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唐的创立,并不全是李世民的功劳,史书埋没了一个人的贡献

李唐的创立,并不全是李世民的功劳,史书埋没了一个人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40 更新时间:2024/2/21 15:09:21

虽然李渊并不知道在自己死后儿子如何来评价自己,但是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慢慢地他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

谈及唐王朝,很多历史爱好者就会想到一代女皇武则天、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很少有人会提及李唐的创立者李渊,甚至有人认为他胸无大志,能够坐上皇位,完全是他儿子李世民的功劳。

我们今天去西安不难发现李世民、武则天的陵墓前游客人山人海,而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却显得格外冷清,甚至有些人认为李世民实际上才是李唐的创立者,却忽略了唐帝国真正的缔造者李渊。

谁才是晋阳起兵的真正主导者

晋阳是李唐的发迹地,关于晋阳起兵,新旧《唐书》是这样记载的,李渊在担任太原留守期间,晋阳宫监裴寂和晋阳令刘文静加入李氏集团。

刘文静对李世民非常赏识,他常常对裴寂说,李世民是天纵之才,像曹操那样的人物,不是庸碌之辈。

所以刘文静早在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也就是杨玄感反隋失败后,就劝说李世民举兵,两人不谋而合。此后李世民多次苦口相劝父亲李渊起兵,但是李渊总是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

于是李世民决定打算收买李渊最信任的裴寂,他派高斌廉带着重金找裴寂下棋,故意输钱给裴寂,裴寂总是赢钱,自然非常乐意跟高斌廉下棋,时间一长,裴寂跟李世民也开始有了交情。

当时机成熟之后,李世民便把自己举兵的想法告诉了裴寂,希望裴寂帮忙劝说李渊赶紧起兵,裴寂答应了李世民的请求,力劝李渊起兵,但是李渊依旧没有答应,无奈之下李世民与裴寂只能用计逼李渊起兵。

于是李世民等人打算在隋炀帝的行宫晋阳宫内设一个圈套,时任晋阳宫监裴寂请李渊到晋阳宫喝酒,趁李渊喝醉酒之后,便挑选了几位美女陪侍李渊。第二天李渊酒醒之后,大惊失色,晋阳宫内的女人都是隋炀帝的女人,他怎么可以染指,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紧接着裴寂走了进来对李渊说:“你家老二早就做好起兵的准备了,我们也是被逼的,况且现在你也闯下大祸了,事已至此,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等着皇帝杀了你,第二条起兵”。万般无奈之下,李渊只能被迫起兵。

根据新旧《唐书》的记载,晋阳起兵李渊完全是被动者,而李世民才是主导者,但实际上这段记载多半是虚构的,目的就是为了夸大李世民的功绩。

首先,从时间上看,在击败历山飞后,李渊就已经开始密谋举兵,这个时间点远远早于晋阳宴会。

其次,如果裴寂真有力劝李渊起兵之功,为何在裴寂的墓志里却没有丝毫提及,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决意反隋

关陇贵族出身的隋炀帝即位后,竭力打压关陇集团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让关陇集团子弟颇为不满。

公元613年,关陇贵族子弟杨玄感、李密趁隋炀帝征辽东、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起兵反隋,不过因为杨玄感有勇无谋,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同为关陇贵族子弟,李渊并没有参与杨玄感叛乱,反而奉隋炀帝之命负责镇守弘化郡。

此时李渊夫人的族兄窦抗便劝诫李渊起兵,他说:“杨玄感叛乱只不过开了一头罢了,你才是名应图谶的那个人,我们可以趁机举兵。”李渊却让窦抗不要胡说八道,会惹祸上身。

图谶是指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桃李子歌》歌:“桃李子,洪水绕杨山。”大概意思是说李氏当王。虽然李渊拒绝了窦抗的提议,但不代表李渊没有举兵的野心,当李渊听闻《桃李子歌》歌时,他也觉得自己就是名应图谶者,李渊觉得“桃李子”就是指他的姓“李”,而“洪水”是指他的名“渊”。在激动之余,李渊又有点担心,担心隋炀帝会借此除掉自己。

李渊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自从杨玄感起兵后,隋炀帝更加疑神疑鬼,总觉得关陇子弟都要背叛他。

一次隋炀帝召见李渊,恰好李渊生病不能进谏,隋炀帝便问:“李渊得了什么病,能死吗?”,李渊听闻后吓了一身冷汗,原来隋炀帝一直盼着自己死。

不久《桃李子歌》也传到了隋炀帝耳中,隋炀帝大怒派人彻查此事,正好此时李金才得罪了隋炀帝身边的大红人宇文述,在宇文述的挑拨之下,隋炀帝认为李金才是名应图谶者,李敏因为与李金才过于亲密也受到牵连,于是隋炀帝以谋反罪将李敏和李金才等三十几人处死,其家人被流放岭南。

