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莫高窟的一幅壁画,揭示了匈奴对待王昭君的真相,让人难以直视

莫高窟的一幅壁画,揭示了匈奴对待王昭君的真相,让人难以直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46 更新时间:2024/2/4 13:08:15

昭君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她没有像古代那些开疆治世的帝王将相一样,留下什么丰功伟绩,但其历史影响力却不比这些帝王将相小。她的一生不仅影响了汉朝和后世朝代对少数民族的治理政策,也为如与少数民族和平共处树立的榜样。并且她的一生也为后世无数的艺、音乐作品提供了素材。

至今仍流传的《昭群出塞》的古曲,听着凄婉动人,催人泪下。传说中王昭君下嫁匈奴的生活也像古曲一样,令人悲鸣不已。让我们后来的人从侧面看到一个政治牺牲品地悲惨命运。但是在莫高窟的一幅壁画,却揭露了匈奴人对待王昭君的真相,那结果真让后来的人难以直视。

才情女郎甘心为国

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都流淌着为国牺牲、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之血,从古都有如此慷慨高节。当王昭君被选中要身赴匈奴和亲后,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不情愿,反而她更接受现实,既然已成事实,就要有为汉朝牺牲的准备,带着这种精神,王昭君是坦然走匈奴的。

这与后世传说中王昭君是带着无奈与怨恨而去的不同。心甘情愿是真实心态,无奈怨恨是为表示人们惋惜王昭君最后也没能回归汉的结局的悲惨,而进行的艺术加工。从王昭君带去匈奴的“陪嫁”我们便能看出真相。

陪嫁的除了金银器等贵重物品,还有大量的工具、书籍、特产、种子等。浩浩荡荡从汉地出发向匈奴的王庭了。这样的情况,反而像是一个传播文化的使者,而不是委屈下嫁的女人。

并且王昭君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读书益为明理,她自有高尚的情操,绝不是那种只懂穿针引线的贵族妇女可比。所以王昭君也自我也赋予了传播中原文化的使命。虽在匈奴地方因水土不服,一直生病,也在生病之际,思念故乡,思念父母,但王昭君的高尚情操,还是大于了儿女私情,一心用自己的能力,辅助单于治理草原。

所以后世所传的王昭君在匈奴生活上受苦,精神上不愉悦,这也是人之情,即使嫁在皇宫中的贵妃们,不也因为深宫别院,不得见父母,而生思念之情,整日悲苦么。

贤夫孝子,受人尊重

嫁入匈奴的王昭君先是和亲呼邪单于,这个年老粗犷的草原汉子对待王昭君真是百般宠爱。在王昭君初到草原,因水土不服吃不下饭时,呼邪单于专门为王昭君建立小厨房,并花重金从中原请来汉族厨师,为王昭君做家乡菜。

从中可见呼邪单于对王昭的喜爱。他们一起生活了三年,生下了一个儿子。自这孩子一出生,子凭母贵,呼邪单于就封这个孩子为右日逐王,可见王昭君在呼邪单于心目中的位置很尊贵。

后来呼邪单于因病去世,王昭君本打算带着孩子回中原故乡,但被当时的汉成帝拒绝,不得已便仍留在匈奴,并依照匈奴的习俗,嫁给了呼邪单于接任者,儿子复株累单于。复株累单于延续了呼邪单于对王昭君的宠爱,婚后的生活更加幸福,她为复株累单于生下两个漂亮可爱的女儿。

再后来,王昭君的儿子女儿们也为促进汉朝与匈奴的和平共处做出了许多努力,不得不说,汉朝一时期的和平,有一定程度是王昭君的功劳,虽说汉成帝拒绝了她回故乡,但匈奴与汉地的老百姓还是应该感谢她尊重她。

王昭君在匈奴的地位不一般

王昭君在匈奴生活的一生,并不是以一个花瓶的形象存在。敦煌莫高窟里的一幅壁画所表现的内容,正是匈奴百姓尊崇王昭君,爱戴她的真实写照。在那幅壁画里,王昭君在中间,周围是一群胡人,他们围着王昭君跳舞,边跳边进行自残,割破脸,割下鼻子,割下耳朵,场面看着血腥恐怖,让人难以直视。

但据文献记载,这是胡人最尊贵的葬礼礼节,这样的情况,在《王子举哀图》里,信徒们对涅槃的佛祖葬礼进行过此礼。由此可见匈奴人对王昭君的尊崇程度。在王昭君有生之年,她不仅将自己所有的才学教授给匈奴人,还真心真意地为匈奴人创造财富,爱护匈奴人视同同族子弟一样。

一个外族的女子,除了带来了文化,也带来了中原汉人对匈奴人的尊重。以真心换真心,所以匈奴人才如此爱戴王昭君,给她这么崇高的待遇。看了这幅画,真的令人很感动。虽说在汉朝统治者眼里,王昭君只是个政治棋子,连回归故国的请求都不允许。但匈奴人却弥补了王昭君的失落感。

可恨那些封建思想的卫道士们,借王昭君先后嫁给父子二人,进行道德的批判,不仅没有把王昭君看成“和平的英雄”,还贬低其为“道德的破坏者”,从片面偏激的思想出发,对王昭君加以口诛笔伐。

而在匈奴人眼里,王昭君像天神一样的存在,匈奴人把最高的礼遇都给了王昭君,所以王昭君虽失意于本族人,但却赢得了对立一方人的尊重,谁对谁错,一看便知。

结语

王昭君和亲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千百年来众评纷纭。但从匈奴人传下来的文献中记载,他们称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意思就是带来和平与安详的王后。再加上为王昭君的葬礼进行极尊贵的自残方式,都可以全面证明王昭君在匈奴人中的地位。

