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杀个于禁,斩个庞德而已,为何就说威震中原?曹操吓得迁都

关羽杀个于禁,斩个庞德而已,为何就说威震中原?曹操吓得迁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50 更新时间:2023/12/4 18:28:33

但是杀掉于禁庞德带来的效果却非常震撼,这说明关羽极有可能打下襄樊,进而染指中原,所以当时曹操直接想到迁都,以避免关羽的锋芒。可见这些都是事实,并非是关羽粉的吹嘘之言。

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三国志》

当时关羽的前锋部队已经攻至颍川郡的郏县附近,严重威胁到了许都安危。汉末三国时期的郏县,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许都就是现在的许昌市,当年是汉献帝御驾所在之处。

郏县距离许都只有百余里。现代人从郏县到许都,开车差不多要个把小时。古代人骑马的速度会慢一点,我就拿现代人的电动车来比,也只要四个小时。试问,关羽的前锋杀到了郏县,而从郏县到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又只要四个小时,如果你是曹操,你实话实说,你怕不怕?

基于此情况,所以当曹仁提出撤出樊城的想法时,满宠当即提出反对。而他反对的理由非常现实:如果我们现在不能在樊城挡住关羽,恐怕事后洪河(发源于伏牛山,淮河的支流)以南的地方都会丢!

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满宠传》

第二,魏国连遭惨败,全员士气低落,优质兵源紧张。从汉中之战到关羽北伐,我们来替曹操和他的魏国算一笔账:汉中之战,曹操损失了夏侯渊,兵力损失也是不计其数。后来曹操亲征也没打赢,退出汉中时又是仓皇而逃,部队损失严重。比如王平就率部投降了刘备。

襄樊之战,依据《华阳国志》记载,已知于禁七军约有三万人,关羽水淹七军,这三万多精锐就全报销了。围樊城之战,庞德又被斩(庞德兵败是在于禁兵败之后的事,庞德不归于禁管辖,而是归曹仁节制。《三国演义》中庞德归于禁节制是错误的历史),魏军肯定又损失了一些人马。

把这些七七八八的损失总的一算,曹操当时最少损失了七八万人,而且还都是精兵。纵然说,曹操家大业大,这点零碎损失他输得起。但是他的仇人也多啊。

比如说,辽东的公孙恭要不要防?那也是拥兵八万的大军阀;东南的孙权要不要防?东吴可是拥兵十几万的超大军阀。并且,刘备还在汉中虎视眈眈关中,他手上起码还有十三、四万精兵。曹操要不要防他?

另外当时北方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叛民,比如孙狼起义,这都不提了。把防御这些死敌的兵力全部扣除,可以看出曹操当时真的是没什么机动兵力。不然,他也不会让徐晃率新兵去救樊城。

(徐)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三国志·徐晃传》

徐晃到了樊城后,小挫关羽,在局部逆转了战局。但关羽有水军,他盘旋不退,徐晃拿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曹操被逼得没办法了,才想到了联络孙权偷袭南郡,再调防守孙权的张辽驰援樊城,这才算是彻底逆转了关羽威震华夏给他造成的颓势。

然而,让孙权偷袭荆州瓦解关羽的攻势,这无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把刘备的地盘送给孙权而已。这对志在统一的曹操来说,这是无奈之举,是下策,没什么好吹嘘的。

第三,曹操当时年纪大了,心态保守,这是导致关羽威震华夏的因素之一。关羽被杀于公元219年12月,曹操病死了公元220年3月15日。也就是说,关羽和曹操是前后脚见阎王,关羽死后没多久,曹操就病死了。

曹操年纪过大,会给曹魏政权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很显然的——就是政策偏保守。当时的曹操已经没有年轻时的那种冲劲和意志力了。说的不好听一点,年迈的曹操有点听风就是雨,遇事畏首畏尾。

如果曹操再年轻个十岁,他或许就不会有迁都的念头,而是整军备战,亲自到前线跟关羽死磕到底。如此一来,或许就不会有关羽威震华夏的史籍记载了,而是曹孟德大战关云长的史籍记载。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当时的曹操就是年迈,就是保守。

听说关羽无敌,他立马就想跑(陈群劝阻了曹操)。而他的保守差一点就毁了“一强两弱”的局面。若是孙权不偷袭关羽,曹操大概率会退守河南,力保河北核心区域。刘备和孙权也会分别取关中和淮南,将豫、兖、青、徐四州变为拉锯区域。

如此一来,一强两弱的局面将被打破,成为名副其实的三足鼎立。只不过孙权打破了这种可能性,维持了一强两弱的旧格局。汉末三国时期,人口锐减,精锐兵力是稀缺资源。曹军先败于汉中,再败于樊城,死伤七八万人,这是非常巨大的损失。

此种情况下,关羽围攻樊城,前锋甚至直抵离许昌只有百余里的郏县,说他是威震华夏,一点都不过分。后来刘备兵败夷陵,也就死了四万多人,蜀汉差点亡国;曹休兵败石亭,也只是损失了数万人,结果魏攻吴的局面居然被逆转。从这两个案例可以倒推,关羽生擒于禁,击破庞德,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胜仗。

亲,如果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更多文章

  • 帝国专制主义?秦朝的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经历何种发展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和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最突出的特点,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有哪些

