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辅臣一生7叛,吴三桂都望尘莫及?投降康熙后为何选择自尽

王辅臣一生7叛,吴三桂都望尘莫及?投降康熙后为何选择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40 更新时间:2024/2/7 10:48:47

吴三桂早年给明朝打工,李自成入了京城,他便打算给李自成打工。可是发现李自成抄了他的家,于是他又背叛了李自成,跑去给清朝打工。等到清朝平定天下以后,他在云南又反叛了清朝,可以说是一叛再叛,再叛三叛。

王辅臣早年是农民军出身,算是高迎祥、李自成的麾下。由于爱赌钱,杀掉了想要灭他口的姐夫后,便投奔了明朝大同总兵姜瓖。李自成攻打京城的路上,姜瓖选择投降,所以王辅臣又跑到农民军这儿来了。吴三桂应清军入关以后,姜瓖反叛了李自成,因此王辅臣也跟着投降了清朝。姜瓖反叛清朝以后,王辅臣也跟着反叛清朝,结果兵败,没入辛者库为奴。顺治时期王辅臣再次得到重用,成为了吴三桂的手下,跟着他攻入了缅甸,活捉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康熙帝时期,王辅臣成为了陕西提督,手握重兵镇守平凉。等到吴三桂起兵反清以后,王辅臣居然也在西北拥兵自雄,反叛康熙。结果在图海和周培公的威逼利诱之下,王辅臣再次选择归顺清朝。

所以我们会发现,王辅臣这个人,跟着姜瓖、吴三桂时期,不断地在反叛的路上,而且是越走越远。这样的人还能得到清朝的重用,那可真是见了鬼了。

因此即使王辅臣后来再次归顺康熙,也无法消除康熙对这个人的介怀,他自尽的话,还能保住家人,不自尽的话,早晚被康熙灭了全家。

一、平凉的王辅臣,才是康熙最大的威胁。

三藩之乱的时候,很多人都把目光过度集中在南方战场。可是对康熙来说,有长江天堑在,吴三桂一时半会儿还没法过江,因此吴三桂只能算是疥癣之疾。

但是西北的王辅臣,却随时可能带着大军从平凉杀来京城,这才是康熙的心腹大患。因此康熙要想平定三藩,首先不能乱了自身阵脚,稳住王辅臣才能稳住康熙的大后方。

当初是康熙亲自将平凉的军权交给王辅臣的,还把王辅臣感动得一塌糊涂。因此还得康熙来收拾残局。

康熙十三年,王辅臣杀掉了康熙派到平凉的大学士莫洛。那个时候莫洛有权节制陕西、山西两省的兵马,所以王辅臣这么做不仅公然宣布和康熙决裂,而且吞并了莫洛的大军。

已经走上了不归路,那就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了。为此王辅臣主动联系上了吴三桂,再次宣布愿意追随吴三桂,反叛清朝。

此后王辅臣陆续夺取了沔县、略阳、陇南、阶州、徽县、秦州等地,又攻占了平凉各州。所以当时的王辅臣,基本上可以称之为西北王了。

这个时候吴三桂还要来神助攻,让王屏藩、吴之茂带着人马前来相助王辅臣夺取整个陇右地区。所以说如果吴三桂这边要是有人能直奔京城而去,那肯定是王辅臣。

所以说王辅臣对康熙来说,瞬间就成了巨大的威胁。即使后来王辅臣再投降清朝,康熙也不可能让王辅臣继续拥有这种威胁清朝统治的实力。

二、招降王辅臣,只是权宜之计。

对康熙来说,吴三桂是不可原谅的死对头,但是王辅臣当时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孰轻孰重康熙分得很清楚。

于是康熙恩威并用,一方面送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回去劝说父亲,另一方面派遣图海、周培公前往平凉平叛。

当时周培公有几位老乡在王辅臣手下做事,他们秘密告诉周培公,王辅臣举棋不定的态度。于是周培公便有了劝降王辅臣的把握。

当时周培公手里的筹码不错,不仅有王吉贞给他打前站,还有图海用大军给他压阵,所以周培公此去,一举劝降了王辅臣。

康熙对王辅臣的要求是,只要当时别闹事就行了。所以康熙依旧任命王辅臣为平凉提督,加太子太保。

那么康熙这么做,难道是原谅了王辅臣吗?当然不是,这只是权宜之计。只要在平定三藩的时候,王辅臣别闹事,康熙又何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收拾王辅臣呢?

