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明明很强大,为何后来老被秦国欺负?只因楚国贵族逼死一人

楚国明明很强大,为何后来老被秦国欺负?只因楚国贵族逼死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4/2/3 11:53:51

周王朝建立初期,熊绎受封楚国,楚数代国君励精图治辛勤耕耘,终于打造出来了一个强大的楚国。不吹不黑地说,无论春秋还是战国时期,楚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人口众多,妥妥的强大国家一枚。春秋时期,楚国庄王做过“武林盟主”;战国时期,楚国依然当过“合纵国的老大”。 意外的是,强大的楚国到了战国后期就快成了“送土地送人头”的“冤大头”,还老被不如自己的秦国欺负,甚至到了后来秦国还直接灭了楚国。谁也没料到巅峰时有150万土地的强楚后来混得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若楚庄王泉下有知也许还会被气活过来。强大的楚国为何会变成了“软柿子”呢?这就与楚国贵族错误地逼死了当时可以改变楚国命运的战神吴起有关。 众所周知,周王朝的天子之所以会越来越没存在感就是因为周把权力分散给了给个诸侯,这也是分封制不利于朝廷权力统一的弊端。而秦国能够步入强国的重要原因就是依靠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有很多条条款款,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几句话:加强了秦王的统治力,鼓励人们通过为国效力来获得奖励,充分调动了老百姓的劳动积极性。而步入战国时代的楚国也似乎走上了周分封制的老路,这就不利于楚国发展了。

[var1]

刚步入战国时代的楚国非常生猛,一下子消灭了40多个诸侯国,并把自己的疆域拓展到了150万平方公里,并占据着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多个省的地区。可是土地太大了也不好治理,而且那些土地原先本是小诸侯国的领土,万一别人造乱子怎么办?于是楚王也学起了周武王搞起了分封,许多贵族被封为了地方“土皇帝”,这些人是不闹事了,却也坐大了。楚王似乎也调不动那些地方势力的军队了,而且这些小地方上缴的税收也不按国家标准来,全看心情上交税收。 就在这个时候,上天赐给了一位狠人给楚国来实现逆天改命,可楚国却偏偏没有珍惜。这个人就是魏武卒的创立者——吴起。吴起这人非常牛,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狠人。他身经76场战,1场没输,并创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魏武卒。公元前392年,吴起带着5万新兵蛋子打败了秦国50万的恶狼之兵。更为难得的是,这位战国狠人不光只是一个“战争机器”而已,他很有政治头脑,对于政治改革也很有一套。

[var1]

吴起到了楚国以后,一下子就找到了楚国的“七寸弊端”,并且针砭时弊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得不佩服吴起,他的改革处处是对症下药,可以说每条都非常完美地纠正了楚国的漏洞。要是吴起的变法可以全部实施并坚持下去,也许楚国吊打秦国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可是吴起变法有些影响了贵族的利益,尤其“取消三代贵族爵禄”和“把贵族送到楚国偏远地方开荒”等政策打破了贵族“免费吃小灶”的局面,所以这些人恨死吴起了。 吴起的变法得到了楚悼王的支持。吴起变法后,楚悼王统治时期的楚国开始强大起来,国家税收增加不少,军队战斗力提高很多,其他国家都开始有些瑟瑟发抖。结果楚悼王一死,那些贵族就联合起来追杀吴起。他们拿着弓箭追着吴起跑,吴起躲到了王宫,抱着楚悼王的尸首抵挡,楚悼王的尸首和吴起身中数箭,吴起就这样被逼死了。吴起一死,楚国变法就彻底黄了,从此以后,楚国就只有被秦国欺负的份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楚国发动五国攻秦,出了叛徒,我敢说你绝对猜不到是哪国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楚国反秦有多可怕,楚国最厉害的反秦,秦灭楚国的最后一战

    [var1] 晁福林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充分分析了五国联盟之间的内部矛盾,尖锐地指出,楚国和魏国在战争还没开打之前就已经背叛了同盟,他们虽然加入了同盟,实际是貌合神离。 早在几年以前,魏国就表现出游移不定的态度。他们是想向秦国示好的,也愿意接受秦国的“连横”。但是秦国想把魏国树立成首个“事秦”的榜样,

  • 千年前管仲一条毒计,兵不血刃制衡他国,如今成为美国“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管仲毒计成美国杀手锏,管仲的一条毒计图片,管仲兵不血刃

