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文王封神榜上为何没成正果?您看他曾经吃过什么,铸成终生憾事

周文王封神榜上为何没成正果?您看他曾经吃过什么,铸成终生憾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38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57

7年期将满,当长子伯邑考也出现在朝歌,并作出舍身救父英勇义举时,一代贤王始料不及。

随后发生的事,来势汹汹,更是难以把控。

伯邑考来到朝歌后,先是面临着妲己的妩媚诱惑。伯邑考生于文王贤达门庭,十代忠良之家,更是一名正人君子,成功躲过了“美人关”。

可是,更大的一劫,同时在向伯邑考招手:来吧,来吧!为了天下黎民苍生,来向无道的昏君纣王忠言纳柬吧。

顺从命运的安排,伯邑考视死如归。堂堂七尺男儿,站在纣王和文武百官面前,面不改色,大义凛然。

“妾闻邑考善能鼓琴,天下无双,人间仅有!陛下何不请他抚弹一曲?”

向纣王建议的,正是苏妲己。妲己话说得温柔好听,事却做得狠心歹毒。

《封神演义》原著中,伯邑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内心中已经知道妲己别有用心,却心安理得。

伯邑考领旨谢恩,促膝在地,一边抚琴,一边歌唱:“明君作兮布德行仁,未闻忍心兮重敛烦刑……我愿明君兮去谗逐淫,振? 刷纲纪兮天下太平。“

“源易缘”注意到,伯邑考一番话,本是忠心报国,希望纣王幡然醒悟,以国为重。可现场有妲己从中作梗。

妲己告诉纣王:伯邑考良心大大的坏了,琴中之音明有毁谤君王之言。然后,她玉手一指,骂向伯邑考:匹夫大胆,竟敢毁谤圣上,辱君骂主,罪以当诛。

伯邑考却不慌忙,面对纣王的怒斥和捉拿,只是请奏,弹完剩下的两句:''愿王远色兮再正纲常,陷天下太平兮速废娘娘。妖氛灭兮诸侯悦服,却邪淫兮社稷宁康。''

读至此,不少人看来,伯邑考后来的话,明显是不怕死的举动,令常人难以想象。可伯邑考就是做了,也说出来了。

覆水难收。已深陷酒色之中的纣王,更不会理解伯邑考是不是为了他好,为了国家好。在妲己的挑唆下,将伯邑考的身体钉在了殿中的柱子上,准备剁成肉酱,喂了蛇蝎。

可是,千年狐妖附身的妲己觉得这样不够残忍,太便宜了伯邑考,又向纣王出了个更坏的“馊主意”

天下人不都称西伯侯姬昌为圣人,都知道文王老兄能掐会算吗?将他儿子的肉做成饼,看他吃不吃。

吃了,说明周文王徒有虚名,不吃的话,别留后患,速速杀之。

汤河悠悠,孕育亘古奇才。此时此地此刻:文王身拘羑里,已达7年之久。

7年来,周文王愤而埋头苦读,精心将伏羲圣人的先天八卦,演译成了八八六十四卦,384爻爻爻暗含天地阴阳之机,后称“周易”。

当手捧着纣王赐来的肉饼时,文王心中百味杂陈,如割刀绞。

来人说:纣王虽将你关在羑里,但心里还时常挂念着你。这不,纣王九五之尊,打猎回来,将鹿獐之物,做成了肉饼,赐给你吃!

文王揭开御膳盒,不忘叩头谢恩,拿着肉饼,连吃了三个。

这下子纣王和妲己都放了心:连自己孩子的肉都吃到肚里都不知清。别人说姬伯侯能识先天神数,善晓吉凶,都是骗人的!

后来的封神榜中,伯邑考忠孝两全,受封“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正职神位。民间神话传说中,紫微大帝一职,是道教四御,其神尊贵,仅次于管理三界的天庭玉皇大帝

而文王得到纣王的大赦,在朝歌城中夸官五日后,平安逃回西岐,又在渭水河畔,遇到了垂钓的姜太公,举起反纣大旗。

最终,周文王之子武王姬发,取得了成功,建立了周朝八百余年基业。有读者发现,忍辱负重的文王辞世后,并没有出现在封神榜名单中。

周文王勤于政事,礼贤下士,爱民如子,深受天下百姓们的拥护和爱戴,受封天庭八部365位正神之职,一点也不为过。

可是,最后的结局是文王并没有取得正果,为何会有这样的结局?“源易缘”认为,最大的原因之一,或正是他吃下了儿子伯邑考的肉饼有关。

《封神演义》原著中,文王明知伯邑考落难,也曾发出:我儿不听父言,遭此碎身之祸的感叹!也深知不吃孩子的肉,就难逃杀身之祸,如食子肉,又于心何忍?

