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张无忌的原型?小明王有楚怀王熊心的命,却没有他的本事

他是张无忌的原型?小明王有楚怀王熊心的命,却没有他的本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94 更新时间:2024/1/21 16:45:31

后来张无忌无心做皇帝,决定退隐江湖,朱元璋为了纪念自己曾经是明教教徒,所以就把国号定为大明朝。

事实上还真有张无忌这个人的存在,不过他不叫张无忌,也没有盖世神功,他便是小明王韩林儿

[var1]

01韩林儿是反二代,他父亲的白莲教轰动天下。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话大家一定不陌生,这便是韩山童刘福通起义之前,所编造的预言。不得不说,这两人的头脑还是非常不错。

韩山童其实就是一个农民,鬼知道他被谁带入了坑,居然从小就信仰白莲教。所以长大以后的韩山童不仅要种田养活家里人,闲下来的功夫,还要忙着宣传白莲教的教义。

一本教义在手,韩山童逐渐拥有了当地人心,大家都觉得日子过得苦,希望白莲教能够保佑他们。不过自古宗教都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地方,上帝是无法保佑你们的,你们必须要自救,但是上帝离不开你们,因为你们需要供养上帝派来凡间的使者。

韩林儿,栾城人,或言李氏子也。其先世以白莲会烧香惑众,谪徙永年。元末,林儿父山童鼓妖言,谓“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江、淮间愚民多信之。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复言“山童,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乃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至正十一年五月,事觉,福通等遽入颍州反,而山童为吏所捕诛。---《明史》

这么一个没什么逻辑的逻辑,居然历朝历代都有大把人相信。结果韩山童就觉得不太过瘾了,光有人信奉自己,好像还不够。

所以这个时候的韩山童其实遇到了很多朝代末年遇到的事情,王朝征调大量民夫前去修黄河。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总是被历代亡国之君所喜爱,所以韩山童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造反的。

他跟刘福通商量好了,先是在民工之中不断宣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宣传标语还有点神神道道的感觉,随后韩山童再让教徒们把雕刻着一只眼睛的石头人埋在黄河堤坝内。

结果问题就出现了,大量这样的石头人被挖了出来,不光是民工人心思动,就连管理这些民工的人,都开始蠢蠢欲动了。

[var1]

02壮志未酬身先死,韩山童死后韩林儿成了大宋政权的皇帝。

韩山童自称自己是大宋宋徽宗第八世子孙,真想不通他为啥要做宋徽宗的子孙。所以揭竿而起的时候,众人响应。加上石头人的传言,大多数民工都参与了这次起义。

元朝当然不可能做事不管,所以趁着他们杀牛宰羊准备起义的时候,元军的人马已经杀来了。肯定是有叛徒在里面,他们直奔韩山童歃血为盟的地点而来。

韩山童也成了唯一一个历代起义军领袖中,刚起义就被宰掉的领袖。在这次混乱之中,韩山童被捕杀害,刘福通成了起义军的实际领袖。

十五年二月,福通物色林儿,得诸砀山夹河;迎至亳,僭称皇帝,又号小明王,建国曰宋,建元龙凤。拆鹿邑太清宫材,治宫阙于亳。尊杨氏为皇太后,遵道、文郁为丞相,福通、文素平章政事,刘六知枢密院事。刘六者,福通弟也。遵道宠用事。福通嫉之,阴命甲士挝杀遵道,自为丞相,加太保,事权一归福通。既而元师大败福通于太康,进围亳,福通挟林儿走安丰。未几,兵复盛,遣其党分道略地。---《明史》

所以说韩山童压根就没有参与到后来所有的起义军事宜当中去,一切都是刘福通在操控。刘福通虽然是韩山童的信徒,但是他的出身要比韩山童好得多。他是界首市大户人家的公子,要不是挖黄河毁了他家的宅院,他才懒得出来造反呢。

