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杨坚接受了北周静帝的被迫禅位后建了隋,像起他的皇帝一样,杨坚建国初期也是采用各种开明的政策巩固国家统治,包括改革官兵制度,惩处贪官污吏。在他的改革推动下,国家也开始有了起色。他还专门派人修行了国家的刑法,废除了一些刑罚和法规。按理说这应该是件好事,但是杨坚这人说好听点就是比较随心,说不好听就是脾气太大,一上来脾气就什么多不管不顾了,所以修改的宪法在他那基本上没什么用,因为他有时候就不照着法规来,遇到让他气愤的刑案,他一生气就下令杀了人家。
在当时有个专门管理司法的机构叫大理寺,他们对于隋文帝的这种做法很头疼,赵绰就觉得自己的职责就是维护刑法的公正,可是文帝随心惩罚罪人就不公正,所以他就经常因为文帝一时气愤下令杀人上奏顶撞。文帝曾明令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钱币进行交易,什么是不合格的钱币呢?说的就是残次的钱币和假钱,是不是很惊讶那时候就有假钱了?
有一次有两个人在市集上使用不合格的次钱进行交易,让人给发现举报了,这俩人被抓到了当地的衙门,后来这事就被文帝知道了,当时就发怒了,他多次下令说不许使用不合格的钱进行交易,但是还是有人不遵守法规违背禁令,顿时脾气就上来了直接下令说:“把这俩人统统杀了一个不留。”
那个时候皇帝的命令先传到大理寺,再由大理寺下达到当地府衙,接到命令后的赵绰觉得文帝处罚的过了,这俩人虽然有罪但没到砍头的地步。于是他就按下了指令让人们先别下发到府衙,自己着急忙慌的就入宫见文帝去了。
赵绰对文帝说:“这俩人虽然违法,但是按法规也就是打十几板子,没到杀头的程度!还请您重新定罪。”文帝正在气头上呢,哪里管这个罪行到底重不重?他不耐烦的跟赵绰说:“我就下令杀了他俩了,这事你甭管,也轮不到你管!”赵绰为人刚正,自然不会放任不管,毕竟他身为大理寺卿,责任就是监督和执行正确的刑罚。
于是他又跟文帝说:“您把我放在现在这个位置上,我就得尽到我的职责,您现在不按律法办案杀人我怎么能不管呢?”这使文帝更生气了质问他说:“我是天子你是天子?”赵绰听完赶紧跪下说:“您是。”
但是赵绰说完还是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让文帝杀了那两个人,文帝气的扭头走了留下赵绰一人在殿内,最后没得办法才放过那两个人。又有一次有人揭发当时的官员辛亶搞迷信活动,文帝这人没有任何信仰,也最恨人家搞封建迷信活动,听完后一生气又要下令杀了辛亶,赵绰又觉得文帝量刑不对了,又跑去跟文帝说:“辛亶有错但是罪不至死。”
文帝一听更气了就对赵绰说:“你想救他?那行,他不死你死!”说完就命人把赵绰拉下去砍了,赵绰却依旧没有退缩还跟文帝说:“您杀了我可以,但是您不能杀了辛大人,他罪不该死!”文帝本以为赵绰听完自己要杀他后会吓得知难而退,谁知道他死都坚持自己的主意,一气之下就真的命人把赵绰拉了出去。
行刑的人都准备好了只要文帝一声令下就要咔嚓了赵绰了,文帝也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些过火,赵绰说的也不是没道理,就派人去问赵绰可有什么话要说,赵绰却跪在地上耿和脖子说:“我职责所在不怕死!”
过了会文帝的气真的消了,觉得赵绰做的也没错,他也没真的想杀了赵绰,就下令把赵绰放了。之后还大加赞赏了赵绰公正,不惜顶撞自己且不怕死的精神!
在后人看来文帝的功绩的确伟大,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朝廷的所为。赵绰只不过是诸位忠臣中的一员罢了,但是他却凭己力让皇帝改旨意,哪怕被砍头,或许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刚正才没有被真正的处刑。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做人一定要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