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多次顶撞隋文帝,只因职责所在,惹怒文帝差点被砍了脑袋

他多次顶撞隋文帝,只因职责所在,惹怒文帝差点被砍了脑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99 更新时间:2024/2/8 0:58:40

当年坚接受了北周静帝的被迫禅位后建了隋,像起他的皇帝一样,杨坚建国初期也是采用各种开明的政策巩固国家统治,包括改革官兵制度,惩处贪官污吏。在他的改革推动下,国家也开始有了起色。他还专门派人修行了国家的刑法,废除了一些刑罚法规。按理说这应该是件好事,但是杨坚这人说好听点就是比较随心,说不好听就是脾气太大,一上来脾气就什么多不管不顾了,所以修改的宪法在他那基本上没什么用,因为他有时候就不照着法规来,遇到让他气愤的刑案,他一生气就下令杀了人家。

在当时有个专门管理司法的机构叫大理寺,他们对于隋帝的这种做法很头疼,赵绰就觉得自己的职责就是维护刑法的公正,可是文帝随心惩罚罪人就不公正,所以他就经因为文帝一时气愤下令杀人上奏顶撞。文帝曾明令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钱币进行交易,什么是不合格的钱币呢?说的就是残次的钱币和假钱,是不是很惊讶那时候就有假钱了?

有一次有两个人在市集上使用不合格的次钱进行交易,让人给发现举报了,这俩人被抓到了当地的衙门,后来这事就被文帝知道了,当时就发怒了,他多次下令说不许使用不合格的钱进行交易,但是还是有人不遵守法规违背禁令,顿时脾气就上来了直接下令说:“把这俩人统统杀了一个不留。”

那个时候皇帝的命令先传到大理寺,再由大理寺下达到当地府衙,接到命令后的赵绰觉得文帝处罚的过了,这俩人虽然有罪但没到砍头的地步。于是他就按下了指令让人们先别下发到府衙,自己着急忙慌的就入宫见文帝去了。

赵绰对文帝说:“这俩人虽然违法,但是按法规也就是打十几板子,没到杀头的程度!还请您重新定罪。”文帝正在气头上呢,哪里管这个罪行到底重不重?他不耐烦的跟赵绰说:“我就下令杀了他俩了,这事你甭管,也轮不到你管!”赵绰为人刚正,自然不会放任不管,毕竟他身为大理寺卿,责任就是监督和执行正确的刑罚。

于是他又跟文帝说:“您把我放在现在这个位置上,我就得尽到我的职责,您现在不按律法办案杀人我怎么能不管呢?”这使文帝更生气了质问他说:“我是天子你是天子?”赵绰听完赶紧跪下说:“您是。”

但是赵绰说完还是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让文帝杀了那两个人,文帝气的扭头走了留下赵绰一人在殿内,最后没得办法才放过那两个人。又有一次有人揭发当时的官员辛亶搞迷信活动,文帝这人没有任信仰,也最恨人家搞封建迷信活动,听完后一生气又要下令杀了辛亶,赵绰又觉得文帝量刑不对了,又跑去跟文帝说:“辛亶有错但是罪不至死。”

文帝一听更气了就对赵绰说:“你想救他?那行,他不死你死!”说完就命人把赵绰拉下去砍了,赵绰却依旧没有退缩还跟文帝说:“您杀了我可以,但是您不能杀了辛大人,他罪不该死!”文帝本以为赵绰听完自己要杀他后会吓得知难而退,谁知道他死都坚持自己的主意,一气之下就真的命人把赵绰拉了出去。

行刑的人都准备好了只要文帝一声令下就要咔嚓了赵绰了,文帝也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些过火,赵绰说的也不是没道理,就派人去问赵绰可有什么话要说,赵绰却跪在地上耿和脖子说:“我职责所在不怕死!”

过了会文帝的气真的消了,觉得赵绰做的也没错,他也没真的想杀了赵绰,就下令把赵绰放了。之后还大加赞赏了赵绰公正,不惜顶撞自己且不怕死的精神!

在后人看来文帝的功绩的确伟大,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朝廷的所为。赵绰只不过是诸位忠臣中的一员罢了,但是他却凭己力让皇帝改旨意,哪怕被砍头,或许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刚正才没有被真正的处刑。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做人一定要刚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为什么有的政权称为“朝代”,有的政权称为“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代十国各政权的名字及建立者,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五代十国的政权名称和版图

    每个大一统王朝后面都要跟进一个乱世,汉朝之后是诸侯争霸、三国鼎立;西晋之后是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大唐之后则是五代十国乱世。闲话不叙,且介绍一下五代十国情况:五个前后更替的小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与五代并存的十国是: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国、北汉。?大家都没能

  • 为什么李旦只传位给李隆基不传位给其他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隆基李旦,李旦比李隆基大多少岁,李旦和李隆基谁有后代

