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曹丕娶庶母遗臭万年,而王昭君嫁儿却名垂青史?说出来别不信

为何曹丕娶庶母遗臭万年,而王昭君嫁儿却名垂青史?说出来别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53 更新时间:2024/1/21 8:37:07

对于相似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其结果可能就是不同的。就如同闯红灯为人不齿一样,如果是为了避让正与时间赛跑的救护车而在安全情况下闯红灯的话,相信其车主不仅不会被人唾骂,还会得到他人的赞扬。这便是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

而在古代,有一件相似的事请涉及到了两个人,其中一个遗臭万年,另一个却是名垂青史。他们分别是谁呢?

首先,前文所提到的“相似的事情”便是娶庶母。而经历了这件相似的事情而得到不同的评价的两个人则分别是曹丕王昭君。那么他们两人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得到差别如此之大的评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整个事情的经过。说出来你可别不信。

首先,先讲讲曹丕是为何会遗臭万年的。据说当时在曹操临死的时候,他便考虑到,自己的这一群妻妾日后生计问题,于是他便是贴心地对自己的小妾们说到:在他死后,你们如果要是想改嫁就改嫁吧。这样的做法,确实是比较人道的,然而曹操一定没有想到,这句话却是让他的儿子曹丕遗臭万年了。

这件事还是因为一次曹丕生病了才被知悉的。据说,当时的曹丕病倒了,而皇太后卞夫人便前来探望。结果卞夫人一到曹丕的房内便大吃了一惊,在曹丕身边照料着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曹操身边的那一群小妾,而如今他们被曹丕尽数收下,昔日的庶母,而如今父亲死后竟然成为了妻子。而卞夫人先是很惊讶,回过神来之后又气得大骂道:“你真是猪狗都不如啊,你死了老鼠都不吃你的肉。”

而之所以卞夫人会如此愤怒,还是因为曹丕确实做得不对。曹丕是东汉末年人,哪个朝代对于儒家文化是非常推崇的,而儒家的文化可是对人伦情感可是看得非常的重要的,所以当曹丕的生母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将自己父亲的小妾纳入到宫中,做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让她觉得无法的接受,所以才骂他是个禽兽不如的东西。

并且,曹丕还是偷偷地将这些庶母们纳入自己的后宫,如果不是卞夫人意外看到了,说不定还要蒙在鼓里,想想曹丕也不敢将这些庶母们正大光明的纳入自己的后宫,他也害怕朝中大臣的舆论骂死他。而如今事情败露,他遗臭万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而且要知道的是,曹丕是篡夺汉朝的江山在先,这些不过都是以曹丕以实力威胁的结果所导致的,因此,即便他之后是称帝了,但也不能磨灭他们父子两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且逼迫汉献帝退位的事实,也不能阻止对篡位的曹丕的鄙视和厌恶。然而,在上位之时已经不受人待见了的曹丕,却还如此的“不拘小节”,被唾骂确实也是活该了。

而王昭君跟曹丕却是有相当大的不同。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王昭君是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而呼韩邪死后按匈奴婚俗她须转嫁给庶子为妻。当时汉朝法律已经明文禁止收继婚,但是缺制约不了胡地。为此,“昭君上书求归,成帝勒令从胡俗”,于是昭君无奈只好遵命。

这个收继婚制,又称为转房婚,在西方又称为利未婚。这是指女性在丈夫死后,要嫁给其兄弟的行为、习俗或法律,广义的转房婚也包括改嫁给夫家其他男性,例如亡夫的叔、伯、儿子,只有女方的亲生子除外,而侄、甥等的情况称为夫兄弟婚。

而虽然王昭君的要求符合汉人的习俗,但是汉成帝为了避免汉匈两国之间会产生摩擦,因此宁可牺牲王昭君的个人意愿。而王昭君又为民族的和睦相处做出贡献,当然为世人所称颂了。

这便是王昭君会名垂青史的缘故。王昭君不仅是事先拒绝,之后更是为了国家大义而委曲求全,这样的大节,又怎么能够不为人群称颂呢?因此,即便作为庶母嫁给儿子在当时的习俗看来是非常不合理的行为,但是王昭君的做法却依然得到了人们的赞扬。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参考资料:《史记.匈奴列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项羽的身体被5个人瓜分,其中有一个还成为辉煌千年的超级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的详细资料,项羽的真实生平,项羽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这五个把项羽的尸体

  • 汉中之战曹操明明更具有优势,却为何支援两个月就撤退了?害怕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输,曹操刘备汉中之战的兵力,曹操汉中之战完整版

