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为什么能延续八百年的江山?从影响力来看,它的生命何止千年

周朝为什么能延续八百年的江山?从影响力来看,它的生命何止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83 更新时间:2024/2/26 5:48:41

如果以周天子能够在整体上掌控诸侯为标准,这种状态下的周朝只有275年,始于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终于前771年镐京被攻破,即我们所说的“西周”;

如果以周天子被视为天下共主(实际及名义上)为标准,这种状态下的周朝为570年,始于前1046年,终于前476年,即西周+春秋;(若按照《资治通鉴》的界定,则终于前403年,共计643年)

如果以周王室的存在为标准,那么周朝持续了797年。公元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君,周朝彻底灭亡。(战国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

但是,如果以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周朝几乎存在了2000多年,它的思想、文化、制度、观念深深地刻进后世所有王朝的骨髓中,可谓虽死犹生。

周朝为啥如此特殊?它在对商朝进行升级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

曾经的商朝也有600年左右的历史,但跟后世的朝代不同,商朝本质上还属于部落的联合体:他们以氏族为单位,散居商王所在的都城(王畿)外围;而这些部落的首领,就等同于商王的“诸侯”,他们除了要定期向商王进贡外,还要根据要求派兵配合征伐。

当然了,之所以采取这种管理模式,不是商王偷懒,而是力所不及——交通落后、山水阻隔,能够直接控制的区域极为有限。

在政治领域,距离不会产生美,只会导致不可控的危机。

商王与诸侯之间的治理模式,注定了双方的关系不会永远紧密且和谐。

有的诸侯,是商王分封的亲属或部下,与商王同族;有的虽非同族,但受商人文化浸润较深,早已被同化。它们与商王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固、密切。

而另外一些部落,要么原本就是被商王武力征服,要么或主动、或被动地归附。这些部族大多距离商朝王畿较远,它们虽然接受了先进商文化的泽被,但由于风俗习惯不同、现实利益的纠葛,双方关系并不是绝对稳定,那些翅膀硬的甚至还会与商王朝爆发摩擦与冲突。

此外,在商朝统治层内部,商王的继承规则也相当混乱,早期的兄终弟及,前后引发了共计百年的内讧,政治混乱、六次迁都,商朝的波折一言难尽。

武丁中兴之后,商朝的衰落之势不可扭转,对东南向的持续用兵,让它的武力、国力进一步被削弱,已经不足以威震诸侯。此时,在西部默默积蓄实力的周族联合诸侯发兵进攻,商朝灭亡。

依托生产力的发展,周朝针对商朝的弱点、有的放矢,对政权组织进行更合理的改进。

没有办法直接控制辽阔的疆域、偏远地方的诸侯离心离德?那就“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经过几代人的征战,成功威服、征服各部落后,周朝废掉原有首领,将土地分封给子弟、姻亲、功臣,既强化了有效控制,又在这个过程中将周人的制度、文化、技术、文字等等所有先进文明扩散到每个角落;

担心诸侯挑战周天子的威严?周朝空前强化国家机器,制定了系统严密的刑罚,常年保持上规模的常备军——丰镐驻扎周六师,成周(洛邑)驻扎周八师;

继承问题危及政权稳定?“宗法制”在周朝时臻于完善。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而各诸侯国则为小宗;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其国内则是大宗;王位和诸侯国君位都采取嫡长子世袭制。同时,异姓诸侯相互通婚,由此形成了一套周密而稳定的统治网。

如何让人们由内而外地维持周朝秩序?礼乐制度应运而生,它严格规定了各阶层的行为规范,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长幼有别、贵贱有序。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共同构成了周朝的统治理论体系,由此建立起了一个“溥天之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庞大奴隶制国家,这无疑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

但盛衰循环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到了第十代君主周厉王时,由于贵族日渐腐化、对外战争频繁,周朝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在申侯、犬戎的联合攻击下,丰镐陷落,继位的周平王东迁成周(改名洛邑),历经12任天子的西周落下帷幕,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

东周时期,周王朝的实力、影响力越发一落千丈,彻底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郑庄公甚至敢于箭射周桓王,列国间的征伐、吞并成为常态,诸侯国内部政治动乱、弑君频繁,天下进入了列强争霸、礼崩乐坏的时代。

