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徽凤阳:一个本有机会成为明朝都城的地方,为何被朱元璋放弃?

安徽凤阳:一个本有机会成为明朝都城的地方,为何被朱元璋放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62 更新时间:2024/1/22 14:37:08

在明朝之前,定都应天的政权大都是身处整个中国分裂时期,如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没有哪一个同意中国的政权定都在这里,故而明初大臣和朱元璋都认为应天缺少作为都城的霸气。不久之后,明军北上,相继占领原北宋都城开封和元大都北京,建都在何处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上议程,然而意见却非常难多:支持建都开封的认为,开封地处中原大地,交通便利,并且离北方近,方便以后对付元朝残余势力;南京地处江南,依靠长江,水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顺天府是元朝都城,有完整的宫殿,可以在修筑皇城时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唐朝都城长安,居关中要地,有险可依;古都洛阳,居全国之中,方便控制全国。

这些城市都有属于各自的优势,而且各自的优势其他城市也不具备,这让朱元璋难以决定,经过长时间考虑之后,朱元璋选中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提到过的城市,那就是临濠。

临濠被朱元璋改为临濠府,辖安徽沿淮淮北全境及江苏部分地区。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已经将开封设为北京,应天设为南京,洪武二年,当他决定建都临濠的时候,便下诏将临濠设为中都,同时命令有关衙门按照修建都城的标准在临濠修建宫城与皇城,将周边县府划归临濠管理,让这个从没有成为过都城的城市具有都城的规模。

洪武六年,朱元璋下诏,将临濠府改为中立府(取居中而定四海之意),次年又改凤阳府,迁治中都城(今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然而,一年之后,朱元璋突然下旨罢废中都凤阳府,一切似乎来得过于突然,是什么促使朱元璋做出如此决定?《明太祖实录》中有关于此事的记载,给出的理由是修建中都耗费大量的钱财:

然而,对于《明太祖实录》中的记载,不少人并不买账,他们认为朱元璋罢建中都并不是因为“劳费”,真正的原因出在修建中都的工匠们身上。

在一个完全没有宫城和皇城的地方,营建这些地方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有相关记载显示光是将一根巨木从产地深山中运到凤阳,按每个劳动力干活一天计算,需要上万人。古代建筑大多都是木制,宫城需要修建很多宫殿,光是运输巨木都需要极多劳动力,更不少说木匠、瓦匠、泥水匠。有人统计过,为了营造中都,凤阳城长期有工匠十万、军士超过十万、因犯罪罚劳役者数万,整个加起来接近30万人。他们常年劳作,不分严寒与酷暑,生活质量极差,吃饭看病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并且背井离乡,很多人死后根本不可能回乡安葬,以至于当时的凤阳城中弥散着怨念之气。

古代很讲究风水,修中都自然不例外,工匠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恨便通过改变一些建筑的细节来改变宫殿的风水,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前往凤阳查看中都建设情况,坐在修好的大殿里感觉后背凉飕飕,心中不免惶恐。当时负责监督修建事宜的是善长,他赶紧将工匠改变风水的事告诉朱元璋,朱元璋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屠杀了大量工匠。

事后,朱元璋非常后悔,毕竟凤阳是自己的故乡,在故乡杀了那么多人,感到非常自责,于是亲自在凤阳祭祀天地,进行自我反省:

自省后,朱元璋罢建中都。凤阳就此失去了成为都城的可能,朱元璋则是将督造凤阳的全部精力放在改建南京上,而那些修建好的宫殿在后来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来,在需要时拆除宫殿,用宫殿材料建其他建筑;二来,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便将凤阳的宫殿用来关犯罪的皇室宗亲,凤阳在朱家人眼中就成了“罪城”,别称“凤阳高墙”。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一场国考:有外国人考中,但最后放弃官职直接回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参加科举有多少人,明朝科举如何授官,明朝的科举怎么考

    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个人写过这种事,在《万历野获篇》就有一篇文章是介绍了当时的第一次国家考试。因为在此之前国家还没有完全收复,所以直到建国第四年,也就是1371年的时候,才搞了第一场考试。那时候是刚刚平定下来,所以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需要人才来帮助他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多找一些人才,所以

  • 宋代古装美男我只服这13位!帅得很有古典感,个个龙章凤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十大惊艳古装美男,让人一眼惊艳的古装美男,最帅气的古装美男

    想也是如此,毕竟宋朝的手工业发达得很,可是比唐朝盛世还要富有诶。而如今也有不少良心剧还原了宋朝时期人们的服饰打扮,生活面貌。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宋朝时期各种各样的男子的风华!一、陈晓由于最近《梦华录》的热播,陈晓一时间风头无两。未播前便引发讨论,开播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虽说后来有些争议,但其实若不

