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慈禧要将钱用来修院子而不去买军舰?除了虚荣,还有帝王之术

为何慈禧要将钱用来修院子而不去买军舰?除了虚荣,还有帝王之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14 更新时间:2024/1/15 16:54:43

但很多人却本末倒置,总认为是清朝的赔款才促使的日本强大,他们却不承认是日本自身先强大起来才打败的清朝和沙俄这两个庞然大物。

要论经济总量和资源储备,清朝和俄国都是日本的几十倍,为何这两大巨头却都败给了即没有资源,也没啥金钱和疆域的日本呢?

俄国我们先不去谈,清朝失败的假象是慈禧李鸿章购买军舰的钱用来过六十大寿,为自己修缮颐和园了。

真实情况如何?我们不妨深挖一番。

·慈禧当时最不放心的就是李鸿章

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清朝的军队开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八旗兵(满蒙汉三类八旗),另一种就是绿营兵。八旗兵在入关前就已近形成,其中汉人的数量一点也不比满人少。

而绿营兵几乎全是汉人兵,绿营兵最多时有60万人之多,几乎全是明朝投降给八旗的皇家军队。

严格来说,清朝的江山不是八旗兵打下来的,而是绿营兵打下的。

等到了清朝末年,无论是八旗兵或绿营兵都已经腐化到了没有什么战斗力了,这就出现了以地方乡绅武装为核心的“勇兵”。

勇兵其实并不算朝廷的正规军,他们是在平定太平天国这类农民起义时由大臣们自己组建的地方势力,有点类似汉朝末年的地方军阀。

在这些地方势力中,像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最为出名。

如果李鸿章和曾国藩有绝对野心的话,他们是有机会靠着他们手里的军队推翻朝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朝的。

至于李鸿章和曾国藩为什么没这样做,也许他们是觉得他们没有这个实力去和朝廷争斗吧!

他们虽然没有造反,但他们绝对有造反的资本,这就让慈禧为代表的爱新觉罗家族不得不处处小心了。

像李鸿章这样的大臣,朝廷绝对不敢说杀就杀了的,那会逼反他们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大玩平衡之术,让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斗争。

为了让权力得到平衡,慈禧可谓是又打又拉,左右逢源。

在必要的时候,慈禧还会通过类如“杨乃武和小白菜案”来削弱一下政治对手。

在这种权力的游戏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也没有谁在真正为整个帝国的利益考虑。

他们都在忙着干什么?忙着为自己的集团争权夺利,忙着不被自己的敌对势力所算计。

就拿李鸿章来说吧!当时李鸿章已经拥有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海军,更有袁世凯这样能力超强的得力手下。

如果朝廷再给李鸿章追加军费的话,他的力量在超过了日本之后很可能会控制整个朝廷。如果你是慈禧,你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吗?

·对比清朝和日本的不同

当清朝内部的各方势力在忙着争权夺利时,日本人却在从天皇到平民都团结一致地勒紧裤腰带也要捐钱办教育并购置军舰。

据说,为了以身作则,明治天皇每天只吃两顿饭,将省下来的钱捐给国家用于军购。

而再看看慈禧,直接将北洋水师的近700万两的白银克扣下来给自己过生日。

但慈禧也有慈禧的理由,而且说得还冠冕堂皇,理由如下:

1、大清国是一个大国,大国就要有大国的风范,不能小家子气,就要事事摆阔;

2、看似我们是在乱花钱、摆排场,其实这也代表着我们的国威和实力,还好借此威震江湖;

3、国库里就那么多钱,与其都给了李鸿章这个潜在的敌人,不如大搞建设,也算藏富于民了;

4、我们可不学日本那样的弹丸小国,瞧瞧他们那傻样,皇帝还有一点点皇帝的样子吗?

5、日本民众能支撑天皇那是因为天皇将皇室和民众都划在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之内,我们绝对不学欧洲的那些东西,否则,爱新觉罗氏还能掌权吗?

6、我们只学欧洲的技术,绝对不学欧洲的文化和**,因为那不符合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利益。

什么?那符合全民的利益,那和我们爱新觉罗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了他们,我们就不能像以前那样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了,那当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呢,坚决不学!

慈禧本着如果我不好也绝对不能让别人好的心理,将本该用来购买世界上最先进军舰的钱用在了修颐和园上,这似乎就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实,真正决定清朝后来失败的绝对不是因为这次生日,因为清朝比日本早近三十年搞了洋务运动,而且,清朝还有着巨大的经济和资源实力。

那么,清朝到底败在了什么地方呢?是上层统治者对权力过于贪婪上!对于这个观点,读者您认同吗?