由此可见刘福通是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一个人,他带领起义军起义,也就比其他人顺利得多了。在刘福通的带领下,起义军从三千人的小队伍,发展到了数十万之多。朱元璋的起义军,也是在这段时间,宣布加入到大宋起义军里的。

为什么叫大宋起义军呢?因为刘福通在韩山童死后,自己并没有接任领袖的位置,而是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接了回来,让他做了大宋的皇帝,称为小明王。

韩林儿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莫名其妙地老爸被人给杀了,莫名其妙地自己又做了皇帝。不过他这个皇帝是没什么实权的,一切都在刘福通的掌控之中。

[var1]

03刘福通南征北战,永不言弃。

刘福通是个人物,元末起义军中,敢打敢拼的好汉,也就只有陈友谅能够跟他一较高下了。朱元璋此刻正在他的麾下,而且朱元璋一直以来都是以耍小聪明为主,从来不肯损失自己的势力去做一些民族大义的事情。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在颠覆朱元璋的形象,但是这是历史事实。朱元璋之所以投靠小明王集团,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平稳在江浙地区发展,后来他甚至还接受过大元朝的册封,坚决没有提前当皇帝,这也是为了将元朝的火力转移。

朱元璋是非常聪明,不过刘福通不屑用这种聪明,他也用不了,因为他就是天下起义军中最大一个领袖,他只能孤军奋战,正面对抗元朝的主力部队。

除了跟元朝火并以外,刘福通还要跟后来崛起的张士诚对抗。汉人之间的内讧再次出现,刘福通本身反击元朝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这个时候张士诚还要在背后捅他一刀。

刘福通打下安丰以后,再次出兵攻打汴梁。可是这个时候起义军内部的三大力量互相争斗,压根就没人愿意支援刘福通。无奈之下刘福通只能退守安丰,他在安丰坚守了四年多时间,结果到没有被元军击垮,反而遭到了张士诚的偷袭。

无奈之下,刘福通只好请朱元璋前来救驾,也正是朱元璋的出现,这才彻底改变了起义军的未来。

[var1]

04韩林儿成了朱元璋的傀儡,刘福通也无可奈何。

韩林儿和刘福通,在朱元璋的帮助下,勉强渡过难关。他们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地区,从此起义军的格局就转变了。

最初一直在一线作战的大宋起义军,基本上被瓦解殆尽。刘福通的亲信们也都死的死伤的伤,没有几个手里还有兵权的。

这个时候朱元璋、张士诚包括陈友谅,这些躲在幕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诸侯,终于露出了他们的獠牙。为什么几百个鬼子,就能够围住上万百姓?因为没有人敢第一个反抗,那就只能一起死了。枪打出头鸟的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老百姓们谁都不愿意为其他人牺牲。

刘福通就是这出头鸟,他是第一个发动起义的,也就预示着必然会失败。陈胜吴广黄巢、黄巾军张家三兄弟这些人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

元兵急攻益都,穴地道以入,杀丰、士城,而械送猱头于京师,林儿势大窘。明年,张士诚将吕珍围安丰,林儿告急于太祖。太祖曰:“安丰破则士诚益强。”遂亲帅师往救,而珍已入城杀福通。太祖击走珍,以林儿归,居之滁州。明年,太祖为吴王。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明史》

现在是朱元璋的时代,朱元璋虽说是供养着韩林儿和刘福通,可是实际上也就是将他们给软禁了。

刘福通深切地明白朱元璋这么做的用意,他也知道自己当年也是这个目的。先扶植小明王作为自己的傀儡,等打下了天下,就能够让小明王禅让了。

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元璋还没有打下天下,他们就遭遇了不测。朱元璋派遣廖永忠前往滁州接小明王来应天,可是船翻了。韩林儿和刘福通都死在了船上。

那么问题来了,这件事是朱元璋指使手下人干的吗?绝大多数人表示的确是这样,但是你没有证据。廖永忠也就成了这次事件的背锅侠了。

[var1]

总结:韩林儿和楚怀王熊心有什么不一样?

