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皇帝如此勤政,清朝却更不行了,有这3原因,换乾隆也没办法

嘉庆皇帝如此勤政,清朝却更不行了,有这3原因,换乾隆也没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53 更新时间:2024/2/5 21:01:58

嘉庆皇帝名永琰,是乾隆的15哥。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贵人,34岁才生的他,可见并不受宠。他既不是嫡出,又不是长子,为啥皇帝轮到他来当? 其实,他也是运气极好,前面的哥哥们死的死,剩下的皇上关系不好。其中五阿哥大家比较熟悉,也就是还珠格格里的永琪,很受父皇钟爱,本欲立为储君,后也病逝,主要是乾隆自己太能活了。。。 所以最后,选谁当皇帝的时候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十五阿哥永琰了,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嘉庆皇帝性格内敛隐忍,他的为人处事箴言为“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致诚”,但清朝依旧在他手中开始衰败,更是被人们称之为“嘉庆中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小编认为,主要是下面几个原因: 首先,这是趋势,而非完全是嘉庆的锅。清朝从乾隆后期开始,社会已经弊病丛生,繁盛的外表下危机四伏,其中,有这么两件事值得说道说道。第一件事,主角是个农民,叫陈德,他因为活在社会底层,受尽欺凌,干脆不想活了,于是拿着一把小刀带上15岁的儿子冲进宫中行刺,当时皇帝身边上百名侍卫,竟然全都呆若木鸡,没人上前阻拦,可见当时的社会,不论是底层农民,还是官员,都已经麻木迂腐到了极致。 第二件事就是天理教事件,原本是有5千人起义的,只不过大部队在省外,京城里只有200人,结果外面的因为事情泄露而耽搁了,城里的200人竟然就自己动手了,200名农民能干什么?不就等于集体自杀吗?换句话说,农民们即使自杀也不想在当时的社会生活,可见当时社会已经多病态了。

事后,嘉庆发出《遇变罪己诏》,里面说:“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朕虽再三告诫,舌干唇焦,诸臣仍未能领会……唯返躬修省,改过正心,上答天慈,下释民怨……切勿尸禄保位,益增朕罪。” 从罪己诏中,我们能看出嘉庆遇事总是先反省自己,承认错误,这一点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权贵人士,况是皇帝,能做到反省自身的历史上也是少之又少,嘉庆就是其中一个。 第二个原因,就是嘉庆自身的原因。他过于保守,不敢大刀阔斧改革,嘉庆的保守体现在他禁止开矿。他始终认为,百姓最重要的是吃饱饭,所以重农抑商,而且他认为开矿必须聚集人众,容易滋事。 他还觉得,挖金矿是为了图利,而儒家思想是耻于言利,所以就禁止开矿。

第三个原因,是国际因素。那时候,西方列强已经开始滋扰中国的大门,鸦片也已经开始流入中国,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很难意识得到自身国家的落后,还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他们也没去去欧洲亲眼看过,何况是深宫中的皇帝,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他又怎么能知道呢? 若嘉庆是在唐明这些朝代,嘉庆已经足够被称为一代仁君了,可惜时代不给他这个当明君的机会,就如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一样,如此勤政不还是落得个亡国之君的名号?历史毕竟有局限性,嘉庆能做的,也只能是这样了。 本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唐朝节度使频频造反,而清朝总督却无人反叛,清朝“高明”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节度使权力有多大,明清总督和唐朝节度使的区别,唐朝节度使割据一方的原因

    一句话概括:一个权力受到制约,另一个则很少受制约。只有制约的权力才会听命于中央,不受制约的自然会引来割据,甚至叛乱。清代的总督制度原本是从明朝那继承过来的,临时因事而设,事情结束了就撤走了,这就是临时性的职位。清朝建立后,总督与巡抚成为行省常设的长官,与六部平等出入,权力很大。 为了防止总督专权做大

  • 哪两个盗贼闯入了圆明园?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雨果有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于圆明园和火烧圆明园的资料,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资料,雨果对英法火烧圆明园的评价

    英法联军决定绕道安定门、德胜门,前往圆明园。十月六日,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开始了疯狂的抢劫。闯入圆明园的首先是法国军队,他们每个士兵的口袋里都装满了珍品。 在他们的军营里,准放着珍奇的钟表、绫罗绸缎,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总价值达三千万法郎。虽然英军来得比法军稍晚了一点,但园内的珍宝依然没被抢完。搬不

  •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只跟这个人见了两面,从此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咸丰皇帝与慈禧的故事,咸丰皇帝评价慈禧,咸丰皇帝和慈禧啥关系

