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文侯为何要跨过赵国攻打中山国?《吴子》这本兵书里给出了答案

魏文侯为何要跨过赵国攻打中山国?《吴子》这本兵书里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76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4:50

凡兵者之所以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战国)吴起吴子

春秋战国,风云四起。

三家分晋,奠定格局。

自此中原大地正式开了诸侯相互兼并争雄的竞争态势,其中又数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最为频繁。

战争是把双面的刀,不仅能带来伤害,还能披荆斩棘,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亦是如此,生灵涂炭的同时,又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var1]

战争场面

说起春秋战国,秦国总是不能被忽视的存在,与其说这是一段诸侯并立争雄的历史,不如说是秦国逐步崛起最终完成一统的历程。

从西部边陲到一统华夏,此过程荆棘遍野,秦国走得也并不顺当,几百年的蛰伏换来攻灭六国只用了10年,这或许就是秦国历代君主为秦始皇嬴政奠定的“势”。

但战国初期,最有能力统一华夏并不是秦国,而是魏国。

战国伊始,魏国最先通过变法强大起来,并且魏国的称霸持续百年有余,缔造这一辉煌的是魏文侯

而让魏国真正声名鹊起离不开魏国的对外战争,这其中就包括魏灭中山之战。

[var1]

战国疆域图

打开一张战国时期的地图,我们会发现,中山国对于魏国来说,那就是一块真正意义上的飞地,中间隔着赵国,那么魏文侯为何要跨过赵国攻打中山国?《吴子》这本兵书里给出了答案。

中山近赵而远魏,魏国为何执意要打这块飞地?其实原因也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因魏文侯想立威而已,具体说这场战争的原因之前,我们还得从飞地说起。

什么是飞地呢?其实就是指某一块土地属于一国管辖,却又不和本国内的行政区接壤,在说白一点,如果一个国家拥有着一块飞地,那么无法取到自己的行政区到达该地,必须“飞”过其他国家的领土才能到达。

如果对飞地的概念还理解不透的话,可以看看美国地图,阿拉斯加州对美国本土而言,就是飞地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var1]

战国战争场面

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打响之后,飞地的治理难度之大开始突显,而当时飞地最多的,就是分晋而形成的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它们三家联合灭了智氏,瓜分土地的时候,也比较犯难。

人是不知足的,而肥沃的土地却是有限的,三家在抢夺土地时候,也各不相让,所以起初韩赵魏三家的地盘那都是飞地遍布,为了更方便管辖和治理,三家也经常换地,后来才形成了连片的城池。

中山国,又被一些人士称为战国第八雄,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太行山东麓一带,它是白狄人建立的政权,因城中有山,故名中山国,我们所熟知的东郭先生与狼故事中,这个狼就是中山狼,后来又被比喻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暂不赘述。

魏文侯经过李悝的变法,又加上一大批能臣的辅佐,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国力强了就要对外扩张,但魏文侯环顾四周发现,并没有合适的目标。

[var1]

魏文侯

魏国处于四战之地,位于诸侯国的中央,南边是韩国,北边是赵国,三晋分家没多久,魏文侯又很重视三晋的关系,这两个诸侯自然是不能打的嘛,如果目光越过韩国继续向南,那就到了楚国的地盘,魏文侯想了想随即放弃了,因为楚国不好打。

魏国的东边是齐国,魏文侯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老牌诸侯自己未必能打得过,也只能放弃,视线往西,此时的秦国已经被魏国打到函谷关以西了,再打就不好打了,毕竟函谷关是易守难攻,就在魏文侯郁闷的时候,躲在赵国背后的中山国跳了出来,尽管这是一块飞地,魏文侯也要执意攻打了。

魏国周边不好打,并不能解释魏文侯执意攻灭中山的动机,因为周围都不好打和一定要去打中山,这中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关于魏文侯为何攻伐中山,史料中已经没有确切记载了,但所幸一代兵法大家吴起在他的著作《吴子》里,给出了答案。

他认为挑起战争有五大因素:争名、争利、积恶、内乱、因饥(具体出处参见开篇引用),就这五个方面,我们用排除法从后往前来分析,因饥的意思就是国内民众吃不饱,需要通过战争获取粮食,但正处于强大时期的魏国,这点自然是不成立的;魏国攻打中山前,魏国和中山国都没有内乱,这点也可排除。

吴子兵法

积恶,好像也说不通,毕竟两个国家中间还隔着赵国;争利呢,自然也不符合常理,毕竟中山国是块飞地,打下来能获得利也很少嘛,魏国丞相魏成也曾说:中山近赵而远魏,攻而得之,未易守也。

引起战争的五大因素,排除掉了四个不可能的,那就仅仅剩下了一个最有可能的争名,没错,魏文侯攻打中山或许就是为了在诸侯面前牛气一把,从而震慑周围诸侯,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中山近赵而远魏,魏文侯为何要跨过赵国攻打中山国?《吴子》这本兵书里给出了答案,挑起战争的五大因素中,只有争名最能解释当一个君主强大之后的心理。

魏国为何要执意攻打中山这块飞地呢?只是因为魏文侯想立威,想必他也明白飞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好治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很可能会给他人做了嫁衣,就像后来孟尝君跨过韩魏攻打秦国一样,劳民伤财的齐国,最后却便宜了与秦国接壤的韩魏两国。

[var1]

