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铁券:以唐朝铁券为基础,统治者拉拢人心的举措

明朝铁券:以唐朝铁券为基础,统治者拉拢人心的举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4/2/5 16:04:46

在现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古装电视剧中,尤其在涉及有关于皇权的政治斗争之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个名词,那便是丹书铁券。对于这一事物,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几乎不可能有任何接触,但通过电视剧,我们却对其能够免除罪行乃至赦免死刑的功能感到惊叹和讶异。

而在明朝时,铁券也不可避免地有着较高的出现频率,成为了明朝时期一个独特的政治现象,并且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研究明朝时期铁券颁发现象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明朝的政治情况无疑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一、明朝的铁券颁发是古今结合的产物

1、铁券在中国历史上早有出现

有关于我国历史上丹书铁券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铜节这一产物,它也是后世丹书铁券的雏形。直到西汉建立之后,铁券这一名称正式出现于中国的历史舞台之上。为了笼络功臣、收买人心,汉高祖刘邦对功臣大肆封赏铁券。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铁券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功臣们封侯的凭证,与后世那种能够免除罪责的免死金牌可以说是截然不同。但无论如何,这依旧是后世铁券制度建立的雏形。此后随着时间的发展,铁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也一直流传,直到南朝时期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丹书铁券与我们想象中的珍贵万分、数量稀少的特点并不相符。而当时间来到唐朝后,我国历史上则出现了第一个铁券颁发的高峰。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便与唐朝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有关。一方面,唐朝内部政治斗争颇为严重,无论是当初武则天执政时期李唐皇室内部的夺权,还是中后期宦官与文人集团的斗争,都使当时的政治环境呈现出混乱的局面,皇帝不得不将颁发铁券来作为一种稳固自身地位的方法。

另一方面,唐朝常年处于对外扩张状态,羁縻统治的存在更是极大增加了唐朝所管辖的领土。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朝统治者便需要针对于那些军功将领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来颁发丹书铁券以收买人心。两者结合之下,共同造就了唐朝时期铁券颁发的高峰时期。当然,这绝不代表铁券就不值钱了。

也正是随着这种铁券颁发在频率等各个方面的提高,既是为了对这些丹书铁券做出更好的管理,也是为了防止官员将其滥用,唐朝政府对于颁发铁券一事也开始建立并完善了相应的制度,如铁券的分藏制度便是在唐朝后期得到了改变,从以往的圆筒瓦形变成了覆瓦状,保存方式也不再是将其分成两半保管的对分收藏。

在宋元时期,铁券的制度在唐朝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直到明朝建立后已经足以为其提供相当丰富的借鉴,明朝也正是在总结历朝历代经验的基础上策划了一整套有关于铁券赐予的规定。事实上,明朝的铁券甚至在形制上都基本上是模仿的唐朝时期的铁券。

2、铁券成为朱元璋拉拢人心的重要工具

作为明朝的建立者,虽然朱元璋在其后半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但如果观看其前半生的人生经历,却也不得不令人心生同情。无论是元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极度压迫,还是连年的大规模天灾,都成为了压垮包括朱元璋在内的诸多平民的力量,迫使他们在造反和死亡两条路之间选择。

最终,在同乡好友汤和的邀请下,朱元璋选择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团,在起义的过程中愈战愈勇,并最终在消灭了陈友谅等割据势力以及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后,成功建立起了明朝。一个新生政权的建立固然令人振奋,但如何维持这一政权的稳固和长久存在,却也成为了一个令朱元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由于朱元璋出身布衣,没有任何家族势力,这使得他在建国后最仰仗的便是那些早年陪自己南征北战的功勋将领,他们也是朱元璋维护自身统治最为牢固的基本盘。因此,不管是从念及旧情还是论功行赏抑或是巩固权势的角度来说,朱元璋都必然给予他们赏赐。

同时,对于其他与自己不甚亲密乃至与自己曾经有过对抗的人,朱元璋也需要给予一定的赏赐,从而起到收买人心的作用,也更能够彰显出自己作为皇帝的气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早在还是吴王时期便开始了对功臣们的封赏行动,颁发铁券则成为了这些封赏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在此后形成具体的制度。

二、明朝时期的铁券有着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1、铁券在形式上是以唐朝铁券为基准的

对于铁券制度,朱元璋等人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铁券究竟长什么样子,明初时期却无人知晓。直到在洪武二年,当时的翰林学士危素进言朱元璋,告知在台州的钱氏仍然保留有一块由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赐予其先祖钱镠的铁券,而钱镠正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