更多文章

  • 雍正救活了清朝,清朝的贵族反而杀了雍正,为何连乾隆也不敢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历史讲解雍正,清朝皇帝对雍正的评价,历史上的雍正对清朝的影响

    无论是在疆域面积上或为国为民上,雍正都将帝制时代“皇帝”这一工作做到了极致。·雍正实施的7大历史性的王朝改革1、摊丁入亩(改变了千年以来的人头税制度);2、火耗归公(消除陋习);3、官绅一起纳粮一起当差(打破贵族特权);4、设想在全国推广官话(企图用语言来消除地域隔离);5、大力推广官办教育(乾隆提

  • 多尔衮想称帝,孝庄一夜长谈之后多尔衮彻底臣服了,孝庄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多尔衮与孝庄在一起多久,多尔衮与孝庄之间的关系,多尔衮是被孝庄杀死的吗

    那是一个月圆之夜,孝庄是用了什么方法扭转了多尔衮的皇帝梦想的呢?这久经沙场、杀人无数的猛人又是如何臣服在孝庄的石榴裙下的?这还要从那一年的中秋之夜开始说起。·多尔衮为何想称帝戏曲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官大自奸”,这话是说在古代官做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不是他自己就能把握的了,而是处处被环境所逼。这里的

  • 民国灭亡的第一要素是啥?是官僚资本,啥叫官僚资本?有几个人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官僚体制,民国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性质,民国的官僚阶级代表人物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垄断国家经济命脉,掠夺人民财富,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很多东西就是这样,不能细看,更不能细品,你越品越有意思,你越想越觉得搞笑。当作者认真研究了这句话之后不禁拍案叫绝,娘希匹,官僚资本不正是民国灭亡的第一要素吗?但作者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读者,即便今天,很多人仍

  • 她被称为大清第一姑奶奶,连康熙都敬她,但她这一癖好却令人呕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最尊敬的祖母,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女人是谁,康熙最宠爱的宫女

    明朝内部的混乱,李自成趁机造反,满人最后摘了果子,并将汉人创造的儒学、商君书、厚黑学、程朱理学等等文化“宝典”发挥到了极致。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满人虽然利用这些来为他们统治服务,他们内部对女人是极其尊重的。而著名的康熙,一生都尊重一位特殊的宫女,其他人都称她为“大清国第一姑奶奶”。·小说和历史中强烈对

  • 此人堪称史上第一忽悠大师,竟然把太平天国幼天王搞得坑爹还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平天国八大未解之谜,四大忽悠大师,太平天国历史上的天王

    这一点,要是忽悠普通的人,最多损失点钱财,要是能忽悠一位叱咤风云的幼天王神魂颠倒,甚至认贼作父,这的确是堪称史上第一的忽悠大师。今天,我们就说说在晚清太平天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名叫唐家桐。晚清时期,曾经风靡一时,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随着兵败,很多领导

  • 民国为什么能出现那么多大师?说出来原因有点尴尬,但你能否认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何民国有那么多大师,民国时期的各种高手,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师

    能奠定民国大师基础的是什么?是百家争鸣的思想。那个时候军阀混战,各地割据势力争霸一方,简直比春秋战国还乱。袁世凯临死给自己出一挽联,不知是真是假: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历史总有很多我们看不懂的东西,也不能看的太懂,难得糊涂啊。袁大头的死,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各地的小弟谁也不服谁,表面都是民国

  • 俄国战败后的赔偿是清朝的10倍,但看沙俄是怎么做的,你能想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沙俄与大清签订了哪些条约,沙俄和清朝的条约,清朝与俄国的关系

    ·不得不提的中日甲午战争当很多人在咒骂满清无能时,有人想过没有,真的是清朝这一个朝代的错吗?从秦始皇把封建制改成郡县制之后,历朝历代真的有过本质性的改变吗?而宋之后,程朱理学的兴起和推广就加深了文化的阉割和愚化。而这时的日本更是落后的一塌糊涂,直到江户时代。日本和尚们大力建立“寺子屋”开展全民教育之

  • 为何说这次大迁徙不仅化解了清朝的危机,还改变了欧亚今后的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如何看待清朝南迁,清朝迁都影响,清朝前期移民的影响

    看《三国演义》时很多人被刘备逃跑还带着十万百姓所感动,但现实中却是,这些老百姓是被军队押解着强制迁徙的。在安土重迁和科技特别落后的古代,如果有一点点办法,谁愿冒着生死未卜的风险去迁徙呢?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六国之前的贵族全部,约有12万人全部迁徙到了京城附近,一是为了监视,二是为了控制。项羽之所以

  • 吴三桂的基本军力怎么样,镇守山海关时,究竟有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吴三桂在山海关的兵力,吴三桂武力值,吴三桂全盛时期兵力

    说起吴三桂这个名字,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汉奸走狗,为什么他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如此差呢?其主要原因还是山海关事件。说起镇守山海关大家心中都会有一个疑惑,吴三桂镇守山海关的时候,手下到底有多少兵马呢?山海关作为行军打仗之人的必经之处,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为何在农民军打过来的时候吴三桂却选择了投降呢?作

  • 李卫真的是从叫花子做到封疆大吏?雍正的第一红人?你可能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卫和雍正的真实关系,李卫在雍正的地位,李卫对雍正王朝的评价

    ·李卫和血滴子很多电视剧都把李卫的童年描述成三毛流浪记一样,就是一个地痞流氓、小混混。作者不知道野史里为什么总喜欢这样写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为了塑造传奇?还是为了黑李卫和雍正呢?李卫虽然出身卑微,是商人出身。属于那种家里啥都不缺,就缺个官的人家,他怎么可能要饭呢?但古代商人地位很低,这是真的。这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