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几大都护府,为何安西最出名?

唐朝几大都护府,为何安西最出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14 更新时间:2024/1/15 12:22:48

安西都护府设立

唐太宗的贞观年间,为针对西突厥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作为抵抗突厥的前沿阵地。在唐高宗时期,大唐彻底击败西突厥把突厥故地全部纳入安西都护府的统治范围。此后安西都护府辖区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建制一直持续了130多年。也许在安西都护府建立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军事压制吐蕃的想法,但是随着吐蕃的崛起,吐蕃与大唐之间的为地盘生存空间的争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安西都护府对对吐蕃的压制的关键作用

大唐之前的主要对手是突厥,其次才是吐蕃。下面我们来看一唐高宗时期的地图,如下图所示。此时的吐蕃和大唐接壤的部分就是河西和剑南两部分,松州之战就发生在这剑南接壤的部分。

由于吐谷浑和西突厥的存在,所以唐蕃在彼此核心的关中和西域地区还没有那么激烈的争夺。所以此时两国战争的烈度比较弱。但是这个局面很快被打破,随着吐谷浑和西突厥的灭国吐蕃在河西陇右和西域直接和吐蕃接壤。双方的战争烈度和频繁程度直线上升,如下图所示:黄色曲线表示全面接壤

两国基本都处于国力的巅峰状态,彼此的争斗是火花四射。从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西域之战开始包含大非川之战、青海之战、安西之战到玄宗时期的石堡城之战,唐朝和吐蕃在从剑南、陇右、关中、河西一直到西域的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全面争夺。此时安西都护府的作用就非明显了。

唐朝从安西到剑南呈现一种半包围的方式和吐蕃接壤,吐蕃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他的兵员数量不是非常充足。所以唐朝可以从东和北两个方面保持对吐蕃的军事压力。尤其是安西精锐善战的安西陌刀队对吐蕃的威胁更大,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吐蕃对大唐关中核心的军事压力。吐蕃被牢牢压制在青藏高原的版图上。(如下图所示)

两国基本都处于国力的巅峰状态,彼此的争斗是火花四射。从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西域之战开始包含大非川之战、青海之战、安西之战到玄宗时期的石堡城之战,唐朝和吐蕃在从剑南、陇右、关中、河西一直到西域的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全面争夺。此时安西都护府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安西军的精锐被大唐不断抽调到中原平定叛乱。安西和河西地区军事力量逐渐薄弱,吐蕃抓住这难得的战机展开了对河西和安西的侵蚀。由于河西被吐蕃切断,唐朝在安西的驻军不发得到补充慢慢的被吐蕃消耗殆尽。真个西域河西都纳入了吐蕃版图,这样失去了安西的军事压制,吐蕃的兵锋直接指关中河西地区。在这种恶果下,吐蕃甚至攻破了唐朝的都城长安。虽然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但是他们依然立了以为傀儡皇帝,由此可见安西都护府对吐蕃的军事压制的重要作用。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衣冠南渡后,东晋为什么不像南宋一样叫南晋?主要是由于这些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晋为什么不叫南晋,东晋是南晋吗,东晋是北晋还是南晋

    而宋朝同样也是南渡,却为什么叫南宋呢?其实,这其中就涉及了在划分历史朝代时的不同现实考虑,所以让我们从头梳理,详细说一说这个历史朝代的划分问题。从地理位置上来划分假如我们问:东周和西周是怎么划分的?那么十有八九很多人都会回答说是因为“平王东迁”的缘故,那么为什么“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会称为“东周”呢

  • 揭秘:安史之乱是安禄山挑起的民族矛盾吗?不要再人云亦云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安史之乱从哪里开始,安禄山安史之乱跟河北什么关系,安史之乱安禄山有多少军队

    安史之乱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是上层统治阶级挑起的动乱。除此以外,那些“教科书式”的所谓“经济矛盾”、“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实在都是解读过度,是极为牵强的解释。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它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都会涌现出各种相互冲突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只有发展到某种阶段的时候才会

  • 慈禧口中的8亿夜明珠,新中国成立后查清了下落,在一位大亨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8亿夜明珠下落,慈禧口中价值8亿的夜明珠,慈禧口中真的有夜明珠吗

