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之中,最具含金量的两位霸主,都和姜子牙存在血缘关系!

春秋五霸之中,最具含金量的两位霸主,都和姜子牙存在血缘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74 更新时间:2024/3/2 5:47:49

《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荀子·王霸》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var1]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春秋五霸之中,齐桓公和晋文公无疑是最具含金量的两位霸主。相对于其他霸主,齐桓公和晋文公不仅拥有强大的实力基础,更获得了周王室的支持和认可,乃至于多次会盟诸侯。而在整个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也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值得注意的是,就齐桓公和晋文公来说,虽然姓氏不同,但是,他们都和姜子牙存在血缘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姜子牙的后代。

[var1]

一方面,就齐桓公来说,齐桓公,本名吕小白(?-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存在两个齐国,一个就是姜子牙建立的姜姓齐国,另一个则是田氏代齐后的田氏齐国。当然,对于这两个齐国,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而就这两个齐国的强大,显然离不开姜子牙、齐桓公等人奠定的基础。

[var1]

就齐桓公来说,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这就是齐桓公。在汉末三国时期,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终于能够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与此相对应的是,齐桓公的称霸,也离不开一位名相的辅佐,这就是管仲。在管仲的治理之下,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

公元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此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春秋时期,多次会盟诸侯,无疑是霸主地位的重要体现,也即这位霸主在天下诸侯中具有非常强大的号召力。春秋初期,中原诸侯国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不过,非常可惜的是,齐桓公不仅没能善始善终,还让齐国错失了继续称霸的机会。

[var1]

在管仲这位名相去世之后,齐桓公用人失误,也即重用了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小人,最终于公元前643年9月12日(鲁僖公十七年十月乙亥)病死。在齐桓公病重之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这导致齐国陷入了长期的内乱之中。等到齐国的局面得到稳固之后,晋国已经取代了齐国,成为了中原霸主。从这一点来看,虽然齐桓公确实推动了齐国的崛起和强盛,但是,他后期用人不察,并且没有明确齐国君主的继承人,凡此种种,都让齐国在春秋中后期陷入了低迷。

另一方面,就晋文公这位春秋霸主,也和姜子牙存在血缘关系。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就唐叔虞来说,根据史料的记载,唐叔虞(生卒年不详),姬姓,名虞,字子于,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时期晋国始祖,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因此,就晋国的第一任君主来说,可以说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外孙。在此基础上,晋文公自然也可以说是姜子牙的后人了。

[var1]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在春秋初期,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晋文公和齐桓公一样,最终都是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这才登上了君主的宝座。换而言之,正是因为君主的位置得来不易,促使这两位君主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最后,对于晋文公来说,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也即晋文公麾下的人才,显然更加丰富,可以说是人才济济,类似于东汉末年的曹操。在众多人才的辅佐之下,晋文公在晋国设立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和齐桓公一样,晋文公称霸也获得了周王室的支持和认可。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var1]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重耳逝世。不过,和齐桓公不同的是,晋文公去世之后,晋国没有走向衰落,反而在春秋时期继续保持强盛。对此,在笔者看来,晋国因国力强大,经常压制住齐秦楚三个大国,在春秋时期大多数时间里独霸中原,也即强大的晋国,可以以一敌三,让齐国、秦国、楚国这三个大国都甘拜下风。至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认为“齐一而晋四也”,晋国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一定程度上,整个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都和晋国存在密切的关系。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更多文章

  • 在夷陵之战过后,吴国国力要超过蜀国,为什么却从来不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夷陵之战对吴国的影响,吴国夷陵之战有谁参加,夷陵之战后吴国对蜀国态度

    [var1]第一,东吴没有匡扶汉室的梦想。蜀汉北伐,有一个理由就是诸葛亮要匡扶汉室,这也源于开国皇帝刘备的身份,他是刘皇叔,常年打着这个旗号,他也把这个当成了必胜的信念。既然要匡扶汉室,那么就要北伐,不然偏安一隅怎么可能。可东吴不同,东吴的统治者压根没有这个想法,倒也并非没有野心,只是与匡扶汉室没有

  • 刘邦派俩团队去攻占齐国,俩团队都成功了,齐国却跟汉杠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攻打齐国是哪一年,刘邦攻打齐国,刘邦怎么灭齐国的

    于是,怪事发生了:韩信带兵尚未渡河,听到消息说郦食其已经完成说服工作,齐国不战而降,目标达成。韩信立刻急了。[var1]郦食其只是一个书生,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齐国70多处城池降汉,将军的功劳,反而赶不上一个小小书生?于是韩信继续进兵,趁齐兵因为郦食其忽悠的缘故放松了警惕,轻松地攻了进去,很快打到

