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尝君田文:明明是齐国宗室,为何要组织五国伐齐,灭亡母国

孟尝君田文:明明是齐国宗室,为何要组织五国伐齐,灭亡母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00 更新时间:2023/12/8 12:20:01

田文是战国后期的齐国名士,曾经多次担任齐国宰相,也曾被秦昭襄看中,到秦国担任宰相。孟尝君出身齐国宗室,晚年却鼓动五国伐齐,差点消灭母国。那孟尝君度过了怎样的一生,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巧言难

[var1]

孟尝君

田文是靖郭君田婴之子,属于齐国的宗室。田文出生于五月初五,田婴认为不吉,命田文之母将他扔掉。田文之母不忍心扔掉儿子,便将田文留下来,偷偷抚养。田文长大后,其母带他去认父亲田婴。田婴十分生气,责备田文之母不听他的话。田文质问父亲为何要扔掉他,田婴回答:“五月初五是不吉之日,这天出生的孩子若长高到门户,便会克死父母。”田文说:“人生下来,是受天命控制,还是受门户控制呢?要是受天命控制,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要是受门户控制,只要加高门户即可。”田婴无话可说,于是认了田文。

[var1]

齐国

一天,田文问父亲田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回答:“孙子。”田文又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回答:“玄孙。”田文再问:“玄孙的孙子叫什么?”田婴回答:“不知道。”田文于是说:“父亲为相数十年,辅佐三代齐王,没给齐国立下什么大功,但自己家的财富却富可敌国。父亲把这多财富留给不知道姓名的子孙,到底是图什么?”田婴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让田文主持家事,田文礼贤下士,因此有许多人投到他的门下。田婴去世后,田文继承了他的封地薛邑,被人尊为孟尝君。

二,鸡鸣狗盗

[var1]

秦昭襄王

孟尝君在薛地招贤纳士,厚待士人,同时不管其才能如何,一视同仁,使得众多士人归附,也使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快被秦昭襄王知道。秦昭襄王听闻孟尝君有大才,便派人请他入秦。孟尝君想要入秦,但门客苏代进谏:秦国是虎狼之国,恐怕君到了秦国会遭遇不测,不能回齐。孟尝君听了,于是没去秦国。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秦昭襄王再次请孟尝君入秦,孟尝君于是前往秦国,担任宰相。有人劝秦昭襄王说:孟尝君是齐王亲属,担任秦相后一定会为了齐国而损害秦国的利益。秦昭襄王听了,便决定杀掉孟尝君。

[var1]

鸡鸣狗盗

孟尝君听闻秦昭襄王要杀他,便急忙向秦王的爱妾求助。秦王爱妾要孟尝君送她狐白裘方肯出手相救。孟尝君十分焦急,因为狐白裘已经献给秦昭襄王。恰好有一门客会扮狗偷东西,才将狐白裘偷出,献给秦王爱妾。在爱妾的游说下,秦昭襄王放了孟尝君。孟尝君于是连夜出逃,到了函谷关。当时正值半夜,函谷关已经封关。孟尝君担心秦昭襄王后悔,派人追来,因此焦虑不安。恰好有一门客会学鸡叫,使得附近公鸡打鸣,使函谷关的守卫以为天明,因此打开关门,孟尝君得以逃出秦国。事后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追杀孟尝君,但是没有追上。

三,伐秦复仇

[var1]

齐闵王

齐闵王后悔派孟尝君入秦,听说他归来,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宰相。孟尝君怨恨秦昭襄王害他,于是联络韩魏,图谋伐秦。齐韩魏联军逼近函谷关,大败秦军。孟尝君想要继续攻秦,但粮草不足,便派人向西周国借粮。不久苏代替西周国劝孟尝君说:君帮韩魏败楚破秦,使得韩魏实力大增。那韩魏没了秦楚的威胁,一定会轻视齐国。不如君先停止攻秦,然后西周君去游说秦王,让秦王逼楚王割地给齐国。那么齐国得到土地会实力大增,秦国也没大的损失就可以一直威胁韩魏,那韩魏就会一直向齐求援。孟尝君听从,于是停止攻秦。

孟尝君伐秦成功,名震天下,引起了许多人的嫉妒。因此经常有人在齐闵王面前进谗,说孟尝君想要造反,齐闵王听得多了,便猜忌孟尝君。孟尝君知道齐闵王猜忌他,于是辞去宰相之职,回薛地养老。秦将吕礼逃到齐国为相,想要秦齐联合,同时除掉苏代。苏代便劝孟尝君阻止秦齐结盟,以防齐王重用吕礼,使得他无法再在齐国立足。孟尝君听从,便劝秦相魏冉攻齐,破坏秦齐联盟。魏冉听从,劝秦昭襄王伐齐,取得大胜,吕礼只得脱离齐国。

四,五国灭齐

[var1]

五国伐齐

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齐闵王灭宋,威震天下,因此日益骄横,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得知,于是逃往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宰相。孟尝君因此联合韩赵秦燕共同伐齐,五国联军大败齐军,逼近临淄。齐闵王逃往莒城,为楚将淖齿所杀,齐人于是立其子田法章为王。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齐襄王驱逐燕军,复兴齐国。齐襄王对孟尝君十分畏惧,便与他交好。不久孟尝君病逝。