由于这段时期恰好与鲁国史书《春秋》的记载时段相吻合,因此后世就以“春秋”来指代东周的前半段。

这一时期,掌握天下实际话柄的是春秋霸主,法理上的周天子已经形同虚设。但是,依靠那时的生产力技术、政治组织水平,列强均不具备横扫天下的能力,周天子的“天下共主”角色仍具备一定价值,举起“尊王攘夷”大旗的齐桓公,生动为列强演绎了何谓“挟天子以令诸侯”。

随着历史的车轮迈进战国时代,铁器的运用、交通技术的进步,生产力获得蓬勃发展;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为郡县制的实施提供了可能,主张强化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受到广泛欢迎,各国纷纷展开变法图强,以求在新一轮的列强兼并中占据优势。

在战国前期,秦武王就曾赤裸裸地提出“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已经将灭掉周王室列入了既定日程;苏秦推动合纵,其后衣锦还乡(洛阳),堂堂周显王竟然不得不拉下脸面,派人为其清除道路、迎接慰劳。可见当时的周王室,已经完全沦为了时代的看客,毫无尊严与地位可言。

公元前367年,在赵、韩两国的推动下,周朝王畿被分为西、东两部分,周天子寄居东部;公元前307年,周赧王被秦军驱逐出王宫,被迫迁居西部。公元前256年,秦国虎狼之师在韩、赵攻城略地,动辄斩首数万级,周赧王惊恐万分,试图与各国联合抗秦。秦军随之大举压境,堂堂周天子被迫赶到到秦国,对秦昭襄王叩首领罪,献出了全部三十六个城邑和三万人口,随后被释放而归。

当年底,周赧王驾崩,史书中的年代记载开始使用秦国纪年,代表周王室的仅剩东周君。公元前249年,吕不韦率军前来,周王朝彻底灭亡。

周朝虽亡,但它对我国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影响不可磨灭,它创立的诸多制度则被后世视为“祖训”,分封、宗法、礼乐几乎深入历代王朝的骨髓,华夏族群的自我认同也正式始于那个年代。因此,周朝可谓“虽死犹生”。

更多文章

  • 清朝宫女睡觉,为何不能平躺只能侧卧?睡错嬷嬷会被打醒要求重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宫女犯错被嬷嬷罚跪集体挨打,古代宫女睡觉必须侧躺是真的吗,清代宫女睡觉要侧躺吗

    处在阶级最底层的人,往往受规矩约束最严重,太监宫女便是典型。在偌大的皇宫之中,所有人都是主子,唯有他们是奴才,不仅毫无自由而且还无尊严。对于他们来说,被打骂都是常事,就算丢了小命也无人替他们申冤,只能如孤魂野鬼一般被人遗忘。在中国数十个朝代中,清朝的规矩无疑是最多的,这可苦坏了宫中当差的宫女们。别的

  • 她是雍正宠爱的妃子,死后七年无人搭理,乾隆知道后却做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和乾隆妃子关系表,雍正皇帝最宠爱的妃子,雍正和乾隆谁厉害

    雍正皇帝是有争议的清朝皇帝,他的铁腕治国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但也逐渐稳定了清朝的统治。而且,雍正皇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尤其是在他登基之后,几乎没有什么风花雪月,对于那些低阶妃嫔,几乎都透明地存在。其他妃子就算是再没有存在感,至少有人死后也会被埋葬。然而有一位妃子就很惨,死了七年都没有人理睬。这位

  • 拜哪家上帝?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为何西方人却说他是伪基督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洪秀全创立拜帝教理论特点,耶稣和洪秀全一样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在广州附近生活的普通学子洪秀全,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心灰意冷之下,这位落魄的文人放弃了儒学,从新传来的基督教中寻求精神慰藉。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一转变,影响到了整个大清朝的命运。洪秀全利用基督教的信仰,创立拜上帝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占据了大清的半壁江山。洪秀全的事业与基督教

  • 她为康熙生的孩子最多,却被贬去洗马桶,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的哪位妃子洗马桶,康熙生育能力强大原因,康熙就是这样把儿子教坏的

