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三国历史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仁德无双的刘备,号称“武圣”的关羽,奸雄曹操等等,他们演绎出了乱世之中的精彩大戏。这群人物就算是身处逆境,也依旧面不改色的迎接困难,沧海横流,彰显出他们的英雄本色。
而在历史上真正开启三国时代的却是曹丕,因为从他开始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退位,他改国号魏,称魏文帝,尊曹操为魏武帝,拉开了三国的序幕。这位艰难上位而被后来人评价为文豪天子的曹丕,在曹操死后却立刻将他后宫对中遗留下来的女子送入自己的皇宫,令许多人不解。
曹丕并不是曹操的长子,在他成为魏王世子之前,他走了一条艰难的、痛苦的、漫长的道路。可以说,他的经历是偶然的,他并不是长子,没有立嫡立长的儒家大义;而且他并不是最受曹操喜爱的一个儿子,无法让这位魏王的目光关注。我们从他的上位经历来看。
曹操的长子是曹昂,但很可惜的是,在宛城之战中,因为曹操和张绣的寡嫂邹氏在军营中苟合,所以当张绣得知这件事之后,十分恼怒,虽然此刻他已经投降了曹操,但他仍旧举起了手中的长枪,为自己的宗族讨回名声。
也就是在这场战争中,曹昂被乱军杀死,曹操的护卫李典,也就是我们俗说的典韦战死,而曹丕凭借着他从小训练精湛的骑术,侥幸逃脱。
曹丕对这件事印象十分深刻,虽然后来张绣又一次投降曹操,但是在他称帝之后,依旧不愿意原谅这个杀害他兄长的人。所以在这样的因缘巧合之下,曹丕成为了长子。
但距离他成为魏王世子依旧有一段路要走,因为这个时候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还活着。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曹操十分喜爱这个聪慧过人的儿子,将他带在身边教导政务。但是天不假年,曹冲英年早逝,或许上天都在眷顾曹丕,几乎将这一阶段他的敌人通通送走。
可是上天并没有眷顾他,“天下才气共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他的母亲又给他生了一个弟弟,那个写下“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曹植。他逐渐代替了曹冲在曹操心中的位置,他的文采、他的风骚就是那个时代人所崇拜模仿的对象。
而政治斗争从来就不是靠一个人的文采,更何况曹丕也是一位能够写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的一代文豪。这个时候的曹丕已经不再是那个在战争中只会仓皇逃窜的少年。
他精通骑猎,也打过几场胜仗,凭借着计谋和大臣的支持,他获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从一个不受父亲喜爱的儿子,到称孤道寡、尊享太庙的帝王,这其中或许会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曹丕经年岁月中的坚持和努力。
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干什么?曹丕在坐上皇位之后即刻将那些曾经支持曹植当世子的大臣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
他更是做了一件被他母亲卞夫人称为“狗鼠不如”的事情,那就是将他父亲后宫中的女子,曾经被他唤作姨娘的女子,收入自己的后宫。令朝野上下大为震惊。
有一句话说小文人行小风流,大文人使大风流。曹丕就是一个典型,在他还是世子的时候,一次和曹操出征攻打袁绍,这时袁绍已死,留下两个平庸的儿子。
胜利之后,曹丕看上了可以说是被曹操觊觎已久的女子,后来的“洛神”甄宓。但是曹操也没有想到被儿子先看上了,那只好赐给儿子为妾。
等到曹丕当上了天子后,左拥四海之富,多收几个女子充实后宫一般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是他将父亲后宫中的女子收入自己的后宫,这不仅枉顾人伦,更是遭到了朝野上下的讽谏。
但是曹丕可不是宋朝那些被御史限制的皇帝,他有条有理的处理朝野上下反对他的声音,不久便将这场巨大的舆论压下,睥睨朝野。
而曹丕为什么要冒巨大的风险做出这样的事呢?一个经历过战场生死、世子斗争的皇帝难道连自己的下半身都管不住?当然不可能,这其实是为了巩固曹丕自身的统治,安定他刚刚将汉献帝赶下皇位的风险。
大家要知道,曹丕才是开启三国时代的君王,因为在他手中汉献帝退位,这个时期的版图上才有了三个国家并立的政局。但是将汉献帝赶下皇位,是他的父亲魏王曹操都没有做成的事。
因此曹丕称帝并将其赶下皇位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许多野心家可能会趁机打着“复兴汉室”的名义竖旗反对他的旗号,在魏国境内掀起战火,从而给西蜀、东吴创造进攻的机会。
而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无疑便是联姻,与那些可能的敌人结为联盟,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又有哪一种关系是比婚姻更有效、更快速的呢?或许有,但是曹丕不愿意再将大量的精力付诸于那样的斗争了。
于是曹丕将曹操后宫中的女人全部收揽,这些女子大多是世家大族为了巩固关系而献给曹操的“牺牲品”,曹丕的行为可以说是继承了他父亲的遗风。
也通过这一结“秦晋之好”的行为,有效的解决了那些潜藏在暗处的野心家的暗流涌动。或许有他好色的一点,但更重要的,绝对是潜藏在这些女子背后的利益。
三国是一个动乱的大时代,曹魏建安时期更是一个文人风流的大时代,而曹丕更是其中无法忽视的一点,更何况他还是一名帝王。他有着帝王后宫佳丽三千的风流,更有着重整山河、一统天下的野心,所以他也不介意牺牲自己的幸福,不顾舆论,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