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东汉末年各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致使社会动荡,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后来的收“三国”,更是动乱时代的典型代表。
当然,在这样的乱世中,必然会因时势出英雄各显神通,创立基业。而在三国中,曾出现过“六大奇才”,这些人也着实厉害,但他们每个人的际遇都不一样。
如果让小编来概括的话,这六个人是两个忙得要死,两个闲得要死,一个自己作死,一个冤死。下面,小编就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的这六位奇才。
先说“忙的要死”,可能大家已经猜到了是谁,没错,第1个忙得要死的奇才正是诸葛亮,而第二个人则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大喊“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周公瑾。
要说这个诸葛亮与周瑜二人,他们其实还是有很多的相似处与共同点,他们在各自的阵营中,都属于绝对核心人物,是各自集团最高的“智囊”。
在刘备集团创立蜀汉政权的初期,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来当自己的军师,但那时的诸葛亮才27岁,而且还是个“村夫”,其绝对的重要性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在那个时候,诸葛亮虽然名为军事,但其主要的工作则是负责搞搞后勤,然后再给刘备的军队准备一些军马粮操以及征兵练兵等,这与楚汉争霸时期刘邦与萧何刚相识的关系甚是相似。
然而,在诸葛亮真正开始“忙的要死”的时候,是在刘备死后他开始辅佐后主刘禅的时候,在那个时期蜀国内忧外患,朝中缺少人才,诸葛亮凡事都会事必躬亲,日理万机,事物无论大小,他都会非常操心,所以,赢得后世美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再来看周瑜,他对孙家集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要操心孙家的基业,而且还要操心吴国将来的命运,最终,周瑜积劳成疾累死在前线,英年早逝,才36岁。
接着,小编再给大家讲讲两个“闲得要死”的奇才,这二位大家可能不好猜,他们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徐庶徐元值。这个水镜先生司马徽可是个世外高人,早在刘备请卧龙出山时有过他的戏份,他曾说过的一句话,更是一言点透诸葛亮的命运。
而这个徐庶,虽然不及水镜先生,但也算是半个入世高人,他们两人都是大才,非常擅长儒学与精通兵法,能与他们匹敌的整个三国屈指可数。
但是,令后世之人感到遗憾的是,像司马徽这样的旷世贤才并没有将他的才华带到世俗,他选择在乱世中与世隔绝。徐庶虽然曾出过山,也为早期的刘备建功立业。
但后来因为徐庶老母被曹操抓获被威胁,最终投奔了曹营,徐庶虽然不舍的离别刘备,但还是为其推荐了诸葛亮,而且还承若此生不给曹操献一计,这也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下面小编在给大家讲“作死”的奇才,此人的名字叫做祢衡虽然在三国中祢衡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也不是非常出名,因此,其短暂的一生也是充满了各种争议。
祢衡这个人也是非常有才学的,可是他有个大缺陷,那就是极其狂妄。祢衡在许昌时,曾当众击鼓骂过曹操,后来混不下去了,来到了大城市荆州,但其性格着实令人厌恶,又成了不受待见的人。
祢衡在数次碰壁之后,依然改不了秉性,还是我行我素的,最终曹操将其打发到了黄祖那里,黄祖也是个狠人,在一次酒宴后,祢衡就被黄祖给收拾了。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被冤死”的奇才,这个人魏延大家应该不会有异议(也有人说是华佗)。
魏延这个人在蜀汉中后期时,属于最强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帅才。但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出于诸葛亮的特意安排,认为这个魏延天生反骨像,必有谋反心,最后,魏延被冤死。
本文参考资料:《三国演义》,《品三国》,《百度百科相关人物词条——三国,诸葛亮,周瑜,司马徽,魏延,祢衡,徐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