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国的统治范围在琉球群岛,这个地方距离我国和日本非常近。因为整个琉球群岛有一千多公里长,南边是我国的台湾岛,北边是日本的九州岛。看这个位置能发现,琉球岛位于我国和日本的中间。也正因为这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重要的货物转运中心。所以我国和日本对琉球国都非常重视,这也是琉球国消失的原因之一。
琉球国出现的时间很早,明朝建立后,琉球国还存在三个政权。不过朱元璋派人来这里发布诏书,所以这三个政权都臣服于明朝。不臣服也不行,毕竟自己实力不行。1429年,琉球的三国时代正式结束,被中山国统一。之后中山国国王接受明朝册封为琉球国王。之后历代的琉球国王都要接受明朝册封。总的来说明朝对琉球还是不错的,和对待历史朝鲜、越南一样,这都是明朝最重要的属国。明宣宗时期,还给琉球国赐姓“尚”。就这样,两国良好的关系一直持续到明朝末期。
1603年,德川家康统一了日本建立了德川幕府,日本进入了江户时代。此时的日本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乱,国力强盛,就这样日本开始对琉球下手了。其实在这之前日本也对琉球下手过,不过由于国家没有统一,都是一些小藩做的,而且都是零星的骚扰,对琉球影响不大。不过统一后的日本就不同了,1609年,萨摩藩率先进攻琉球,强迫琉球向日本进贡。此时琉球由于实力不行,不得不同时向明朝和日本进贡。不过萨摩藩非常聪明,他们知道自己惹不起明朝,所以告诉琉球人说不能和明朝说这件事。就这样,琉球开始由明朝的属国变成明朝和日本的属国。
清朝入关之后,琉球国还是比较尴尬的。想臣服清朝吧,清朝海上实力没有南明强大,而且琉球受明朝影响非常大。想臣服南明吧,南明是节节败退,最后只有郑成功占领的台湾还属于南明了。不过在郑成功去世后,南明的影响越来越小,清朝才派人到琉球国册封琉球国王,琉球国正式成清朝的藩属国。当然,此时的琉球国也臣服日本。
日本之所以没有吞并琉球是因为日本还需要琉球。江户时代的日本和清朝一样都在进行闭关锁国,日本只和清朝、琉球、朝鲜、荷兰贸易。这里面琉球和朝鲜都是清朝的属国,如果日本吞并琉球的话,清朝极有可能不和日本贸易往来了。所以日本一直不敢轻举妄动。不过日本不断加强对琉球的控制,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和清朝贸易往来。
进入近代的时候,整个东亚都被西方各国的势力渗入,琉球也不例外。美国、法国、荷兰都和琉球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各国势力正式进入琉球。当然做得最过分的就是日本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确定了对外扩张的政策。日本最先打的主意就是琉球,因为琉球距离日本非常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日本就有事没事地找琉球麻烦。
1872年,日本私自册封琉球国王为藩王,并列入华族。1873年,日本下诏书命琉球受内务省管辖,租税上缴大藏省。这一切都是日本自己的一厢情愿,琉球国王并没有同意。后来因为台湾原著名误杀琉球人的原因,日本人在清朝看到了清朝对琉球的态度。之后日本更加积极向琉球渗入。1879年,日本人在琉球进行废藩置县,废除了琉球国王,对琉球国王等人进行册封。琉球国正式灭亡。
琉球国被灭之后,很多琉球人流亡清朝,他们在清朝进行复国运动。琉球的复国运动很简单,就是争取清朝的支持,让清朝干涉进来,毕竟清朝是琉球的宗主国。不过不管琉球人如何努力,清朝几乎是不闻不问。后来美国掺和进来后想把琉球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给琉球,清朝开始和日本进行谈判。但琉球代表以自杀表示反对,谈判也没什么进展。之后这件事几乎没有进展,清朝虽然不同意日本吞并琉球,但也没有做什么行动。
清朝和日本关于琉球的谈判破裂后,一直到甲午战争,这件事彻底没得谈了。甲午战争清朝战败,此时的清朝完全无法和日本抗衡。自己的澎湖列岛和台湾岛都被迫割让给日本了,至于琉球群岛更是无法顾及了。
其实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加大对琉球入侵的时候,清朝完全有实力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日本无论在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实力上都完全不是清朝的对手。1886年,长崎事件时清朝的北洋水师更是在日本为非作歹。当时日本的海军完全不是北洋水师的对手,清朝想借此收回琉球完全是有可能的。清朝之所以没收回琉球,一方面是清朝自己不重视,觉得琉球不重要。另一方面是清朝自身软弱,不想因这件事招惹日本和国际上其他国家。这让清朝错失了收回琉球最好的时机。甲午战争,清朝都自身难保了,再也没有可能收回琉球群岛了。
这就是琉球国消失的状况。在当时的社会,琉球作为一个小国被灭真的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清朝如果加大对这个藩属国支持的话,琉球国也许又会是另一种结果。其实以清朝的状况,即使当时解决了琉球问题。甲午战后还是会失去琉球的,毕竟实力决定一切,清朝后来的实力远远不如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