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53年,44岁妇女临终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曾是大清皇妃

1953年,44岁妇女临终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曾是大清皇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47 更新时间:2024/2/7 9:13:20

香消玉殒

四合院的上空飞过一只又一只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停留在刘家的院墙上,似乎在朝屋里瞧着什么。小巧而干净的屋里简洁朴素,只有几件木质的简陋家具和一只烧火做饭的炉子。

除此之外便是里面的一间卧室,床上躺着一个脸色发白的清秀女人,她已经病入膏肓,似乎是残存着一口气,奄奄一息之间似是对这人世间的百般留恋。

“玉芳,你不会有事的。”坐在旁边一直守着的男人眼中布满了可怖的血丝,他极力的握住女人的手,极力的挽留自己的妻子。

床上的女人面前挤出了一丝笑意,轻声说道:“振东,我……我不是傅玉芳,我是文绣……额尔德特家的文绣”

刘振东不明白傅玉芳说的什么,什么额尔德特?什么文绣?难道是妻子糊涂了?文绣缓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从未告诉你,我其实是大清朝王朝溥仪的皇妃文绣,我是满人。”

刘振东的表情十分震惊,许久没有缓过来,自己的妻子竟然曾经是公开和溥仪离婚的皇妃文绣,而自己一直什么都不知道。刘振东看着文绣说话十分费力,让她先歇一歇,这些事放在以后再说。

文绣摆了摆手,从枕头下摸出一块卷着的手绢递给刘振东,“我知道自己不行了,如果现在不说,以后就没机会了。我不后悔嫁给你,这支金钗就留给你,你做个念想,以后就算是把我忘了也好,记着也好,好歹咱们夫妻一场。”

刘振东接过手绢,重重地点了点头,泪眼婆娑的承诺不会忘记这个陪伴自己走过半生苦难的女人。

文绣在这世间的最后一桩心事终于放下了,她慢慢地转头望向窗外,顺着那低矮的墙头飘向远方,紫禁城在哪个方向?

文绣这个名字似乎早已成为历史,跟随那个衰败的王朝淹没在历史里,像是她的前世,可是却又这么真切,明明就是今生。

她轻轻叹息了一声,一切都过去了,前尘往事,往事如风,清朝都灭亡了多久了,还去想过去做什么?

文绣终究是缓缓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屋里徒留下刘振东哭泣的声音。

入宫为妃

大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后也走了,死后没有皇陵埋葬,更没有风光葬礼,连件像样的陪葬品都没有,在44岁这一年草草的了却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刘振东家境贫寒,要买一副棺材十分困难。因此清洁队的队友帮助刘振东一起打造了一具普通模板的薄棺,成为文绣最后的归属地。

文绣的墓地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公义墓地里,而她埋葬在这里的事情,也只有自己的丈夫刘振东知道,一生体弱不好的文绣,并无子嗣。不过到最后有个陪伴自己走完最后一程的丈夫,也算是不再孤独。

作为清朝皇妃,文绣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那场震惊全国,轰轰烈烈的刀妃革命,早已证明了文绣的灵魂始终是自由的,崇尚男女平等,并且极力地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

1922年,大清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已经年满十六岁,按照清朝惯例,到了该选妃的年纪。因此三位太妃和朝中重臣开始为溥仪挑选最为合适的皇后人选。

虽然清朝已经没落至此,但是在选妃上,也不能马虎,依旧是要家世显赫,血统纯正的满族贵族女子。

连年的战乱加上清政府的衰败,还有害人的鸦片和赌博,致使很多满族贵族的家境也逐渐没落,甚至很多一蹶不振,再无翻身的余地。因此很多满族贵族都想抓住这次机会,出一位皇后,重振家族。

