇为唐玄宗歌功颂德的赋,并没有引起唐玄宗的注意,李白的求官之路初步受阻。天宝元年,李白受人推荐,

  • 1986年,山东一妇女模仿武则天“称帝”,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1986年山东效仿武则天的人,武则天复原图山东,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原型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巨大的提高。很多自耕农利用铁农具开辟了很多荒地,在这些荒地上耕作,既不需要向国家缴纳赋税,也不需要给贵族提供免费劳动力。慢慢的,这些荒地就变成了自耕农的私有土地,井田制也逐步瓦解了。各诸侯国为了获得更多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