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七大濡须都督,一人成为大军统帅,二人跻身江东十二虎臣

东吴七大濡须都督,一人成为大军统帅,二人跻身江东十二虎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02 更新时间:2024/2/24 17:55:35

第一位濡须都督:蒋钦,任职时间为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合肥之战结束后,他也是东吴的首任濡须都督。蒋钦是东吴十二虎臣中的老将,以沉稳干练、因公废私著称,早年以平定贼乱、地方治理建功立业,合肥之战期间,蒋钦力战曹魏名将张辽有功,战后被晋升为荡寇将军、濡须都督,一年后被调回建业,晋升右护军。蒋钦也是著名的江东十二虎臣之一。

第二位濡须都督:吕蒙,任职时间为建安二十一(公元216年)冬,曹操第二次举兵南征时,孙权任命吕蒙为濡须都督率部据敌。同时,吕蒙也是七位将领中,首位英年早逝的濡须都督,终年只有四十二岁。吕蒙到任后,依托之前建起的濡须坞,布置了上万张强弓劲弩加强防御。曹军先锋受到重创,双方陷入了僵持之中。后来,孙权向曹操请和,结束了这场对峙,战后吕蒙被晋升为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病逝后调防陆口,成为继周瑜、鲁肃之后的东吴第三任统帅。

第三位濡须都督:周泰,他也是十二虎臣中的老将,以勇猛善战著称,早年平定地方贼乱时对孙权有救命之恩。周泰跟随吕蒙在濡须据曹时建功,战后被晋升为平虏将军,吕蒙调防后接任濡须都督。周泰在职时,帐下大将朱桓徐盛等将不服管束,为此,孙权亲自出面帮助周泰立威。周泰在职数年,于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因病离职。与蒋钦一样,周泰也因为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被列入江东十二虎臣的行列。

第四位濡须都督:朱桓,他是东吴中期名将。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十月,曹仁出兵濡须时,孙权任命朱桓代周泰为濡须都督率部御敌。朱桓是一位有勇有谋的骁勇悍将,此战中,他面对强敌临危不惧、淡定指挥、分兵突袭,以微弱的兵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朱桓凭此一战成名,同时,他也是东吴在濡须之战中首位取得整场战役胜利的将军。战后,朱桓便因功受封离开了濡须。

第五位濡须都督:骆统,他文武双全,幼年时便以识大体、敢担当而闻名当地,投靠孙权后,在地方就职期间政绩突出。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曹仁进攻濡须时,骆统随朱桓据敌有功,战后赐爵新阳亭侯。朱桓离任后,骆统继任为东吴的第五任濡须都督,他在职期间极为关注吏治民生,曾数次向孙权上谏,陈述时政利弊,皆被孙权采纳。黄武七年(公元229年)在任上病逝,年仅三十六岁。骆统是第二位英年早逝的濡须都督。

第六位濡须都督:张承,他是东吴重臣,辅吴将军张昭的长子,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女婿。张承少年时便以博学多才闻名,与当时的名臣诸葛瑾、步骘严畯等人的关系非常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被孙权任命为西曹掾出仕,后被晋升为长沙西部都尉涉足军界。张承早期在剿灭地方贼寇叛乱时战绩突出,被晋升为奋威将军,赐爵都乡侯,骆统病逝后,成了东吴的第六任濡须都督。

张承为人勇猛刚毅、忠诚正直且非常善于识人,他提拔的蔡款、谢景等人,都是东吴后期的名臣,蔡款官至卫尉,谢景官至豫章太守。张承在职期间勤于政务,经常提携年轻的后进良吏,当时治所内的名士“无不造门”。张承于赤乌七年(公元244年)在任上病逝,时年六十七岁。

第七位濡须都督:钟离牧,他是东吴中后期名将,同时也是史料中记载的东吴最后一位濡须都督。钟离牧早年投靠孙权,赤乌五年(公元242年)被晋升为辅义都尉,领南海太守一职。钟离牧在任期间政绩显著,被晋升为丞相长史,后在平定地方叛乱时建功,被晋升为越骑校尉,赐爵秦亭侯。

曹魏灭蜀后,吴蜀交界处武陵五溪的蛮夷叛乱,众贼寇在东吴境内为祸。钟离牧被晋升为平魏将军、武陵太守,率部赶往平叛。钟离牧到任后,迅速对叛乱进行了雷霆打击,斩恶首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千余级,五溪叛乱得以平定。之后,钟离牧被晋升为公安都督、扬武将军,赐爵都乡侯,后转任濡须都督。

参考书籍:《三国志》

更多文章

  • 东吴后期两位猛将:一个辅国有功被迫自缢,一个战功卓著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吴最后的名将,东吴四大名将简介,东吴后期最厉害的武将

    第一位后期猛将:吕据。据《三国志•吕据传》载,吕据字世议,是东吴前期名将吕范的次子。起初由于其父亲为东吴作出的巨大贡献被出任郎官,后来吕范生病的时候,被晋升为副军校尉帮助统领军事。黄武七年(公元228年),吕范病逝之后,吕据被晋升为安军中郎将开始独立统兵作战。从此便开始在东吴独当一面,并逐渐的成为了

