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很看重韩信,为何后来又要设计杀死韩信?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萧何很看重韩信,为何后来又要设计杀死韩信?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32 更新时间:2024/1/21 7:19:44

再说论交情,韩信怎么能够和刘邦相比,萧何与刘邦不仅是老乡,而且还是公司创始人之一,后来韩信造反,萧何当然会选择偏向于刘邦。早年萧何看重韩信,并不是两人是什么老相好,萧何不愿这个朋友受委屈。

所以才去把追回来,说到底是不愿这个人才流失,萧何识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没有他这号伯乐,韩信指不定还得流浪到什么时候。萧何发现了韩信的才能,说他是国士无双,这么大一个人才跑了,皇帝不急太监急。

刘邦没有认识到这个人才的重要性,萧何不能犯这个错误。骑着一匹快马就去追韩信去了,搞得刘邦还以为萧何也投敌叛变了,又派夏侯婴去追萧何。在洁白的月亮下面,三个人纵马狂奔,跟拍爱情剧似的你追我赶。

好不容易追上了韩信,萧何是好说歹说,口水都说干了。夏侯婴追上来以后也跟着劝韩信,萧何这个人很会打感情牌,说:“你回去大王要是不用你,我们三个人一起走。”

左劝右劝总算是把韩信给劝回去了,这一劝就劝出来一个大汉江山。后来韩信准备造反的时候,萧何打的还是感情牌,其实当时韩信如果警惕一点,他可能多半是不会被骗的,不过他太相信萧何了,可能是把萧何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但萧何可不这样认为,说到底,当初追他,只不过是不愿人才流失,两人的关系仅仅限于同事而已。总之无论如何,萧何当年月下追自己的举动无疑让韩信对他充满了好感,毕竟他其实才是韩信的伯乐,没有萧何,估计刘邦也跟萧何似的不会骑韩信这匹千里马。

许多年后时过境迁,天下太平了,萧何当了宰相,韩信成为了王侯。国家百废待兴,萧何其实也是不愿看到天下再度动乱,吕雉告诉他韩信要反了,萧何还是非常惊讶的。另外也感到事态有些严重,韩信这么一号军事强人。

他要是造反了,估计汉朝还真的找不出几个能够对抗韩信的人。为了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萧何也只能听从吕雉的建议,把韩信骗到宫里来给杀了。他找到韩信的时候,就和当年一年打的是感情牌,说:“我和你是好朋友,我请你入宫,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张感情牌还是很有效果的,毕竟你韩信就是人家萧何当初保你上位的,所以韩信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就算有,可能也抹不开这层面子,他哪里知道萧何已经决心为了这个大汉江山将他出卖了。

其实能说萧何无情无义吗?

肯定不能,他是刘邦的臣子,当然要为刘邦的江山考虑,且不去谈他和刘邦的交情,光是造反这一项,其实韩信就已经和萧何站在了对立面。而且韩信这么厉害,萧何也知道他如果真的起兵造反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如果萧何与韩信关系很好的话,那么这反而是大义灭亲了。

其实换成任何人站在萧何那个位置上,恐怕都会选择出卖韩信,毕竟韩信选择造反的时机不太好。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韩信之所以会选择造反,也是刘邦自己把人家给逼反的。

没办法,刘邦那种出身环境,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猜忌心就会变得很重,生怕有人把他的荣华富贵给抢走了。所以你看基本上大杀功臣的就只有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布衣出身的皇帝,其它皇帝基本上都是官宦世家出身。

反而很少去杀功臣,可见,出身环境真的很重要,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看到这大好江山,刘邦很是惆怅啊,写了一首大风歌说: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足以看出刘邦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哪里还有猛士,其实都被他杀光了。

更多文章

  • 关于蜀汉的4大冷知识,很多人连1个都不知道,你是真三国迷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真实的蜀汉,蜀汉全部资料及图片,蜀汉的历史讲述

    最早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关羽、张飞,而是简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关羽和张飞几乎和刘备是形影不离。甚至达到了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地步。对于三人桃园结义的典故早已经是脍炙人口,无人不知的程度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关羽和张飞随刘备起于涿郡,应该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人了吧?其实并非如此,最早跟随刘备的人应该是简雍

  • 刘邦的老乡为什么都能成为顶级人才?有种东西叫天赋和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身边的顶级人才,刘邦为何能吸引人才,刘邦的人才之道是什么

