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汉武帝如何“制裁”富商,解决财务危机,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看汉武帝如何“制裁”富商,解决财务危机,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10 更新时间:2024/1/25 4:03:09

汉武帝又是个事业心强的人,面对匈奴的日渐壮大,屡次进犯,寝食难安啊!

毕竟河套地区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关中地区,所以汉武帝将祖宗们积累下的财产,一大部分都用去打匈奴了。

谁知这一打,就是一辈子。

打仗烧钱,国库很快被掏空,汉武帝一日不逼退匈奴,又属实难安。

于是开始踏上了自己发家致富的道路。

要说汉武帝的致富之路,绝对少不了他的贴心“小棉袄”:桑弘羊(听名字就是个喜欢薅羊的人)。

桑弘羊可了不得,商人家庭出身,却能13岁入宫,成为汉武帝的陪读。

可能这就是皇室看中的“可造之材”吧。

桑弘羊从小和汉武帝一起长大,如今老大有难,小弟岂有不帮之理?

桑弘羊立马化身“管家小能手”,帮着汉武帝想出了一篮子致富计划。

要说汉武帝利润最丰厚的生意,还数:盐铁。

铁和盐不用我多说,妥妥的卖方市场。

所以那些掌握盐铁行业的富商大贾,日子有多滋润可想而知。

早先对于这些富商,即使收不上多少税,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打仗急需要钱,不能再放任不管,于是进行了盐铁官营的改革。

将煮盐、冶炼收归皇室,所得收入补充赋税;并有官府招募盐户,统一发给他们煮盐器具和生活费用。铁矿开采、冶炼、铸造也均由官府控制。

与此同时严查私自经营盐铁的商铺,并设立专门管理铁器买卖的官员。

这招釜底抽薪式的改革,自然迎来了商人与部分官员的不满,于是西汉第一酷吏——,登场了。

凡是汉武帝想整治的人,张汤都能在法律条款中,找到他的罪名将他绳之以法,这一点让汉武帝对他极为喜爱和信任。

最终在张汤的“保驾护航”和桑弘羊的“出谋划策”下,汉武帝的盐铁官营计划才得以顺利进行。

仅仅第一年就获利颇丰。

盐铁官营第二年,有了军饷的汉武帝斩杀匈奴近10万人,也是丰功伟绩一桩。

匈奴虽然逃了,汉武帝和其他邻居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再加上他为人大方,只要好好干活,好好打仗的都有赏钱,自然花销不小。

除此之外,汉武帝还把长城修了修,黄河也修了修,开发西域,疏通友好关系他也大手一挥散金无数,所以这钱是真不禁花。

于是汉武帝就想了个简单粗暴的方法——造钱。

说到钱币的铸造,西汉就有些尴尬了,别人都是将铸币权掌握在皇室手中,西汉皇室却多次放弃,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这次就不加讨论了。

反正大家造出来的钱,都是真币,都能进行交易。

但是由于西汉对于钱币的管制不足,大家造出来的钱参差不齐,所以导致大家进行买卖交易时,十分不顺畅,很影响全民幸福值。

于是汉武帝热心的出钱出力,为全国打造统一的货币。

但大家又不傻,有钱不造缺心眼?于是盗铸钱的风气盛行。

结果就导致汉武帝每次改革后发行的货币,被“心灵手巧”的民间匠人破解,打造出以假乱真的效果。

汉武帝为此焦头烂额,而这一切都被“贴心小棉袄”桑弘羊看在眼里,他私下给汉武帝提议,收回全民铸币权,并且废弃以前的所有货币,由上林三官统一负责收集原料和制造、审查钱币。

有了新的铸币工艺和防伪技术,制造假币的成本变高,汉武帝真正掌控了铸币权。

想用钱打仗?造就是了!

但是!

钱多了会通货膨胀呀,所以桑弘羊又出招了。

他让汉武帝将目光转到商人身上,于是大规模的重农抑商行动开始了。

士农工商真不是随便说说,古代的商人地位还是挺惨的。

当然对于商人地位的打压,也有他们自身“作死”的原因。

汉武帝先是请各路富绅开了个大party,简单阐述了一下手头紧的问题。

谁知道各个吃的膀大腰圆的富绅们,统统假装自己囊中羞涩。

汉武帝不高兴了,毕竟之前各种减税才让这些早在秦朝便被打压的商人再次富起来,现在钱包鼓了觉悟却低了不少。

于是听从桑弘羊的提议——加税。

针对不同的富有程度,还贴心设置了不同的加税政策。

这就是算缗。

面对汉武帝加税的政策,商人也不全是乖宝宝,开始偷偷藏钱,钱少了自然税少了。

于是桑弘羊又汉武帝提议,鼓励大家互相告发,因告发获取的钱财,可以分给告发者一半。

于是大家热情高涨,纷纷互相告发,给汉武帝挣到了不少的钱。

这就是告缗。

这还没完,拥有自己的商业帝国才是最好的致富途径。

每年各地都会进贡给汉武帝特产,原本只是给皇帝解闷,领略各地不同风土人情的小玩意,桑弘羊却在它们身上发现了商机。

汉武帝在各地设置官员统一收购当地特产,再由官府运到价格高的地方售卖,赚取差价。

这就是均输。

这还不够!

