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才是三国最聪明的谋士,洞悉人性,才智力压诸葛亮司马懿

他才是三国最聪明的谋士,洞悉人性,才智力压诸葛亮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86 更新时间:2024/2/6 4:50:14

此人就是,有着“毒士”之称的贾诩。他奇谋百出,算无遗漏,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洞悉了人性,明哲保身。易中天曾在《百家讲坛》评论说:“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相比较于诸葛亮还要司马懿而言,诸葛亮原是政治家却要带兵打仗,司马懿也是一个野心家。当然他们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如果说单单是从智谋方面来说,贾诩只怕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第一谋士,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实相比较诸葛亮司马懿而言,其实贾诩年少的时候并不出名。一直到永汉元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贾诩也正是在此时展露了头角,在董卓当政时期做了董卓女婿牛辅军中辅军。

到了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王允打算要清除掉董卓的余党,当时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让他们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导致发生了后来的震惊朝野的李郭之乱。

贾诩洞悉人性,知道二人不是成大事的人。尽管李郭二人欲欲封其为侯,但是贾诩却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坚决不受。后来贾诩几经辗转,从老乡段煨那里,通过朋友又跳槽到了张绣的帐下。

贾诩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几乎是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不过在贾诩来到曹操阵营后,却遭受到了考验,因为在曹操帐下的谋士太多了。而且曹操并不信任贾诩,

比如说在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曹操不听。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也不听,结果损失惨重。

但是贾诩真正为人所称颂的,却是他洞悉人性的能力上。贾诩追随曹操整整二十多年,一眼便能看透曹操的心思。当时曹植因为为人豪爽,且是文坛领袖。所以很多大臣们都举荐曹植,唯有贾诩一言不发,当曹操脸上已经写满了不满时,贾诩发言了。

史书上记载是: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当时贾诩早已经看穿了曹操的心思,用一个典故便说到了曹操的心坎里去了。还帮助了曹操心中第一候选人曹丕登上了皇位。成了曹丕的恩人,可谓是一石二鸟。

贾诩审时度势,揣摩人心的本领,在三国时期可谓是无出其右的,这方面的事迹可谓是比比皆是。他从权达便,左右逢源。乱世中在恰当的时机展现才华,又能低调处世。最后得以善终,安稳活到了黄初四年(223年),享年七十七岁。

更多文章

  • 都说刘备“仁义”,从他对自己妻儿的决绝态度,就可知其为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有多仁义,刘备真的有仁义之人吗,历史上刘备真的很仁义吗

    东汉末天下乱,各地诸侯风起云涌发展势力,互相攻伐争霸天下。在那些枭雄中刘备可谓是人尽皆知,虽说他是皇族后裔,但也是个落魄的,和平头百姓没啥不同。刘备年轻时不爱学习,三国志中记载,他好打架喜爱华丽美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街溜子”,后来有幸结实关、张二人才走上了发家之路。因为是乱世,刘备很快意识到自

  • 诸葛亮多次自叹不如的人物除了法正,还有一位连刘备都敢怼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最顶尖的谋略,诸葛亮真正的谋士,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一面

    可能正因为诸葛亮太过耀眼,所以把其他谋士的光芒都遮住了,让大家都只知诸葛亮,却不知道刘备身边还有连诸葛先生都自叹不如的法正和刘巴。和诸葛亮相比,刘巴显得更加清高,法正看上了刘备,他却鄙视刘备。可是,他既然鄙视刘备,为什么还成为刘备的谋士呢?他在蜀国的成就又有多高呢?图片:诸葛亮剧照一、诸葛亮的感慨人

  • 在匈奴问题上,为何此人说周朝得中策、汉朝得下策、秦朝无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周与匈奴的战争,汉朝解决匈奴问题的措施,西汉诸侯国与匈奴的战争

    在这一样一种背景下,王莽在篡汉以后的第二年发动了针对匈奴的战争,以彰显新朝的国威。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莽曰:“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背畔四条,侵犯西域,延及边垂,为元元害,罪当夷灭。命遣立国将军孙建等凡十二将,十道并出,共行皇天之威……讨秽将军严尤出渔阳,奋武将军王骏、定胡将军王晏出张掖,及偏