    一位名叫姜小白的少年正飞速赶往齐国,他就是仅存的皇室血脉之一。可是,回国路如取经路般艰辛。姜小白的对手名叫公子纠,身后有鲁国这一强大的靠山。在鲁国的支持下,公子纠派得力干将管仲,去送姜小白见阎王爷。[var1]管仲带兵在姜小白回国的路上埋伏着,见远方赶来的姜小白一行人,蓄力一箭。尖锐的箭头刺穿了马车

  • 220年三国众星陨落:蜀国痛失3位大将,吴国没了大都督,魏国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蜀国所有资料,三国蜀国势力版图,三国深度分析蜀国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朝龚自珍为了劝诫当今皇帝打起精神,不要拘泥于一定的规矩,要打破常规来录取人才的一首诗。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有才能的人,有时候甚至要抵得上千军万马。秦国正是因为有商鞅这个人才,大刀阔斧进行了变法后,国力才有了极大的提升,为后来的一统六国打下了基础。[va

  • 清朝为什么把《山海经》列为禁书?纪晓岚其实很精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真的有个纪晓岚吗,清朝历史上的纪晓岚,2022年山海经是国家禁书吗

    我们知道清朝的时候对于很多的古书做过一次大规模的整理,也就是修订《四库全书》,当时主要负责修订《四库全书》的正是纪晓岚。[var1] 不过虽然清朝名义上是修订《四库全书》,但其实清朝的这次行为对于古代很多的书籍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主要是因为在修订《四库全书》的同时,清朝也会着重将那些对于清朝不利的

  • 战国四君子,有钱、有权、有谋略,为国家披上战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四君子谁的能力强,战国四君子一览表,战国四公子以谋略闻名天下对吗

    [var1]在历史中,战国四君子都是礼贤下士广收门徒之人,每人手中至少有上千门客。他们性格各异,但都是为国殚精竭虑的贵族。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但抛开对国家大事的贡献,他们个人的行为和处事方式却是褒贬不一。真正令人钦佩的只有一人——信陵君魏无忌。看

  • 三国时期的魏国很强大,为何曹操不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魏国地图,曹操在魏国一手遮天吗,曹操魏国什么时候建立的

    [var1]当时曹操,刘备和孙权形成三足鼎立势力,为后来的晋朝的建立打下基础,史书上给他一句极高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管是枭雄也好,能臣也罢,曹操一生的成就是他最好的评价。[var1]首先,三国后期,刘备,孙权先后称帝,曹操却迟迟不肯称帝,当时曹操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遭

  • 如果战国时期晋国三分成韩赵魏,能否阻止秦国兼并天下的势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瓜分晋国的韩赵魏,晋国为什么会分为韩赵魏,韩赵魏不分晋国能得天下吗

    [var1]在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自从秦国实现了商鞅变法之后,这个国家的实力也就是不断地增强,在很短的时间内也就还成为了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而秦国是统一天下的,自然也就需要东出函谷关了,这样阻挡在请过面前的就是韩赵魏三个国家了,这三个国家的实力都是非常的强大的,魏国最开始差点将秦国消灭,而赵国

  • 孔子的学生子贡:不发一兵一卒使鲁国转危为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子和子贡的故事,赵玉平老师讲孔子与子贡,子贡和鲁国的关系

    齐国的执政官田常,企图夺取国家权力,所害怕的是高、国、鲍、晕晏四大家族。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他打算兴兵讨伐鲁国(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齐强鲁弱,鲁国面临灭亡的危险。孔子是鲁国人,得知齐国将要侵鲁的消息,他召集学生们说:“鲁国,坟墓所处,父母之国。今国家危险如此,各位为什么不出去想点办法?”话刚说完,学

  • 春秋末期思想家 “名辨之学”倡始人邓析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思想家简介,春秋时期思想家的故事,春秋末期思想家有哪些

    [var1]简介邓析的法律思想主要有:①反对“刑书”,私造“竹刑”。他不但反对旧的奴隶主贵族,也反对以子产为代表的继承周礼的新贵族。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私自编了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成文法,把它写在竹简上,叫做“竹刑”。②私家传授法律。传说,他聚众讲学,招收门徒,传授法律知识与诉讼方法,还以类似

  • 燕国著名军事家乐毅如何报强齐伐燕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乐毅伐齐消灭了齐国多少兵力,乐毅伐齐全集,乐毅伐齐算灭齐吗

    公元前318年,燕国相邦子之发动内乱继承了燕王哙的王位,因为子之的执政燕国大乱,此时十分强大的齐国趁机攻打燕国,燕王哙因此被杀,所以后来登基为王的燕昭襄王对齐国恨之入骨,而且把杀父破国的血海深仇铭记于心。但是连番内外战乱,已经让原本不是强国的燕国更加的衰弱,于是燕昭襄王为了招揽天下名士,纡尊降贵礼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