总的来说孟尝君礼贤下士,一视同仁,辅佐齐闵王,使得齐国强盛。但他无法规劝齐闵王的骄横,反而与齐闵王矛盾越来越深,鼓动五国伐齐,差点灭了齐国。

更多文章

  • 魏国是战国首强,还是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国扩张史简介,魏国崛起史,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

    在君权时代,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讲至关重要,魏国地理位置不是特别好,被称为“四战之地”。东有齐国,南与楚国相邻,西边有秦国,魏国原本还是由晋国分出来的三分之一,如果按照这些客观条件,魏国不可能称为霸主,但是遇到了好的君主魏文侯,魏国变得强大了起来。[var1]魏国被称为战国时期人才的摇

  • 千古奇才孙宾的名字为何被老师改为孙膑,只因鬼谷子早已看透庞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膑庞涓和鬼谷子的关系,孙膑之死鬼谷子为何下山救孙膑,庞涓孙膑

    战国的历史始终离不开“战”,这也是对这个伟大时代最贴切而又生动的描述,既然“战”是主旋律,那么打仗就是家常便饭了,据不完全统计,战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战争就发生过二百三十余次。根据这个数字平均下来,我们会发现战国的二百多年里年年都会有战争,这也是西汉刘向编写这段历史的时候,起名《战国策》最根本的原因

  • 勇略兼备的周瑜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和周瑜哪个强,周瑜军事能力能超过诸葛亮吗,周瑜可比诸葛亮厉害吗

    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周瑜率领孙瑜等江东将领出兵麻、保二屯,讨伐发动叛乱的山越少数民族。在周瑜的带领之下,战事进展顺利,不但斩杀了叛军渠帅,而且还俘获一万多人,为稳定江东地区内部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割据荆州的刘表派出大将黄祖及邓龙进犯柴桑等地,周瑜率部打败敌

  • 三国最悲壮的一战,主将杀妾供士兵充饥,士兵无一人叛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最惨烈的战役,三国中最绝望的一战,三国最激烈的战役是什么

    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让百姓苦不堪言。不可否认的是,魏蜀吴的出现给后世的三国演义提供了素材。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都出现了很多经典的描写,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让人们记忆犹新的情节。整个三国时期,出现了最为悲壮的一战。曹操大军打败吕布,并且收复兖州。吕布根本不是曹操的对

  • 三国英雄周公瑾:英雄出少年,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演义周公瑾,周公瑾的经典语录,三国演义周公瑾人物解析

    说到周瑜,其实又有几人识他为英雄,借用诸葛一句话,周郎辈止一能也。周瑜临死长叹数声,既生瑜,何生亮。多少人认为是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结果。可见罗老先生误人之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虽是江东水军都督,统领江东六郡人马,可是没有做出几件光彩的事情来,好象周瑜的出场只是为了反衬诸葛的雄才大略,其实何止

  • 司马徽为何只推荐卧龙凤雏,而没有推荐司马懿?8个字说明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正史中司马徽和司马懿的关系,司马懿与司马徽,司马徽为何举荐卧龙凤雏

    导语:看过三国的朋友想必都会记得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这是刘备拜访司马徽时司马徽说的,这里的卧龙就是诸葛亮、而凤雏就是庞统,他们两人是司马徽的得意门生,司马徽也知道他们的能耐所以和刘备推荐。刘备明白这两人的重要性,当他请诸葛亮出山后诸葛亮帮他谋划得到荆州,当他到庞统之后也按照庞统

  • 刘备、诸葛亮害关羽这一观点,虽然出自名家,实则站不住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诸葛亮为何借刀杀关羽,诸葛亮跟刘备讲关羽,刘备关羽诸葛亮经典对话

    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一直以来存在这样一种阴谋论的说法,在关羽北上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刘备和诸葛亮不发一兵一卒,导致关羽的覆败。也就是说,是刘备和诸葛亮合谋害死了关羽。此论点似乎来源于章太炎先生,又经过方诗铭先生的补充(章太炎侧重于诸葛亮除关羽,方诗铭侧

  • 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为什么蜀汉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夷陵之战真实情况,夷陵之战刘备有获胜的可能吗,正史上刘备夷陵之战是怎么败的

    蜀汉的基业在三国中最弱小。在《三国演义》中,东汉末年,各路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终经过多年的战争兼并,曹操统一北方,东吴历经三世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刘备占据蜀汉。东汉后期(157年),人口达到鼎盛,民户人口5648万人,经过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混战,到了三国后期(263年),民户人口

  • 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夏侯惇,为何如此受曹操厚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惇是一直打败仗一直升官吗,历史上夏侯惇有多厉害,历史上对夏侯惇的评价

    翻阅史书我们会发现,夏侯惇和曹操是有一定的直系血缘关系,因为曹嵩是夏侯惇家过继给曹家的孩子,是夏侯惇的直系叔父,又是曹操的亲生父亲。如果和曹仁,曹洪这些曹氏宗族比起来的话,他们跟曹操都没有直系血缘,但是夏侯惇和曹操是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直系宗族,是非常亲密的。在曹操起兵开始创业的时候,是夏侯惇是第一

  • 前有七国之乱之鉴,朱元璋称帝后为何还要执意分封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儿子分封在哪,朱元璋分封的目的,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至于这三种制度的优劣,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周灭商后,周朝为了更好的管理统治,分封众多诸侯,一开始,天下的诸侯还可以对周王室形成众星拱月般的统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国势力逐渐壮大,也就酿成了后来的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和战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但秦朝国祚仅十五年便亡。刘邦称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