  • 孟尝君田文:明明是齐国宗室,为何要组织五国伐齐,灭亡母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后人,田文为什么称孟尝君,孟尝君田文是怎样死的

    田文是战国后期的齐国名士,曾经多次担任齐国宰相,也曾被秦昭襄王看中,到秦国担任宰相。孟尝君出身齐国宗室,晚年却鼓动五国伐齐,差点消灭母国。那孟尝君度过了怎样的一生,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巧言难父[var1]孟尝君田文是靖郭君田婴之子,属于齐国的宗室。田文出生于五月初五,田婴认为不吉,命田文之母将他扔

  • 魏国是战国首强,还是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国扩张史简介,魏国崛起史,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

    在君权时代,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讲至关重要,魏国地理位置不是特别好,被称为“四战之地”。东有齐国,南与楚国相邻,西边有秦国,魏国原本还是由晋国分出来的三分之一,如果按照这些客观条件,魏国不可能称为霸主,但是遇到了好的君主魏文侯,魏国变得强大了起来。[var1]魏国被称为战国时期人才的摇

  • 千古奇才孙宾的名字为何被老师改为孙膑,只因鬼谷子早已看透庞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膑庞涓和鬼谷子的关系,孙膑之死鬼谷子为何下山救孙膑,庞涓孙膑

    战国的历史始终离不开“战”,这也是对这个伟大时代最贴切而又生动的描述,既然“战”是主旋律,那么打仗就是家常便饭了,据不完全统计,战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战争就发生过二百三十余次。根据这个数字平均下来,我们会发现战国的二百多年里年年都会有战争,这也是西汉刘向编写这段历史的时候,起名《战国策》最根本的原因

  • 勇略兼备的周瑜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和周瑜哪个强,周瑜军事能力能超过诸葛亮吗,周瑜可比诸葛亮厉害吗

    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周瑜率领孙瑜等江东将领出兵麻、保二屯,讨伐发动叛乱的山越少数民族。在周瑜的带领之下,战事进展顺利,不但斩杀了叛军渠帅,而且还俘获一万多人,为稳定江东地区内部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割据荆州的刘表派出大将黄祖及邓龙进犯柴桑等地,周瑜率部打败敌

  • 三国最悲壮的一战,主将杀妾供士兵充饥,士兵无一人叛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最惨烈的战役,三国中最绝望的一战,三国最激烈的战役是什么

    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让百姓苦不堪言。不可否认的是,魏蜀吴的出现给后世的三国演义提供了素材。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都出现了很多经典的描写,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让人们记忆犹新的情节。整个三国时期,出现了最为悲壮的一战。曹操大军打败吕布,并且收复兖州。吕布根本不是曹操的对

  • 三国英雄周公瑾:英雄出少年,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演义周公瑾,周公瑾的经典语录,三国演义周公瑾人物解析

    说到周瑜,其实又有几人识他为英雄,借用诸葛一句话,周郎辈止一能也。周瑜临死长叹数声,既生瑜,何生亮。多少人认为是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结果。可见罗老先生误人之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虽是江东水军都督,统领江东六郡人马,可是没有做出几件光彩的事情来,好象周瑜的出场只是为了反衬诸葛的雄才大略,其实何止

  • 司马徽为何只推荐卧龙凤雏,而没有推荐司马懿?8个字说明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正史中司马徽和司马懿的关系,司马懿与司马徽,司马徽为何举荐卧龙凤雏

    导语:看过三国的朋友想必都会记得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这是刘备拜访司马徽时司马徽说的,这里的卧龙就是诸葛亮、而凤雏就是庞统,他们两人是司马徽的得意门生,司马徽也知道他们的能耐所以和刘备推荐。刘备明白这两人的重要性,当他请诸葛亮出山后诸葛亮帮他谋划得到荆州,当他到庞统之后也按照庞统

  • 刘备、诸葛亮害关羽这一观点,虽然出自名家,实则站不住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诸葛亮为何借刀杀关羽,诸葛亮跟刘备讲关羽,刘备关羽诸葛亮经典对话

    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一直以来存在这样一种阴谋论的说法,在关羽北上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刘备和诸葛亮不发一兵一卒,导致关羽的覆败。也就是说,是刘备和诸葛亮合谋害死了关羽。此论点似乎来源于章太炎先生,又经过方诗铭先生的补充(章太炎侧重于诸葛亮除关羽,方诗铭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