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留的后手?儿子几句话差点断送大汉江山,却保张家平安

张良留的后手?儿子几句话差点断送大汉江山,却保张家平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94 更新时间:2024/1/24 8:14:47

然而,张良的儿子却没有他那样光辉的形象了,《史记》中对其子唯一的记载,只有几句话,而正是这几句话,差点让大汉江山易主。

从历史记载中推断,张良儿子的话恐怕不是脱口而出,极有可能是张良为了保全家族留的后手。

张良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汗马功劳,不过他为吕后也作出不少重大贡献,比如稳固太子刘盈的位子。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记载道:“如意立为赵王後,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这句话特意点明了张良在保卫太子的诸大臣中出力最多,相关史料甚至把他的计策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张良让太子请出刘邦多次未能请出的商山四皓,把四位老者安排在太子身后侍从,给刘邦看。刘邦看了果然深受震撼,认为太子羽翼已成,不能替换,悲伤地唱出了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随后刘邦把赵王如意送到了封地。

如果说张良效忠刘邦,那么主忧臣死,他自然不能明知自己的做法会让刘邦如此惆怅,还跟他唱反调;如果说张良效忠吕后,似乎更合情合理。

张良帮助刘盈坐稳太子之位后,吕后对他感恩戴德,也更加信赖,而张良是否还为吕后做了其他谋划,史料中并没有提到。

《史记》中只记载了张良要辟谷,吕后强迫他吃东西。辟谷是道家的密术,表面上看吕后是不让张良饿死,实际上很有可能是怕他得道后长命百岁,果然,没几年张良去世了。

这么看来,张良审时度势的帮助吕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谁让他那么智慧呢?

张良死后两年,汉惠帝刘盈驾崩,张良儿子张辟强的反常发言,短短几句话差点断送了大汉江山。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汉惠帝驾崩后,吕后在朝堂上对着大臣干嚎,可是怎么也不流眼泪。

这时候张良的儿子恃中张辟彊跟旁边的丞相陈平说:“你看太后干打雷不下雨,知道为啥么?”陈平愕然,张辟彊说:“那是因为现在太子太小,太后担心大臣们势大不能控制啊,如果你建议太后兄弟掌握兵权,她自然安心,而她安心,你们就不会被猜忌,可以免除祸患了。”

陈平听后马上建议太后加权给吕氏家族,太后果然欣然应允,随后声泪俱下。

这件事情也导致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后果,那就是

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吕后成了大汉王朝的实际当家人,而后期的诸吕之乱,也正是由此而发。

说实在的,太后哭的伤心不伤心,站得那么远的张辟彊未必看得清,而他劝说(威胁)丞相令吕家掌权,却一定会大大的讨取太后欢心。

张良如此智慧,不给自己家留后路没人信,而张辟彊这翻话,是不是乃父亲的临终嘱托,还真不好说。

总之,结果是吕后及汉文帝初期,经历诸吕之乱及频繁的改换君主,张家都做到了毅力不倒。

更多文章

  • 蜀国灭亡之际,这个人连杀蜀魏三员大将,为何最终命丧丑女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国被杀的前十名大将,真实历史上蜀汉灭亡时的英雄,蜀国五虎将谁死得最惨

    由于钟会被杀,卫瓘便成为诸将之首,他以监军的身份约束诸将,成都之乱才慢慢平静下来。这起事件使原本幕后的卫瓘一下冲到了前台,成为司马昭平蜀的关键功臣。当时,卫瓘担心邓艾押回京城获得平反可能会报复他,所以干脆就派人追上邓艾的囚车,将其父子杀死,这样卫瓘就成了直接或间接要了钟会、姜维、邓艾三大将性命的人,

  •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不是唐玄宗,而是他,一举措贻害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安史之乱简介,唐玄宗为什么突然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虽然李隆基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一个美好的开端,但他没能将这份美好保留到最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本可成为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并肩的两大盛世。李隆基在位的中后期,逐渐迷失登基时的初心,陶醉于过往的成就里,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典型的不思进取。既然贪图享乐、耳目闭塞,李隆基自然不再是当初雄姿英发的圣明君王,

  • 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至少有5位皇帝出逃长安?内忧外患挡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衰落的原因,安史之乱后唐朝进入了什么局面,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发生了什么