    尤其是慈禧太后,她在听说奕訢到热河后,心中联合奕訢一起谋权的计划开始逐渐明朗了起来。 从血缘关系上说,奕訢是小皇帝的亲叔叔,是两位皇太后的小叔子。虽然,他们之间有君臣尊卑的关系,但是,跟一些远支的亲王和异姓大臣相比,他们始终比较亲近一些,可以算是一家人。而且,中国有些俗语是这样说的:“血浓于水”“

  • 咸丰皇帝5个军机大臣,有4个成了顾命大臣,剩下1个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咸丰皇帝身边的大臣,咸丰皇帝一生政绩,咸丰皇帝八大权臣结局

    ▲清朝军机大臣 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不管是处理私事还是公事,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军机大臣,比如说临终托孤这样的大事,军机大臣就是老皇帝托孤的不二人选。 咸丰皇帝去世时同治皇帝只有6岁,不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于是咸丰皇帝就给他找了8位顾命大臣,当时军机处有5位军机大臣,其中4位都有幸入选其中,只有1位

  • 咸丰年间七涧桥命案,只因小吏从中作梗,致使案件越发扑朔迷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咸丰三年,深秋某夜,四川合州城东七涧桥鞠家大门前赫然躺着两具男尸,一个是这家主人鞠海,另一个是他二十岁的儿子鞠安,父子二人陈尸血泊之中,其状惨不忍睹。 鞠家为当地小康之家,父子两个都是为人和善的大夫,擅长治疗蛇毒,而鞠海的妻子向氏以及儿媳周氏更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一家人的生活在外人看来和和美美,怎

  • 咸丰帝迷之自信,惨不忍睹大沽口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1859年大沽口之战,咸丰帝到底有多可怕,血战大沽口

    1858年4月,英、法、美、俄四国使节先后到达天津大沽口外。24日,四国使节共同发出照会,要求清廷派出大员谈判,否则将采取必要手段。咸丰帝此时正为国内战局发愁,忙于内战没空也没心思搭理洋人的他,对此事的态度是:现在内战都没打完,哪有空理你们洋人? 不过,英法两军之前发出的最后通牒——“后果自负”,也

  • 和珅,满清第一美男,官场中的吴彦祖,跟王刚大相径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刚和珅简介,王刚和珅是什么年代的人,王刚和珅视频完整

    和珅不姓“和”,姓“钮祜禄”,满文意思是“狼”的意思,清朝灭亡后,满姓纷纷改汉姓,“钮祜禄”就改为“郎”姓,像现在的郎昆、郎咸平、郎郎等都是钮祜禄氏的后裔。 恭王府里和珅的画像旁边还有一位女人的画像,两人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她不是和珅的老婆,而是雍正的妃子年妃,名叫年秋月,年羹尧是她的哥哥,他

  • 和珅被抄家!官员搜查后却一无所获 嘉庆:把柱子敲开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被嘉庆抄家,和珅被嘉庆抄家拿出遗诏,和珅死于嘉庆多少年

    ▲和珅是清朝有名的贪官,藉由权力获得了巨大的财富。(示意图) 和珅(1750~1799年)是清朝有名的权臣,深得乾隆皇帝宠信,仗着乾隆的喜爱与信任,当时可说是权倾朝野,乾隆甚至将爱女固伦和孝公主(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促使和珅大权在握,成为皇亲国戚。和珅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私欲日益膨胀,利

  • 和珅被抄家时,嘉庆唯独没动一件东西,至今仍保留在王府供人参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被嘉庆抄家,和珅被嘉庆抄家后悔不后悔,嘉庆杀和珅后悔吗

    也因此,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还是皇亲国戚。但伴随着权利地位的增长,随之增长的是他的私人欲望,和珅没有别的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聚敛钱财。说得上是用尽了一切手段来敛财,甚至于利用自己的名望来举办各种的家宴,就一个目的。想要参加拉拢的,给礼金礼品吧,其实他的钱早就花不完了。但没有人会嫌钱多,但天下到底姓爱

  • 和珅被嘉庆赐死,还慢吞吞拿出乾隆赐的保命诏书,打开就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珅被嘉庆赐死,嘉庆查抄和珅完整版,乾隆皇帝死后嘉庆为什么杀和珅

    《左传隐公元年》中的一句话就令人警醒“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是的,做错事就应该接受惩罚,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但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做错事之后不悔改,还想逃脱惩罚。我们看过很多电视剧,其中有一个人物使人印象非常深刻,此人就是和珅。 在剧中,他是一个大贪官,十分狡猾奸诈,形象也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