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申候为什么杀死周幽王?西周的灭亡,申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申候为什么杀死周幽王?西周的灭亡,申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74 更新时间:2024/2/4 13:13:36

灭亡西周,杀死周幽王的是申侯与缯国以及犬戎的联军。而申侯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那么申国为什么要杀死周幽王呢?它又是怎么灭亡西周的,我们就聊聊这个申国。

【申国增封】

关于申国的位置到现在依然是有争论的,说法有很多。笔者依据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为基础,说说一个总体的看法。

申国本来在陕西,宗周的西北方向,为西周初年的封国,姜姓。西周末年,周厉王就曾娶申国女,两家联姻。周宣王上台后开始重用申侯。

周宣王在位时,四方叛乱蜂起。他亲自领兵北伐,命召公伐淮,命秦仲伐西戎。可以说是四面出击。为了保证对地方的统治,他把外戚申侯分封到河南坐镇,镇压当地诸侯,防范楚国及南蛮向北入侵。

于是申国在河南南阳的谢地建国,也被叫做南申国,原本在陕西的申国则被称为西申国。

【西申国还是南申国?】

宣王到幽王的时候,西周应该有这两个申国。一个西申国,一个南申国。那么最后杀死周幽王,灭亡西周的是哪一个呢?

通常我们认为是西申国,因为申国攻打宗周的盟友就有犬戎,而我们通常认为犬戎在宗周的西北方向,这与西申国的位置相符。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犬戎可不一定在西北,这其实是我们后世的偏见。郑桓公说过:“四方之国,非五母弟甥舅,则蛮夷。”西周时华戎杂处是很常见的现象。在春秋中晚期,河北地区依然有赤狄,白狄的蛮夷。所以犬戎不一定非要在宗周的西北方向,钱穆先生针对此事就写道:“戎不在周之外而在内。”

又因为申国是联合缯国与犬戎共同伐周,缯国的位置在河南,南申国的位置也在河南。从缯国的位置看,那么推论犬戎应在申缯与宗周之间。

如果犬戎在西北,申国也在西北,那河南的缯国为什么能够独自从河南响应申国呢?缯国有独自开辟一条战线的实力吗?显然这不现实。

另外,周幽王死于骊山脚下,而骊山的位置在宗周镐京东南方向,并非西北,似也证明了申缯与犬戎联军其实是从东南方向进犯的。

此外还有一个证据,当时秦人就在镐京西北任西垂大夫,执掌军权。如果犬戎从西北进犯,必定先经过秦人的驻地。那么为什么西周都灭亡了而秦人却独善其身,甚至到后来还有实力从平王手中接管关中地区呢?这也不符合逻辑。而且秦人后来统一关中也是从西北向东南的骊山进攻,也证实犬戎在宗周东南而非西北。

【废立太子】

我们假设灭亡西周的即为南申国,再来看看西周灭亡的过程,很多事情都更容易解释了。

在周申交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废立太子。周幽王把申侯女儿给自己生的太子废掉了,后来申侯女儿带着废太子出逃到了申国,这直接引发了周申的军事对抗。

那么周幽王为什么要废掉太子呢?如果说他只是昏庸妄为,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只要我们看看南申国在当时的地位和所处的位置,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废掉姬宜臼,进一步也能理解周申为什么一定要刀兵相见。

【南申国的实力】

其实南申国建立伊始就是为了震慑成周洛邑南部诸侯及蛮夷,是拥有征伐权的南部诸侯之长。这个地位就决定了申国在当时是洛阳南面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很可能没有之一。

再从缯国能够跟随申国攻打西周来看,如缯国等一些河南诸侯,在当时听从申侯的指令而非周王。这意味着申侯在周幽王即位后,开始脱离王室的控制,在南方发展起了自己的势力。

面对这样的申国,周幽王必然想要削弱申国的力量,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对立态势,这才是废掉申候外孙太子之位的关键。

【撕破脸的周申两国】

周幽王废掉了申候的外孙姬宜臼,册立了没有任何背景的褒姒之子伯服。这样他就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对抗申国了。但是周幽王的失误是没有及时处置废太子姬宜臼。

后来姬宜臼出逃到申国,这等于是周王室和申国撕破脸皮。而更严重的是,南申国地处成周的南大门,二者接壤。前面也说过申国是当地最强大的诸侯,那么他会不会对成周的洛阳造成威胁呢?