    唐朝唐朝是在公元六百一十八年时候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因为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所以就经济和国力上来说,开局便是一手好牌。这个王朝一共经历了21位皇帝,一直延续了289年的历史。因为实力强大,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的高度发展,所以唐朝也被人们称为中国封建王朝中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要知道,唐朝的这两百多年是曲

  • 武则天与狄仁杰,表面上看这对君臣相得益彰,其实两人却各怀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和狄仁杰有没有特殊关系,武则天与狄仁杰谁死得早,武则天与狄仁杰的趣事

    这期间,他为治理国家和许多地方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却命运多舛,屡屡遭受别有用心的朝廷官员或同僚的陷害与打击,几起几落,甚至于,数次危及到人身安全。但是,他为了大局利益,敢于在朝廷上犯颜直谏,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但是,武周皇帝与狄仁杰一君一臣,表面上看起来这对君臣相得益彰,然而,两人却各怀心思。对于武则

  •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赵又廷:侠士权谋,皆是幻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又廷狄仁杰共有几部,狄仁杰系列电影赵又廷视频,赵又廷的狄仁杰系列

    赵又廷,即狄仁杰,身居朝廷高位,却与天后武则天有着相互冲突的爱国方式。徐克武侠的第三阶段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不再语带尖锋,他小心翼翼地在钢丝上行走,多了几分顾虑。但这个阶段的徐克无疑又是最清醒的,他看淡了许多东西,但又坚持着一些东西,狄仁杰,只是徐克的自我写照。但是,这样的侠义精神到《七剑》

  • 崇祯自尽前,曾求救于左良玉,他为何手握80万大军却拒绝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他自挂东南枝之前,普经呼唤手握80万大军的左良玉,但遭到拒绝。其原因,崇祯最终也不会知道了。我们做分析就明白,左良玉不出兵,是和崇祯皇帝对农民起义军能够势不可形势的误判有关。此外,还和明将左良玉的个人家族遭遇有关。先说崇祯帝,他在历史上被人称为,不该亡国的国君。崇祯帝17岁登基时,年轻气盛,很想有一

  • 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朱元璋制定了“天下养朱”,害惨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灭亡时朱氏有多惨,明朝的灭亡和朱元璋有关系吗,朱继祖与朱元璋

    明朝末年,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战争爆发,各种矛盾集中爆发,最终以明朝的崩溃和清军的进入告终。 总结明代灭亡的经验教训,不得不提的是历时200多年的藩属制度。 明朝建立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了前朝在混乱兴衰中的经验。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主弱臣强”。朝廷死在大乱时期,没有皇族的保护

  • 古代军事能力最强的8大帝王,朱元璋第3,秦始皇第2,第1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和秦始皇哪个强,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朱元璋的军事成就

    第8名:清圣祖康熙康熙是清朝第2位皇帝,也是清朝罕见有作为的皇帝。康熙在位61年,创造了很多奇迹。例如力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打败俄军,为清朝的疆域奠定了基础。康熙开创了康乾盛世,被历史学家评价为“千古一帝”,但是这个称号得到了民间学者的质疑。第7名:隋文帝杨坚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 朱棣造反成功后,为何要将朱允炆的妃子全部下令处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杀了朱允炆吗,朱棣皇后和妃子,朱棣为什么要讨伐朱允炆

    历朝历代,前朝皇室的下场都不会太好,但是对于妃子这些女流之辈来说,朝廷一般都不会太过于为难的,对于很多继任的皇帝来说,也不会对先皇的妃子做出什么太过于惨绝人寰的事情来。但是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打到了北京城之后,先是宣布朱允炆在这次的打斗中死于大火,然后就下令将朱允炆的妃子们全部处决。朱棣为什么要

  • 该国因错杀一人,惨遭80万大军灭国,后成为大明朝疆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错杀两人后的下场,明朝入关杀了多少人,明朝战争冲突事件

    随着朝代的更迭,便一直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朱元璋在位期间,安南国遭到胡季牦篡位,他担忧明朝会因此追究此事,不久便将皇位禅让于与陈朝王室有血缘关系的胡汉苍。随后,胡汉苍以权理安南国事的称号召集安南群臣向朱棣上书,称陈朝子孙全部死绝,自己是陈朝皇帝的外甥,受到群臣的拥戴,请求朱棣册封他为安南国王。朱棣一开

  • 曹魏和蜀汉谁才是正统?南宋给出的理由实在太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和曹魏,蜀汉和曹魏谁是正统王朝,曹魏蜀汉的真实历史

    三国时期哪一个政权才是更加正统的呢?后来的许多人都有自己的说法,比如南宋和北宋都是由姓赵的皇族建立的政权,但是两者对于三国之中,谁是正统的看法,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北宋的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的时候,涉及到三国时期的时间,都是用曹氏的年号来描述的。北宋这样就是以曹氏为正统,到了南宋的时候,所有的学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