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后,封建统治者终于意识到了“民”的重要性。
李世民更是说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指的便是百姓众生,舟,自然就是被水托起高高在上的君王。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结束于1864年,这段时间里,战争频发。
自古以来,但有战争,苦的总是平民百姓,经济上通货膨胀,纳税条目更是多如牛毛,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太平天国运动应民声而生,一声号召,四方响应。
但农民运动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朱元璋,但数量很少,更多的是以失败为终,太平天国运动也不例外。
太平天国运动被湘军和淮军剿灭之后,许多关于太平天国的秘密也就此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即便是清政府尽力剿灭太平天国的余孽,但是太平天国仍然有幸存者的存在,更有幸存者活到了96岁。
而他,说出了一个有关太平天国的秘密。
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始末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点,正处于清朝末期,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时间段。
此时的清政府内忧外困,外有列强的眈眈,历经战争,签订种种不平条约,内有农民起义层出不穷,清王朝无力镇压,国内硝烟四起、哀鸿遍野。
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对封建统治阶级和科举制度极端失望,加之当时民生凋敝,社会混乱,洪秀全生活的广州,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很大。
洪秀全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的影响,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
作为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有着很强的领导力,同乡冯云山接受了“拜上帝”的主张,并在广西积极传教,团结了许多贫苦农民,为太平天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洪秀全自称是上帝的儿子,代表天主来拯救世人,倡导“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拜上帝会一建立,便有许多贫苦人民投奔而来。
信众越来越多,对上帝会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于1853年1月11日,于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洪秀全自封为天王。
太平天国成立后,派出军队一路北征,经过湖南省到达湖北省,军队占领了武昌。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占领了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然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三个省份的许多城市,军事上达到顶峰。
农民起义多失败,其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既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去支持他们领导军队,也没有长远的目标,来统治国家。
面对空前的权力和泼天的富贵,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阶层目光短浅且贪图享乐,被眼前短暂的胜利迷了眼,停滞不前。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日渐腐败,人心背离,江河日下。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权力之争,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随着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
幸存者的秘密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参与其中的高层和军队被铲除殆尽,即便是有幸存者,也多半在清政府的追捕下,过着隐姓埋名、提心吊胆的生活。
后来,清政府倒台,封建帝制一朝大厦倾覆,太平天国的参与者们,没有了安全隐患和重重追捕,才渐渐在人群中冒出头来,这其中,就有洪秀全的小舅子——赖汉英。
后期太平天国势弱,洪秀全作为领袖,冥冥之中便有了预感,于是在清政府攻打天京时,洪秀全为了保全妻儿,便提前让赖汉英,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出走。
虽然伤亡惨重,洪秀全也被清政府处置,但其妻子儿女和赖汉英活了下来。
赖汉英身为洪秀全的小舅子,是一个通文史、知医理、擅武艺的人,逃出生天后,隐名埋姓,活到了96岁的高寿。
后来,有人找到了赖汉英,询问他关于太平天国的事情,赖汉英吐露了一个关于洪秀全的秘密,他说,当年杨秀清之死,并不是洪秀全下令致使的。
我们都知道,杨秀清之死是太平天国内讧事件的结果,也是太平天国国运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杨秀清之死的真相是很重要的。
杨秀清自洪秀全建立拜上帝教之时,便跟着洪秀全了,二人是生死之交,一般只要不是谋逆之罪,洪秀全肯定是不会动杨秀清的。
但是,杨秀清却自认有功,让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很多人包括很多当时的太平天国统治高层,都认为这件事惹恼了洪秀全,于是派韦昌辉秘密杀掉杨秀清。
但是赖汉英说,洪秀全并没有因为这件事生气,而是韦昌辉,因为利益,自作主张杀了杨秀清满族,并成功让洪秀全背了黑锅。
因为赖汉英参与了此事,所以清楚地知道真相,但是其他人并不知道事件原始,虽然后来洪秀全也杀了韦昌辉,但世人反而觉得洪秀全坐收渔翁之利。
太平天国的其他高层为此感到心惊,认为洪秀全“走狗死,狡兔烹”,太平天国内讧之乱达到顶峰,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由此衰落。
结语
其实,无论杨秀清为谁所杀,太平天国的衰落都成为了既定的事实,这种结果的产生,是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不会因为一个人、一个真相而改变。
权力犹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的初心,是为了百姓有衣有食,但却在权力倾轧下渐渐迷失,再加上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