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傅恒临终前的一个建议,若乾隆采纳,或能避免鸦片战争惨败?

傅恒临终前的一个建议,若乾隆采纳,或能避免鸦片战争惨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92 更新时间:2024/1/22 14:09:48

紧接着舒赫德、鄂宁等人都劝乾隆别打缅甸了,乾隆啥心性脾气,你这不开玩笑嘛!直接把两人免职,让自己的小舅子傅恒亲去征讨缅甸,这一年傅恒44岁,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傅恒,这一去也没有占到便宜,最终殉国。

但有传闻说,他在临终前给乾隆皇帝提了个建议,如果当时乾隆接纳了,或许后来发生的鸦片战争中,大清就不会败的一塌糊涂,那么这是真的吗?傅恒到底说了什么呢?

图片:傅恒与乾隆皇帝商讨政事剧照

一、傅恒之死临终遗言

1、名将谢幕

傅恒是大清朝的狠角色之一,缅甸先后干掉了三任云贵总督,还逼乾隆撤换了一位,西南边陲显然是个无人愿意接手的烂摊子,可恰恰就是这样不利的局面,人家傅恒就敢玩。

乾隆四十三年,傅恒率兵抵达中缅边境地区,很快就取得了首战大捷,还击败了缅甸训练有素的水军,极大鼓舞了士气。天下人本以为傅恒去了,一切就有了转机,可老天爷非要给大清开个玩笑,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清缅之战的转折点出现了。

图片:士兵参与清缅之战剧照

首先,缅甸人把木寨、水寨都设置在交通要道的要塞之上,易守难攻,傅恒带兵去了一时间也束手无策,因此进军困难;其次,缅甸的气候异于中原,大量的清军将士抵达后都出现了水土不服,一度伤病超过半数。

最后一点,傅恒很快就发现,在缅甸军队中竟然有不少法国人,他们给缅甸人带来了当时世界上十分先进的火器——燧发枪,这东西射程远,精度高,比清军手中的破铜烂铁强太多!清军虽然有3万多人,可是和缅军交战几番后,却挂掉了半数,这就让征战多年的傅恒傻眼了。

不要说普通士兵了,就算是傅恒,也在缅甸十分难过,据说他因水土不服感染疾病,每日是上吐下泻,很快就病倒了。

主帅这个状态,其他人谁敢动?乾隆得知后立刻下旨召他回国,恰好缅甸方面也打烦了,大家互给面子,也就握手言和了,问题是傅恒没能扛下来,最终病死了,年仅49岁。

图片:傅恒感染疾病剧照

2、到底说了啥?

傅恒当时拖着病重的身子找到乾隆,告诉他,如果以后想打胜仗,还是要分析对手的强弱,缅甸人手里有燧发枪,着实厉害,我们大清是不是考虑进口一下?

这个消息一下就在朝廷炸锅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最后包括乾隆在内的很多大臣都一致认为:傅恒这是闲的没事找事,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啥燧发枪多发枪的?还能比得过我天朝上国的神兵利器?乾隆多次下旨表示,让傅恒安心养伤,不要过多参与政事。

傅恒一看姐夫这么不给面子,还执迷不悟,一下就急火攻心了,本来可以修养好的病,结果硬生生给傅恒气死了。那么傅恒临终的建议到底对大清有用吗?大慧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当时乾隆从西方搞来一批燧发枪,之后在技术上进行改革,不能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吧,最起码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不会束手无策,白白挨打!

图片:乾隆剧照

二、清中期东西方火器的对比

1、清朝的火器状况

想要对比清朝中期东西方火器之间的差距,这本身是个庞大的话题。早在公元16世纪的时候,燧发枪就已经出现在欧洲,这玩意最大的优点就是打得准,使用方便,维护起来也不贵。

欧洲用这种火器还装备了骑兵,一搞就是200年之久,这说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被普遍接受。到乾隆年间,公历纪年已经进入18世纪,清朝有没有进口这种火器呢?大慧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是真有,但仅仅是供皇帝把玩的玩意,全国上下加起来也没多少支,说装备给军队那是开玩笑。

当时清朝军队普遍装备的火器是技术较为落后的多管火枪,制式还是明晚起源于佛郎机改造而来的,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两个士兵联合操作,效力十分低下。

再有就是点火的方式,都18世纪了,竟然还采用火绳点燃,你这在战场上,刚拿出火折子,就被人给崩了。如果遇到下雨天,那就完全不顶用了,最多当烧火棍耍一耍,还真不如传统的弓箭杀伤力强。

所以无论是机动性、使用效率还是精准度、火力强度,清王朝的火器基本是落后于西方燧发枪的!

图片:清王朝军队的火器装备剧照

2、先进的燧发枪

所谓“燧发枪”,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燧石的撞击来点火,火枪的击锤钳口上面还有一块燧石,传火孔位置有个击砧,射手只需要简单的扣动一下扳机,就能够利用弹簧把燧石给送到火门上,从而摩擦撞击出大量的火星,这就直接点燃了枪内的火药。

以当时的技术来看,这绝对是够先进的,而且引发速度不是一般的快!当年傅恒带着清军去缅甸作战的时候,对方的军队里就装备了这种火器,和清军打起来,到底谁更狠,这个猜都不用猜。

要不是大清实在是够大,且当时综合国力够强,缅甸人还真不好说会不会打进云贵地区。

早在康熙年间,最初的燧发枪就通过西方传教士进入到国内,康熙还得到过,不过那个时候枪的样式还比较原始,在燧石击发外还有的采用火绳。到了乾隆年间,新一代的燧发枪就比较厉害了,属于上乘火器之一。