  • 三国时期的克制骑兵战术:诸葛亮的战术一直到明朝都在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怎么战胜骑兵,诸葛亮使用的三个兵种,三国诸葛亮输出战法

    一,诸葛亮克制骑兵的战术我们知道,魏国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在北方原野的战斗中这往往是吴蜀军队的噩梦。缺乏强大骑兵部队的刘备集团,难以,“士卒所凭,以阻突骑之冲突”(《读通鉴论》卷10)。可以大大减杀曹魏骑兵的威力,充分发挥兵精器利、擅长山地作战的刘蜀步兵的长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

  • 如果他不被人害死,明朝还能再活300年,此人想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历史上宁死不屈的人,明朝历史上逃过一劫的人,明朝时期死得最惨的人

    如果有幸遇到了一位“好”皇帝,这个帝国就繁荣昌盛了。如果遇到一位“坏”皇帝,这个帝国就会国破家亡。所以,作为网络时代的现代人,绝对不要相信什么千古一帝的鬼话。无论是秦汉,还是唐宋元明清,他们只要是帝制时代,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唯一所不同的是,明朝离我们很近,我们对明朝的历史知道的多一点而已。很多不懂明

  • 盘点对明朝影响最大的五个人,既有名相,也有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抗金名将韩宇飞,明朝100名将排名,明朝最厉害的十大将领

    张居正,他出身寒门,天资聪颖,胸怀济世之才,历经官场数二十年,终成大器。万历朝任内阁首辅,主政十年间:推行考成法,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推行一条鞭法,革新税赋,梳理财政,百姓为之欢颜,国库充盈,可支10年有余。拯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他敢于改革,锐

  • 宋代水运:体系成熟且发达,为何宋朝漕运资源利用如此高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水运图,宋代江苏漕运,宋朝水运最新消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收入水平和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个朝代,其财政赋税的收入之高,商品经济贸易的吞吐量堪称整个盛唐的三倍有余。而作为宋代经济发展和发达商品贸易的承载体,宋代的水运可谓是功不可没。(1)陆地交通系统的破坏,无法担负起宋代经济腾飞的重任宋代之前的五代十国是一个群雄割据、战乱频仍的局面。而长

  •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宋朝,曾靠这个“武器”制衡对手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最软弱的一个王朝,历史上最软弱的宋朝,宋朝军事实力真的很弱小吗

    可辽国拳头硬,宋朝没他壮,却比他胖,耐揍。双方谁也吞不了谁,所以在后来,签订了 “澶渊之盟”,宋朝每年给辽国一点好处费,总算不用挨揍了,辽国也不用受穷了。 “澶渊之盟”里有一个提议—— 在边境开放榷场,也就是宋辽双方在边境的贸易据点。开放榷场后,辽国发现,宋朝打仗是不在行,但做生意,他们真玩不过。宋

  • 明朝灭亡有个重大因素,为何至今还有人想模糊?这要追溯到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对明朝灭亡的影响,明朝灭亡朱元璋能救过来吗,明朝灭亡的原因和影响

    那就是海禁。大明建国之初,朱元璋先生就制定了“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这是为了海防。但如果明朝按老朱制定那套东西玩下去,明朝早就亡了。作者上篇已经谈过了,在此就不多谈了。在郑和之后,嘉靖年间又开始了严厉的海禁,这也促成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后来隆庆被逼开关,稍微松弛了一点,但终究没逃出海禁的危害和厄运,

  • 明朝萨尔浒之战前最惨烈失败,一万人前来收复失地,却八旗军全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末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是明朝灭亡的吗,萨尔浒之战明朝赢了会怎么样

    四月十三日发布“七大恨”的当天,努尔哈赤就分兵两路,左翼四旗主要攻取东州、马根单二处;努尔哈赤本人及诸贝勒率右翼四旗及八旗精锐亲兵进攻抚顺城。这天夜里忽晴忽雨,努尔哈赤的二儿子、大贝勒代善建议这时采取行动,于是半夜出发,皇太极与努尔哈赤亲自领兵包围了抚顺城。明朝游击李永芳领兵守卫着抚顺城。努尔哈赤给

  • 朱元璋:你不可干政!马皇后不悦,说了8个字,朱元璋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对马皇后有多好,朱元璋为什么只听马皇后的劝的,为何马皇后到死都不肯原谅朱元璋

    在朱元璋的创业生涯中,马皇后多次为朱元璋排忧解难,助朱元璋渡过难关。朱元璋还是郭子仪手下将领时,一次,他被郭子仪的儿子诬陷,称朱元璋心怀不轨图谋反叛,郭子仪一怒之下,便将朱元璋关了禁闭。郭子仪的儿子想趁机除掉朱元璋,于是下令不许任何人给朱元璋饭吃,打算把他活活饿死。正当朱元璋饿得两眼发昏时,马皇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