桑弘羊还命人将便宜的东西大力购买囤起来,等到市场物资匮乏价格上涨后,再大批量卖出去,物资多了自然又会降价。

以此来稳定物价。

这就是平准。

原本以为桑弘羊只是在商人身上薅薅羊毛,谁知道他老人家一狠心,直接把商人变成了汉武帝的ATM机。

虽然看起来,汉武帝的这一系列操作很是不错,却终究难平众异,晚年的汉武帝,一改当年雷厉风行的态度,颁发了“轮台罪己诏”,也算是放下了自己的执念,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吧。

更多文章

  • “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厉害?你可能想象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霍去病饮马瀚海指的是哪里,霍去病武力什么水平,霍去病是四大名将吗

    低头拜县吏,谁拟霍将军。——宋·林同《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霍去病 》年少有为是他,英年早逝也是他。霍去病的一生,短短23载,却是传奇无数,令人叹服。尚且是个少年郎,却在青史上留名,18岁便封侯,成为西汉的一代传奇军事家。 霍去病生于公元前140年,只是,年幼时期的他,命运却是多舛的。他的母亲是平阳公

  • 莫高窟的一幅壁画,揭示了匈奴对待王昭君的真相,让人难以直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莫高窟王昭君照片,莫高窟王昭君壁画内容,敦煌莫高窟王昭君壁画图片

    王昭君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她没有像古代那些开疆治世的帝王将相一样,留下什么丰功伟绩,但其历史影响力却不比这些帝王将相小。她的一生不仅影响了汉朝和后世朝代对少数民族的治理政策,也为如何与少数民族和平共处树立的榜样。并且她的一生也为后世无数的文艺、音乐作品提供了素材。至今仍流传的《昭群出塞》的古曲,

  • 董宇辉的失落:李白到底是“刺客”还是“大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是大唐第一刺客吗,李白个人分析,历史人物李白是刺客吗

    当工作人员提醒是游戏角色时,他解释道:“我不玩任何游戏,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这个代沟吧,你说李白是刺客我没反应过来。”一时间他竟表现得无比失落,一副被打败的样子:“如果说我的孩子有一天长大,一提到李白说他是个刺客,我应该还挺难过的吧。这么有意思的一个历史名人,孩子却觉得他是个刺客!”看到董宇辉的失落和

  • 和珅被嘉庆赐死,他自信拿出乾隆给的保命诏书,结果里面就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被赐死前和嘉庆的一段对话,和珅的保命诏书究竟是什么,和珅死前的乾隆圣旨是确有其事吗

    在封建社会中,就有无数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屠龙少年终成恶魔,不会成为屠龙英雄,因为在见识过上流社会的繁华锦绣之后,很难在回到当初那个贫穷的地方。自宋代开始,土地兼并日渐严重,清官就逐渐减少,不再有汉代三国诸葛亮那般家中不敛财,只有薄田几亩地,几颗桑树,那样的清流名相。 和珅出身坎坷,为官路上十分精明

  • 大清亡了之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这几位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大清灭亡后的七个格格,大清灭亡后的格格都去哪了

    在现在的清史之上,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清末开启的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大清成了封建王朝最后一抹余晖,最终消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谈起清朝,就不得不说起他们满族的民族特色。他们没有延续汉人王朝对皇帝儿女的称呼,将皇子称为“贝勒”,将皇女称为“格格”而并非公主。当大清灭亡之后,这些曾今的

  •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什么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跟乾隆的关系,康熙第一次见乾隆为什么会放酒杯,康熙和乾隆是祖孙关系吗

    那么康乾指的是什么呢?是当时在位的两个皇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有些不清楚清朝历史的朋友们可能会问,他们是一对父子吗?不,事实上,他们是一对祖孙,还是一对很有缘分的祖孙。他们中间还有一位过度的皇帝,也就是给康熙朝留下的积贫积弱扫尾,给乾隆朝定下了繁盛的基础的雍正皇帝,他这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明显被他的

  • 高平陵之变,魏国皇帝曹芳为何不宣布司马懿谋反?他不想帮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平陵之变魏帝曹芳为啥不起兵,高平陵之变后的曹芳,曹爽司马懿高平陵之变

    最终的结果是,曹爽这个窝囊废,居然不听桓范等人的正确建议,将皇帝移驾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而是选择放弃抵抗,向司马懿投降。司马懿高兴得合不拢嘴,正等着这个结果呢,于是,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司马懿大开杀戒,诬陷曹爽谋反,将曹爽及其党羽全部杀光,并诛灭三族。[var1]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曹爽作为曹真

  •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其实有一个战略支点在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灭六国时间表,秦始皇灭六国的历史进程,秦始皇灭六国用了哪些计谋

    后来秦始皇消灭嫪毐、从相国吕不韦手里夺回权力后,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后,开始了消灭六国的兼并战。[var1]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最终一统中原,结束了春秋以来500多年的诸侯割据混乱局面。但一谈到秦统一,人们都是仅仅归功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民强,使得秦国"奋六世之余

  •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高炽为什么在位十个月就死了,朱高炽为啥在位10个月,朱高炽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在民间对明代帝王排序中,明仁宗朱高炽好像是并没有任何存在感。一说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木匠皇帝天启帝和上吊皇帝崇祯皇帝,但在正史中可不是这样的。虽说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但他的庙号“仁宗”,足以证明在当时人们对朱高炽的评价就很高。中国封建王朝几百位帝王,庙号“仁宗”的只有六位,是极为

  • 关羽对战各路豪杰时都叫匹夫,却对5个人毕恭毕敬,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对五虎上将评价,众人对关羽的评价,关羽和五虎将的关系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本小说,其中人物的爱恨纠葛,也让我们看着动人心弦,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他不但是人们心中忠义的天花板,更是三国中武力值的巅峰,在整部小说中关羽一直都保持着自己高傲的性格,甚至在对战各路豪杰时都叫别人匹夫,却对5个人毕恭毕敬,他们都是谁? 魏国名将——张辽、徐晃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