在获得这块铁券后,朱元璋便立即着手开始了明朝铁券的制作过程。当然,这种制作必然不是完全地照搬照抄,比如上面所镌刻的文字便有所变化。但不得不承认,若非是台州钱氏这块保存了四百多年的铁券存在,明朝之前与明朝之后的铁券在形式上必然会有着较大的差异。

2、对于铁券的管理有着严格的章程

对于铁券的颁发,明朝有着一套较为完整的过程。首先,吏部需要核对那些铁券颁发人选的功绩,判断他是否真的有资格能够得到铁券。需要注意的是,功绩核对其实是一个多部门协同完成的工作,因为这些将领的功绩大多是由兵部来进行登记。

同时,根据不同人选的功绩,对于他们所能够获取的铁券的等级进行评定,分别有着公爵、伯爵、侯爵等级别

当这些核对的工作完成之后,吏部便会将人选名单拟定出来并交给皇帝审核。皇帝的审核通过以后,翰林院便需要以皇帝的名义来拟定对应的文本,之后再交由工部制作并送到银作局这一专门的地方刻字和填金。到了这一步,铁券只能算是制作完成。

直到最后,由内府收藏铁券。其中,铁券的左半部分交给印绶监,放到古今通集库这一专门的机构;右半部分则发放给功臣保管,如果在日后需要使用的时候,便将其与左半部分合二为一来验证真伪。

另外,在领取铁券的时候,大臣们需要叩谢圣恩,表达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之后自己会如何来报答皇帝,这也算是古代封建政治体制下的传统环节了。

而对于如何保管自己手上的那份铁券,防止出现盗铸以及为了日后方便核对,明朝政府同样有着明确的规定:“凡草请翰林院,宝请诸内府,左券宝籍归诸古今通集库。凡诰敕勘合籍以急就章为号。凡诰敕之号四:曰仁,曰十二支,曰文行忠信,曰千字文,以千号为满,满则续。”

3、铁券的获取方式较为严格

对于如何获取铁券,明朝时期的典籍上有着这样的记载: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曰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

也就是说,获取铁券的人要么是当初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元勋,要么是跟着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使得造反成功的功臣,再要么就是在武功或者文治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的大臣。总的来说,就是功劳二字。

也因此,纵观明朝在其存在的两百多年间所颁发的两百多块丹书铁券中,以朱元璋洪武年间以及朱棣的永乐年间所颁发的数量最多,占到了全部数量的一半左右。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铁券的颁发却远远不止这些方式。纵观明朝历史,依靠自己的外戚身份或者仰仗宦官又或者外部来将领获得铁券的例子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随着明朝政治陷入腐败,宦官掌权的情况开始出现,通过贿赂当朝宦官以获得铁券的事情可谓数不胜数

有趣的是,由于明英宗本人特殊的经历,他在第二次当皇帝之时的天顺年间,在更短的时间内,却颁发了更多的铁券,这应该是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才所为。

三、总结

总的来说,铁券在明朝时期的颁发又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虽然从理论层面来看,铁券从制作到颁发再到保存这一系列过程都有着严格的法律制度,这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铁券颁发的含金量。

然而,正所谓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由于在具体执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各种漏洞,最终还是导致铁券在明朝时期的颁发在数量上呈现出一定的泛滥状态,这在历朝历代当中都可以说是颇为少见的。但是,也正因为这种大规模的颁发,才为现在的我们流传下来了更多可贵的文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女子地位高?能改嫁但不能继承丈夫财产,武则天发迹揭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发迹原因揭秘,武则天发迹,古代武则天一生有几次婚姻

    而虽然如此,很多女性在嫁入夫家后,地位看似低下,却掌管着一家大小事务,这样看来古代女性的地位看似低微,实际上并不低微。中国在莽荒、夏、商时期,女性的地位是绝对比男性高的,并且这个时期甚至被称为母系社会,女子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其中在商朝,女子不仅可以当官还能够领军作战,更厉害的是,很多女子

  • 南北朝配刀,唐朝配剑,关公的指定武器何时成了“青龙偃月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晋南北朝刀,北宋时期的青龙偃月刀,南北朝兵器图片

    晋朝史家陈寿的《三国志》是我们首先需要依靠的最重要的文献史料,不过从其中寻找不到关羽用何武器的文字。在书中的《关羽传》可读到这样一段文字:“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尽管读者能从中看到作者描述关公杀死袁绍的大将颜良时用的动作词汇是“刺”与“斩”,但这并

  • 安史之乱后,唐朝风光不再,若没此人强势续命,恐难撑过1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衰落的原因,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不能崛起,安史之乱后唐朝现状

