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为何却不给他筷子,其中有什么玄机?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为何却不给他筷子,其中有什么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51 更新时间:2024/1/21 20:31:28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完完整整地记载了这件事说: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汉景帝请周亚夫赴宴,为何却不给他筷子以羞辱他呢?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因违背汉景帝的意志而惹祸上身周亚夫早年是很受汉景帝器重的,汉文帝临终前特意嘱咐汉景帝说: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正因为这样,后来发生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才会被汉景帝派去镇压叛乱,正因如此,叛乱之后周亚夫被汉景帝封为丞相。

但随着官职升高,周亚夫和汉景帝接触的机会多了,两个人在性格上的不合也逐渐制造了一些矛盾。汉景帝的妃子栗姬因为拒绝了馆陶长公主刘嫖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的请求,导致栗姬因为被刘嫖说坏话而逐渐失宠,后来更是连累到自己的儿子废太子刘荣

当时汉景帝想要废除刘荣的时候,周亚夫站出来反对,这无可厚非,毕竟宗法制度就是这样,因为这件事,汉景帝逐渐疏远了周亚夫。在七国之乱中梁王刘武的封国梁国成为叛军主要攻打的地方之一,当时周亚夫出于战略需求因此按兵不动。

这导致后来梁王对他十分不满,常常在汉景帝面前说他坏话。但这些实际上都不足以让汉景帝杀掉周亚夫,至多不过对他疏远而已。而后来发生了两件事又成为汉景帝对周亚夫感到不满的根源。

反对窦太后封侯这件事其实说来也冤,当时窦漪房太后想让汉景帝把王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这位王皇后就是汉武帝的母亲,但当时汉景帝不愿意开这个先例,有一个名言叫做“李广难封”,在汉朝想要封侯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必须要有重大贡献才能封侯,当时李广由于一直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所以虽然历经三朝,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封侯。假如汉景帝随便就给皇后的哥哥封侯,这不是凉了部下的心吗?所以他当时是不愿意的,但架不住窦太后百般纠缠。

汉景帝只好说找丞相商量,当时周亚夫身为丞相,肯定要找他商量。因此周亚夫很坚决的反对了这个建议,还把刘邦立下的祖誓“非刘氏不得为王”搬了出来。按理来说,汉景帝应该很满意啊,这不恰恰正符合他的意愿吗?

但是汉景帝听周亚夫这样说,却沉默半天不说话。看来这位皇帝还是打算向窦太后妥协的,但是自己又不能开这个口子,所以只好让周亚夫来推他一把,只要丞相赞同了,皇帝自然也就不难办了,当时候大臣们不满,汉景帝也可以甩锅给周亚夫。

所以这件事其实周亚夫还是挺冤枉的。

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反对匈奴降军封侯还是因为封侯这件事,当时匈奴方面有五个将军投降依附于汉朝,汉景帝很高兴,想把他们都封为侯,以便鼓励那些还在摇摆犹豫的匈奴人。周亚夫又站出来反对,其理由是:「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意思这些叛臣以封侯奖励,那么以后那些不守节的大臣我们应该怎么责罚他呢?其潜在逻辑自然是说:如果匈奴人也以高官厚禄诱惑汉朝官员,那么我们难道还能责备人家吗?毕竟你现在就把这些匈奴人的叛臣封侯了。

其实人家周亚夫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汉景帝认为“丞相议不可用”,因此还是把这些封侯了。周亚夫很生气,就托病辞去了丞相一职。于是这就有了上面的汉景帝设宴请周亚夫,却不给他筷子的戏码。

当时汉景帝设宴的目的其实也算不上是在羞辱周亚夫,应该是在试探周亚夫的反应,看看他对自己这个君主的态度。毕竟汉景帝虽然慢慢对周亚夫不是那么器重了,但也不至于去羞辱他,这不是皇帝干的事。

那当时周亚夫是什么反应呢?他表现比较糟糕的地方大概就是没有隐藏自己的情绪吧。史书说“条侯心不平”,意思就是他心里很不满,然后他做了一个举动就是“顾谓尚席取櫡”,就是扭头让侍从把筷子取来。

其实周亚夫犯的错误就是没有意识到汉景帝这个举动的意思,一个皇帝,这么大的皇宫,而且请你来吃饭,怎么会不给你筷子?聪明一点的人应该都知道这里面有道道,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但是周亚夫没有深究,大概是个直男吧。

所以汉景帝意味深长地对他说“此不足君所乎”,意思就是这些还不能满足你吗?这就有点讽刺敲打周亚夫的意思了,虽然汉景帝并没有明说是什么意思,但是明眼人也能看出汉景帝对周亚夫已经有所不满了,所以才有了不给筷子这么一出。

反应过来的周亚夫只好脱掉管帽向汉景帝道谢,汉景帝因此站了起来,周亚夫却没再说什么,气冲冲的就离开了,看来心中属实是十分不快乐。而且也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绪,因此才有后面汉景帝看着他的背影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意思就是这个遇到事情就表现不满的人不适合当太子的辅臣啊!

