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损失不过5万人,为何却说蜀国一蹶不振?原因你想不到

夷陵之战损失不过5万人,为何却说蜀国一蹶不振?原因你想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65 更新时间:2024/2/6 5:00:50

尤其是夷陵之战以后,蜀国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所以有的同学就会疑惑,区区一场夷陵之战为何就说蜀国从此一蹶不振了呢?后来诸葛亮不是很快就恢复了元气,还有能力发动北伐吗?不要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实蜀汉在夷陵之战后的一蹶不振,不单单是夷陵之战中损失的那五万兵马造成的。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势力达到了顶峰,根据估算,刘备当时的兵力在17万左右,虽然这与曹操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但比起后来诸葛亮北伐时来说,家底还是很厚的。

并且当时刘备账下人才济济。大将之才,治国贤相,顶级谋士,一样都不缺。刘备具备了复制老祖宗刘邦,兵出关中,成就帝王霸业的基础。然而,正是从汉中大胜曹操之后,刘备集团就开始连续走霉运了。

首先是公元219年10月,孙权背盟,命吕蒙、陆逊偷袭荆州。这一战下来,刘备保守估计损失了四万荆州精兵。并且,比损失精兵更严重的是,关羽这位“三国第一大将”也被擒杀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兵没了可以再招,兵不精可以训练,但好的将才百年难遇,关羽这种大将之才的死,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损失是致命性的。这就相当于刘邦死了韩信一样的惨。

这里我们不妨可以YY一下,假如关羽在丢了荆州之后,逃回益州,后来的夷陵之战,乃至后来的诸葛亮五次北伐,还会打的那么艰难吗?

或许,不会吧。

荆州丢了之后,公元220年初,刘封因为不救关羽,以及他和孟达的矛盾,由他镇守的上庸三城被魏国夺了去。丢上庸一损失对刘备来说,与丢荆州一样,也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按最保守估算,刘备损失了几千精兵和几千土著兵;

另一方面,上庸三城的丢失,使刘备少了一条兵出中原的出口。自此之后,刘备就只能出汉中,才能北伐中原。缺少了对曹魏出其不意打击的可能性。(出兵的口子少,就意味着曹魏可以集中兵力只防一个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死后,蒋琬曾经策划从汉中沿汉水东下,先攻取上庸,再攻取襄阳,继而北伐中原的策略。如果上庸当年没丢,蒋琬的这个计划,也不可能因为碍于难度太大而不了了之。

你以为到这里,刘备的霉运就结束了吗?对不起,还早着呢。公元220年夏,刘备帐下第一谋士法正突然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法正的重要性,不用多了说吧?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就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一定能制止主上的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也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法正传》

所以法正之死,就相当于刘邦继没了韩信之后,又没了张良。之前是胳膊没了,现在连脑子也没了。公元221年,由于曹丕篡汉,汉朝灭亡,刘备决定称帝。一来,他早想称帝,二来可以靠称帝这件事鼓舞士气。一扫这一年以来的霉运。

然而,称帝这件事并没有起到清扫霉运的作用,之后的事,让刘备更糟心。公元221年夏,刘备决定东征荆州,为关羽报仇。但大军还未出征,张飞就死了。之后没多久,黄忠也在成都病故,两人都死在了夷陵之战前。到了公元222年,即夷陵之战期间,蜀汉的骠骑将军马超也在成都病死了。

马超的死,宣告了刘备自立汉中王时期的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全部都不在了。马超死后没多久,刘备即遭遇夷陵之败。而这一败,刘备所有的精锐,全部断送。首先是兵员上的损失,保守估计是两万,最多是四万。(《傅子》记载的数据,“吴军总共消灭了八万蜀汉军,刘备仅以身免”,这是扯淡数据,不可信)

其次是人才方面的损失。此战失利导致蜀汉战死人才不计其数,其中较为出名的且有记载的包括:张南、冯习、土著部落首领沙摩柯、傅彤;镇北将军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率众向曹魏投降;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东吴将领步骘截击而死。

前面说了,刘备称帝前死了关羽、法正,这相当于刘邦没了韩信、张良。而刘备在夷陵之战前后又陆续没了张飞、黄忠、马超、张南、冯习、傅彤、黄权、马良。这就相当于,刘邦在没了韩信、张良后,又没了曹参周勃、樊哙、陈平彭越

蜀汉政权最缺的就是人才,而刘备在夷陵之战的人才损失,几乎是雪崩式的。这妥妥就是要散摊子的节奏!