此时的清朝选妃没有大张旗鼓的让所有选秀的女子进宫参选,而是各家有适龄女子,上呈照片即可。

文绣的五叔额尔德特·华堪为了挽救早已经没落的额尔德特家族,自作主张,将文绣的照片送往皇宫参选,碰一碰运气,毕竟依照文绣的家族,被选上的几率也不大。不出所料,即使送选的照片很多,能够成为皇后的人选依旧是最为尊崇的郭布罗家族的女儿婉容

只是溥仪却对婉容一见钟情,原本是圈定了文绣为皇后,只可惜因为家族和出身,遭到了太妃的反对,最终才不得不选了婉容。文绣虽然没有成为皇后,但是作为被溥仪选中的女人,也不能再嫁给旁人,最终入宫成为侧妃,和婉容一起侍奉溥仪。

跌宕一生

如果在清朝最为辉煌的时期,入宫成为皇妃甚至是皇后,都是十分荣耀并且振兴家族的事情,不过此时此刻,清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对于任何进宫的女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深渊,跳进去,就再也无法爬起。

两个女人先后进宫,开了悲惨的一生。婉容家世显赫,其父亲自小就让她接受西式教育,因此活泼开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用英文写情诗。

这样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子对于一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压迫之下的溥仪,可谓是一抹有趣的灵动光芒,填补了内心的空白。

文绣虽然也是出身贵族,但是家族没落,在贫苦中成长,性格文静内敛,甚至有些小心翼翼,自是显得无趣呆板。因此溥仪和婉容才更像是一对夫妻,而文绣则是一个被忽略的旁观者。

文绣也在这样的冷落中,跟随宫里的西洋老师学习了很多新式思想和文化,她的内心也在一步步变化,完成了自我的蜕变。1924年,溥仪和一众妃嫔在冯玉祥的驱赶下,不得不离开自己居住了半辈子的紫禁宫。溥仪为了复辟王朝,想要和日本人合作。

文绣颇具民族大义,反对溥仪卖国求荣,投靠日本,溥仪因此派人狠狠地打了文绣一顿,致使两人原本淡薄的感情更加矛盾重重。

加之在天津居住之时,婉容的欺辱教训,文绣终于奋起反抗。1931年8月登报与溥仪离婚。

离婚之后的文绣自力更生,成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但是因为其高调的身份,最终不得不辞职隐居。迫于生活,最终隐姓埋名,以傅玉芳的身份和国民党少校刘振东结婚。

一生坎坷的文绣历经世事,前半生荣华,却犹如是活在牢笼里。虽然晚年落魄,却也获得了追求一生的自由。

更多文章

  • 一个女子死后,有人拦住乾隆:皇上该立皇后了,乾隆:拖下去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死后哪位妃子做了太后,乾隆死后留下40多位妃子怎么处置,乾隆因为什么废皇后

    实际上,很多事情并不能完全用“深情”两个字概括。乾隆帝的深情,确实在早年付给了孝贤皇后,但之后发生的许多事情,与孝贤皇后的关系并不直接。先来说说乾隆帝痛失爱妻后的几点失常之处——其一,一般来讲,皇后崩逝,谥号由礼部挑几个,然后交给皇帝选择。但孝贤皇后的谥号是乾隆帝亲自想的,直接下旨给礼部,根本不让大

  • 一场你不知道的“九王夺嫡”:比雍正夺嫡更丧心病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九王夺嫡成功的原因,九王夺嫡雍正为什么能胜出,雍正夺嫡图

    影视剧反映的康熙朝九子夺嫡一、悲剧的昭明太子九王夺嫡,从一个人身上引起。这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大的有名,姓萧名统,字德施,小字维摩。他编纂的《昭明文选》,是中国历史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然而萧统的命运,却远远不如他的《昭明文选》。萧统系梁武帝嫡长子,梁朝建国第一年他便被立为太子。无可撼动的嫡长地位,无可

  • 一个汉人是年羹尧的“死对头”,晚年时期成为了年羹尧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真实的年羹尧,年羹尧和汉人的关系,年羹尧历史上的真实故事

