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斗成一锅粥,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斗成一锅粥,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4/1/21 1:46:57

不过对于很多历史“小白”或者对宋史不太了解的朋友来说,这么多名人在一起打打闹闹,好像关系还不是那么融洽,简直让人看得头大,他们这些人之间到底谁更早出现,当时的地位怎么样?彼此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图片:北宋朝廷的官员们剧照

一、前辈范仲淹欧阳修

1、范仲淹是老大哥

北宋中期最早出现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范仲淹,对于这个人物大家一定不陌生,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可是中学必考,和他一起同朝做官的是欧阳修,不过欧阳修在他面前是妥妥的小兄弟。

范仲淹在宋仁宗时期主持“庆历新政”时欧阳修就跟着参与过,王安石和和司马光又是欧阳修的后辈小弟,都是欧阳修出面举荐给宋仁宗的。

至于苏轼,那就是这些人中年龄和资历最低的一位了,可以说是所有人的弟弟,换个角度来看,苏轼可以看作是欧阳修的门生,因为苏轼科举的那一年,欧阳修奉旨参与了主持工作,这个关系说是师徒并不为过。

从年龄上看范仲淹出生于公元989年,欧阳修是公元1007年,司马光是公元1019年,王安石是公元1021年,苏轼是公元1037年,基本上每个人都差十几岁的样子,在封建时代这个年龄差距那是要隔出一代人的。

从历史上来看,除了苏轼在仕途上起步最晚,成就最低以外,其余几位无一例外都进入到了宋朝的权力中枢,王安石和司马光更是一度位极人臣,大家都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大家,又同朝为官,交际自然是少不了的,事实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实也不一般。

图片:司马光剧照

2、与欧阳修同官同贬

我们先从最早的范仲淹和欧阳修两人说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两句话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熟知的,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上面做官的时候,要挂念民间的百姓是不是过得好,在地方担任职务的时候,要一心挂念皇上是不是能够安心,这是范仲淹的名言,也恰恰反映出了他的政治抱负和中心思想。

宋仁宗这位皇帝对当时国家的冗兵、冗官、冗费额等现象十分不满,于是致力改革,当时范仲淹的职位相当于副丞相,于是被仁宗重用,担任起了改革的“急先锋”,他上疏陈述10余条方案,把当时的老牌贵族们几乎得罪了一遍。

宋朝从开国到仁宗不过经历四朝,你就敢对功勋权贵们下手,这还怎么得了?范仲淹自然而然成了旧势力攻击的目标,慢慢地仁宗无力在两大集团中周旋,采取了向旧贵族妥协的方法,这可害惨了范仲淹。

与其被人拿下不如自己主动一点,于是范仲淹主动请求出京为官,就这样“庆历新政”不足2年宣告失败。当时的欧阳修还是个谏言官,他一直跟着大哥范仲淹搞新政,受到牵连后去地方上做了个滁州知州,代表作《醉翁亭记》就是这个时候写出来的。

图片:范仲淹出京为官剧照

二、司马光、王安石和苏轼的关系

1、一朝的生死对头

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年龄差距相对较小,也都是差不多时间中举,所以可以划为一个年代的人,两人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正逢欧阳修等人搞新政,地位和认知上彼此都存在着代沟。

最开始的时候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感情还比较要好,彼此欣赏对方,有一次宴会时,司马光看到王安石一滴酒都不喝也不迎奉别人,就觉得王安石人品过硬,严于律己,这一点司马光十分敬佩,时间久了,两人还慢慢成为至交好友,可后来两个人为什么分道扬镳了呢?

图片:宴会上剧照

司马光是个对历史研究工作很执着的人,这种人思想上往往很是保守,喜欢因循守旧的社会制度和风尚,不喜欢在政治上搞什么改革尝试。

王安石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是个典型的激进派改革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琢磨新政变法的事情,宋仁宗有了上次的失败教训,不怎么敢做了,就把王安石这一套留给后世子孙去验证,换了一位皇帝后,王安石成了宋神宗身边的大红人,成为宰相开始变法。

司马光知道后气愤的归隐了长达19年之久,王安石的变法被小伙伴出卖,最后以失败告终,紧接着继位的宋哲宗和老太后都是守旧派,于是用了司马光,他一上台直接把昔日好友的变法方案全盘否定,直接把王安石给气死了,两人真是相爱相杀一辈子。

图片:司马光上台剧照

2、特立独行的苏轼

最后咱们看看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他是北宋中期文坛名人中唯一一个和范仲淹没有过交际的人,一是年龄、辈分差的太多,二是苏轼中举的时候,范仲淹已经去世5年了。

不过苏轼和欧阳修、王安石以及司马光之间的交际还是有的,前面说过他和欧阳修的关系,这个是改变不了的。另外,王安石和司马光都结交过苏轼,钦佩他的风采和才华,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几个人的关系就出现了重大变化,当时欧阳修已经退休了。

苏轼认为王安石的变法过于激进,多次上书请求皇帝慎重,王安石心烦直接让他去了外地做官,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苏轼被司马光重新任用,让他做了三品的翰林学士,这也是苏轼仕途的巅峰。