    而清政府如此的腐败无能,其背后真正的掌权者慈禧太后难辞其咎。慈禧这一生,一直都在不断地追求奢华生活,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只图自己享受,甚至连逃亡的时候,都不忘贪图享乐。她在世的几十年,也祸害了百姓几十年,将中华民族直接倒退了上百年,是祸国殃民的一把好手。慈禧不仅作风糜烂,自私自利,还很贪财。在她死后,

  • 光绪女道士2003年去世,晚年生黑发长新牙,活到118岁才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光绪年间的女道士,光绪年间的女道士活了多少岁,女道士死亡真相

    自古以来,随着人们对世界认知的不断增加,对于生命就更加敬畏。在古代科学落后的条件下,人们依然渴望能够多活一些时日,甚至是奢望“长生不老”。前有秦始皇,后有李世民,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一直在增加。贤能理智如唐太宗,最终还是少不了要掉入“不死”的陷阱中。几千年历史奔涌向前,世上无奇不有,唯独未曾听说过有人

  • 大清亡了,这个满清的孪生姐妹国却在蒸蒸日上,她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清亡国后满清皇族去哪里了,清朝的衰亡全过程,清朝灭亡后满清贵族的生活

    ·和满清一样的发家史这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在维持了600多年之后,轰然倒塌。但就在今天,他们的部分势力又堂而皇之地想恢复曾经的辉煌,并为此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此,他们甚至组建了一个什么什么语的国际性的组织。这个少数民族曾经和满清一样,靠着内部的团结和无情的战马,横扫欧亚大陆,建立起来了一

  • 为何说清朝的江山是明朝皇帝送的?看明朝皇帝的操作,不是白送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明朝待明朝只愿卿卿意逍遥,清朝对明朝皇帝的评价,清朝帝王和明朝的关系

    因为他研究发现,欧洲人废了千辛万苦开辟了新航路、贩卖了奴隶、开采了银矿,最后这些钱却全部跑到中国来了。明朝有多富?明朝当时吸收了世界上近70%的白银,但众所周知的是明朝最后是穷死的。那么,问题来了,明朝所赚的这些钱都去了谁的口袋?很明显不是朝廷,而明朝的各大藩王和文官集团。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后清

  • 康熙帝为何要武统台湾,称大清是牛台湾是针,一打盹就扎得钻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还有东南沿海一寓的台湾,郑氏割据着,阻绝了台湾和大陆之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不利于台湾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郑氏对清朝所展开的军事活动,给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和平生产和生活,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可以看出,当年的大清王朝可谓是一堆干柴,只要星星之火,便会成燎原之势,清王朝危机四伏,统治极不稳固

  • “三藩之乱”如何爆发的?前期形势大好的吴三桂为何最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藩为什么吴三桂最强,三藩之乱吴三桂军队的战斗力,三藩之乱吴三桂的战略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外族政权在中原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作为外族政权来说,清朝的统治一直都不是顺风顺水的,从努尔哈赤建立起大清,一直到溥仪退位。清朝一直都宛如汪洋大海之中的一叶扁舟沉沉浮浮,颠沛流离。在清朝统治者在位期间,就曾经发生过许多次谋朝篡位,想要夺取皇权,其中三藩之乱算是多次

  • 他为大清续命百年,却为何被后世骂得最惨?只因他做了这两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时代,只不过是换了几个姓,其本质没有任何区别。而明清相对唐宋,也确实是历史的倒退。原因就是人越来越聪明了,皇家也越来越自私了。大清在康熙末年已经摇摇欲坠,如果那时清朝灭亡会有哪个势力出来掌权呢?而此时出现了一个人,他一手拯救了大清。而他,到底干了什么会被后世谩骂上百年呢?

  • 民国跋扈官二代,一晚赢100多幢上海房子,暴打黄金荣占溥仪弟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解放前上海滩黄金荣被谁打了,黄金荣与溥仪关系,上海滩老大黄金荣晚年

    民国四公子有多种说法,不管哪一种说法,那种是正如俗话说的“雪仗风势,狗仗人势”,他们本身自己没有啥本事,全仗有一个好爹,特别是在军阀混战的民国乱世,军头就相当于土皇帝,在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风格之下,这些官二代们,自然也就养成了嚣张跋扈、明火执仗、肆意妄为的作风。其中排在第一的便是叱咤风云,横行上海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