三、王辅臣之死,其实就是康熙一手造成的。

对于王辅臣这种一叛再叛的封疆大吏,康熙是不肯继续再让他担任原职了。可是康熙又想着稳住王辅臣的同时,让其他反叛者以王辅臣为榜样,选择归顺康熙。

所以康熙要想达成这两个目的,首先就要让王辅臣官复原职,依旧做封疆大吏。但是同时康熙让图海跟王辅臣在一起镇守汉中。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找个人看着你。这期间王辅臣曾经自杀过一次,也就是说他这个封疆大吏,其实那个时候日子已经很不好过了,基本就是被图海软禁的状态。

而康熙却要求图海保证王辅臣不能死,所以说这种待遇的官复原职,还不如当初一刀剁了他算了。

因此王辅臣开始给自己安排后事,他先赶走了自己刚娶的小媳妇儿,后又散尽家财给自己往西的手下,让他们各奔前程,不要再在他这里受牵连。

由此可见,投降康熙以后的王辅臣,不仅失去了权力,而且失去了自由,甚至日夜都在等着被收拾的厄运。这日子实在是不好过啊,为了不连累家人,所以王辅臣选择了自尽。

总结:选择自尽,保住家人。

这是封建时代,很多犯了错误的高层选择的一条路。在他们看来自己一人伏法,就能够免除家人们的祸患。

显然王辅臣也是这么个意思,他选择自尽以后,康熙果然没有连累他的家人。为啥?因为王辅臣保留了自己和康熙两个人的体面。

王辅臣背叛过康熙,康熙是为了稳定人心才没有杀他,但是按照律法,这样的人早就该被杀掉了。所以康熙很为难,王辅臣除了自尽以外,似乎无法化解康熙的这种为难。

其实王辅臣是真的走错了路,当初要么就别反叛清朝。既然选择了反叛,就千万不要走回头路,哪怕兵败被灭,至少体面一些。这种唯唯诺诺的死法,实在是窝囊得很。

参考资料:《清史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隆科多已经得了九门提督,为何还要出卖佟国维?这是康熙算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隆科多为啥叫佟国维六叔,隆科多和佟国维谁的官大,隆科多为什么告佟国维

    可以说佟国维在康熙时代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隆科多本是他的儿子,在剧中是他的侄儿,是佟佳氏下一代的继承人,因此佟国维必须要给自己的后人铺好路才行。康熙和佟国维的一顿晚饭,其实已经为后来的事情铺路了。这天康熙把佟国维喊过来吃晚饭,正常人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外甥请舅舅吃饭,女婿请老丈人吃饭,这

  • 年羹尧功高盖主归来,八阿哥还要让百官跪迎?雍正听了也不生气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八阿哥为何提拔年羹尧,年羹尧在雍正上位起了什么作用,百官迎接雍正

    这种级别的待遇,什么人才能享有?当然只有皇亲国戚,而且必须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人,至少得是皇帝的兄弟或者子侄吧?你年羹尧算什么东西?值得满朝文武跪着迎接?可见胤禩就是要给足了年羹尧面子,让他在百官心里埋下一颗愤怒的种子。光靠胤禩一个人,是扳不倒年羹尧的,那么就让墙倒众人推好了。年羹尧的权势越大,就越容易

  •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没有夺取皇位?满清初期的团结你想象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鳌拜在哪年死的,鳌拜历史上的地位,鳌拜和清朝的关系

    可见团结显得多么重要。当南明为了谁当皇帝,内部厮杀的时候。人家多尔衮和豪格宣布同时放弃皇位,将小顺治立为皇帝,这就是识大局的体现。活该多尔衮能够带清兵入关,毕竟他们是团结的一帮人。反观南明这边,左良玉和四镇军阀互怼,朱聿键和朱以海不对付,郑成功和李定国不愿合作,绍武帝和永历帝大打出手。一帮乌合之众,