    其实主要责任在夏侯渊,他身为主帅却跑去一线修鹿角,结果被斩杀,导致军心大乱,汉中形势被逆转。次要责任在曹操,汉中之战前后打了两年,曹操始终没有亲征汉中,直到夏侯渊被斩杀后才亲征,错过了击退刘备的最佳时机。夏侯渊被斩杀前,曹操的优势很大。抛开曹操实力本身就强于刘备不说,曹操当时坐拥益州汉中、武都二郡,

  • 曹操两句名言流传至今,一句受到酒桌文化追捧,一句人到中年才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最霸气的一句名言,曹操最经典霸气的语录,曹操经典语录25句

    话说,在历史上曾这样评价过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奷雄。在很多人的眼中,曹操是一个奸雄。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一点,曹操是奸雄不假,同时他也是一个功力深厚的文学家,尤其是在书法诗文方面造诣也是颇深。再来对比一下同期的孙、刘二人,在这个方面几乎可以碾压他们。虽然说在历史上,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有褒有贬,极其

  • 襄樊之战关羽战死,那么曹操孙权都死了哪些大将?说出来真丢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攻襄樊孙权为何没有北上,历史上关羽是被孙权杀的吗,关羽是曹操杀的还是孙权杀的

    诸葛亮曾有一句名言:“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意思是说虚怀若谷才是真正的修养,不能因为才华过人而骄傲,也不能因为受到宠幸就作威作福。但是这一点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因此也衍生出了许多的悲剧。世人皆知关羽武艺高强,且与刘备肝胆相照,一身正气,忠心耿耿。可正是因为对自己实力的自信,在敌方劝降甚至己方战

  • 刘邦身边的狐朋狗友,赶车的、吹丧的,为啥个个成了军事大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的狐朋狗友怎么都是治国之才,刘邦身边的狐朋狗友是谁,刘邦手下的狐朋狗友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最开始只不过是秦朝沛县泗水亭的一个亭长而已。家族也并不显赫,甚至连父母的姓名都没有留下来。后来司马迁在书写《史记》的时候,之称呼刘邦的父亲为刘太公。而且刘邦年轻的时候还特别的懒,连农活都不愿意干,所以时常被父亲刘太公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后来在统一天下后,刘邦还拿

  • 诸葛亮到底得了什么怪病?七星阵都难以续命,病名听着耳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诸葛亮想必大家都不会太陌生,诸葛亮原本是徐州琅琊阳都人士。早年岁叔父诸葛玄游历到了荆州,叔父诸葛玄去世之后,诸葛亮便在隆中一带隐居了起来。一直到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之下才请出了诸葛亮。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汉武帝在位54年,却用44年来攻打匈奴,只因这一点让他紧抓不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对匈奴作战,汉武帝是何时开始攻打匈奴的,汉武帝用了多少年才打败匈奴

    公元前201年,冒顿单于和韩王信勾结,匈奴的前锋部队一度杀到了太原,席卷了整个山西北部。如果不是后来刘邦起倾国之兵把匈奴又给推到了长城以外,冒顿单于会不会像吞并河套地区一样,把代国也吞并掉,都很难说。白登山之战后,汉匈开始和亲,双方表面上维持了大体上的和平局面。说到和亲,很多人都给予了极高评价,甚至

  • “事秦”还是“图周”?从秦齐称帝失败看战国晚期社会舆论现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齐王简介,秦灭齐国的详细过程,秦灭周王室后怎么样了

    于是,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变得极度膨胀,接着又做了一件为当时的舆论所不齿的事情,那就是称帝。赧王中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二八八年)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约与共伐赵——《资治通鉴》后来,秦昭襄王又干了一件很多诸侯想干但是不敢做的事情,即占领周赧王寄居的诸侯国东周,军队开进洛邑(洛阳)

  • 为何战国列候都愿意受苏秦和张仪的“摆布”?极简分析,一文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苏秦与张仪,苏秦和张仪的战国不过是一场游戏,苏秦张仪为什么惨死

    那么问题来了:战国列候为何都愿意听从苏秦和张仪的“摆布”?难道他们都是“木头人”,宁愿受到两人的操控和摆布?还是说苏秦、张仪话术高超,轻松骗过战国列候?都不对!两个关键词:抗秦和事秦——弄懂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弄懂了这篇文章的问题——[var1]苏秦为什么要游说各国诸侯合纵抗秦,两件事可以看懂:一:秦

  • 才过一年,为何秦国就无法击败赵国了?白起:不是怕,真的打不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起可以攻克赵国吗,秦国白起打败赵国,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各国的反应

    白起的说法长平之战以后,遭受重创的赵国就像一栋就要倒塌的房子,只要继续用力推,很快就会倒塌。当时白起作为主将,他的意思是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消灭赵国,但是赵国派遣使者苏代贿赂范雎,最终终止了白起的行动,从而错失了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var1]韩、魏恐,使苏代厚币说应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