不过苏轼太有自己的想法,认为司马光在政治上过于保守,不应该把之前的新政内容全部废除,这一下就得罪了司马光,苏轼再次被贬外地做官。

图片:苏轼与王安石剧照

其实和王安石以及司马光的关系先后变化,正是苏轼一生仕途不顺的主要原因。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为何都是北方统一南方,而南方很难统一北方?除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中国统一的原因,古代人为什么统一天下,古代国家都是怎么统一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但凡是中国历史上完成统一战争,从来都是从北方向南方统一,从南方向北方统一的政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只有一次,那就是明朝。为什么我国古代时总是北方统一南方呢?图片:发起战争剧照其一、北方几千年来作为政权的核心,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都远强于南方地区。政治方面:纵观中国历史,无论

  • 包拯60岁寿宴,叹息膝下无子,儿媳却突然下跪说:这是您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包拯出生后为什么跟着哥哥和嫂子,包拯的家族现状,包拯有几个随从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据说包拯是象征着聪明智慧的文曲星转世。不过包拯考中进士的时间是公元1027年,但是的包拯也已经28岁了。在考中进士之后便被授任了大礼评事,后来又出任了建昌县的知县。大家只知道包拯是一共父母官,但实际上他还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人。因为父母年迈,所以包拯便请求在合肥附近就

  • 决定明朝和清朝命运的松锦之战,13万明军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什么,明末松锦之战纪实,明朝对清朝的重要战役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对于中国古代来说也有着他特殊的意义,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和一个由外族统治的政权来说,清朝的历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开创是通过打仗来夺得的天下,与清朝交战的就是明朝,明朝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朝代,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他的这一特殊

  • 元朝时汉人真的是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是不是有点离谱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士兵有多少汉人,元朝十几户人共用一把菜刀,元朝对菜刀的管制

    虽说中国的历史从来没有被中断过,但是关于元朝方面的相关书籍却少之又少。朝廷到底有没有出过这么奇葩的规定,或者是某一个时间段甚至某一片区域出现过类似的情形,这些都已经无法查证了。不过,按照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的总体形式来说,这种奇葩的规定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图片:百姓家的菜刀剧照蒙古族虽然打败宋朝,对中

  • 他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拒绝封爵换来免死铁卷,儿子却依旧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两张免死铁券给了谁,用免死铁券被朱元璋免死的人,朱元璋发给李善长的免死铁券

    这其中有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有处理内政堪比萧何的李善长,有神机妙算,屡献妙计的刘伯温,还有一个人,尽管他的名气不如以上几位,却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这九字箴言后来成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基本战略方针,这个人就是朱升。九字箴言,大明立国之本朱升,出生于安徽休宁,从小饱读诗书,在中得进士之后,曾经

  • 他们原本是两兄弟,却为了皇位而反目,但弟弟却挽救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兄弟争皇位最多吗,明朝有哪些人争夺皇位,明朝历史上四次皇位之争

    ①反目始末朱祁钰是在临危受难之际被推上皇帝宝座的,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做皇帝,他既不想,也不知道做皇帝是什么感受。但是随着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命运仿佛跟朱祁钰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当时的大明朝陷入了何种震恐之中呢?有钱的人家都开始紧锣密鼓的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亡南京,大明朝廷中也

  • 朱元璋家祖坟的迷信说法,其中有“赶龙人”使坏一说,过于荒诞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祖坟图,朱元璋祖坟真假对比,朱元璋的祖坟为什么不迁

    这首出自于朱元璋的诗句,展现出来一种江山在我手的帝王霸气,实则也非常符合朱元璋大杀四方的豪迈。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困甚至还做过和尚,但是他却开创了一个时代。这其中固然有元朝腐败,还有时代进程下的必然原因,但是确实也有关于朱元璋本身才能出众,雄心壮志的主观原因。中国皇帝自来讲究出身正统

  • 如果刘邦、李渊、朱元璋三大势力集团逐鹿天下,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李渊朱元璋这三人谁的后代多,李渊与朱元璋谁厉害,李渊vs刘邦

    他们的创业经历一直到现在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并且热度不输隋末趁机崛起建立大唐的李氏集团。有的朋友就问了,如果把刘邦集团、朱元璋集团以及李渊集团放在一起比较,谁的实力更强,优势更大呢?图片:刘邦集团剧照一、刘邦才是赢家1、刘邦可排第一其实从大时代背景下的创业条件以及后来的综合实力来看,无疑刘邦集团要在各

  • 成吉思汗拥有500妃嫔,多是敌人妻女,却为何不怕她们暗杀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杀了多少人,成吉思汗及后人,成吉思汗征战过哪些地方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并且,成吉思汗的故事更为神奇,从一个落难部落首领的儿子,成为了统一蒙古草原的大英雄,并且在对外作战中,一路胜利,成为天生的大赢家。除了在军事上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之外,在自己的个人生活方面,成吉思汗也是男人中的楷模,成吉思汗一生中有40多个有名

  • 河南老农自称朱元璋后人,专家质疑,他拿出了2个难以反驳的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真实后人,朱元璋的后裔有多厉害,朱元璋后人到底有多强大

    我们知道,一个家族如果有过开创王朝的历史,那么这个家族肯定是会繁荣昌盛一时的,且不说皇室成员,光是分封到各地的王爷也是不计其数。不过当这个王朝覆灭了之后,这些皇室的后人便又重新隐姓埋名,以逃避新王朝的追杀。不过到了如今的和平年代,很多“皇族”后人便又都冒出来了,尤其的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