  • 多尔衮和载沣身为摄政王,手握实权,为何自己不取而代之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多尔衮不死可能做皇帝吗,多尔衮和载沣谁厉害,清朝摄政王载沣

    多尔衮是清朝入关时期的摄政王,可以说大一统的清朝就是这位老兄奠定的基础。载沣则是清朝灭亡前的摄政王,由于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所以清朝就这么没了。一个开启了帝国的宏图大业,一个结束了帝国的宏图大业。虽说都是摄政王,可是这两位的差距还真不是一星半点的。有人问,既然他们可以直接取代皇帝执政,为啥不自己做

  • 清朝时期,男子的辫子多久洗一次?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辫子什么时候剪掉,清朝男人辫子视频大全,清朝人多久才洗一次辫子呢

    当年满清入关,为了在精神上征服汉人,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规定。一开始大家都不当回事,后来有些人被问斩后,人们才逐渐接受,汉人们不得不留起了辫子头。清朝早期,男人的发型是“老鼠尾巴头”,就是将头发都理掉,然后只留下一块地方的头发,然后在编成辫子。大小要比小拇指还细,能穿过铜钱孔才算合格,

  • 孝庄为啥总跟顺治吵架?给他立了俩皇后都不满意,顺治只爱董鄂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顺治帝和孝庄的恩怨,董鄂妃和顺治帝的爱情,顺治和孝庄关系好吗

    她几乎被儿子给气疯了,最后只能把全部希望都倾注在了自己的孙子身上。在康熙的成长过程中,孝庄其实也在成长,她终于开始理解儿子当初的那些想法,因此她绝不干涉康熙的所思所想,这才成就了康熙。那么孝庄和顺治之间到底有啥隔阂呢?孝庄总是逼迫顺治搞满蒙和亲。顺治名字叫爱新觉罗福临,这名字起的好,福临就是有福降临

  • 乌拉那拉氏皇后,不是令妃的对手吗?和乾隆吵了一架,被当成疯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皇后乌拉那拉氏,乾隆和令妃的真实关系,乾隆对乌拉那拉皇后的评价

    其实早在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去世以后,乌拉那拉氏就已经以皇贵妃的身份总领六宫了,把她升任为皇后,也就等于是过了实习期直接转正而已。别以为后宫升迁只看皇帝喜好,论资排辈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跟着皇帝时间久,地位自然低不了,给皇帝生了儿子,地位也不会低。乌拉那拉氏两样都占了,乾隆和富察氏大婚的时候,乌拉那

  • 皇太极为何要娶孝庄姑侄三人?维持和科尔沁蒙古联姻,无后顾之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与孝庄的真实关系,皇太极多少岁迎娶孝庄,历史上皇太极喜不喜欢孝庄

    皇太极先娶了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庄的姑姑。哲哲的地位很高,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可是她多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因此皇太极着急了,为了维持满门联姻的关系,他又娶了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皇太后。没想到孝庄嫁给他13年后才给他生了个男孩儿,也就是福临。这期间皇太极哪里等的了?于是皇太极在这期间又娶

  • 刘锦棠在左宗棠的领导,靠什么样的战略方针,一步步收复新疆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他投靠的是自己的叔叔刘松山的部队。刘松山是湘军名将,刘锦棠跟着他一路转战江西、安徽和陕西,立下不少战功,被提拔为道员。可是在1870年,叔叔刘松山战死。这对刘锦棠来说,又是重大的一次打击,因为父亲和叔叔的相继离去,刘锦棠终于独立成长了起来。左宗棠看中了刘锦棠在老湘军营的背景,所以提拔他取代了刘松

  • 明军若是合兵一处,能否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努尔哈赤的八旗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军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明军投入多少兵力,明军为什么在萨尔浒之战中会惨败

    那么如果明朝没有兵分四路,是不是就能战胜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呢?真不好意思,管你几路来,他自一路去,明军依旧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因为萨尔浒大战,远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一、努尔哈赤VS万历,基本是完胜状态。1.、励精图治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可怜啊,他出生于建州女真,可是2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塔克世和爷爷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