你看,其实重点在于“此怏怏者”四个字,说明汉景帝设这次宴会是想试探周亚夫能不能忍辱负重,但是周亚夫毕竟是个打仗的,属于那种“喜怒于色”的人,不善于隐藏和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最终被汉景帝抛弃了。

虽然说周亚夫确实有点冤,但毕竟这就是官场之道,所以像海瑞这样的人注定在官场上得不到重用,不受欢迎,那些能够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哪个不是八面玲珑,机警聪慧,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人和人之间打交道的一些技巧和潜规则。

所以说直性子的人不适合做官呐。

亲,如果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费尽心思打下的河西走廊现在在哪儿?它们的名字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为什么要打通河西,汉武帝年间谁参加了河西之战,汉武帝对河西走廊的政策

    一战河西,建立兰州自汉朝建立以来,在它的北方有一个强大的外敌,那就是匈奴,尤其是匈奴冒顿单于执政期间,凭借他出色的军事才能称霸草原,使得匈奴的实力达到顶峰。连刚刚建立的汉朝也只能向匈奴送美女送钱来换取边疆的安宁。到了汉武帝即位以后,国家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财力雄厚,汉武帝有了伐匈奴的资本。不久匈奴

  • 夷陵之战损失不过5万人,为何却说蜀国一蹶不振?原因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蜀国损失兵力,夷陵之战真正失败原因

    尤其是夷陵之战以后,蜀国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所以有的同学就会疑惑,区区一场夷陵之战为何就说蜀国从此一蹶不振了呢?后来诸葛亮不是很快就恢复了元气,还有能力发动北伐吗?不要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其实蜀汉在夷陵之战后的一蹶不振,不单单是夷陵之战中损失的那五万兵马造成的。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势力达到了顶峰,根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直接放火箭?专家:想放但是不敢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借箭为什么曹操不放火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简单说一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简介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军师中的代表,他久居卧龙岗,因才华横溢且一直避世不出,而被尊称为“卧龙”。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之下才请得诸葛亮下山。当时的刘备几无立足之地,还与势力最大的曹操公开为敌,很多人认为诸葛亮选刘备实在是不智之举。然而诸葛亮还未下山之前便已三分天下,并为刘备定下了“东联孙权,北拒曹操”

  • 陆逊和孙权发生了什么误会,导致自己忧郁而死?被人当枪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三国志·陆逊传》那么为何精明的陆逊会被人当作枪来使呢?背景——二宫之争“二宫之争”是指发生在吴国内部的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为了争夺储君之位,进而搅起的一场政治地震。赤乌四年(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病逝,太子的位置出现空缺,孙和与孙霸都想成为太

  • 三国力气最大的4个男人,关羽第四,吕布第三,此人第一无人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吕布关羽谁最厉害,正史上吕布和关羽谁强,历史上吕布和关羽谁最厉害

    关羽素有“武圣”之称的关羽,在大家的印象中堪称为吕布死后,三国的第一战力。《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亡命奔涿郡。”说关羽原本的河东解良人,后来因为犯了事亡命到了涿郡,之后便跟随了刘备征战一生。史料记载关羽身高九尺,在东汉时期,一尺大概相当于23厘米。换算过来关羽的身

  • 刘邦为了逃避项羽的追杀,狠心将儿女踹下车?刘邦:我也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项羽之间斗争,刘邦与项羽之间的约定,刘邦最后打败了项羽了吗

    一、彭城之战爆发的原因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偷袭楚军,项梁兵败身亡,随后秦将章邯率领大军攻打当时起义军中最大的一股势力赵王歇。赵王歇兵败逃往巨鹿,章邯乘胜追击将赵王包围。此时楚怀王派出两路军队,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领一支军队北上救赵,另外一支由刘邦率领西进灭秦,并立约“谁先

  • 曹操为啥对人妻情有独钟?很多人都不懂,但其中却含有“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与各女性的关系,揭秘曹操深爱却未得到的女人,曹操的择偶观有哪些

    话说,相信很多朋友都对三国里面的故事非常感兴趣,甚至还有不少朋友还会时常调侃一下,尤其是对“曹操好人妻”等这类的八卦内容津津乐道。不过,玩归玩闹归闹,如果大家真将这些“表象”归结为“癖好”,那可真是太小看曹操的智慧了,下面我们就仔细研究一下隐藏在“曹操好人妻”背后的意义,待我们知道真相后,不得不感叹

  • 曹操瞧不起任何一个英雄,为何唯独对没有一城一池的刘备另眼看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对刘备的评价,曹操刘备大战完整视频,曹操如何评价刘备这个人

    话说,自刘备投靠曹操后打了很多败仗,下邳之战更被吕布大败妻儿老小全都被俘。后来,曹老板替刘备报了仇,又给了他部队让他屯驻小沛。可是,后来刘备又被吕布打败了,妻儿老小再次被掳走。最后,还得曹老板出面,拿下吕布并杀了他。可以说,在曹操眼中刘备就是个“常败将军”。但曹老板对刘备却甚是欣赏,在刚开始就让天子

  • 曹操死后,曹丕马上霸占了他的女人,不是因为好色,而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八句话,曹操在曹丕死后去哪了,曹操教育曹丕视频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历史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仁德无双的刘备,号称“武圣”的关羽,奸雄曹操等等,他们演绎出了乱世之中的精彩大戏。这群人物就算是身处逆境,也依旧面不改色的迎接困难,沧海横流,彰显出他们的英雄本色。而在历史上真正开启三国时代的却是曹丕,因为从他开始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

  • 他才是三国最聪明的谋士,洞悉人性,才智力压诸葛亮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最聪明的10大谋士,三国最聪明谋士是谁

    此人就是,有着“毒士”之称的贾诩。他奇谋百出,算无遗漏,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洞悉了人性,明哲保身。易中天曾在《百家讲坛》评论说:“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相比较于诸葛亮还要司马懿而言,诸葛亮原是政治家却要带兵打仗,司马懿也是一个野心家。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