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明朝到底有多黑暗?海瑞的这篇奏疏说明了一切,令人发指

真实的明朝到底有多黑暗?海瑞的这篇奏疏说明了一切,令人发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11 更新时间:2024/2/12 17:31:58

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在元朝苛刻的行政基础上又增加了更为黑暗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和“朱姓皇室天下养”等这些只为一己之私而设立的顽固“病根”。

其实,唐宋元明清其本质没有区别,一脉相承,都是封建帝制时代的腐朽朝代。唯一所不同的是,中华文化在宋之后发生了巨大的破坏性变化。

这种变化对帝王之家的统治十分有利,但对于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政治的发展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海瑞的一封奏疏来揭开明朝真实的面目。

·天下第一疏——治安疏

如果说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当时明朝的状况的话,那么海瑞作为明朝的官员,也是明朝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应该对明朝有着深入骨髓的认识。

海瑞这个人性情刚烈,喜欢说大实话,所以他才能够青史留名,而并不是因为他做官的功绩,是因为他说了很多臣子(奴才)不敢向主子说的真话而已。

在奏疏里海瑞说,明朝现在已经是贪官横行,兵将孱弱,民不聊生。民不知有天,天不知有民。

举国望去,大明王朝两京一十三省是饿浮遍野,哀声哉道。

北有蒙古鞑靼屡屡犯境,我大明王朝要用巨额的布匹来换取和平。

而沿海数省,名为“倭寇之乱”,实为海禁之祸而引起的渔民造反。

而这一切的根源不是在于朝野的百官,而是在于你们皇帝自身。

明太祖朱元璋将孟子之牌位移除宗庙,将“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话从儒家经典中删除之后,明朝就根本不在乎官员和百姓的利益了。

明朝自朱元璋开始的极端自私行为有哪些体现呢?具体总结大概有以下几点:

1、打破“王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历史规律,建立锦衣卫,视百官为家奴,待百官为囚徒,说打就打,说杀就杀,时时监控,刻薄寡恩;

2、将天下江山并入朱姓一家,各处藩王的俸禄占明朝财政收入的20%还要多。

王爷大官占据了全国绝大部分的优质土地却丝毫不用交税,而普天下之大众,食不能果腹衣不能暖身,还要承当巨大的徭税之苦。

尽管如此,各处藩王和士绅依然对下面盘剥不止,土地兼并,搞得明朝祸乱四起,自朱棣以后土地丢失高达三分之二之多;

3、程朱理学的推崇和八股文的实施荼毒天下,钝化人心,生产奴才,捆绑性情,从此华夏之人变得虚伪贪婪,人人满嘴道德却又人人自私自利。

朱元璋假借治贪之名诛杀百官功臣,假借海禁之名垄断海洋贸易,而他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却从来不肯从自身和制度上去找原因,本末倒置,贪得无厌。

君王先天下之贪,何怪东林党之文官武将之流假公济私、贪得无厌乎?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明朝是事实,也是封建王朝家天下共同的特点。

4、为了贪权先是诛杀功臣后再废除宰相制,将天下之权独揽一身,开创了家天下、奴天下之先河。

从此之后,华夏大地再无“君子”和“士大夫”可言。万物有一利皆有一弊,伤人的同时也在伤己。

5、刻薄寡恩,害人肥己。

朱元璋为了老朱家的千秋万代,给与了各处藩王极大的优惠条件,致使这些藩王养尊处优的同时还作恶一方,垄断土地、矿产和财源。

而明朝官员的俸禄,就海瑞为例,如果不贪,就只能穷困潦倒到家徒四壁的程度了。

读得万卷书货于帝王家,文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封妻阴子、光耀门第。

你老朱家自己大吃二喝,却让要求各级官员都“无私奉献”,你老朱家真的认为天下都是傻子吗?

看看明朝中后期,武官走私,文官偷税,藩王敛财,帝王有名无权,如此光景又是谁之过呢?