虽然这次李渊侥幸逃过一劫,但李敏和李金才死后,当时李姓的三大家族只剩下李渊一家,这使得李渊更加惶恐不安。杨玄感、李敏和李金才的死让他渐渐明白,隋炀帝不会放过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子弟。如果他不反抗,他将会是第二个李金才,他不能任人宰割,于是李渊下定决心反隋,但是在时机尚未成熟之时,他不能轻举妄动。

为了消除隋炀帝对自己的猜忌,李渊开始吃喝玩乐,想尽一切办法抹黑自己,他想用这种方法来麻痹隋炀帝,以求明哲保身。

可见李渊是一位行事非常谨慎之人,隋炀帝疑心病重,杀人不眨眼,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满门抄斩。

秘密起兵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地区最高军政长官),李渊拿到这份美差事可激动坏了,他对李世民说:“你看古代的帝就封于唐,大家称之为‘唐尧’,也称之为'陶唐',前段时间的谶语‘桃李子’中的桃同“陶”,而山西又是古代的唐国,我们家世代的封号叫‘唐国公’,这难道不是天意,如果我违背天意,必遭祸患”。

这段记载来自《大唐创业起居注》,李世民即位以后,对唐朝建国和李渊在位期间的史料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李世民的目的是为了美化自己,掩盖李渊、李建成在建国中所立的功绩,我们今天看到的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关于李渊、李世民在建国中的作用,史源来自于被李世民修改过的《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所以可信度不高。

但是《大唐创业起居注》却逃过了被篡改的劫难,保留了历史原貌。

从李渊与李世民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李渊并非胆小怕事之徒,也不是李世民描绘的那样不敢起兵,他只是行事比较谨慎。

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期间,以五千的兵力击败农民起义军历山飞的两万多人,历山飞手下的将士们带着家属约数万人投降李渊,李渊实力大增。

突厥趁李渊讨伐历山飞,后方空虚之际,率军攻打马邑,致使马邑失守,为此隋炀帝迁怒于李渊,李渊差点丢了性命,隋炀帝的逼迫加速了李渊起兵的步伐,在李渊看来起兵一事不能再拖延,再拖延可能自己就命丧黄泉。

于是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分别在河东地区、太原城内秘密结交豪杰,同时他还偷偷派人把自己的女婿柴绍召进太原,一起谋划起兵一事。

李唐开国

举兵一事李渊一直秘密进行,他一直没有公开起事。

首先,从实力上来说,当时李渊的实力还不足以与隋朝对抗。

其次,李渊身边还有隋炀帝派来监视他的王威和高君雅,在这两个人的监视下,李渊招兵买马也只能秘密进行,想要扩充兵力非常困难。

为了增强自己实力,李渊还派刘文静游说突厥与之合作,李渊提出雄厚的条件,只要拿下长安城,金银珠宝都给突厥。

公元617年二月,在李渊管治下的马邑,一位名叫刘武周的军人杀马邑太守王仁恭发动叛乱,虽然李渊的后院着火了,但在李渊看来,这也是自己名正言顺扩充兵力的大好时机。

于是李渊打着讨伐刘武周的旗号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和筹备军粮,在数日内招募数千士兵,李渊把这几千人交给李世民统领,并让这支军队驻扎在兴国寺。

此时李渊非常激动地对李世民说:“兴国寺这名字越听越让人舒坦,多好的名字,多么吉利的名字啊。”

尽管李渊起兵之事做得很保密,但王威和高君雅也慢慢察觉出来了一些问题,两人发现李渊在重用一些隋朝的叛臣,这其中包括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两人一致认定李渊有问题。

同年五月,一位名叫刘世龙的乡长向李渊告密说:“王威和高君雅已经知道你的意图了,准备举行祈雨仪式之际,除掉你。”于是李渊决定先手下为强,设计将王威和高君雅杀掉,自此李渊正式起兵,这一天是公元617年五月十五日。

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李渊一开始并没有打着反隋的旗号,而是以“废昏庸的隋炀帝,立代王杨侑”作为自己的旗号,在乱世挟天子以令诸侯方是上策。

在出征长安前,李渊为了防止自家后院起火,他非常谦卑地给李密写了一封信,信中李渊把李密夸得心花怒放,以此来麻痹李密。同时他又派人去稳住突厥人,安排李元吉镇守后院太原。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渊带着长子建成、次子世民率军三万余人向长安进发,先后攻破霍邑,击退屈突通部,占领永丰仓,为了笼络民心,李渊与百姓约法十二章,在唐军攻入长安后,老百姓载歌载舞迎接唐军。

李渊攻入长安后效仿曹操拥立杨侑为帝,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没多久,杨侑禅位于李渊,公元618年,李渊正式登基称帝,建国号“唐”。

更多文章

  • 李世民4位夫人,两个是犯人出身,他们竟给李世民带来一生的心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一共有几个妃子,李世民一生几位皇后,李世民的四妃谁最厉害