纵观三国时期,没有一个军阀在损失如此多人才后还能继续坚持的,一个都没有!当年袁绍在官渡惨败,元气大伤,瞬间就把袁强曹弱的局面葬送了;曹操在赤壁大败,元气大伤,虽然后来曹操还能屡次南征,但他也丧失了一鼓作气平江东的锐气。

另外,除了精兵、人才的损失,蜀汉内部的动荡也是致命性的。公元223年初,汉嘉太守黄元听说刘备大败的消息,立即起兵造反。紧接着,南中的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雍闿,越隽夷王高定全部宣布造反。截止到刘备病死时,蜀汉接近一半的国土都反叛了。

蜀汉地盘本来就不大,一下四个郡造反,哪里经得住这种连环打击的折腾?这妥妥是要亡国的节奏。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还没呢。公元223年4月,对于蜀汉最大的打击终于还是来了——精神支柱刘备去世。

刘备之死就相当于——刘邦死了。大将死了,谋士死了,群臣死了一大半,精兵也死了一大半,现在连主公也死了。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刘邦团队几乎全死了,就剩下一个萧何还在扶持刘盈苦苦支撑。

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并非是他胡说八道,他只是在陈述客观事实而已。刘备临死前,蜀汉的情况说句不好听的,离亡国也就只差半步路了。不过好在当时魏吴交战,无暇顾及蜀汉,而诸葛亮等人也是殚精竭虑,力保刘禅。蜀汉也就在这种极危险的情况下才熬了过来,又延续了四十年的国运。

总的来说,公元219年—223年,刘备集团在这四年期间的兵力损失起码在十万左右。刘备的家底本来就不厚,一下子损失这么多精兵,元气必然会大伤。而且比损兵更可怕的是,蜀汉大量人才在战争前后的去世。尤其是刘备的去世,他因为夷陵大败而一蹶不振,继而病死。刘备是蜀汉的精神领袖,连他都不在了,蜀汉难道不应该一蹶不振吗?

亲,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直接放火箭?专家:想放但是不敢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借箭为什么曹操不放火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简单说一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简介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军师中的代表,他久居卧龙岗,因才华横溢且一直避世不出,而被尊称为“卧龙”。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之下才请得诸葛亮下山。当时的刘备几无立足之地,还与势力最大的曹操公开为敌,很多人认为诸葛亮选刘备实在是不智之举。然而诸葛亮还未下山之前便已三分天下,并为刘备定下了“东联孙权,北拒曹操”

  • 陆逊和孙权发生了什么误会,导致自己忧郁而死?被人当枪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三国志·陆逊传》那么为何精明的陆逊会被人当作枪来使呢?背景——二宫之争“二宫之争”是指发生在吴国内部的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为了争夺储君之位,进而搅起的一场政治地震。赤乌四年(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病逝,太子的位置出现空缺,孙和与孙霸都想成为太

  • 三国力气最大的4个男人,关羽第四,吕布第三,此人第一无人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吕布关羽谁最厉害,正史上吕布和关羽谁强,历史上吕布和关羽谁最厉害

    关羽素有“武圣”之称的关羽,在大家的印象中堪称为吕布死后,三国的第一战力。《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亡命奔涿郡。”说关羽原本的河东解良人,后来因为犯了事亡命到了涿郡,之后便跟随了刘备征战一生。史料记载关羽身高九尺,在东汉时期,一尺大概相当于23厘米。换算过来关羽的身