    首先帝国(Empire)属于外来词,中国只有王朝,从未使用过帝国。尽管从狭义上来说,中国的大一统王朝都符合“帝国”的标准,但后续就有点乱,因为派生了一个词汇“帝国主义”。列宁老先生写了一本书叫《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可见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是紧密相连的,由于明清两朝对商业不太重视,所以中国从

  • 曹操明明有病,他却杀了神医华佗,原来真相竟然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佗如果给曹操治病曹操能死吗,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曹操是被谁杀的

    我们都知道伴随了曹操一生的病,就是痛风病。他这个病会反复的复发,一旦病痛复发,就会痛得死去活来。不过还好,他的身边有一个神医,这个神医就是鼎鼎大名的华佗。因为华佗的存在,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病痛对曹操的折磨。但是,曹操对于这一现状并不满意。他觉得以神医华佗的医术,彻底的把他给治愈好应该不成问题的。

  • 荀彧到底是怎么想的?既然是曹操的幕僚,为何又要反对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荀彧是怎么跟上曹操的,曹操荀彧对话完整版,曹操与荀彧的关系如何

    你说这个荀彧究竟是怎么想的?笔者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荀彧的想法。从史料记载来看,荀彧是汉室的忠臣,但他并非愚忠之人,他扶保汉献帝政治目的是恢复汉朝开国之初的政治形态,即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荀彧一生的奋斗,既是为汉室,也是在为士族争取利益。董卓乱政时,荀彧当时没有以身殉职,没有管汉献帝的死活,而

  • 袁绍为何不顾朝中袁氏的安危,也要反抗董卓?体现他何种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何进掌权时,袁绍希望谋求在朝廷中的更大权力,但以失败告终十常侍之乱中,袁绍极力怂恿何进诛杀宦官,以图大事,这时候的袁绍野心很大。他看清皇帝的怯弱无能,也看清了宦官们狐假虎威的专权,同时也认识到何进才是真正掌握力量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时候的何进手中握有兵权。所以袁绍在反复掂量三方的权力以后,决

  • 张飞醉酒丢徐州,刘备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被后世男人们奉为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二次失徐州张飞去哪了,新三国张飞丢了徐州刘备哭了,张飞醉酒失徐州告诉了我们什么

    话说,对三国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对刘备这个角色已经很熟悉了,至于这个人,自古以来就一直很有争议,褒贬不一,尤其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原著作者“尊刘贬曹”,更是将刘备的“仁义”刻画的淋漓尽致。刘备出身“贵族”,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家族落魄,不得不以织席贩履为生计。大家都知道,刘备的前半生可谓颠沛流

  • 刘备称帝之后成了一国皇帝,为什么不给关羽张飞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称帝在关羽死前还是死后,刘备是靠什么当上蜀国皇帝的,历史上刘备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刘备称帝的时间为章武元年(221年),而关羽则在前一年就已经在荆州被杀,那个时候刘备根本就还没有称帝。也同样是在这一年,曹丕取代汉献帝正式建立魏国,刘备见汉献帝已经被取代,认为时机已到,于是次年就跟着在成都称帝了。有的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刘备不把汉献帝接到成都来呢?其实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首先汉

  • 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马谡失了街亭而项羽韩信却打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说说马谡为什么会失掉街亭,三国马谡兵败街亭,马谡是如何自毁前程的

    其实只要稍稍了解一下韩信和项羽的策略背景,就能看出马谡的失败之处了。破釜沉舟的项羽项羽为什么要选择破釜沉舟呢?因为当时情况已经非常的紧急和危险,巨鹿被40万秦军围的是水泄不通,而且秦军粮食充足,而巨鹿城内粮食储备很少,被困死是迟早的事情。章邯筑甬道属河,饷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巨鹿。巨鹿城中食尽、兵

  • 他是曹操谋士,打赢官渡之战的决定性人物,却为何被曹操怒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为什么会赢得官渡之战,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的原因,官渡之战誓死不投降的曹操的谋士

    其实曹操并不是不杀人,而是杀的很谨慎,初平三年(192年)的时候,曹操入主兖州,在平定黄巾叛乱后成为了兖州刺史。当时在兖州有一个名士叫边让,他非常看不起曹操,经常出来挖苦讽刺他,那时候的曹操势力还不是很大,也是年轻气盛,就把边让给抓来杀了。结果这一杀把自己的名声给彻底杀臭了,搞得天下人都以为曹操心胸

  • 刘邦之孙刘章,为何在汉文帝即位三年内突然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之孙刘章,刘邦之孙刘章有哪些儿子,刘章妻子

    剧中主人公代王刘恒对他这位侄子也不错,他拟定盟约,只要刘章退兵回到齐国,他愿意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拱手相让,并允许齐国可以自行设定法律、钱币,每年不用向中央政府进贡,齐国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国家,刘章可以安心回到自己的封地。可见代王刘恒待他的侄儿刘章确实不薄,但是正史上汉文帝刘恒可没有这么慷慨,他继位以后

  • 三国历史为什么如此出名?了解以下三点,你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历史大事一览表,一分钟看懂的三国历史,三国时期有哪些历史事件

    现实的客观需求当然,《三国演义》并不是凭空诞生的,它集合了从魏晋到宋元以来所有民间和史学界对“三国”的不同看法和传说,倘若《三国演义》是一片海,那么它的形成是由于许许多多的大江小河一起汇聚而成的。在魏晋时期,三国中的“蜀国”的地位一直并不高,是被当成贼寇政权来看待的,陈寿尽管有心想要把蜀国纳为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