6、祖制难改,文官横行。

在朱元璋和朱棣时代百官就是老朱的奴仆,想杀就杀,想关就关。

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物极必反。

在“土木堡”之后,正德之死、嘉靖遇刺、天落水,明朝的实权已经落入了文臣武将之手,而君王却成了一个个被人操纵和虐杀的“笼中之物”。

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像正德和天启这样试图改革祖制,开放海域,对藩王和士大夫征税的有志君王最终只能落得个“溺水而亡”。

改了祖制,就等于帝国之内发生了“颜色革命”,就等于否定了先辈的政治路线,也等于否定了明朝所存在的合法性。什么叫国之根本?就是一个王朝最初时所制定的游戏规则。

·天下之人不知陛下久已

在封建王朝中底层真的有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吗?他们连饭都吃不饱,连字都不认识,他们会关心龙椅之上坐的那个人是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吗?

对于穷苦大众来说,无论谁来了,他们都要吃苦纳税,谁会真正关心他们的死活呢?而“黄宗羲定律”告诉我们,在整个封建王朝中,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在一战之前的民族意识没有形成之前,除了古代文人之外,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爱国情怀。

即便是文人,他们首先考虑的也是自身的利益。

失去了君主、失去了帝国,他们就失去了做官的机会。没有官做,他们能不骂天咒地吗?

即今天的主人公海瑞,他是明朝第一清官,也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忠良,但他维护的依然是一个腐朽封建王朝的利益。

既然整个四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存在都是为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那么百姓会真正关心江山社稷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理性的思维,如果一个人脑子里只有愚昧的救主文化、皇恩文化和封建弱势文化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认为唐宗宋祖很伟大,就会去歌颂他们、赞美他们。

如果我们对历史有了深刻理性的认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整个封建王朝,不仅仅是明朝自己,四千年就是一个持久的灾难,这也当年孙公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意义所在,不是吗?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朱棣是千古一帝?因他奠定了明清两朝500年的东亚国际秩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为何能成功,有关朱棣的真实历史,历史如何看待朱棣

    ·进攻、进攻、再进攻朱元璋在位时实行的是战略收缩。北以长城为防线,重新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势力。对南实行了史上最严海禁,片板不得下海,防止沿海骚乱。而朱棣从举起“清君侧”那面大旗开始,征战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息。朱棣很鄙视老爹畏手畏脚的样子,他的战略方针除了进攻,还是进攻。对内,他仅仅从开始的几千兵

  • 为什么说明朝是亡于自己?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这要从朱元璋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在明末可以挽救明朝吗,明朝灭亡对朱元璋的评价,朱元璋谈明朝能存在多少年

    很多人喜欢明朝,这很好理解。但如果喜欢到不能容忍任何不同的观点,喜欢到认识不到明朝的不足和缺陷,那就很恐怖了。为何那么多人喜欢明朝呢?首先,明朝是汉人建立的封建帝国,尽管本质上和其他朝代没有丝毫区别,但对于拥有大汉情节的人来说,这很值得骄傲。二,明朝下一个朝代是满清,上一个是蒙元,这就形成了一个对比

  • 明朝这位皇帝若能成功,还会有后来的满清吗?为何他却反而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哪些皇帝死的最惨,如果没有李自成满清能灭掉明朝吗,明朝是怎么被满清推翻的

    而他们老朱家的受益,恰恰是建立在剥夺底层基础上的。明朝初期的政策,是影响中后期混乱的主要原因。如果今天所说的这位皇帝能改革成功,绝地不会再有满清的出现。他是谁?是怎么做的?一位堂堂皇帝为何最后却惨遭毒手?·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很多喜欢明朝的朋友提到满清就破口大骂,说满清大搞文字狱、闭关锁国、愚民统