图片:缅甸人装备的燧发枪剧照

乾隆指定是了解也使用过的,但为啥他不买呢?说的直白点,就是乾隆意识到这东西很好使,威力也大,一旦落入老百姓手中,这还得了?大清的江山还能保住吗?因此为了满洲人自己的统治,他也不会大批量的研发革新火器系统。

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更多文章

  • 乾隆告诫儿子不要动和珅,但嘉庆不听,杀完他就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清乾隆时期却出现了例外,如果有喜爱看清宫剧的人,一定对乾隆不会陌生,他从1736年到1795年前后当了六十年的皇帝,因为不想超过自己爷爷康熙皇帝61年的在位时间,所以才主动的退了位。但是乾隆退位并没有让权之后还风风光光地当了3年的太上皇。乾隆在位期间,曾五次普免天下钱粮,在公元1740年使中国

  • 咸丰陪道光打猎空手而归,面对父亲训斥,他巧妙回应赢得对方欢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道光和咸丰哪个有能力,道光与咸丰有什么关系,咸丰道光同治关系

    而道光皇帝到了晚年以后,也渐渐开始考虑起接班人的大事,他很欣赏奋发有为,学业有成的咸丰。但是一直没有办法下定决心,十分的犹豫不定。有一年,道光命令众皇子陪同自己到皇家猎场南苑一起狩猎,咸丰虽然精于文化,但却疏于武功,想来这也是让道光皇帝举棋不定的重要原因。在这次狩猎活动中,咸丰的众多兄弟个个都满载而

  • 民国通货膨胀:一个亿很多吗?我早上吃个烧饼就花了五千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民国通货有多膨胀,民国的通货,民国通货膨胀是哪一年

    丘吉尔说过一句话:There was no currency during the war.(别查了,百度翻译:战争期间没有货币)这句话在民国的通货膨胀面前,显得那么的富有哲理和智慧。如果你问我国民政府统治后最不值钱的东西是什么?毫无疑问我会回答:钱。先带大家感受一下当时刺激的物价:注:国民政府统治

  • 为何列强只租借满清领土99年,不选择强行霸占?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满清鼎盛时期的领土,满清丢掉了多少土地,满清和列强到底签了多少条约

    话说,对咱们近代史比较熟知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近代史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用数千万人的鲜血所书写的一部屈辱史。中国人民也是通过不屈不挠的抗争,才最终打倒那些西方侵略者以及小日本鬼子,并在一片战火废墟上重新建立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说到这里,我们来说一说西方列强曾经在我中华大地上侵占的那些殖民地。自18

  • 清朝皇帝为什么不称庙号称年号?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各个皇帝的年号庙号,为什么清朝皇帝几乎都称年号,清代皇帝年号怎么确定的

    年号是我国的独创,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是用来表示年份的一种方法,也是区分每一朝皇帝的标志,所以每一个新皇帝上任后都会改换年号。譬如邻国日本刚刚退位的明仁天皇的年号就是平成,而马上就要即位的新天皇的年号为“令和”,出自日本典籍《万叶集·梅花歌卅二首并序》中:“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而谥号则是对死去的帝

  • 慈禧的“老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的真实容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老照片100幅,国外收藏的慈禧照片,慈禧 老照片

    说到慈禧,大部份中国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会忍不住皱着眼捏着鼻,心中出现了几张干瘪老妪的照片。事实上在那个时代,由于照相技术不够先进,往往模特要摆着同一个姿势在那边等曝光,这一等就长达十几分钟,因此那个年代的许多照片拍出来的人的表情都是十分的僵硬。所以真实的慈禧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直到多年后,慈禧的“老照片

  • 洪秀全的儿子继位后,为何15岁就惨遭凌迟处决?是因为他很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洪秀全儿子死得有多惨,洪秀全儿子是怎样死的,洪秀全儿子被俘后说的这段话

    洪天贵福本名洪天贵,他是洪秀全与原配妻子赖莲英在起义之前生的长子。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后,觉得儿子的名字不够霸气,就在洪天贵名字后面又加了个“福”字。就这样,洪天贵变成了洪天贵福。公元1851年9月,洪秀全在永安建制,他自封为天王。洪天贵福由于是长子,所以建制时被册立为幼天王。当时他只有两岁。其后的十几

  • 握有实权的杨秀清,为何却斗不过被“架空”的洪秀全?一文读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秀清为什么不敢杀洪秀全,杨秀清和洪秀全谁实权大,洪秀全是怎样除掉杨秀清的

    那么为何拥有实权的杨秀清最终却斗不过一个只会发号施令的洪秀全呢?下面我来简单分析一下。拜上帝教在广西山区发展教众时,分成了以杨秀清为代表的东王派和以萧朝贵为代表的西王派。洪秀全永安建制后,虽然委任杨秀清为九千岁,节制西王以下所有人,但萧朝贵并不服杨秀清。而且萧朝贵又很擅长与会党(比如天地会)搞关系,

  • 民国最牛四姐妹:风华绝代,嫁才子嫁名流,个个长寿超过90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思想,在如今已经是不复存在了,并且事实证明,无论男女,都有追求知识的权利,并且女性也并不会比男性要差,甚至在某一些方面还是要胜过男性的。然而,像这样平等的思想,还是要等到西方的“新思想”涌入中国之后才使人们普遍地认识到的,而其转变的时代,便是在于民国。而本篇文章所要讲述的故

  • 九子夺嫡不仅仅是皇子的错,其实康熙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不仅在现代适用,在古代也很适用,尤其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承担统治责任的皇家来说更是如此。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代是君主集权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在古代皇帝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也有句话说得好,高处不胜寒,普通平民老百姓羡慕皇家的锦衣玉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