    那么大家可能就会疑惑了,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厉害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来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我认为要具备四个标准:时势、命数、运气、能力,虽然不能说这些因素是缺一不可的,譬如命运这玩意假如注意你是要成功,那有没有能力也无关紧要。但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四点,基本上就离成功不远了。当时秦末的大

  • 李广:一位让匈奴人望而却步的猛将,汉武帝却屡次说他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广为什么让匈奴闻风丧胆,李广抗击匈奴简介,汉代抗匈奴名将李广

    匈奴大军往回走了大约十余里地,李广为了让匈奴人放松警惕,开始装死,他偷偷观察周围,看有没有逃跑的机会,突然他发现旁边的小伙骑了一匹上等好马,逃跑的机会来了。李广趁匈奴人不注意,从网袋中一跃而上,夺走匈奴骑兵的弓箭和马,立即调转马头往回逃跑,匈奴几百人在后追赶,李广一路射杀追兵,动作迅速,一骑绝尘而去

  • 汉宣帝登基只有18岁,在朝中毫无根基,他如何能够扳倒霍氏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宣帝即位期间隐忍不发,对权臣霍光言听计从,把孙子皇帝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他八年的忍辱负重,在霍光去世后他任用贤能,开始竭力打压霍氏集团,并开创“昭宣中兴”的盛世局面,那么霍氏家族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少年天子刘病己是如何将他们连根拔起的呢?汉宣帝长于民间,在朝中毫无根基刘病己是汉武帝皇长孙刘进(卫太子

  • 诸葛亮设下空城计,为何要派2名士兵在门口扫地?司马懿秒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空城计中诸葛亮对司马懿说了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设空城计骗司马懿,空城计司马懿怎么识破诸葛亮

    诸葛亮义不容辞的收拾起了刘备死后所留的烂摊子,刘备在死前坚定相信诸葛亮一定能灭掉曹魏。因为当时执政的人是曹丕,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执政的人是曹丕,在智谋上自然远远的比不上诸葛亮。但是后来和诸葛亮对弈的人却并不是曹丕,而是和诸葛亮一样老谋深算,甚至是在一些特殊的素质上还要超过诸葛亮的司马懿。再加上

  • 刘秀长兄刘演,灭新莽功臣,他的人生结局告诉我们做人须低调隐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秀有没有追封刘演,刘演不死刘秀能当皇帝吗,刘演死后刘秀做了什么

    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刘演同族兄弟刘玄为帝。同年爆发的昆阳之战,刘秀、刘演又立下盖世奇功。此战刘演攻下南阳首府宛城,让刘玄有了安身之地。然而这样一位首功之臣,刘玄却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可以说如果不是刘演当初与绿林军联手,如果不是他连破莽军,王莽政权不可能这么快灭亡,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灭新莽政权的功臣,最

  • 为何曹丕娶庶母遗臭万年,而王昭君嫁儿却名垂青史?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丕和皇后,曹丕和王昭君哪个厉害,曹丕娶的皇后是谁

    对于相似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其结果可能就是不同的。就如同闯红灯为人不齿一样,如果是为了避让正与时间赛跑的救护车而在安全情况下闯红灯的话,相信其车主不仅不会被人唾骂,还会得到他人的赞扬。这便是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而在古代,有一件相似的事请

  • 项羽的身体被5个人瓜分,其中有一个还成为辉煌千年的超级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的详细资料,项羽的真实生平,项羽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这五个把项羽的尸体

  • 汉中之战曹操明明更具有优势,却为何支援两个月就撤退了?害怕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输,曹操刘备汉中之战的兵力,曹操汉中之战完整版

    其实主要责任在夏侯渊,他身为主帅却跑去一线修鹿角,结果被斩杀,导致军心大乱,汉中形势被逆转。次要责任在曹操,汉中之战前后打了两年,曹操始终没有亲征汉中,直到夏侯渊被斩杀后才亲征,错过了击退刘备的最佳时机。夏侯渊被斩杀前,曹操的优势很大。抛开曹操实力本身就强于刘备不说,曹操当时坐拥益州汉中、武都二郡,

  • 曹操两句名言流传至今,一句受到酒桌文化追捧,一句人到中年才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最霸气的一句名言,曹操最经典霸气的语录,曹操经典语录25句

    话说,在历史上曾这样评价过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奷雄。在很多人的眼中,曹操是一个奸雄。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一点,曹操是奸雄不假,同时他也是一个功力深厚的文学家,尤其是在书法诗文方面造诣也是颇深。再来对比一下同期的孙、刘二人,在这个方面几乎可以碾压他们。虽然说在历史上,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有褒有贬,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