  • 如果崇祯重用魏忠贤,还会有后来的满清入关吗?到底谁是满清帮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和魏忠贤哪个能治国,崇祯皇帝怎样拿下魏忠贤

    土木堡事件,是影响大明整个历史转折的大事件。因为疑点太多,不得不令人怀疑这是一个阴谋,从此代表大地主、大官僚、大家族势力的文官集团彻底把握了朝廷,皇权从此旁落。后来正德的死、张居正被清算、“倭寇”的十年混乱、天启的死、崇祯的自杀……那个大事件背后不透露出阴谋的气息?最终的结果是成王败寇。失败的一方死

  • 朱元璋极力推崇程朱理学吗?为何学者却说恰恰是朱扼杀了程朱理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杀程朱理学,朱元璋与程朱理学,朱元璋用了哪些治国之道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朱元璋手里,这位“海禁”帝王一手给程朱理学做了一个大手术,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知的理学。·理学的发展史很多人说,当《商君书》问世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我国古代的帝制时代。我国是一个政治思想体系成熟非常早的国家,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就造成了古代的中国很牛,超级牛。不但地盘广阔,人文

  • 宋朝那么小,为何那么富?宋到底是不是中华正统?值得我们骄傲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是弱宋的吗,宋朝为什么被称为弱宋,真实的宋朝是怎么样的

    其实大宋很倒霉,也并不弱,看看宋的地图就明白了。他虽然占据了全国最好的位置,是财富的聚集地,不像其他朝代一样,要顾及和扶持偏远地区的臣民,但同时,大宋手里没有燕云十六州,没有了北方的军事壁垒,自然难守国门。即使这样,在瘟疫、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下,大宋依然坚持了三百多年,你能说他弱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

  • 若可以穿越,为何懂历史的人都选宋朝而非唐和明?没对比就没伤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宋朝是真正的“平民化时代”历史学家将我国古代分为五个时代,分别是:贵族、士族、贫民、流氓、奴隶时代,作者将在下一篇文章讲述元明朝的流氓时代。而宋朝为何是平民时代?因为宋朝71名宰相中,有64名是靠科举上位的。而科举制度是伟大的隋炀帝发明的,但由于历史的惯性,隋唐的官员任用依然采取的是士族时代的“

  • 宋朝那么有钱都是怎么赚来的?后世王朝是学不了?还是不愿去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是真的富有吗,宋朝为啥是最富的朝代,宋朝是靠什么富起来的

    作为节度使的老赵,不但武功了得,还是一位好的导演。陈桥事变之后,赵匡胤正式登基称帝,成了一位南征北战的开国皇帝。世事轮回,烛光斧影,命丧黄泉。赵匡胤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收复中原的屏障——燕云十六州。虽然宋朝军事上不算强大,但自保之力还是有的,不然就宋朝那点地盘,周围群狼撕咬,有西夏、辽、金,还有横

  • 宋朝军事到底弱不弱,70%的战胜率下隐藏着什么奥秘?不敢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有着极端民族意识的人至今还很愤恨,为什么宋朝70%的战胜率,在刚刚收复了燕云之地之后三年就亡国了呢?现在56个民族是一家,而历史上各民族那可是泾渭分明。我们不妨从三点出发,揭开宋朝军事实力的真实情况。·宋朝庞大的军事力量我们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会发现,西夏、宋、辽、金、吐蕃各国在剧场里都占有一席之地

  • 明朝真的不割地不赔款,文臣很有骨气吗?看后才知道全是瞎吹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真的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吗,明朝文臣崛起是什么时候,明朝文臣知乎

    ·不要把喜欢变成迷信很多人并不明白,不是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而是被人为基因突变后的“*家思想”!奇怪的是,无论你是满人也好,蒙古人也罢,如果你不尊*,你就不是正统。文人会打着你、逼着你用*家思想来统治百姓。为了和蒙古国人争夺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南宋还把原本定义为“异端学说”的“程朱理学”拜为国学,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