按当时的政治格局来看,洛阳所在的成周地区很可能已经被划入到了申国的势力范围,至少形成了严重威胁。加上申国手里握着一个废太子,这种威胁无疑被放大了,而这才是周幽王必须且必要对申国动武的原因。

【进军路线】

可能有人会质疑南申国与关中地区距离遥远,他们是怎么打到骊山的?关于申缯两国与犬戎的进军路线,其实当时有一条现成,且通达的“高速公路”。

在今湖北省大冶市有一处古代炼铜遗址,叫做铜录山。这里在西周时的遗址就不下十多个,后来春秋,战国的遗址也非常多。通过对铜录山留下的炼铜残渣进行分析比对,这里的青铜出产量是极其庞大的。

青铜在西周时期的价值不用多说,他既是青铜礼器的原材料,也是兵器的原材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两件事都离不开青铜。

所以铜录山作为当时重要的青铜矿,源源不断的向周王室输送青铜。长久以来就形成了一条重要的运输线,这条运输线就被叫做金锡之路。而申缯两国恰在这条金锡之路的必经之处。

由于金锡之路是一条成熟的交通路线,申缯与犬戎的进军中不可能不把这条路线利用上。而有了这条道路,与周王室的交战就很容易实现了。

与此同时,申国截断了这条路线,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青铜资源,从而生产出比周王室更多也更锋利的青铜武器,形成一定的军事优势。

【平王东迁】

在骊山杀死周幽王以后,申侯攻占镐京,拥立自己的外孙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随后平王东迁洛阳,开了东周时代。

传统的观点认为平王东迁是为了躲避肆虐的犬戎,但是犬戎是申侯的盟友,为什么因为躲避盟友而迁都呢?这说不通。

平王东迁的真相,事实上是因为申国无法掌控关中地区。当时宗周的贵族并没有等待申侯来统治。而是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周携王,出逃到北方去了。

宗周天灾人祸以后,一片破败。而同时北方又有周携王的威胁,留在宗周的贵族及百姓也很有可能与周携王存在勾连,再加上盟友犬戎不受控制。不论怎么说,宗周已经不是一个便于管理的地方。

反观洛阳,那里就在申国的北面。附近又没有比申国更强大的诸侯,属于申侯的势力范围。如果姬宜臼到了洛阳,扯着周王室的大旗,那就更利于申国的发展。所以从申国的角度讲,没有理由不进行东迁。

至于年幼的周平王怎么想,谁在乎呢?

【申国衰亡】

东迁洛邑后,申国控制住了周平王,但是周携王的威胁并没有解除,压迫力甚至越来越强。而申国背负着弑王的罪名,也得不到当时主要诸侯国的承认。

比如当时最有话语权的诸侯国鲁国,直接就无视了周平王。甚至周携王死后多年,只有周平王一个周王的时候也未曾朝贡。从平王东迁一直到到齐桓公“尊王”以前,东周一直处在“王命不行”的状态。一些诸侯根本不承认周平王。

至于平王派系的内部还有郑国,晋国的相继崛起,抢占申国的地位。在内部瓦解申国的影响力,后来郑国彻底取代了申国的地位。

与此同时,南方的楚国趁着申国自顾不暇,横扫申国南方的江汉诸姬,强势崛起。金锡之路也被楚国截断了。

就这样,曾强盛一时的申国在内外交迫下彻底衰落,最后被壮大的楚国灭亡。楚国也踩着申国的尸体走上了争霸中原的道路,因为跨过申国,前面就是中原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朝用活人当做祭品,惨遭杀害的人,就被称为人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朝活人殉葬,商朝图片,古代人用活人做祭品

    比如商纣王曾经为了平息水患,一次性杀了三十个羌人,用来祭祀河神,祈求洪水能早日褪去。在商朝,这种被当做祭品而惨遭杀害的人,就被称为“人牲”,字面意义上来看,完全就是把人当成牲畜,只要举行祭祀活动,就会将这些人牲残忍屠杀,以此达到祭祀神灵的目的。(图:北美洲阿兹特克人活祭场景还原画)毕竟商朝是奴隶制社

  • 从贫困县的小职员,受一只老鼠的启发,摇身变成了秦国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十大丞相先后排名,平民当丞相的故事,秦国五张羊皮换丞相

    [var1]李斯最开始只是一个贫困县的小公务员,平时除了吃饭,还能省点钱,所以生活也就这么过着。原本李斯对生活没什么太高的追求,就这样很可以了。但是有一天,他辞职了,说自己要去看看世界,闯荡一下。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次去上卫生间,发现卫生间的老鼠特别害怕人,只要感觉到有人来了,就到处乱窜,找地方躲起来

  • 秦国能灭六国一统华夏,既非一世之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是怎样一统六国,秦国为什么能一统六国,秦国一统六国时谁最厉害