战国疆域图

但魏文侯更明白,威名和霸主的头衔并不是白来的,这些要通过战争来检验,既然目的立威,自然要挑必胜的战役来打,不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只能导致立威不成,反被天下诸侯耻笑。

分析了战争的原因,我们就来说说这场战役的结果,结果就是中山被灭了国,此外,这场战役还成就了一位魏国名将乐羊,关于乐羊攻灭中山的细节,我们下次再说。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吴子》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会有三家分晋,晋国国君为何不能阻止,后来国君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国是怎样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为什么晋国分为三家,晋国国君有哪些

    从唐叔虞被封为国君开始,到晋国末代国君晋静公被废为止,晋国在周朝一共存在了657年,晋静公是在公元前376年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然后晋静公也被废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晋国这个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会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呢?这就要从晋国独特的历史来说了,周朝实行的是周礼,周礼有一

  • 从远古到春秋,秦国人就这样一路走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话说春秋时期的秦国,秦国的历史记录,春秋秦国王族

    [var1]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五帝里第二位的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脩,女脩吞下一枚燕子卵,生了个儿子叫大业,大业的儿子叫大费。大费追随大禹治水立了大功,受到了舜帝的奖励,被赐姓赢。大费的儿子里面有一个人叫大廉,大廉的子孙们开发出一样本事,擅长驾车。在商朝时期,他们给国君驾车,地位非常的尊贵,成为一

  • 东周有众多诸侯国,周天子为何看不起秦国,看秦国出身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国和秦国什么关系,秦国的周天子是什么地位,周王朝对秦国的影响

    [var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分部。春秋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是齐国、晋国、楚国、宋国、鲁国、秦国、吴国、越国等。战国时的主要诸侯国就是秦、韩、赵、魏、楚、燕、齐这七个国家了,也就是战国七雄。这里面都有秦国,可以说秦国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且秦国从战国中后期开始,实力迅速上升,对其他诸侯国有压倒性优势。按

  • 他号称太子杀手,隋唐三位太子拜他为师,却集体下岗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纲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是他却是隋唐时期,三位太子的老师。这三位太子的名气可就大了去了。第一位是隋文帝的太子杨勇,第二位是唐高祖的太子李建成,第三位则是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想到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没错,他们虽然都是太子,却都是落马的太子。这三位太子没有哪一位是真正登基

  •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为什么要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死时唐太宗说了什么,魏征死后墓碑被唐太宗毁掉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对于这个经常给自己提意见的老臣,唐太宗十分惋惜地对大臣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度,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其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但魏征刚死,尸骨未寒,唐太宗就迫不及待地推到了他的墓碑,这是怎么回事儿?)但您可曾

  • 什么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就是司马家的8个王爷,轮流坐庄打了16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晋八王之乱全过程,司马家八王之乱原因,西晋八王之乱的真实情况

    可是到了中后期,司马炎就开始犯糊涂了,他觉得老天爷交给他的任务都完成了,于是开始了风花雪月的生活。所以在选拔继承人的时候,司马炎居然让司马衷继承了大位。有人问,司马衷怎么了?怎么了?这是个傻子好不好!就算不傻,至少智力也比一般人低很多。有一次大臣告诉司马衷:天下百姓都吃不上饭啊,真可怜。司马衷反问他

  • 为何像汉武帝,唐玄宗,乾隆这些皇帝前半生英明,后半生却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皇帝和唐玄宗,乾隆和唐玄宗谁最败家,乾隆皇帝有多昏庸

    先说说皇帝这个职业,这活真难啊,不是人干的!首先是人际关系森罗棋布:后宫里老婆们争宠,还有老婆想夺老公的权;身边的太监还分党分派,关键他们还很厉害,在相当情况下,皇帝软蛋的话太监就是真皇帝了。外面大臣们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在背后拉帮结派,还有很多大臣不是想着咋提升业绩,而是多捞钱。当然还有极少数大臣

  • 为什么李世民要评价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和李世民相差多少年,曹操李世民谁名气大,李世民与曹操的智力谁更强

    他李世民那个唐二主的宝座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得来的,名不正又言不顺,还重兵逼宫、痛吮上乳,把个唐太祖弄得失魂落魄、喑哑无语,不得不传位于他。这一段史实又何曾没有人背后议论纷纷。按道理,李世民作为一个万圣之尊,有道明君,是有资格评论先人前辈的,三皇五帝也含纳其中。毕竟,他站在了那个历史舞台的高度上。但无

  •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在长安仍有一支秘密大军,他们在等待谁的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势力,玄武门之变李建成随从几人,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有多厉害

    李渊起兵之初,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在河东地区李建成结交了大批能人志士,他对当时的形势和李渊的处境十分了解,太原起兵后李建成曾对父亲说:“儿等早蒙弘训,禀教义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坠。”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言:“至前此蓄谋叛隋,则二人(建成、元吉)亦不能不与也。”当时李氏宗族有着习武之风

  • 秦琼凌烟阁排名倒数第一,玄武门之变他到底有没有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琼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秦琼凌烟阁武功排名,秦琼在凌烟阁的地位排名

    严宽饰演的秦叔宝这么重要的事情,秦琼当然会参与,只是他应该不在刚开始进门的那九个人中,他在事变中的具体位置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可以推想,李世民带进门的虽然只有九个人,但是太子和齐王有私人武装,而且统兵大将的水平都不低,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都是万人敌,所以李世民一定带来了更多的人预防他们,只是没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