  • 司马懿的师父是谁?连起他两个儿子的名字,你就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师父,司马懿的师傅有谁,司马懿最后做谁的师傅了

    要说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除了诸葛亮,那肯定就是他的死对头司马懿了,他一生为曹操鞍前马后,帮助他打下了魏国的江山基业,不过他可不仅仅只是当臣子那么简单,而是想要窃取这曹魏的江山,以至于他一直隐忍了几十年,等到曹操去世后更是一举夺得了曹魏的政权,那如此具有心计的谋士,他的师傅是谁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

  • 为何匈奴抓到汉俘不斩,反而赐他们匈奴女子?才发现是我们上当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匈奴为什么不杀被俘的汉将,中国历史上对匈奴的反击,匈奴战败的真实历史

    冒顿单于杀死父亲头曼单于后,开启匈奴历史新篇章。他先是打败相当强大的东胡,后征服乌孙、楼兰、乌揭、丁零、鬲昆等地区和民族,统一大漠南北,建立强大的游牧民族国家。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带着30万秦军抵抗匈奴,开启了匈奴同中原地区的战争。在蒙恬的努力下,成功地夺得匈奴的“河南之

  • 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刘邦本应该非常高兴,为什么会在其墓前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死后刘邦痛哭,项羽自刎乌江后刘邦并没有罢休,老梁说项羽刘邦

    话说,在公元前的203年,楚河汉界划定后,项羽、刘邦各自返还自己的大本营。正值此时,张良向刘邦进谏道:现今汉王已经占据一半天下,众多诸侯全都俯首,项家军非常疲敝,此时正是消灭大楚的时候。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那真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果然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命他与韩信,彭越设计消灭楚军。张良到了固陵

  • 小兵割下项羽的大腿,被刘邦封侯!800年后子孙称帝,被后人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和刘邦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刘邦的军队在哪里打败了项羽,刘邦击败项羽的例子

    战乱年代,虽然生活波动,战争此起彼伏,但是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乱世,其实给了很多人一展抱负的机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本领,成为一代的英雄。因此,人们总说乱世出英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而正所谓,很多时候,看似是一些小事,其实反而就能够因为机缘巧合成就自己,并且让自己从此从中获益,其实,在西汉时期,就有这

  • 上庸两郡对于蜀汉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上庸还在,不必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蜀汉时的上庸,历史上蜀汉一共几次北伐,蜀汉北伐后勤补给为何如此头疼

    由此可见蜀汉集团失去荆州以及上庸两郡以后的惨重影响,那么上庸两郡对于蜀汉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三国时期的上庸,就是现在湖北省十堰市的竹山县和竹溪县一带。东汉末年,这一地区在当年是战略价值不高的汉夷杂处之地。根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上庸当时的人口在2~3万人左右。不过到了东汉末年

  • 王莽的头颅为何从东汉到晋朝不停地被收藏着?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莽的头颅被收藏在哪,王莽的头颅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王莽的头颅究竟有特殊的含义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历经了数百个朝代,而这些朝代的寿命有着天差地别,有延续了几百年的长命王朝,也有一些统治时间很短的短命王朝。历朝历代中,统治时间最短的应该当属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他仅仅是当了一天皇帝便落草而逃。而作为封建王朝的始祖,大秦王朝尽管十分强大,但是它的寿命也是很短,不过短短15年便在秦二世

  • 三国中的六大奇才:两个忙死,两个闲死,一个作死,一个被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中的三大奇才,三国奇才,三国中隐藏最深的一位高人

    话说,东汉末年各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致使社会动荡,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后来的收“三国”,更是动乱时代的典型代表。当然,在这样的乱世中,必然会因时势出英雄各显神通,创立基业。而在三国中,曾出现过“六大奇才”,这些人也着实厉害,但他们每个人的际遇都不一样。如果让小编来概括的话,这六个人是两个忙得要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