韩林儿是义军领袖,是大宋政权的皇帝,也是起义军建立者韩山童的儿子。所以韩林儿在起义军中,地位的确是无法撼动的。

这让我们想起了秦汉时期的楚怀王熊心。熊心是楚国贵族后裔,据说是楚怀王熊槐的后代,所以血统尊贵。在项梁起义的时候,被项梁拥立为楚怀王,成为了起义军的义帝。

结果项羽出马以后,楚怀王熊心被项羽杀害。这似乎跟韩林儿的结局是一致的,全都是傀儡,全都被有实权的军阀杀害。

项羽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怒曰:“怀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怀王虽无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春,正月,羽阳尊怀王为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徙义帝于江南,都郴。---《史记》

那么他们真的一样吗?韩林儿在楚怀王熊心面前,那就是一个小破孩儿。韩林儿从上位到去世,没有哪一天是拥有过实权的,这是他这一生最悲哀的一件事。或许他分明不想做这个皇帝,偏偏却无法摆脱命运的纠缠。

熊心就不同了,他虽然受到项梁的控制,但是他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力量。他的手段的确非常高明,要不是遇到项羽这种屠夫,或许他真的能够成功。

早在项梁还活着的时候,熊心就培养宋义作为自己的亲信。等到项梁战死以后,宋义便成为了大将军,统领全军军权,而项羽只能做个次将军。

熊心本来就是打算利用宋义,逐渐分化项羽家族的力量。没想到项羽这个屠夫,居然把宋义给宰了。

后来熊心又跟各路起义军领袖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结果刘邦第一个打进了关中。项羽就跑过来问熊心,这事儿该怎么处理,熊心居然说要按照约定办事。

项羽那叫一个气啊,本身他就是义军领袖,关中王自然是由他来当才合适。结果熊心用这一招,彻底分化了刘邦和项羽的关系,将刘邦拉到了自己这一边,手段的确厉害。

思考:都是傀儡,差距咋那么大呢?

我们会发现,熊心和韩林儿都是傀儡皇帝,韩林儿屁事儿都不做,熊心却在不断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力量,先是宋义,后是刘邦。

如果他不死的话,接下来还会有谁,这也是无法断言的事情。虽然他们的结局都一样,被屠夫给杀了,可是至少熊心在不断努力。

参考资料:

《明史》

《史记》

更多文章

  • 秦国之危莫大于合纵,战国二百年遭遇超五次,看历代秦王如何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秦国秦王有几位,秦国合纵是什么意思,秦国历经六世才最终一统天下

    [var1]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虽然经济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与列国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秦国“斩首记功”的二十等爵制,更是被六国视之如蛮夷,斥之为虎狼。待到秦国东出函谷,虎视列国之时,在大秦兵锋之下的六国又从“诸侯卑秦”变成了“诸侯畏秦”。正是在这种鄙夷而又恐惧的心态之下,六国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击败秦国30万大军重创匈奴10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没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谁打得更吃力

    [var1]一、同仇敌忾,外结强援,赵国逆袭的邯郸之战。“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长平之战以后,赵孝成王向秦国割地求和。此时的秦军虽然歼灭了赵军的主力,但自己也是损失惨重,于是双方暂时休战。好死不死的是,赵孝成王思

  • 六国中最愚蠢的国王,咎由自取被灭国后,写下了这首哀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大秦赋》的评分和口碑,虽然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但因为是《大秦帝国》的终结篇,还是引人注目的。我们喜欢看秦国故事,就是愿意感受老秦人坚忍不拔的毅力,从一个边陲之地的小国,逐渐成长壮大。即便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他们也要冲破函谷关,完成华夏一统的伟业。秦朝能够一统九州,实在是不容易的。毕竟,春

