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为何见死不救

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为何见死不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71 更新时间:2024/1/21 16:45:30

在陆战上已经取得了几次胜利,为什么还要签订不平等条约?刚打出来的民族自信心,一眨眼功夫又被李鸿章搞没了。以至于左宗棠拍着桌子大骂: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儿!

于是乎很多人就跑出来为李鸿章叫屈,为啥叫屈?因为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取得了一定胜利,可海上作战福建水师可是全军覆没了!这个时候不签条约,更待何时?

这种理由偏偏小孩子还行,也不想想当时主持福建水师的人是谁?是李鸿章昔日的幕僚张佩纶!再加上李鸿章不愿让北洋水师南下救援,这么多雷摆在这儿,要是不快点签约结束这件事儿,李鸿章集团可能要彻底完犊子!

一、张佩纶需要为马尾岛海战负主要责任。

张佩纶他爹是安徽按察使张印塘,在那个年代跟安徽沾亲带故,那就等于是跟李鸿章成了死党。所以张佩纶考上进士以后,就跑来跟着李鸿章,成了他的幕僚。

跟着李鸿章混,想不升官都是一件难事儿。因此张佩纶在法国侵略越南的时候,主动上书要求对付法国,是主战派的成员之一。

再加上李鸿章的极力推荐,所以张佩纶担任了船政大臣,负责福建水师的主要工作。这下子麻烦事儿来了。

由于陆战上法军吃了亏,所以他们打算在海战上找回一点自尊心。所以法军便将海军开到了马尾港。显然是要针对清朝的福建水师。

可这个时候清朝的态度却是:敌不动我不动!而张佩纶作为一线指挥官,居然丝毫不知变通地要求下属们:只有看到法军开火了,我们才能反击!

也就是说,即使法军的舰队都开到你跟前,如果他们不开火,你就不能对他们发起进攻。这不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了?这种命令让福建水师的将士们丝毫没有安全感。

法军那边还算讲道理,提前4个小时送来了战书。可是张佩纶拿到战书的时候,已经过去2个小时了,谁在里面搞事情就不知道了。

时间压根就来不及准备,所以张佩纶居然莫名其妙安排了一艘船去法军那儿申请延迟开战。大哥啊,你当这是过家家呢?你说延迟就延迟?

法军一看,哟嗬?提前开战来了?于是法军直接把前来申请延迟开战的船只给打沉了,顺便直接发动了战争。

张佩纶当时在干嘛?他听到炮响以后,居然带头第一个跑路了!大哥啊,你是最高统帅,你跑了,这些舰队咋整?

结果我们都知道这场马尾港海战,福建水师11艘战船全部被击沉,若干将士丧命。可张佩纶却只是被革职,并没有被杀头。没多久又成了李鸿章的幕僚,要不是甲午海战战败了,这哥们还能在清朝官场混下去。值得一提的是,张佩纶便是张爱玲的爷爷。

二、李鸿章为何不救福建水师?

第一,李鸿章认为南方的水师力量足够对付法军了。

那个时候北方只有北洋水师这一支海军力量,可南方却有福建船政水师和南洋水师这两支力量,他们俩加起来实力远超当时的北洋水师。

所以说在李鸿章看来,如果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合伙都打不过法军的话,那他的北洋水师去了也无济于事。等于说李鸿章觉得南方的海军力量已经够强大了。

第二,李鸿章觉得北方的海军防务责任重大。

那个时候的北洋水师,还远没有后来甲午战争时强大,所以如果出动主力舰队前往南方的话,那就等于是把北方的防务给搁置了。

光靠留在渤海湾的那几艘蚊子船,压根就不足以对付其他国家的水师。如果北洋舰队南下,一旦北方出了事情,李鸿章觉得自己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毕竟南方战败,无关痛痒,可是一旦北方战败,那清朝的朝廷可就要跑路了!到时候动摇的不就是清朝的国本嘛!

第三,李鸿章存有私心,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北洋水师冒险。

这是人之常情了,北洋水师说到底就是淮军演变来的。李鸿章就是靠淮军发家致富的,所以说北洋水师就是李鸿章的政治依靠。

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握在自己手里,那他在清朝那儿说话腰杆子都硬得多。此外,左宗棠虽然老朽了,可依旧手握兵权,谁知道他哪天走呢?李鸿章这个时候还在跟左宗棠一较高下。

如果北洋水师南下出了问题,这个责任谁来负?李鸿章失去了政治资本,将来还怎么在清朝混下去?

三、各人自扫门前雪。

这或许就是李鸿章当时的想法,他觉得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清楚了就不错了,出了渤海湾,那就不是李鸿章该管的地方了。

南方的战事,那是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要负责的,绝不是他北洋水师应该擅自插手的。所以李鸿章丝毫救援的念头都没有。

表面上看北洋和南洋都归清朝朝廷管辖,实际上他们压根就是李鸿章和沈葆桢自己的人马。南洋水师还好说一点,是左宗棠先办,后来交给沈葆桢继续办的,所以清朝更好掌握。可北洋水师完完全全就是李鸿章自己操办的,自然也就全听李鸿章一个人的了。

虽说后来李鸿章还象征性地派了两艘船去,可惜人家早就打完了,这两艘船压根就没有见到法军舰队。

总结:团结才是必胜之道。

从中法战争的海上之战中,我们就能看得出,清朝内部派系林立的可怕之处。哪怕是办理水师,都要分成南洋和北洋,更别说其他方面了。

比如说平定太平军时,曾国藩创建湘军,左宗棠搞了个楚军,而李鸿章又回家搞了个淮军。这么多派系最后没有团结在一起,而是各自为政。

一旦遇到足够强大的对手时,这些派系不仅没有团结在一起,反倒是想着扳倒其他派系,你说能打赢什么对手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