也可以向历史证明王昭君的历史功业,这是不亚于任何一个开明帝王所能达到的历史功绩。即便仅凭匈奴人对王昭君的葬礼行为,也能让我们后世人为之感动不已,可见各族人民都渴望和平,渴望团结,渴望多文化共处的美好愿景是与我们汉族是一致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董宇辉的失落:李白到底是“刺客”还是“大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是大唐第一刺客吗,李白个人分析,历史人物李白是刺客吗

    当工作人员提醒是游戏角色时,他解释道:“我不玩任何游戏,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这个代沟吧,你说李白是刺客我没反应过来。”一时间他竟表现得无比失落,一副被打败的样子:“如果说我的孩子有一天长大,一提到李白说他是个刺客,我应该还挺难过的吧。这么有意思的一个历史名人,孩子却觉得他是个刺客!”看到董宇辉的失落和

  • 和珅被嘉庆赐死,他自信拿出乾隆给的保命诏书,结果里面就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被赐死前和嘉庆的一段对话,和珅的保命诏书究竟是什么,和珅死前的乾隆圣旨是确有其事吗

    在封建社会中,就有无数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屠龙少年终成恶魔,不会成为屠龙英雄,因为在见识过上流社会的繁华锦绣之后,很难在回到当初那个贫穷的地方。自宋代开始,土地兼并日渐严重,清官就逐渐减少,不再有汉代三国诸葛亮那般家中不敛财,只有薄田几亩地,几颗桑树,那样的清流名相。 和珅出身坎坷,为官路上十分精明

  • 大清亡了之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这几位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大清灭亡后的七个格格,大清灭亡后的格格都去哪了

    在现在的清史之上,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清末开启的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大清成了封建王朝最后一抹余晖,最终消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谈起清朝,就不得不说起他们满族的民族特色。他们没有延续汉人王朝对皇帝儿女的称呼,将皇子称为“贝勒”,将皇女称为“格格”而并非公主。当大清灭亡之后,这些曾今的

  •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什么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跟乾隆的关系,康熙第一次见乾隆为什么会放酒杯,康熙和乾隆是祖孙关系吗

    那么康乾指的是什么呢?是当时在位的两个皇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有些不清楚清朝历史的朋友们可能会问,他们是一对父子吗?不,事实上,他们是一对祖孙,还是一对很有缘分的祖孙。他们中间还有一位过度的皇帝,也就是给康熙朝留下的积贫积弱扫尾,给乾隆朝定下了繁盛的基础的雍正皇帝,他这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明显被他的

  • 高平陵之变,魏国皇帝曹芳为何不宣布司马懿谋反?他不想帮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平陵之变魏帝曹芳为啥不起兵,高平陵之变后的曹芳,曹爽司马懿高平陵之变

    最终的结果是,曹爽这个窝囊废,居然不听桓范等人的正确建议,将皇帝移驾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而是选择放弃抵抗,向司马懿投降。司马懿高兴得合不拢嘴,正等着这个结果呢,于是,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司马懿大开杀戒,诬陷曹爽谋反,将曹爽及其党羽全部杀光,并诛灭三族。[var1]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曹爽作为曹真

  •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其实有一个战略支点在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灭六国时间表,秦始皇灭六国的历史进程,秦始皇灭六国用了哪些计谋

    后来秦始皇消灭嫪毐、从相国吕不韦手里夺回权力后,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后,开始了消灭六国的兼并战。[var1]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最终一统中原,结束了春秋以来500多年的诸侯割据混乱局面。但一谈到秦统一,人们都是仅仅归功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民强,使得秦国"奋六世之余

  •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高炽为什么在位十个月就死了,朱高炽为啥在位10个月,朱高炽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在民间对明代帝王排序中,明仁宗朱高炽好像是并没有任何存在感。一说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木匠皇帝天启帝和上吊皇帝崇祯皇帝,但在正史中可不是这样的。虽说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但他的庙号“仁宗”,足以证明在当时人们对朱高炽的评价就很高。中国封建王朝几百位帝王,庙号“仁宗”的只有六位,是极为

  • 关羽对战各路豪杰时都叫匹夫,却对5个人毕恭毕敬,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对五虎上将评价,众人对关羽的评价,关羽和五虎将的关系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本小说,其中人物的爱恨纠葛,也让我们看着动人心弦,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他不但是人们心中忠义的天花板,更是三国中武力值的巅峰,在整部小说中关羽一直都保持着自己高傲的性格,甚至在对战各路豪杰时都叫别人匹夫,却对5个人毕恭毕敬,他们都是谁? 魏国名将——张辽、徐晃 “关

  • “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啥那么嫌弃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和张鲁,刘备是张鲁统治的吗,有记载刘备和张鲁联盟吗

    俗话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在一个历史动荡的时代,如果跟对一个人,很有可能就会乌鸦变凤凰;反之,如果眼光不清楚,跟错了主人,很有可能一身的才华都会付诸东流,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有性命之虞。要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割据、战火连天的时代,那么三国时期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典范,在这个时代,试时势造英雄。当时出现

  • 连三国第一武将吕布都曾被打败,这些神秘武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强武将吕布,三国有人打败过吕布吗,三国时期击败吕布的都有谁

    三国武将非常多,人们说起三国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蜀国五虎上将了,还有就是魏国的许褚、典韦、张郃等等。这些武将在当时确实是非常有名的,而且武力值还很高。但是在三国中,也有一些武将,极少被提及。绝大多数三国迷甚至都没听过,这些武将虽说没有名气,但是武力值却是顶级,甚至连三国第一武将吕布都曾被其打败,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