  • 东吴中后期山东籍五大名臣:两位来自临沂,两位来自潍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山东籍名臣第一位:诸葛靓,他是琅琊郡阳都县人,即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诸葛靓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曹魏名将诸葛诞之子,东吴重臣诸葛瑾的堂侄。按照字音读法,他与堂伯父诸葛亮的名字同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因不满司马氏擅权乱政,诸葛诞举寿春之众向东吴请降,为表归降诚意,将诸葛靓送至东吴朝廷为质。诸葛

  • 关羽为何没有请求曹操留下高顺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为啥杀高顺,高顺与关羽,关羽死后曹操反应

    关羽为何要请求曹操放过张辽呢?按照小说的说法,关羽对张辽非常了解,知道他是一位忠义之士,只是命运多舛才不得不依附吕布,故此出言请求。不过,这毕竟是小说之言,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那么,曹操为何处死吕布、高顺和陈宫而唯独放过了张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曹操与吕布之间爆发的徐州之

  • 关羽为何向刘封和孟达求援?历史和小说并不是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封孟达为什么不救关羽,刘封孟达,刘备杀没杀刘封和孟达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大惊,打算迁都。司马懿和蒋济极力劝阻,认为只要能够说服孙权偷袭荆州,樊城之围立解。曹操按照司马懿和蒋济的建议,写信给孙权。孙权果然动心,召集文武商议。谋士张昭曹操并不可信,建议慎重行事。而吕蒙则赞同夺取荆州。最终,孙权采纳了吕蒙的意见,东吴开始了荆州之战的战前准备。吕蒙回

  • 此人镇守西北四十年,三次击败诸葛亮,成为姜维的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姜维斩杀徐质的同时,夏侯霸又将徐质的部下悉数歼灭。姜维命手下将士换上曹军军服,打着曹军的旗号,前往司马昭的营寨。守卫营寨的曹军以为是徐质所部得胜而回,打开寨门。北伐大军进入营寨后,立即发动进攻,司马昭大惊,慌忙上马逃出,途中遭到廖化的追杀,慌乱之间逃到了铁笼山上。等司马昭来到山头才发现,山上的泉水

  • 此人战绩并不出色,为何能成为孙权的女婿?原因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权战绩有多惨,孙权大乔小乔完整版,孙权最真实的评价

    为了还以孙权颜色,魏明帝曹叡命大将曹休率领大军南征东吴的皖城。当时驻守在皖城的吴将审德力战不敌身死沙场,皖城随即被曹魏占领。孙权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有占到便宜而且还为此失去了一座城池。然而让孙权气愤的还不止这些。曹休攻克皖城第二年,原江东十二虎臣中韩当的儿子韩综,竟然假借为父举丧为名率领一家亲族以

  • 三国的悲情名将:对蜀汉忠心耿耿,却因几个文官惨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蜀汉真实事件,三国蜀汉忠心耿耿的人,三国蜀汉名将简介

    但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将,最后却落得了三族被夷灭的下场。这个悲剧的结局,也与他生前的风光形成了鲜明对比,说来也不由得感叹。那么位高权重的魏延,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不少人可能会立马想到,魏延是谋反不成才被诛杀的。但是,这毕竟只是小说家言。此事见于《三国演义》第105回,在诸葛亮死后,魏延终于暴露出了自

  • 刘备苦口婆心,诸葛亮却听不进去,五年后痛哭流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刘备讲了什么话让诸葛亮心寒,梦想三国诸葛亮刘备

    但是诸葛亮毕竟不是神仙,他也不是一直都是神机妙算。曾经在人事问题上,刘备和诸葛亮产生了不同的分歧,而诸葛亮没有尊重刘备的意见,只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最终,历史证明刘备的看法是正确的,诸葛亮为他的独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三国志•马良传》记载:“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嶲太

  • 东吴两大河北籍虎臣:一个名副其实居榜首,一个遭子孙抹黑毁英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吴虎臣后代现状,东吴十二虎臣排名,东吴十二虎臣谁的武功最厉害

    据《三国志•程普传》载,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县人。土垠县,是西汉时设置的古县名,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唐山市北四十里处的银城铺。程普在十二虎臣当中属于一个典型的智勇猛将,也就是说不仅勇武过人,而且还思维敏捷善于应对且很有谋略。并且他的长相还很有特点,从外表看上去很大气、有威严的一个将领。此外,他还是

  • 汉武帝首创一制度,异常残忍,但却一度被北魏皇室奉为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创建了什么制度,汉武帝首创制度,汉武帝的统治手段

    有了儿子作为依靠,女子才能”母以子贵“,这种情况在高门大户以及皇宫之中尤为突出。儿子优秀,母亲才会被人尊敬,身份也会有巨大的提升。然而,在历史上的北魏时期,却不是“母凭子贵”,而是”子贵母死“,这就是北魏赫赫有名的”立子杀母“制度。为什么会有这种制度呢?简单点来讲这是皇家为了保证皇位的顺利交接而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