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庸两郡对于蜀汉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上庸还在,不必北伐

上庸两郡对于蜀汉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上庸还在,不必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63 更新时间:2024/1/20 2:19:52

由此可见蜀汉集团失去荆州以及上庸两郡以后的惨重影响,那么上庸两郡对于蜀汉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三国时期的上庸,就是现在湖北省十堰市的竹山县和竹溪县一带。东汉末年,这一地区在当年是战略价值不高的汉夷杂处之地。根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上庸当时的人口在2~3万人左右。

不过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利,荆州被曹、刘、孙三家瓜分。当时刘备据南郡(现在的荆州市),曹操据荆州的襄阳地区(现在的襄阳市),形成了对峙局面。上庸这个夹在南郡、襄阳、汉中之间的偏远山区,因为曹刘争霸,就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必争之地。

当时如果是曹操占上庸,那么曹魏的中部军区和西部军区会连城一个整体,对荆州将会形成全面压制。而如果是刘备占据上庸,那么汉中和南郡两块地盘就能连成一片,互为犄角,对襄阳产生严重的威胁。

所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上庸对刘备和曹操都有一定战略价值。相比之下,对刘备的价值更重要一些。上庸+南郡,两路出兵夹击,刘备取襄阳会简单很多。不过,上庸虽然对刘备更重要一点,但最早占领上庸的人,是曹操。他在灭掉了汉中的张鲁后,将整个汉中郡收入囊中。

曹操占领汉中郡后,做了如下行政变动:

将汉中郡的郡治所,由现在的安康市挪到了汉中市。将汉中郡九个县一分为二,原汉中郡西面的六个县组成新汉中郡,归属曹魏的西部战区。(总司令夏侯渊)东面的三个县(三块小盆地),划出益州刺史部,并入荆州刺史部,归属曹魏的中部战区。(总司令曹仁)曹操的此举,很显然就是猜到了刘备可能会攻汉中,而汉中原郡治(现安康市)离刘备的主攻方向太远(阳平关和武都一线),不便于前线指挥,所以才搬到了离战场更近的南郑(现在的汉中市)。

由于搬了郡治之后,新的郡治又离上庸等地太远了,不便于指挥,所以上庸等三县便划入稍微近一点的荆州,由县升为郡,成为襄阳的西部屏障。(由县升郡的原因,是为了拉拢当地豪强效力,县长级别太低,郡守比较合适)

公元217年,刘备遣张飞马超攻武都,汉中之战正式拉开序幕。经过两年的大战,曹操被挤出汉中,灰溜溜的撤到了长安。刘备取汉中西部六县后,随即就派遣刘封孟达分别从益州和荆州方向攻入上庸。曹军当时已是溃败之势,这三县的地方官便直接投降了刘封、孟达。

刘封夺得上庸三县后,限于实力不足,没有能力把上庸的领导班子大换血,便没有调整曹操时期的治理策略,仍然是将西城(今天的安康市)和上庸(竹山县)交给当地豪强申仪、申耽管理。只有离襄阳最近的房陵才由刘备军直接管制。而这一部署,也为后来上庸的丢失埋下了祸根。

公元219年7月,即刘备派兵拿下上庸等地的次月,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荆州的大军全员北上攻打樊城和襄阳。当时如果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手里的兵马多一点,其实是可以增援关羽的。因为刘备取上庸本来就是为此而服务的。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上庸当时实在是太贫瘠了,名义上是三个郡,实乃三个县,无法养活过多的大军。并且上庸地区又是汉夷杂处,老百姓的教化程度不深,当地豪强占山为王,是事实上的割据军阀,如果刘备驻军撤走了,上庸当地豪强很可能会起异心,再次投降曹操或者自立为王。

