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否看过一部,叫做美人天下的影视剧?它讲的就是东汉早期的历史故事,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刘恒,他从一个小小的藩王,做到了汉朝的皇帝。
但是,他的发妻所生的四个儿子,在他登基之前就死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其中这背后的故事让人细思极恐。
刘恒上位
刘恒后来成为了汉朝的皇帝,但是一开始,他并不是一个有权有势的皇子。他的母亲被人唤做薄姬,因为貌美被刘邦选入后宫之中。但是,后宫之中根本不缺乏貌美之人,所以薄姬并未成为刘邦的宠妃。
薄姬在生下刘恒之后,也并没有达到她母凭子贵的目的,刘邦似乎已经忘了,后宫中还有她的存在。所以,他就是在这样一个,被人忽视的情况下长大的。他在八岁的时候,被刘邦立为代王,给了一块封地就让其出宫了。
人们可能会觉得,刘邦似乎很重视自己这个儿子,在他这么小的时候就给予了他封地,让他成为了藩王。但实际上,这正是刘邦不重视他的铁证。他在刘恒这么小的时候,就让他成为藩王,这也就是从一定意义上,剥夺了他成为太子的权利。
刘恒在跟随母亲薄姬去了封地之后,并没有自怨自艾,认为自己失去了成为太子的机会。薄姬辅佐着年幼的他,认认真真管理封地,与民休息发展生产。
薄姬也并不是一个短视的人,虽然自己的儿子,可能没有了成为太子的机会。但是作为藩王,也应该有相应的教育,让他成为一个贤德的人。在当时的几个藩王中,刘恒是名声最好的,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贤德之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刘恒表面上与世无争,但是,在封地一直默默培养着自己的势力,他的属地也被治理的井井有条。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权倾朝野,吕氏一族把持朝政外戚当权。
刘氏的利益受到极大侵犯,后来效忠刘邦的陈平以及刘章等人,联手推翻了吕氏势力。但是在那之后,却没有合适的继承人选。所以,那些功臣们在评估了众藩王的身份之后,选择了为人谨慎谦逊的刘恒。他就这样,从小小的藩王变成了汉朝的天子。
汉朝疑案
刘恒在登基之后,开启了文景之治。西汉初年,因为吕后专政外戚篡权,导致国家动荡。所以他上位后采取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方式,使得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由此来看,刘恒是一个运气好也贤德的皇帝,他的人生似乎也非常的幸福。但其实不然,他和发妻所生的四个孩子,都没有活到他登基之前,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关于刘恒与发妻的事情,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这背后也展示出了这位妻子的不同。在他登基之前,汉朝外戚当道,吕氏权倾朝野。为了维护统治,吕后尽可能的安排吕氏的人嫁给藩王,史书上均有记载。
但是,偏偏没有关于刘恒发妻的记载,也就是说可能这个女子与吕氏没有什么关系,不值得被吕氏的人记载。人们猜测,这个女子可能是他挑选的妻子。那么,为什么后来他的妻子变成了窦氏?他的发妻又去了哪里?
关于这一点,史书上并没有过多的解释。民间有野史说他的发妻天生体弱,早早的就离世了;还有野史说,他的发妻其实是被窦氏所害。我们再来说说刘恒的四个儿子,这几个孩子为什么也会早早去世?
这个疑问,可能也和另一个人脱不开干系,那就是窦氏。她是刘恒后来的皇后,可以说是皇帝的贤内助,刘恒登上皇位,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当时他还是代王的时候,窦氏被吕后送到代国,成为刘恒的妾室。
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怀疑,窦氏其实是吕后的眼线,她的目的肯定就是监视和控制刘恒。后来她成为了代王王妃,在这之前唯一阻拦她路的,自然就是刘恒的发妻和她的孩子们了。
或许是窦氏为了自己的晋升之路,或者接到了吕后的命令,默默的除掉了刘恒的发妻以及那四个孩子。毕竟他的发妻不是吕后的宗室,没有办法被吕氏所控制,那么她的孩子自然也就和吕氏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对吕氏来说,这四个孩子是断然留不得的。至于后来,为什么窦氏作为吕后的眼线,还成为了汉文帝的皇后?野史中有这样一种观点,说她虽为吕后的眼线,但是后来与其意见相左,便开始选择协助刘恒。
无论是不是窦氏下手,起码刘恒发妻的存在以及这四个孩子的存在,的确触及到了她的利益。所以对于窦氏来说,无论是不是她下手,这四个孩子以及刘恒的发妻,都是必须要除的。
或许有人疑惑,为什么窦氏不去母留子?其实原因很简单,窦氏正值妙龄,养大四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并且已经懂事的孩子,不如将其除掉,去培养自己的孩子,将权力掌握在她自己的手中。
当然,这只是野史的记载,大部分可能只是人们的一些猜测。也许这几个孩子,在刘恒登基前早早去世,是因为那时的医疗水平并不发达,几个孩子的身体素质不好,便早早离世了。
毕竟古代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人活70古来稀,就是说在古代,人活到70岁已经是很罕见的事情了。我们再来看如今,我们身边70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
结语
如果真的如野史所猜测的那样,那么刘恒成为汉朝天子的这条路,似乎并没有那么顺畅。虽然他得到了权利,但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又有多少的生命因此而逝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