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性格有点疑神疑鬼,这点在见建文帝之前就表露得很明显,一直做恶梦也跟这个有关,一是夺了侄儿的皇位,他心里有愧,另外他又担心建文帝一天不死,会随时威胁到他的皇位,直到见到建文帝,他还是没有完全放下。
加上朱棣比较固执,又好战烧钱,死要面子,凡事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对于自己立下的战功沾沾自喜,对所有人都是给个甜枣然后再打你一个巴掌,弄得儿子和孙子见到他就害怕,每天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次出征在外打仗,说好打六个月,结果因为天气原因拖到八个月还没打完,眼看伤亡人数越来越多,物资越来越少,加上天气恶劣,马上就要下雪了,孙子朱瞻基多次劝说爷爷撤兵,但朱棣还是一意孤行。坚持要继续打。
看着孙子一直顶撞自己,朱棣十分生气,不但不撤兵,还振振有词表示,这次迟迟攻不下来,是因为天气原因,并不是指挥失误,他质问朱瞻基到处散布退兵谣言,是何居心?
朱棣派自己的亲孙子去当先锋攻打三峡口,还威胁他,要是输了回来,第一个先斩的就是他。看来朱棣是一点不心疼自己的好圣孙,他曾经说过,自己还有别的孙子,为了权力,他可以不顾这些。确实看到了他心狠手辣的一面。
朱棣不惜让亲孙子去送命,马哈木对自己的孙子则温柔得多,他知道这次凶多吉少,赢的概率不大,明军是一个主帅,他们各部族心不齐,配合都是暂时的,所以他让自己的孙子不要去攻打三峡口,并留了一万主力给他,并嘱咐他一定要给瓦剌保留血脉!
同样是爷爷,对孙子的态度却千差万别!不知道朱棣是仗着自己孙子多,还是仗着自己不会输,所以才如此不可一世,让孙子去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