更多文章

  • 谁更狠?慈禧打算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结果手下两江总督被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太后与曾国藩,慈禧为什么训曾国藩,曾国藩和慈禧太后谁厉害

    刺马案称得上是清末四大奇案之首,这个案件扑朔迷离,复杂曲折,影响巨大。至于说为什么刺马案是一个奇案,奇的就是这个案件的真相根本不重要,这你敢相信吗?光天化日之下,新上任的朝廷重臣居然被一个平民当街刺杀,而后不治身亡。这件事震惊朝野,引得举国关注,就连慈禧都亲自出面要求严查,结果却只是因为私仇而草草结

  • 中国闭关锁国三百年,却赚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白银,让全球眼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闭关锁国持续了多少年,明清闭关锁国的认识和评价,明清闭关锁国的时间

    在明朝建立之初基本上就开始闭关锁国了,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这中间四百多年的时间,有大多数的时间是处于闭关锁国状态的,但也有时候会开关的。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完全封闭的状态,中央政府都会和外国贸易的。只不过贸易的范围会受到限制,没有之前这么繁荣。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赚到了很多的钱。尤其是十六世纪

  • 中国至今仍使用的唯一清朝钢轨,还没生锈,专家称都是无价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钢轨为何不生锈,清朝钢轨还能用吗,清朝老钢轨图片大全

    原来,每个朝代都不会编撰本朝的历史,他们往往都是借由前朝的记录来编写前朝历史的。清朝之后是中华民国,这两个朝代的衔接比较特殊,所以清朝在二十四史里并没有被记录。不过正史没有,并不代表清朝的历史无人记录。当初为清朝编撰历史的遗孤有数位,他们以赵尔巽为首,历时14年才终于编出来初稿,起名为《清史稿》,并

  • 鳌拜为什么能成为辅政大臣?鳌拜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鳌拜是怎么当上辅政大臣的,鳌拜为什么要当辅政大臣,和鳌拜一起的辅政大臣

    皇太极在位时期,鳌拜虽然还很年轻,但早已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立下了无数战功,他为皇太极鞍前马后,更是忠心耿耿,君臣二人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皇太极死后,鳌拜毅然拒绝多尔衮威逼利诱的拉拢,初心不改地尽心尽力辅佐顺治帝。对于顺治帝而言,鳌拜是看着他长大并始终如一地陪伴左右的老忠臣。所以,顺治帝不仅让

  • 中国仍使用的唯一清朝钢轨,至今没生锈,专家称每根都是无价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清朝统治力衰退,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朝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中。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深化,农村自然经济被迫解体,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面对种种压力,清政府开始进行反抗,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打击了列强的嚣张气焰。同时,人们也正在学习西方的文化技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引进了西方的军事装备

  • 三眼花翎有多贵重?为啥整个清朝就七人荣获,连和珅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清代规矩大清王朝的官帽也叫做大帽,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冬天戴的,叫做“暖帽”;一种是夏天戴的,叫做“凉帽”。根据朝廷的规定,每年的三月官员都开始戴凉帽,八月开始戴暖帽。暖帽一般是圆形的,周围有一道檐边,大多是用毛皮做的,有些是用缎子、呢子、布匹做的。暖帽中间一般有帽纬,帽纬上面装着顶珠。凉帽都是圆锥

  • 一万特种兵能横扫古代王朝吗?答案:只要不是到清朝,就会变成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王朝的特种兵,一万人的特种部队能横扫古代吗,历史古代特种部队

    网络小说中一个很受欢迎的门类是穿越小说,一般讲的是具备了各种先进知识的现代人穿越回古代,成为传奇的故事。这类型的故事一般都是一个人穿越或者直接穿越到古代人身上,很少人一群人一起穿越的,大家也明白看这种小说一般也就是图个爽,不会当真。那么如果真的要以严谨的视角来对待穿越呢?比如一万名特种兵穿越回古代,

  • 中国有一个字,西方曾高度关注,禁止清朝使用,如今每个人都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方对清朝的评价,世界各国对清朝评价,国家对清朝的正确评价

    但今天要说的一个汉字,在清朝时期,它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不满和重视,甚至严令禁止清朝使用这个字,到底是哪个字呢?夷,是我们今天次常用的一个字。最早时候用“尸”字代指“夷”,到了金文里,给“夷”加上了绳索,意思是被中原人捕获的东方外邦人,因为商朝时期,中原人每年都会去捕捉东方的夷人,用绳子把他们绑起来

  • 中国曾拥有第四大内海,鄂霍次克海怎么丢的?只因清朝这一个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鄂霍次克海位置,鄂霍次克海矿产资源,鄂霍次克海港是不冻港吗

    实际上由于世界限定一国领海的宽度不能超过12海里,因此台湾海峡并不算内海,只能算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但要说起来,中国在古代曾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度,在这个国土上,我国还曾拥有一个巨大的内海,这个内海就是鄂霍次克海,当然如果鄂霍次克海真的成了内海的话,那么他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海,是如今世界排名第一加拿

  • 1953年,44岁妇女临终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曾是大清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绣死后葬在哪里,文绣生平事迹,文绣晚年生活状况

    香消玉殒四合院的上空飞过一只又一只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停留在刘家的院墙上,似乎在朝屋里瞧着什么。小巧而干净的屋里简洁朴素,只有几件木质的简陋家具和一只烧火做饭的炉子。除此之外便是里面的一间卧室,床上躺着一个脸色发白的清秀女人,她已经病入膏肓,似乎是残存着一口气,奄奄一息之间似是对这人世间的百般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