  • 他是受太阁恩惠的战国武将,为主君集结大军,却意外为其敲响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日本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出身低微后来才逐渐发迹,所以并没有谱代家臣,而是从出生的村子及亲族小孩中,选出聪明的少年培育成自己忠实的部下。在这些号称由丰臣秀吉一手带大的武将当中,以在贱岳之战大为活跃,被称为“贱岳七本枪”的年轻人特别受到瞩目。而这七本枪之首便是福岛正则。据说福岛正则是丰臣秀吉的生父弥右卫门

  • 六国仇恨秦朝反秦,为什么到了汉朝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六国为什么反抗汉朝,秦朝与汉朝谁的实力强,秦朝对汉朝的态度

    [var1]灭国之仇,文化抹除其实六国之所以仇视秦朝,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秦不光灭掉了他们的国家,而且还分割了他们国家的土地。秦始皇一统后废除了原有的诸侯分封制,推行的郡县制,把全国的的土地分割成为了36个郡,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的确是更有利于秦朝的统治,不过这样分割六国原来的土地,更激起了他们的仇恨

  • 他能力不亚于孔子,因人品太差,刚打了胜仗就被扫地出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历史上谁比孔子厉害,孔子的人品好吗

    是谁呢?亚圣吴起。[var1]之所以叫他亚圣,就是跟孔子、孟子差不多级别的了。那么亚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人品太差了。吴起,卫国人。卫国是中原十分有名的礼仪之国,孔子先生就特别喜欢卫国,他在卫国待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卫国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出了不少的人才,像商鞅、吕不韦、张仪、李悝这些都是卫国人。可是卫国太

  • 为何说明朝是毁在他们皇族自己身上的?看朱元璋的神操作,别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在明末可以挽救明朝吗,朱元璋对明朝皇权有什么影响,解读明朝历史朱元璋

    这导致的结果是什么?自然是王朝的覆灭。很多小朋友喜欢在王朝中争执是这个朝代好,还是那个朝代好?但作者想说的是,无论什么朝代,只要是帝制,对于农民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扑蛇者说》写于唐代,《水浒传》汇编于明代,《儒林外史》写于清代,他们才是那个朝代底层脑海中较为真实的写照。为何说明朝最后死于皇室自己之手

  • 历代最愚蠢的皇帝,在位仅42天,他跟朱元璋根本没法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比朱元璋厉害的皇帝,哪位皇帝比朱元璋厉害,有比朱元璋还强的皇帝吗

    皇帝制度已成过去式,但是如今再度回顾古代王朝,依旧有许多是是非非供后人点评。在小编看来,历代皇帝中,李自成大概是最滑稽可笑的一位,此帝上位不过四十二天,便将大好河山送了人,他将自己看作朱元璋的接班人,但实际上,两个人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明朝多奇葩皇帝,这想必是共识,先有自任将军的朱厚照,后有不当皇帝

  • 假如你穿越到明朝,成为了崇祯皇帝,你会如何挽救大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皇帝能挽救明朝吗,穿越成了崇祯皇帝免费阅读,假如穿越到明朝后期当皇帝

    一阵电闪雷鸣之后,我穿越到四百年前的明朝,不知为什么,我的身体感觉被超强时空力量扭转,霎时间我的灵魂被注入到崇祯帝体内。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1628年,崇祯帝朱由检这年刚刚继位,而我现在就是明思宗朱由检,接下来我会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我要做的几件大事,以扭转明朝不利的局面。我是崇祯皇帝,我从哥哥明熹

  • 假如你是岳飞,十二道金牌你会听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12道金牌故事简短,岳飞接十二道金牌不回去又能怎样,岳飞十二道金牌是什么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岳飞、是袁崇焕,还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意识的现代人,在当时那个内外局势、社会环境下,最终都能听从召唤,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翻不出什么小浪花。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有必受现代人提到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这段的时候,通常都会想,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反正手底下都有兵权,还听什么皇帝老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