    众所周知,在唐太宗年间,其后宫以贵淑德贤四个序号,作为正一品夫人的封号。因此,在李世民的后宫之中,一共有四位夫人,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四位夫人之中,竟然有两个是犯人出身。究其原因,是因早期李世民还不是皇帝之时,对于妻妾的要求之在乎容貌,而其他的一概不管,因此在李世民也就有着不少的犯人作为自己的妾

  • 能成为武则天最信任的人,上官婉儿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官婉儿对武则天忠心吗,武则天为什么愿意重用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跟武则天有关系吗

    也因此一旦有女子跳出这个圈子,打破枷锁,那就是极其吸人眼光的存在,而且即使是到了现在,还有许多人记得这些女子。比如上官婉儿。大家知道她的一生有多么跌宕起伏吗?图片:上官婉儿剧照也许提起古代那些最是放浪形骸的女子,很多人都会想起武则天,毕竟她可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登上帝位的女人,几千年来只有她这么一个

  •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为什么看不起王勃?这个人太浮躁了,我不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炯王勃,王勃与杨炯谁的水平高,王勃杨炯关系怎么样

    这个骈文就是指以四字句、六字句的句子工整对仗的写文章,譬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骈文的典范,你看它的句子都是很工整对仗的,有一种形式美。四个人在唐朝初年都很出名,人一出名,旁观的好事者自然想要给他们排一个名次。《新唐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

  • 隋炀帝称帝仅14年,做出4件大事造福子孙后代,影响后世14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炀帝生平,隋炀帝登基后做了哪些大事,隋炀帝历史大事

    话说,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对于隋炀帝杨广这个人感觉就是一个昏庸无道、性情暴虐的暴君,尤其是在一些史书中记载: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由此可见,隋炀帝的谥号并不怎么好听,评价也是偏于负面。不过,对于这个称号来说并不是在隋朝时期给隋炀帝杨广评价的。而是到了唐朝初期,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给其“追加”

  • 李治真那么软弱无能?能在诸多皇子中争夺皇位一想就不会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治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李治是个窝囊皇帝,历史人物对李治的评价

    公元643年时,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废掉了。此时,次子李泰很得李世民的喜爱,想要培养他做继承人。不过,这李泰太自娇了,过于自大。而且李治这股势力也不可小觑,还有长孙无忌的鼎力相助,最终成功扭转了局势,当上了太子。李承乾失去了太子之位后,曾对李世民说过,李泰这人过于阴险,不适合管理江山。李世民心理已经有

  • 李世民驾崩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咋办?武则天8个字救下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对武则天说我走了你咋办,武则天对唐太宗说的话,武则天跟唐太宗是什么关系

    有这样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说话是一门艺术”。的确,自古以来,会说话的人往往能够发展得比较顺利,并且讨人喜爱。正所谓,言多必失,字字珠玑。很多时候,说错话有可能丧命,而说对话则可能给予自己一个光明的未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种用自己的“语言”自保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故事也一个个都流传千古。在李

  • 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究竟有多狠?这三件事一般人干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要问武则天究竟有多狠?那我只能说她的仕途之路是拿尸体铺的。因此,在她所有暴行里有三件事一般人做不出来。一、亲手弑女杀儿(1)弑女都知武则天做事心狠手辣,却不知她究竟可以狠到什么地步。今天我肯来看看她做过的狠事之一。一直以来,武则天为了夺取后位,都是不惜任何代价。据史料《旧唐书》的记载中:史臣曰中提到

  • 一位都认为没存在感的诗人,看看杜甫对他的评价,连李白都酸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杜甫对李白的评价,杜甫是怎么样评价李白的,李白对杜甫到底是什么态度

    或许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一定会想,能够让大诗人杜甫如此钦佩和盛赞的人,一定是和他齐名的“诗仙”李白吧?事实上并非如此,杜甫怀念的另有其人,大家知道是谁吗?图片:杜甫雕像资料截图一、不一样的天才1、初唐文坛不一样的星可以先告诉大家答案,被杜甫盛赞可以与日月争辉的人不是李白,而是眼前这座旧宅子昔日的主人陈子

  • 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其中“蓬蒿人”是什么人?三十多人答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最有气势的诗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创作背景,李白为什么要葬在当涂青山西麓

    我们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前段时间英国的BBC倒是替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前段时间,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名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从名字就可以看出,BBC把杜甫抬到了最高位置,明显超过了李白。看到这,可能有许多朋友要提出反对意见了,两人风格不同,又怎能相提并论?而且李白的古诗豪迈不已,从气势

  •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为何却被唐代宗逼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仆固怀恩起兵反唐原因,仆固怀恩个人资料,李光弼跟仆固怀恩谁死得早

    一个没交兵权,被宦官陷害,搞得惶惶不可终日,最终五十七岁就忧郁而亡。仆固怀恩作为安史之乱后期,唐军的实际一号人物(郭子仪、李光弼都避嫌了),他自然也是皇帝要防备的对象了。那么,仆固怀恩当时对皇帝的威胁有多大呢?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公元762年四月,唐廷发生内讧。回纥认为此乃灭唐的大好时机。于是回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