    康熙在位61年,曾发生了许多的著名历史事件,其中最令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在“九子夺嫡”事件了,所谓的九子夺嫡就是康熙的九个儿子争夺太子位,康熙一生共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这55个子女是由康熙的17个妻子所生,严格的来说应该是叫妃嫔,其中今天要说的这位荣妃一共为康熙生育了5个儿子

  • 她本是辛者库奴才,却成为康熙宠妃,最后因儿子失宠,结局太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有辛者库出生的妃子吗,康熙四大宠妃是谁,康熙最迷人的妃子

    良妃剧照这位出身辛者库的嫔妃是良妃,卫氏,出身于满洲正黄旗,家族属于内务府包衣奴才,世代在辛者库劳作,因此她在辛者库最开始做宫女,这和其他都是出身名门望族以及朝廷重臣女儿的嫔妃相比,地位确实比较卑微了,身份不够,姿色来补,据史料记载,良妃艳丽无双、体有异香、姿色超群,艳冠六宫,这可能也是康熙能封她为

  • 太平天国是怎样瓦解的?洪秀全为何愿认杨秀清当爹?细想有点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杨秀清和洪秀全,太平天国洪秀全和洪秀清的关系,太平天国洪秀全被什么人打败

    近日出版的《天国之痒》一书中,作家李洁非对“天京事变”这一历史重大事件,围绕文化、制度、心理等各个面向层层深入探讨,力求还原太平天国的始末,及十九世纪背景下中外世界的真实情境。李洁非将这场纷争的主角洪秀全和杨秀清拉回紫荆山最初相遇时,从起事之初两人交流中那些不寻常的细节中寻找端倪。太平天国初期的大事

  • 雍正即位流言众多,是否与他的“两面派”有关?争储夺嫡全凭这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雍正为何能从皇子斗争中脱颖而出,雍正是怎么谋夺皇位

    关于雍正继位,历来有多种说法。有说雍正给康熙进参汤时,给老皇帝暗下毒药,康熙察觉后,将一串佛珠砸向他,之后七窍流血而死。而雍正则以佛珠为信物,对外声称康熙将大位传给了他。有说诏书是隆科多篡改的,他把“皇位传十四子”中的“十”字加了一横,下面再挂一钩,就是成了“皇位传于四子”了。还有说十四阿哥原名叫胤

  • 《花落宫廷错流年》大清第一才女与几位阿哥之间的多角恋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花落宫廷错流年雍亲王,花落宫廷错流年纳兰公子结婚,花落宫廷错流年第一季选妃大典

    故事是以为公主找伴读实际为太子和阿哥们选妃做准备开始的,年姝媛原与纳兰容若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却不料被现实因素所击败,父亲的政见不合,年姝媛与太子的关系都令纳兰容若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无力改变,这段青梅竹马的美好爱情也随着无尽的现实无疾而终。而在第一季中最主要的感情线是太子胤礽和年姝媛,年姝媛是年羹尧之妹

  • 康熙都说算了,吴三桂却仍要残忍地杀死永历帝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怎么灭的吴三桂,吴三桂绞死永历皇帝,康熙皇帝为什么会打败了吴三桂

    1661年,镇守云南的吴三桂率兵入缅,在他的逼迫之下,缅甸王不得不将朱由榔交出。自此,南明朝廷以最后一位皇帝流亡被俘为结局而宣告失败,当时康熙皇帝刚继位,朱由榔在昆明被吴三桂处死,南明朝廷最终灭亡,吴三桂因功受封平西亲王。就是这样,本为大明辽东守将的吴三桂,自叛明投清以来,靠着攻杀南明将士、手刃南明

  • 甄嬛原谅了雍正那么多次,这次心寒真的是因为纯元?有些事她没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甄嬛后期对雍正的态度,甄嬛最后为雍正哭了吗,甄嬛和雍正私下关系

    在甄嬛进宫,她的苦难生活就开始了,别看她前期一直被雍正宠着,看到后面会知道,这才是甄嬛苦难的源头,要是雍正不宠甄嬛,她就不会陷进爱情里出不来,也不会在被雍正伤了之后,一次次原谅他,更不会在纯元旧衣事件后立马对雍正心寒了。而这个原因,她一直都没有说出来。雍正一次次伤害甄嬛在爱情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