再加上关羽又提早出兵了,既没有给刘备准备时间,也没有给刘封、孟达准备时间,所以刘封、孟达后来,也就没增援关羽。

刘备打赢汉中之战是公元219年5月,刘封和孟达取上庸是6月,关羽北伐是7月。兵败是11月初。整个襄樊战役与汉中之战的间隔太短,刘备元气没有恢复,这便是他没有增援关羽的原因。不是他不想增援,而是当时没有能力增援。

事后,关羽兵败荆州,刘封、孟达扯皮,内部起哄,孟达逃亡魏国,引魏兵攻上庸,刘封兵败逃亡,上庸三郡遂即就丢了。之后,刘备再也没有占领过上庸。这里顺带一说。

如果关羽在襄阳前线决定撤军时,直接往上庸方向撤,他其实是可以逃过一劫的。他当时没有往上庸撤,而是往荆州方向撤,是因为他不知道荆州已经丢失了。他以为荆州的守军还在固守,等着他回去救。结果他就自投罗网了。

总的来说,上庸三郡对于曹魏,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但是不大,只是用于防御刘备攻取襄阳的屏障;但是对于刘备来说,作用就大了。刘备若是在上庸站稳,曹魏在襄阳方向的压力就大了。

至于说后来诸葛亮没有再攻上庸,一方面是荆州已经丢了,上庸失去了助攻价值(仅从上庸方向出击,很难拿下襄阳),而且诸葛亮另一方面还得防范东吴故技重施;这导致诸葛亮不得不调整北伐思路,汉军向陇西和关中方向发展,上庸所在的东线就不再是汉军的主攻方向。

上庸被曹魏重新夺取后,蜀汉就一直没有再能够夺回来。诸葛亮死后,顶替诸葛亮的蒋琬曾经有过攻上庸的想法。因为他觉得诸葛亮从汉中北伐,难度太大。倒不如从汉中走水路,先攻取魏兴、上庸,再徐图中原。这大概是上庸最后一次出现在蜀汉集团决策者的眼中了。

今天有人曾分析过蒋琬的计划,认为这份计划的成功率高达九成希望。如果能成功,蜀汉就多了一条北伐的路径。汉军再北伐,既可东亦可向西,比诸葛亮的选择多了一条。

只不过这一建议被费祎否决了。因为费祎认为如果出兵不顺,退兵回来不方便。会给曹魏可乘之机,不划算。蒋琬还想再争取,可惜只过了一年,他就病逝了。从费祎的角度来看,他的主张还是比较稳妥的。毕竟蜀汉的国力,实在是赔不起。

亲,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实用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更多文章

  • 王莽的头颅为何从东汉到晋朝不停地被收藏着?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莽的头颅被收藏在哪,王莽的头颅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王莽的头颅究竟有特殊的含义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历经了数百个朝代,而这些朝代的寿命有着天差地别,有延续了几百年的长命王朝,也有一些统治时间很短的短命王朝。历朝历代中,统治时间最短的应该当属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他仅仅是当了一天皇帝便落草而逃。而作为封建王朝的始祖,大秦王朝尽管十分强大,但是它的寿命也是很短,不过短短15年便在秦二世

  • 三国中的六大奇才:两个忙死,两个闲死,一个作死,一个被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中的三大奇才,三国奇才,三国中隐藏最深的一位高人

    话说,东汉末年各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致使社会动荡,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后来的收“三国”,更是动乱时代的典型代表。当然,在这样的乱世中,必然会因时势出英雄各显神通,创立基业。而在三国中,曾出现过“六大奇才”,这些人也着实厉害,但他们每个人的际遇都不一样。如果让小编来概括的话,这六个人是两个忙得要死,两

  • 曹操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其实还有下半句,虽然难听但是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为何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是谁,曹操历史上有没有子嗣

    曹操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几乎人尽皆知,但是,这个只是上句话,还有下半句,而这下半句才是重点,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这后半句?话说,曹操有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叫做曹冲,可是天妒英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幸夭折了(树大招风,引来祸端,他不会收敛,太过于锋芒毕露了),至于谁是凶手?像曹