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两难之中,文王为了天下大计为重,只得含悲选择脱身之计,装疯卖傻连吃三饼后,逃过死劫。

自古以来,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二者更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王选择舍小节,而顾全天下苍生大计,是为大义。可是,这个举动,毕竟也成了他终身难以洗脱的憾事,因此错过封神良机。

好在文王对《周易》贡献很大,造诣很深,与伏羲、孔子等圣人,被后人一同尊为“易经三圣”,名留清史。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国老故事》、《封神演义》等;

更多文章

  • 夏启为何叫“启”?原来,背后隐藏着一段惨烈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启活了多少岁,夏启墓,夏启建立夏朝

    关于夏启,古书上有不少记载,其中存在颇多自相矛盾之处,但无一例外地都确认其名为“启”。然而夏启之“启”,普遍意思是开启、开始,因此夏启就有似乎“夏朝开创者”的意思,而不是夏代第一位君主的真实名字。那么,夏启到底是真实名字,还是后世以此来表达“夏朝开创者”之意呢?以甲骨文与先秦文献来看,背后隐藏着一段

  • 姜子牙身为丞相,死后不久,周文王为何就要杀光他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文王和姜子牙的关系,姜子牙遇到周文王之前是干什么的,周文王为什么请姜子牙

    周文王和姜子牙之间的相遇非常意外。那时,姜子牙正在河边钓鱼,遇到了一代皇帝的周文王。两个人在河边互相交谈,而且非常聊得来。周文王问了姜子牙很多事情,姜子牙都很轻松的帮他解决了问题。然后周文王就封了姜子牙为他的军师。直到姜子牙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崇高地位,辅助周文王,表现的非常好,所以他在朝廷

  • 姜子牙有10个称呼,最后1个,玉帝忌惮、元始沉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子牙在神仙中的地位,姜子牙在三界中是什么地位,姜子牙为何是众仙之首

    看了封神演义原文,歪歪发现姜子牙的称呼还真是不少,今天歪歪就总结了姜子牙十个称呼,最后一个,让玉帝忌惮、元始沉默。人中仙①人中仙按照封神演义小说中‘天数’论,文中所有角色的出现,都拥有既定宿命,姜子牙当然也不例外,所谓:天下荒荒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值此殷商破败飘摇之际,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百姓,怨

  • 申候为什么杀死周幽王?西周的灭亡,申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灭亡西周,杀死周幽王的是申侯与缯国以及犬戎的联军。而申侯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那么申国为什么要杀死周幽王呢?它又是怎么灭亡西周的,我们就聊聊这个申国。【申国增封】关于申国的位置到现在依然是有争论的,说法有很多。笔者依据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为基础,说说一个总体的看法。申国本来在陕西,宗周的西北方向,为西

  • 商朝用活人当做祭品,惨遭杀害的人,就被称为人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朝活人殉葬,商朝图片,古代人用活人做祭品

    比如商纣王曾经为了平息水患,一次性杀了三十个羌人,用来祭祀河神,祈求洪水能早日褪去。在商朝,这种被当做祭品而惨遭杀害的人,就被称为“人牲”,字面意义上来看,完全就是把人当成牲畜,只要举行祭祀活动,就会将这些人牲残忍屠杀,以此达到祭祀神灵的目的。(图:北美洲阿兹特克人活祭场景还原画)毕竟商朝是奴隶制社

  • 从贫困县的小职员,受一只老鼠的启发,摇身变成了秦国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十大丞相先后排名,平民当丞相的故事,秦国五张羊皮换丞相

    [var1]李斯最开始只是一个贫困县的小公务员,平时除了吃饭,还能省点钱,所以生活也就这么过着。原本李斯对生活没什么太高的追求,就这样很可以了。但是有一天,他辞职了,说自己要去看看世界,闯荡一下。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次去上卫生间,发现卫生间的老鼠特别害怕人,只要感觉到有人来了,就到处乱窜,找地方躲起来

  • 秦国能灭六国一统华夏,既非一世之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是怎样一统六国,秦国为什么能一统六国,秦国一统六国时谁最厉害

    智氏亡,三晋分;三晋分,七国立;七国立,战国起。这里的智氏是春秋时期晋国最有实权的大夫,但是奈何执掌晋国大全的智家掌门人智伯瑶小看了韩赵魏三家大夫,从而被这三家联手灭掉。韩赵魏三家大夫一合计,瓜分了智家的领土,此时的晋国也已经名存实亡,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瓜分了智氏的三家,野心不断膨胀,于是请求

  • 廉颇、黄忠70 岁可征战,而她78岁能平叛,巾帼之首无人堪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忠与廉颇,廉颇和黄忠的关系,历史中廉颇和黄忠哪个厉害

    一、因身具韬略武艺,行军布阵,谋略智慧,15岁被族人推举为部落首领,拓地千里据当地传说及《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 《列女传》记载:公元512,有一天,南北朝时的高凉郡南越俚人部落,冼氏首领冼练家中降临了一名女婴,最令人吃惊地是,女婴不哭不闹,异常安静。当时,对于刚刚出生的小孩,民间都有打小孩屁股的

  • 刘邦的一位耿直大臣周昌,以口吃保太子,尽己所能保赵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为什么要跪谢周昌,刘邦周昌的关系,周昌是怎么追刘邦的

    [var1]刘邦的原配老婆是吕雉,吕雉给他生下的儿子是他的嫡子,虽然吕雉和刘邦是患难夫妻,但是刘邦的这种性格导致他未必就那么重恩情。刘邦当上皇帝以后,非常喜欢的就是戚夫人,而戚夫人给他生的儿子刘如意,也是让他爱屋及乌。[var1]刘邦想让自己喜欢的这个儿子刘如意当太子,于是就有心废立太子,这事情刘邦

  • 历史上的吴起有多厉害?一生没有败绩,魏武卒能以一敌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起一生没有败绩,一生无败绩的战神吴起,吴起一生领兵打仗有败绩吗

    [var1]吴起的第一个伯乐是鲁国的公孙氏,他做了杀妻明志的极端事情,没有得到国王的赏识,所以他转向魏国。吴起的第二个伯乐是著名的魏文候,他看到了吴起的非凡天赋,并直接任命吴起为主将,随后,吴起实行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改革,并对西周以来存在的战车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并培养了当时最强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