    智氏亡,三晋分;三晋分,七国立;七国立,战国起。这里的智氏是春秋时期晋国最有实权的大夫,但是奈何执掌晋国大全的智家掌门人智伯瑶小看了韩赵魏三家大夫,从而被这三家联手灭掉。韩赵魏三家大夫一合计,瓜分了智家的领土,此时的晋国也已经名存实亡,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瓜分了智氏的三家,野心不断膨胀,于是请求

  • 廉颇、黄忠70 岁可征战,而她78岁能平叛,巾帼之首无人堪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忠与廉颇,廉颇和黄忠的关系,历史中廉颇和黄忠哪个厉害

    一、因身具韬略武艺,行军布阵,谋略智慧,15岁被族人推举为部落首领,拓地千里据当地传说及《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 《列女传》记载:公元512,有一天,南北朝时的高凉郡南越俚人部落,冼氏首领冼练家中降临了一名女婴,最令人吃惊地是,女婴不哭不闹,异常安静。当时,对于刚刚出生的小孩,民间都有打小孩屁股的

  • 刘邦的一位耿直大臣周昌,以口吃保太子,尽己所能保赵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为什么要跪谢周昌,刘邦周昌的关系,周昌是怎么追刘邦的

    [var1]刘邦的原配老婆是吕雉,吕雉给他生下的儿子是他的嫡子,虽然吕雉和刘邦是患难夫妻,但是刘邦的这种性格导致他未必就那么重恩情。刘邦当上皇帝以后,非常喜欢的就是戚夫人,而戚夫人给他生的儿子刘如意,也是让他爱屋及乌。[var1]刘邦想让自己喜欢的这个儿子刘如意当太子,于是就有心废立太子,这事情刘邦

  • 历史上的吴起有多厉害?一生没有败绩,魏武卒能以一敌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起一生没有败绩,一生无败绩的战神吴起,吴起一生领兵打仗有败绩吗

    [var1]吴起的第一个伯乐是鲁国的公孙氏,他做了杀妻明志的极端事情,没有得到国王的赏识,所以他转向魏国。吴起的第二个伯乐是著名的魏文候,他看到了吴起的非凡天赋,并直接任命吴起为主将,随后,吴起实行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改革,并对西周以来存在的战车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并培养了当时最强大的力量 -

  • 晋国大宗灭亡的前夜, 有五个小诸侯国试图扭转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国是如何灭亡的,晋国被灭国的原因,春秋晚期晋国分裂成了哪三个国

    虢国与翼城贵族们扶持晋侯缗话说晋侯缗元年,曲沃宗族接替翼城大宗,成为晋国新的管理者,渐成大势所趋。因此,曲沃宗族有恃无恐,行事极为乖张,有时也遭到江湖上的诸侯所不满,贬称曲沃为非法政权,视曲沃中人为异类,势不两立,甚至图谋联盟攻打曲沃。其实,当年翼城已经基本属于曲沃,只是在周天子的干预之下,虢国与翼

  • 吕不韦纵横江湖几十年,为何秦始皇一封30字的信,就要了他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不韦与秦始皇关系,吕不韦跟秦始皇有什么关系,吕不韦是真心扶持秦始皇吗

    吕不韦最风光的时刻,是在秦异人死后。那时候,嬴政还小,才12岁,吕不韦以“仲父”、“文信侯”、“相国”的身份把持大秦朝政,封于河南洛阳,食十万户。为了与战国四公子一比高下,他网罗3000门客,好吃好喝供着,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全部记录下来,编撰成了一本书。吕不韦一个字都没有写,却是这本书

  • 古代“第一战神”白起,一生无败绩为何被秦王赐死?只因得罪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因何而死,古代十大猛将白起,战神白起怎么被赐死的

    我们有句俗话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如果被白起听到,一定会笑掉大牙:“什么,败,不存在的,老子打仗就从来没有败过”。确实,白起一生从无败绩,他从左庶长起家,南征北战,拳打韩魏,脚踢赵楚,为秦国打下了70座城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白起有屠杀战俘的习惯,据统计,白起一生中在战场上所杀的敌

  • 在春秋争霸战争中,大诸侯为什么能很容易地包围别国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和影响,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目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带给社会的影响

    [var1]但与战国时期不同的是,大诸侯在春秋时期似乎很容易其他诸侯国的都城,比如宋国的都城在春秋时期就被包围过好几次。那么在春秋争霸战争中,大诸侯为什么能很容易地包围别国都城呢?春秋诸侯国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以城邑为中心的“国”;二是城邑以外的“野”。由于各种原因,春秋的诸侯们只能实控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