  • 纵观曹操一生,真正忌惮的武将只有3位,其余的都是浮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真正忌惮的4位名将,曹操一生最忌惮的五大名将,曹操最怕哪三个武将

    关羽关羽字云长,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的一生颇为令人感叹,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流落至幽州涿郡,后来便结识了刘备。当时的刘备还只是一个“织席贩履”之辈,关羽却认定了这个大哥颠沛流离。在官渡之战时,刘备和关羽曾走散了。关羽被迫投于曹操门下,还曾为曹操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帮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怎

  • 一生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究竟得的什么病?现代医学分析后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于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事迹,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诸葛亮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主张

    要说诸葛亮这一生,也是轰轰烈烈,先是遇到了良主,紧接着就是按照自己的规划大展宏图,最终名利双收。不过要说唯一的遗憾,就是多次北伐没能成功,最后病逝在了五丈原,算是壮志未酬。很多朋友都在讨论,如果诸葛亮不那么早去世,会不会北伐成功?会不会改变当时的天下大势?事实上想要了解这些,还要分析一下他究竟得了什

  • 明明毫发未损,章邯为何投降项羽?如果不是他,章邯还能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来自于赵高的政治迫害实际上当时“巨鹿之战”章邯虽然损失二十余万秦军,但是在他手里还有二十万左右的军队,如此庞大的军队完全足以和项羽继续对抗(这一点后面阐述)。真正促成章邯投降项羽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赵高的政治迫害。显而易见,这就是“宦官干政”带来的政治恶果。巨鹿之战失败以后,章邯受到秦二世的责罚,这个

  • 萧何很看重韩信,为何后来又要设计杀死韩信?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何是怎么评价韩信的,萧何杀韩信为什么张良不阻止,萧何杀韩信对不对

    再说论交情,韩信怎么能够和刘邦相比,萧何与刘邦不仅是老乡,而且还是公司创始人之一,后来韩信造反,萧何当然会选择偏向于刘邦。早年萧何看重韩信,并不是两人是什么老相好,萧何不愿这个朋友受委屈。所以才去把追回来,说到底是不愿这个人才流失,萧何识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没有他这号伯乐,韩信指不定还得流浪到什么时

  • 关于蜀汉的4大冷知识,很多人连1个都不知道,你是真三国迷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真实的蜀汉,蜀汉全部资料及图片,蜀汉的历史讲述

    最早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关羽、张飞,而是简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关羽和张飞几乎和刘备是形影不离。甚至达到了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地步。对于三人桃园结义的典故早已经是脍炙人口,无人不知的程度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关羽和张飞随刘备起于涿郡,应该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人了吧?其实并非如此,最早跟随刘备的人应该是简雍

  • 刘邦的老乡为什么都能成为顶级人才?有种东西叫天赋和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身边的顶级人才,刘邦为何能吸引人才,刘邦的人才之道是什么

    那么大家可能就会疑惑了,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厉害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来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我认为要具备四个标准:时势、命数、运气、能力,虽然不能说这些因素是缺一不可的,譬如命运这玩意假如注意你是要成功,那有没有能力也无关紧要。但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四点,基本上就离成功不远了。当时秦末的大

  • 李广:一位让匈奴人望而却步的猛将,汉武帝却屡次说他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广为什么让匈奴闻风丧胆,李广抗击匈奴简介,汉代抗匈奴名将李广

    匈奴大军往回走了大约十余里地,李广为了让匈奴人放松警惕,开始装死,他偷偷观察周围,看有没有逃跑的机会,突然他发现旁边的小伙骑了一匹上等好马,逃跑的机会来了。李广趁匈奴人不注意,从网袋中一跃而上,夺走匈奴骑兵的弓箭和马,立即调转马头往回逃跑,匈奴几百人在后追赶,李广一路射杀追兵,动作迅速,一骑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