    面对统治危局,安史之乱以后的李唐皇室也不乏明君圣主,虽然跟唐太宗,唐玄宗的丰功伟绩无法比拟,但是如果用来延续唐朝的国祚,有些皇帝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在唐朝中晚期诸多皇帝中,第12皇帝唐宪宗李纯的出现就曾给唐朝强势续命,唐宪宗805年至820年在位。此人在位期间,把老祖宗唐太宗李世民的艰苦创业,唐玄

  • 赵匡胤灭掉了哪三个国家,如何对待亡国之君及其漂亮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灭掉了哪个政权,赵匡胤最宠哪位妃子,赵匡胤演义90-100

    那么,赵匡胤都先后灭掉了哪些国家呢?有三个。第一个,后蜀。公元964年,赵匡胤派大将王全斌率兵灭蜀。当时的后蜀已经完全不经打了。当年11月发兵,到第二年正月蜀国就投降了。前后只用了66天的时间。然而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因为王全斌灭蜀之后有点残暴,结果后蜀很快又乱了。后蜀灭亡之后,亡国之君孟昶被送到东

  • 朱元璋是暴君?作为明朝第一功臣,退休后的李善长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啥不封李善长,朱元璋李善长简介,历史上朱元璋与李善长

    为什么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开国功臣,唯独李善长争议最大呢。要知道要论功排名,李善长绝对可以称得上大明第一开国功臣。首先作为当时第一个投奔朱元璋的文人,给后来投奔的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不仅如此,李善长和朱元璋算得上是亦师亦友,两个人一见面就相见恨晚。朱元璋作为农民之子,没接受过教育,文化程度不高,基本算得

  • 宋朝神奇女婴,出生时不哭不笑,圣僧道:“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女婴白玉枕,古代女婴出生就不哭也不闹的原因,宋朝民间小故事

    在中国古代很多和赫赫有名的杰出人物出生时都会天降异象,在史书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出生的时候,天上显现两条金龙,天地间一片金黄。一代女皇武则天出生时,则是空中布满祥云,两只凤凰绕着武府盘旋飞翔,最后向东飞去。宋朝的始祖皇帝赵匡胤出生时也是异象四生,他是一片红光、紫光的笼罩中出生,身上散发着一

  • 明朝将领洪承畴宁死不降清朝,皇太极派妃子劝降,为什么他就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洪承畴之死,皇太极招降洪承畴,大玉儿劝降洪承畴立大功

    洪承畴从小家世就十分地穷困。为了更好地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不大的时候便退学帮母亲做事。每日都需要帮母亲做许多的事。可是分毫沒有使他舍弃念书。每日一有空余的時间,就跑到学馆里边去听课。时间长了也和学堂里的才子混熟了。才子都觉得洪承畴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并且又十分的有梦想,有理想,日后定可有一番做为,

  • 忽必烈为镇压南宋皇气,居然把宋理宗的首级,做成了这个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忽必烈怎么对待南宋小皇帝,忽必烈对待南宋皇室,南宋宋理宗

    巨大的损失,让忽必烈对汉人的民族抵抗意志十分忌惮,即便在攻入临安俘获宋恭帝后,仍然千方百计想着怎么消弭南宋军民的反抗意志。只不过这还不算最绝的,因为除了搜刮南宋皇室陵墓里的金银珠宝外,杨琏真迦此行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去完成忽必烈镇压南宋皇气、防止江南老百姓怀念故国的任务。为此,杨琏真迦搞出了两件极为恐

  • 明明崇祯是亡国之君,为什么总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和万历的关系,明朝到底是亡于万历还是崇祯,明亡不在崇祯而是亡于万历

    (一)万历中兴其实这么说万历帝,还是有点冤枉。他一共在位四十八年,在位前期,年轻的万历帝励精图治,重用名臣张居正,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使得明朝国力大增,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在这基础上,明朝的军事实力也有了明显的增长,由万历帝亲自主导了“万历三大征”,既巩固了西北边疆,也震慑住了邻国朝鲜,使得明朝

  • 朱元璋诛杀功臣,官员上朝前都交代遗书,为何这三人可以逃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的功臣被诛杀,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的真相,朱元璋上位后诛杀无数功臣

    朱元璋怀疑他的部下会谋害他,抢夺他的皇位。以至于后来在朱元璋的疑心重重中,开始大开杀戒。曾经有许多忠心待他的老部下、患难兄弟,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杀掉,这让人非常的寒心。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贵为皇帝,没有人敢反抗他。曾经一起构建明朝政权的许多大功臣,都被朱元璋冤杀。根据史书上记载,在明朝初期,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