    带头开溜的当然是唐玄宗老爷子了,安史之乱一爆发,这哥们二话不说就带着杨贵妃跑路了。可惜在马嵬坡折了贵妃,逃到成都以后,也没了实权。唐玄宗开了一个好头以后,后面的子孙后代也就争相效仿了。于是各种不要脸的操作就这么出现了,一言不合就开溜。一、都有哪些皇帝跑路了呢?第二个跑路的就是唐代宗。除了唐玄宗以外,

  • 这才是真实李世民:西安出土一块墓碑,讲述很多人不知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墓碑简介,李世民的墓碑是谁的,李世民墓碑真实水平

    李世民的能力有目共睹,有他的努力成就了后来的唐朝的盛世。可是这些毕竟都只是道听途说,多数都是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事实上真实的李世民,还要依靠那些历史资料去了解。1978年正在如火如荼地挖掘着的,是西安的某处唐代古迹。很多考古学家内心都带着一丝兴奋,他们隐隐有一种预感这次绝对是考古界的大发现。这座古墓

  • 八王之乱: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时期发生的“八王之乱”,不仅导致西晋失去对国家的全面掌控以致灭亡,更引发了后期“五胡十六国”的黑暗时代,北方汉人妇女被胡人当作“两脚羊”,任意凌辱杀害,致使近千万汉人死亡,几百万汉民流离失所。作为这段黑暗时期的源头,八王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为什么会发生呢?八王之乱的始末1、重启分封制晋武帝司

  • 安史叛乱前的十大边军是怎样的?边疆大帅为何纷纷看不起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有多少军队,安史之乱安禄山在哪里起兵,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兵力

    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盛世年间共设置有九大节度使和一大经略使,统称为天宝十节度,安史叛乱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正是其中之三。很多人就有疑问,天宝年间的各大边镇是个什么情况?边疆大帅为何纷纷看不起安禄山。天宝十节度,分布唐帝国的四周,一个或者两个面对众多草原部族或是怀有敌意的小国。简单来说,各大边镇都有抗

  • 安史之乱的威力有多大?真的可以摧毁盛唐?开元盛世都是泡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的历史,安史之乱盛唐由盛转衰转折点,安史之乱是在盛唐和中唐之间吗

    在唐肃宗和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之下,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是唐王朝的盛世也一去不复返了。从此唐王朝进入了中唐、晚唐时期,逐渐走向了落幕。安史之乱的杀伤力有这么强吗?这场暴乱,到底是如何重创唐王朝的呢?01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各地节度使纷纷自立,不受约束。安禄山是唐玄宗非常器重的心腹大将,被任命为

  • 中国历史上最不该灭亡的王朝,它却因太强大而灭亡,不是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逼着宇文阐让位给他,一个强大的朝代就此诞生了。在隋朝之前,中国已经从西晋开始分裂了长达三百年。公元589年,隋朝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隋文帝倡导节俭,他宫中的嫔妃也是不作美饰,同时减免赋税,使得百姓的负担减轻。军事方面的实力也颇为强大,突厥在之前就总是侵

  • 白居易给元稹写过几百首诗,最美不过这首,比情书还要感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几首,元稹和白居易写了近千首诗,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最出名的一首

    在唐朝时,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留下了众多千古名作。而且,唐朝诗人们相互交往,唱酬应和,也成为了历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其中,分量最重的当然是李杜之间的友情,但最为密切的,还是元稹和白居易。元稹和白居易的相识非常简单,他们在考试中相识,又一同及第,一同为官,此后拉开了长达几十年友谊的帷幕。同为一

  • 才华横溢的李白,折腾了一辈子,为何最终也没有被朝廷封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李白才华横溢却当不了官,李白为什么封官进爵,李白的才华体现在哪里

    李白求官记大唐开元十二年,24岁的李白带着梦想辞亲远游,开始了追逐梦想的生活,这也是李白一生怀才不遇故事的开始。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为唐玄宗献上《明堂赋》,一年以后,李白在玄宗狩猎之时,献上《大猎赋》,这两篇为唐玄宗歌功颂德的赋,并没有引起唐玄宗的注意,李白的求官之路初步受阻。天宝元年,李白受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