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中邬思道为何把保命办法教给了老十三而没告诉年羹尧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为何把保命办法教给了老十三而没告诉年羹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63 更新时间:2024/1/19 13:25:07

雍正创始团队成员介绍

我们来看一下四阿哥胤禛的夺嫡的创始团队:CEO四阿哥胤禛,团队成员:朝堂帮手十三阿哥胤祥、参谋邬思道、逐渐成长的李卫、大将年羹、编外人员田文静。其中胤禛、胤祥、邬思道、李卫是核心成员,年羹尧从作用来说是核心但是并不贴心。年羹尧向来是见利益就上,根本没有忠诚的概念。顺从四阿哥胤禛,也是因为胤禛掌握着他的前程不得不服。即使这样,年羹尧还和老八胤禩眉来眼去的藕断丝连。

邬思道前半生命运多舛养成了谨言慎行的习惯,尤其是在高福事件后更不敢随便交心

邬先生虽然是大才,但是在之前科考的时候受过打击。这就是雍正继位当天邬思道提出半隐的时候提到三不可用中的“是先帝朝的犯罪之人,先朝钦犯”的出处 。所以当邬思道再次来到雍亲王府的时候,非常的谨言慎行。虽然胤禛对他也不错,但是依然保持了谨慎的态度。

后来看到四阿哥胤禛确实一片至诚,才慢慢地放松下来。但是高福事件的发生,让邬思道谨慎的这根弦又绷了起来。高福因为李卫和小翠的离开去伯伦楼借酒消愁,结果被老八胤禩的管家拉下水。高福吐露了四爷和十三爷如何取得《百官行述》的过程,其实就是背叛了四王爷胤禛。

在十三阿哥的提醒下,邬思道夜访高福。在邬先生的感情攻势下,高福很快交代了自己被拉下水的事实并请邬先生救他。邬思道此时有些丧失了警惕,在高福面前大包大揽的出主意。当高福问是否告诉四爷时,邬思道因为都是为四爷办事就否决了。果然高福按照邬先生的办法把太子写给任伯安的密信交给了八爷,结果这封信从八爷手里到了康熙的御案上。这封信直接逼反了太子,导致康熙五十一年的太子胤礽彻底被废。

邬思道就这一次以半个主人的身份帮助高福化解危机,但是还失败了。四阿哥胤禛因为不允许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一些事情,所以高福被杀绝对有警告邬先生的成分。邬先生才会感叹“杀高福者,邬思道也”。这让邬先生刚刚刚刚打开的心胸又恢复了冷漠,从此谨言慎行依旧。

李卫和十三阿哥胤祥通过自己的真心和热诚才获得邬先生的真心指点

李卫是个机灵鬼,知道自己出去跟年羹尧去四川的目的。所以对四爷吩咐的监视年羹尧的事情做得非常到位,后来年羹尧私自进京拜访老八的消息就是李卫写信告诉四王爷的。李卫是真的知道感恩的,他发自内心地对四王爷胤禛感激。所以四爷交代的事情非常的用心,回京的时候走到胡同口为了表示尊敬都不做轿子走着回家;孩子的名字都叫李忠四爷。这样知恩图报的人是值得尊重的,所以当李卫回到高福的房间感慨的时候邬思道与李卫交心。

李卫一点就透,知道自己的根就是四王爷胤禛。一旦失去了四爷的支持,自己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之所以邬思道敢与李卫交心,一方面是李卫可交;另外一方面是李卫地位低不敏感。这是邬思道唯二交心行为,另外一个是十三阿哥。

通过高福事件邬思道就知道雍正的为人,所以当雍正登基后坚决的功成身退。在第二天临行时,十三阿哥前来送行。要说十三阿哥的为人天真率性行侠仗义,做人没得说。但是他跟雍正走得太近,所以邬思道想到高福的事欲言又止。当老十三提起当年那坛酒,并为邬思道践行的时候邬思道打算冒险提点一下老十三(老十三被圈禁十年的时候,邬思道托胤禛给老十三带去了一坛酒)。

其实邬思道暗示老十三不要这个铁帽子亲王,但是老十三似乎没往心里去。邬思道扫兴打算上车离开,这是后老十三才唯唯诺诺地说:“邬邬先生,我我们对比起您啊”。正是这句典型的老十三特色的掏心掏肺之言再加上彼此十五年的感情,才让邬思道决心给老十三交交心。

这个铁帽子王,你要拼死辞掉才能保你一世平安。与普通人交往,共享乐易共患难难。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啊。

以利益为先的骑墙派年羹尧不不已让邬思道交心

最后我们来说雍正创始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年羹尧,他是一个极具野心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江夏镇屠戮事件是一个,未经主子四王爷允许私自勾结老八是另外一个。说白了年羹尧是以利益为导向,谁能带给自己更大的利益就和谁合作的人。所以随着年羹尧地位的上升,越来越不容易控制。这已经成为胤禛、胤祥、邬思道甚至李卫核心成员的公识,所以当年羹尧升任巡抚的时候李卫就跟着去了四川。很明显李卫就是个眼线,说白了还是不值得信任。

做人做到这个份上,就是做朋友就可能交心更别提政治上的信任了。所以如果不是胤禛确实无人可用,肯定不会有年羹尧的机会。所以邬思道怎么可能给年羹尧这样的人交心呢,更别提什么保命之策了况且依照邬思道的阅历自然看出将来年羹尧下场必然凄惨,如果自己把明哲保身的方法告诉年羹尧将来必然会受牵连。

小结:

邬思道阅历丰富,曾经饱受苦难。所以邬思道基本上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绝对不多管闲事。无论是李卫还是十三阿哥胤祥都是通过自己的真诚感动了邬思道,所以邬先生才传授了明哲保身之道。而年羹尧根本就不具备待人真诚的条件,所以有悲惨的结局也是咎由自取了。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娶的是自己的小姨子,还是皇太极的儿媳妇,还生下了一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太极的妻子都有哪些,皇太极的真实婚姻,海兰珠有没有为皇太极生下儿女

    在古代的社会中,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女性是没有发言权的。一边非常看重女子的贞洁,要是女子有一点有失贞洁的行为,就对她们指指点点。但是一边又毫无顾忌,不为女子的贞洁着想。真的是让女子既遭受身体上的摧残,有遭受到了精神上的伤害。在历史上,女子对待婚姻和丈夫都是忠心不二的。但是男子就不一样了,可以妻妾成群

  • 曾上过《时代》封面,北洋军阀吴佩孚是怎么走向落幕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军阀吴佩孚是怎样死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图片,吴佩孚在哪当军阀

    那么这样一位出色的军阀,究竟是怎么走向没落的呢?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吴佩孚的性格有缺陷,不够厚黑,不适合当老大。当曹锟下野,他当了直系老大后,他的性格缺陷自然而然的就导致他走向了穷途末路。第二次直奉大战之前,通过吴佩孚多年的武力兼并、扩张,曹锟麾下的直系军阀可谓是兵强马壮,不可一世。然而直系的这种

  • 曾国藩说过:人品越差,越爱将这两种话常挂嘴边,希望大家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好坏,曾国藩说人品的重要性,曾国藩讲人品三句话

    话说,在满清的中后期,曾有一个能臣,早年的他并不顺利,科举考七考七落,最终在第八次的考试中才得以入朝为官,之后可谓平步青云短时间内就连续升迁。要说他也确实是个有大才能的人,不过他给后人留下最大的财富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所建立的“处世之道”的大智慧,这个人正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常言道:“官场

  • 李卫官大还是和珅官大?乾隆究竟是有多宠和珅?堪称宠臣狂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珅和李卫有交集吗,乾隆宠臣和李卫谁官大,清朝李卫和珅哪个大

    先来对比一下两人的出身,你会发现这其中有很多的猫腻。李卫是通过捐官得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官职,属于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工,一般明清时代都是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专门下放给那些地主豪绅的闲职,而那些地主豪绅通过官职来显现自己的地位。所以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老百姓称呼那些地主豪绅为“员外”,这就是这个称呼的

  • 当初吴三桂如果不造反,康熙还会杀他吗?这一点决定了他不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不死能打过康熙吗,康熙怎么对待吴三桂的,康熙为什么没杀吴三桂

    作异姓诸侯王,而且当时还是一个汉人大军阀,尤其是吴三桂这种做到裂土封王,割据一方的异姓王爷,历朝历代就没几个能有好下场的。善终只是小概率事件,不得好死才是正常归宿。康熙虽然不是嗜杀之君,但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的杀人逻辑就是不该杀的人,他不会杀,但该杀的人,他一定要杀。就拿尚之信和耿精忠来说,他们两

  • 乾隆说我属马,刘墉说我属驴咱俩同岁,刘墉说了什么让乾隆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墉和乾隆对话,刘墉与乾隆的趣事,刘墉和乾隆下棋有何说法

    1711年属兔,所以乾隆是兔头龙身。而生于1720年的刘罗锅则属鼠。所以综上,题主的这个问话实际是野史的一个段子,真实历史上,是绝无可能有这一出的。颇有意思的是,这个不那么靠谱的民间段子后来还被演绎到了电视剧里。在《宰相刘罗锅》里,这个段子就曾被演绎过。关于这段野史的最原始出处已经找不到了,只知道,

  • 吴三桂真的是冲冠一怒为陈圆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真实照片,吴三桂与陈圆圆啥关系,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恨情仇

    此时,远在辽东对抗清军的吴三桂和五万关宁铁骑成了孤军,被清军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包围。他面临两个选择,降清或者归降大顺。有人说真是因为一个女人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投降了大清,导致神州陆沉,八旗入关。真的吗?吴三桂降清是有过综合性的判断。其一,他和李自成的农民军不熟,和清军很熟。吴三桂一直在辽东前线对抗女

  • 风流短命?乾隆风流成性却活89,原来他的长寿是这三神助攻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还珠格格》中的夏雨荷、《戏说乾隆》里的三位佳人,这些还都仅仅只是宫外乾隆风流事的女主角。而宫内,乾隆光嫔妃就有35位。不得不说用“风流成性”四字形容乾隆,真是一点儿也不为过。人说“多情伤身”,可乾隆却在风流的同时做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1799年2月7日,是乾隆皇帝辞世的日子,这一年

  • 清朝时期,汉族人做官太难,越是为满人效力的汉人多数都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时汉人官员多吗,清朝汉族人最大的官,清朝汉族人的政治地位

    今天,就要盘点多位汉人,他们都曾为满人效力,但是,最后却不得善终。一、定南王孔有德:孔有德是辽东人,在崇祯年间,他还是登州一名参将。后来,他带兵援助辽东,当经过吴桥时他发动兵变,公然背叛了明朝,并占领登州,自立为主帅。辽东位于后金与明朝之间,两军常年在这里交战,而孔有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常常游离于

  • 为什么没人拍元朝历史剧,而清宫戏烂大街?原因曝光:不能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高分历史剧,元朝的哪些历史剧好看,为什么历史剧不拍元朝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后宫一直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么多的皇帝,为什么就偏偏是清朝的剧情很是受欢迎的,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说一下,其实也并非是不能拍的,而是说清朝的历史事件是比较清晰的,出名的事情也很多,很好就此发展剧情。而远超虽然是铁木真更是传奇,但是元朝整个朝代差不多都是在马背上生活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