  • 刘邦为了逃避项羽的追杀,狠心将儿女踹下车?刘邦:我也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项羽之间斗争,刘邦与项羽之间的约定,刘邦最后打败了项羽了吗

    一、彭城之战爆发的原因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偷袭楚军,项梁兵败身亡,随后秦将章邯率领大军攻打当时起义军中最大的一股势力赵王歇。赵王歇兵败逃往巨鹿,章邯乘胜追击将赵王包围。此时楚怀王派出两路军队,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领一支军队北上救赵,另外一支由刘邦率领西进灭秦,并立约“谁先

  • 曹操为啥对人妻情有独钟?很多人都不懂,但其中却含有“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与各女性的关系,揭秘曹操深爱却未得到的女人,曹操的择偶观有哪些

    话说,相信很多朋友都对三国里面的故事非常感兴趣,甚至还有不少朋友还会时常调侃一下,尤其是对“曹操好人妻”等这类的八卦内容津津乐道。不过,玩归玩闹归闹,如果大家真将这些“表象”归结为“癖好”,那可真是太小看曹操的智慧了,下面我们就仔细研究一下隐藏在“曹操好人妻”背后的意义,待我们知道真相后,不得不感叹

  • 曹操瞧不起任何一个英雄,为何唯独对没有一城一池的刘备另眼看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对刘备的评价,曹操刘备大战完整视频,曹操如何评价刘备这个人

    话说,自刘备投靠曹操后打了很多败仗,下邳之战更被吕布大败妻儿老小全都被俘。后来,曹老板替刘备报了仇,又给了他部队让他屯驻小沛。可是,后来刘备又被吕布打败了,妻儿老小再次被掳走。最后,还得曹老板出面,拿下吕布并杀了他。可以说,在曹操眼中刘备就是个“常败将军”。但曹老板对刘备却甚是欣赏,在刚开始就让天子

  • 曹操死后,曹丕马上霸占了他的女人,不是因为好色,而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八句话,曹操在曹丕死后去哪了,曹操教育曹丕视频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历史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仁德无双的刘备,号称“武圣”的关羽,奸雄曹操等等,他们演绎出了乱世之中的精彩大戏。这群人物就算是身处逆境,也依旧面不改色的迎接困难,沧海横流,彰显出他们的英雄本色。而在历史上真正开启三国时代的却是曹丕,因为从他开始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

  • 他才是三国最聪明的谋士,洞悉人性,才智力压诸葛亮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最聪明的10大谋士,三国最聪明谋士是谁

    此人就是,有着“毒士”之称的贾诩。他奇谋百出,算无遗漏,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洞悉了人性,明哲保身。易中天曾在《百家讲坛》评论说:“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相比较于诸葛亮还要司马懿而言,诸葛亮原是政治家却要带兵打仗,司马懿也是一个野心家。当然

  • 都说刘备“仁义”,从他对自己妻儿的决绝态度,就可知其为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有多仁义,刘备真的有仁义之人吗,历史上刘备真的很仁义吗

    东汉末天下乱,各地诸侯风起云涌发展势力,互相攻伐争霸天下。在那些枭雄中刘备可谓是人尽皆知,虽说他是皇族后裔,但也是个落魄的,和平头百姓没啥不同。刘备年轻时不爱学习,三国志中记载,他好打架喜爱华丽美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街溜子”,后来有幸结实关、张二人才走上了发家之路。因为是乱世,刘备很快意识到自

  • 诸葛亮多次自叹不如的人物除了法正,还有一位连刘备都敢怼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最顶尖的谋略,诸葛亮真正的谋士,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一面

    可能正因为诸葛亮太过耀眼,所以把其他谋士的光芒都遮住了,让大家都只知诸葛亮,却不知道刘备身边还有连诸葛先生都自叹不如的法正和刘巴。和诸葛亮相比,刘巴显得更加清高,法正看上了刘备,他却鄙视刘备。可是,他既然鄙视刘备,为什么还成为刘备的谋士呢?他在蜀国的成就又有多高呢?图片:诸葛亮剧照一、诸葛亮的感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