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就说东三省,这片地盘原来是女真的老家。明朝表面上对这里有管辖权,不过他们和李朝一样,已经处于高度自治的状态了。
除此以外,元朝被明朝赶到北方以后,形成了后来的北元。整个蒙古和明朝,其实在两百多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势不两立的状态。明朝基本没有对长城以北的控制权。
明朝对新疆地区,基本没有实控权,因为那里有东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吐鲁番汗国等蒙古后裔建立的汗国。明朝虽然对西藏有册封,但并没有驻兵。所以说其实也没有实际管辖权。
明朝疆域图
别扯那些自古以来,就简单提出一个原则:能随意驻兵的地方,才是一个王朝真正的控制地区,其他的都是虚的。
由此可见,其实明朝实际能掌控的范围,大概只有350多万平方公里。当然了,名义上西藏也归属明朝的统治。但是清朝就不一样了,他们打下的地盘,基本都有驻兵权。
清朝对新疆、西藏有实实在在的驻兵权
原来新疆不叫新疆,叫做西域。相对于中原王朝,他们处于西部地区的意思。汉武帝的时候对西域诸国,已经拥有了统治权。到了汉宣帝时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在当地拥有了驻兵权,因此汉朝对新疆的统治是实实在在的。
后世但凡是大一统王朝,基本都维持这种格局。比如说唐朝的时候,在这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有实实在在的数万大军。
可惜五代十国一搅合,再加上北宋通往西域的路被西夏给切断了。自此西域和中原王朝就切断了联系。经历了整个北宋,西域逐渐成了蒙古人的地盘。
元朝疆域图
到了南宋时期,蒙古做大做强,先后灭掉了西夏、金国、南宋,建立了元朝,完成了大一统。这个时候的新疆地区,并没有再次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因为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在这里建立了察合台汗国。这个汗国和元朝基本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所以元朝对新疆没有统治权。
明朝击败元朝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收复新疆的地盘,而是开始重新修筑长城,巩固长城的防御能力。所以说明朝并没有对新疆的控制权。
到了清朝,情况就不同了。康熙皇帝平三藩的时候,新疆地区的诸侯噶尔丹,带领着他的准噶尔汗国,越过了杭爱山,直奔漠北蒙古(外蒙)而来。
漠北蒙古的土谢图汗,连忙向清圣祖求救,这就有了清圣祖三征噶尔丹的战绩。噶尔丹虽然战死了,可准噶尔汗国还在。一直到了乾隆年间,准噶尔大汗噶尔丹策零病逝,清高宗找准机会,一举收复了西域,将这里命名为新疆。
清朝对新疆的掌控,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驻兵。这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打服了当地诸侯,再派一支军队来维持治安,事儿就办妥了。
唐朝疆域图
唐朝的时候,西藏处于吐蕃王朝的统辖范围。这个王朝和唐朝基本上处于同生共死的状态。唐朝走向灭亡的同时,吐蕃王朝也开始土崩瓦解了。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一片大乱,西藏也处于各路诸侯混战之中。到了两宋时期,别说西藏了,就连海拔稍微高点儿的云贵地区,两宋都给放弃了。
元朝的时候就比较猛了,窝阔台汗的儿子阔端,得到了西藏这块封地,他稍微动了动兵马,这里就臣服于蒙古了。等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西藏萨迦派的领袖八思巴主动宣布支持忽必烈,自此西藏就属于元朝的一部分了。
明朝基本继承了元朝在西藏的统治,唯一的区别就是明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对西藏没有驻兵。
清朝初期,西藏处于和硕特汗国的统治之下,这是一个蒙古后裔建立的汗国。在清军入关以后,选择臣服于清朝,但是这种臣服没有任何说服力。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圣祖强行派遣驻藏大臣,并且形成了一种制度,才逐渐开始对西藏的统治。不过好景不长,因为新疆的准噶尔汗国攻入了西藏,灭掉了和硕特汗国,赶走了驻藏大臣。
爱新觉罗·胤禵
等到清圣祖击败噶尔丹以后,西藏再次回到了清朝手里,康熙晚年还特地派遣十四子胤禵带兵入藏。雍正年间,罗卜藏丹津叛乱,霸占了青海和西藏,紧接着就被年羹尧给灭了。
乾隆时期,平定了西藏内乱。自此,西藏便长期处于清朝的实际掌控之下。由此可见,驻兵才是第一法宝。
清朝对蒙古的掌控分3种情况
很多人枉顾历史事实,一言不合就把自古以来挂在嘴边。任何事情都要摆依据讲事实,才能让人信服。
清朝对新疆和西藏的统治,的确是通过多次战争,依靠驻兵才建立起来的。这一点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当年汉朝、唐朝、元朝等王朝也是这么干的,无可厚非。
可是对蒙古,清朝还是比较头疼的。为啥?因为蒙古实力强悍,曾经是地球上最强大的一个民族。怎么统治这个民族呢?
第一,对科尔沁蒙古,清朝采取拉拢态度。
从努尔哈赤、皇太极一直到顺治时期,清朝的皇族,都长期选择与科尔沁蒙古联姻,清朝皇帝身上流着科尔沁蒙古人的血,等于说清朝的江山有蒙古人的一半,那他们自然就不会闹了。
清朝疆域图
第二,清朝也采用了打压手段。
那时候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黄金家族的后裔林丹汗统治漠南蒙古中的察哈尔蒙古,他一直希望统一整个蒙古,恢复成吉思汗的基业。
结果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在皇太极的领导下,将林丹汗顺利消灭,收编了察哈尔蒙古的军队和地盘。
此外,漠西蒙古就是准噶尔汗国所在的位置,也被清圣祖、清高宗给打服了。
第三,对漠北蒙古,清朝采取分化制度。
对于漠北蒙古,也就是如今的外蒙,其实清朝很少管理。那边受到朝廷的管辖比较少,但是为了分化漠北蒙古的各大力量,清廷设立了盟旗制度。他们在漠北蒙古建立了4盟86旗,让他们分而治之。
各盟各旗有非常严格的边界限制,越界是要受到严惩的。所以说,清朝虽然没有直接对漠北蒙古进行军事统治,但已经将漠北蒙古各大贵族的利益与清朝牢牢捆绑在了一起。
清朝对东北的掌控
整个东北都是清朝创业者们的老家,其实不光如此,当年勒拿河到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都是女真人的活动范围。不过后来沙俄的军事力量不断向远东试探,导致勒拿河、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相继落入了沙俄的统治之内。
宁古塔
清军入关以后,东北基本就处于半荒废状态了,主要用来安置一些犯人,著名的宁古塔就在东北。后来为了发展这片土地,清朝鼓励大量关内的人到东北开荒拓土,再次将这片黑土地给搞繁荣了起来。
不过沙俄对东北的入侵,再一次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击退了沙俄军队,在此之后,清朝和沙俄谈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边境。这才使得东北再次获得了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