    清朝是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这个朝代存在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到了1912年时,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这时候的清朝灭亡,同时也标志着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消失。在历史上,清朝是在时间上,距离我们最近的。明末时期,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这时候的后金已经开始崛起。只不过明朝已经岌岌可危,这时候的明朝在

  • 两江总督唐文尧天天吃白菜,怎么还会被雍正下令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文尧真人照片,唐文尧一品大员,弹劾唐文尧

    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李卫当官》等等剧目,都对老百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视文学如果能够提升观众的历史素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中国的影视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果你入戏太深,那么你就输了!比如两江总督唐文尧天天吃白菜,被皇帝下

  • 一个“文盲皇帝”,只写两首诗,比“诗帝”称号的乾隆更知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皇帝最出名的诗,乾隆写过的最好的诗,乾隆皇帝不聋不瞎不配当家

    乾隆堪称我国历史上最能写诗的皇帝,据统计,他一生共写了4万多首诗,是当之无愧的写诗“冠军”。就连被称之为“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在作品数量方面都甘拜下风。然而,乾隆皇帝所作诗篇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大量借用典故,内容极其生僻,后世之人记住或者传诵的诗作少之又少。与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文盲皇帝”刘邦相比,乾

  • 慈禧面对八国联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何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可这话也太卑微了,好歹人家是太后啊,于是很多朋友可能以为是臆造的,是想当然地给慈禧太后加一层罪。可事实上,慈禧的确这么说过,还冠冕堂皇地发布在上谕中。此话何意呢?很好理解,衡量中国的物力财力,能给就给,只要能讨得列强的开心就行。近来据某些历史学家考证,说慈禧的本意并不是穷尽一切可能去给帝国主义各方面

  • 丁银制度的弊端在哪?雍正为何实行摊丁入亩?人口激涨与之相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为什么要求摊丁入粮,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政策,雍正摊丁入亩是正确的吗

    丁银做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地方官员是非常看中的。可是明朝朝廷却把这一重要的收入,当成了一笔糊涂账,任意地划拨给了地方官。所谓丁银,也就是按照人口来收取的赋税。简单来说,谁家的人口多,那所要缴纳的丁银也就相对要多。01丁银到底有怎样的弊端?丁银制度的实行,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是按照人口来交税,

  • 一直是清朝属国的琉球王国,后来怎么消失了,只怪清朝太软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琉球,琉球与清朝的关系,琉球王国100张照片

    琉球国的统治范围在琉球群岛,这个地方距离我国和日本非常近。因为整个琉球群岛有一千多公里长,南边是我国的台湾岛,北边是日本的九州岛。看这个位置能发现,琉球岛位于我国和日本的中间。也正因为这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重要的货物转运中心。所以我国和日本对琉球国都非常重视,这也是琉球国消失的原因之一。琉球国出

  • 一丑人高中进士,乾隆出俩上联刁难,他对出下联后乾隆:探花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最奇葩的对联,乾隆奇葩对联100副,御殿点探花下联

    至于探花郎被固定成进士第三名,已经是北宋晚期的事了。所以,后来的探花郎不一定长得好看,还可能像我们今天说的这位一样,是个其貌不扬的人物。此人就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刘凤诰,他身上有一桩非常出名的轶事典故:金殿面试时,乾隆给他出了俩上联刁难他。乾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这刘凤诰样貌有些“丑”,他是个独眼。

  • 一个普通的村民居然是鳌拜后代?拿出重要证据后,专家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等到清朝的顺治皇帝撒手人寰以后,当时还年幼的康熙便理所应当的顺承了王位,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也才不过八岁大,虽说后来的康熙也确实有着很强的执政能力,但是对于这个时候才八岁的他来说,治理整个一个国家的朝政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正是出于现在这个情况的特殊性,所以朝廷当中也是有很多的骨干大臣来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