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无疑是三国军师中的代表,他久居卧龙岗,因才华横溢且一直避世不出,而被尊称为“卧龙”。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之下才请得诸葛亮下山。
当时的刘备几无立足之地,还与势力最大的曹操公开为敌,很多人认为诸葛亮选刘备实在是不智之举。然而诸葛亮还未下山之前便已三分天下,并为刘备定下了“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总方针。
诸葛亮下山后果然亲自来到东吴促成了“孙刘联盟”,不过寄人篱下的刘备诸葛亮也没少受刁难。
因为诸葛亮的才华屡屡盖过了东吴大都督周瑜,周瑜很不服气多次排挤和刁难诸葛亮,甚至有一次还提出要让诸葛亮十日之内造出十万只箭。但是诸葛亮却出人意料的说,“曹操大军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然后诸葛亮表示3日之内便能造出十万支箭。周瑜冷笑,你诸葛亮这次算是必死无疑了,我看你怎么造出这十万支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一桥段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诸葛亮趁着夜色,带着二十多艘空船,然后造了数千只草放在船上,向着曹营开去。结果曹操一见有来兵,于是便派弓箭手远远的射箭,一通乱射之后诸葛亮便带着船上扎的10万支箭回去复命了。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不解,为何曹操不放火箭呢?随便射中几支就能把诸葛亮的船点燃了,那么为何曹操偏偏不用火箭呢?其实不是不用,而是不敢用。
首先第一个原因,火箭的射程其实要比平常的箭要短一些的,因为火箭的箭头都是包了油布的,当天晚上的风很大,如果这更加的影响火箭的精准度了。
另一方面曹操的船很多,而且都是连在一块的,如果曹操贸然的使用火箭,被风一吹结果射到了自己家的船上,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曹操只是想拿平常的箭来退敌,大战在即曹操可不想出什么岔子,诸葛亮估计也算到了曹操这一点,才如此大胆的用草船来借箭。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曹操怕敌人用的是火船阵,所谓的火船阵就是在船上装上硫磺、硝石等一系列的助燃物品,能够在船身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如果这些船一旦在曹操的船队中点燃,那么刚刚才训练成型的水军很有可能应付不了。
曹操的短板就是水军,对于水上作战他并不了解,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赤壁之败,而在大晚上突然有一只船队做“无谓”的偷袭,曹操这点防范之心应该还是有的,却没想到还是被诸葛亮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