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堪称明朝第一名臣的张居正,死后却背负无数骂名!

堪称明朝第一名臣的张居正,死后却背负无数骂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39 更新时间:2024/1/20 22:34:38

第二类为乱世之臣,这种大臣不但像第一种大臣一样,掌握圣人之言,而且还掌握着一门独特的学科,厚黑学,这种大臣的破坏力极大,往往能够葬送一个朝代,代表的如安禄山姚广孝之人。

第三种叫做救世之臣,这种人百年难遇,一般一个朝代出不了一个,他们往往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以特殊的方式,拯救一个没落的朝代,而明朝267年的历史中,只出现过一个救世之臣,此人名字叫做张居正

这种人出现的时候,一般比普通人多一些奇异的现象,张居正也是如此,当时他的曾祖父梦到,一只白龟从水中浮了出来,于是给张居正娶了乳名白圭,希望他以后可以光宗耀祖,而张居正也不负此名,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

当时正值嘉靖年间,嘉靖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整日炼丹修仙,不理朝政,国家动乱,流民四起,还在当时朝中还有正臣徐结竭力维持,国家才能够不至于灭亡,但此时的明朝已经内忧外患,如果仍然放任自流,那么整个明朝离灭亡不远了。

徐阶正是治世之臣,她以敏锐的眼光,意识到张居正并非池中之物,在徐阶的引导下,张居正逐渐掌握了官场规则,懂得了朝章国故,更为主要的是,在此时,张居正修成了人生的第一门学科,厚黑学。

如果仅仅会读书的神,那只是普通神,只能算是学神,张居正的人际关系还处理的好。官场是一个大染缸,张居正当官的时候,正是明朝内阁首辅斗争的最激烈的时候,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人草木皆兵。严嵩跟徐阶斗得死去活来,明里暗里,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个回合。严嵩耳目遍布天下,还有一个自称"天下第一聪明” 的儿子严世蕃。严嵩防着徐阶周围所有的人,可就是不防着张居正,很赏识他,呼为小友。徐阶更不用说了,他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入翰林,徐阶提拔的;张居正选为庶吉士,徐阶提拔的;张居正入阁,还是徐阶提拔的。徐阶谋划扳倒严嵩,除掉严世蕃,跟谁商量,张居正;嘉靖帝朱厚熄临终的时候,身为首辅的徐阶负责写皇帝遗诏,跟谁商量,还是张居正。徐阶跟后来的高拱也是龙争虎斗,十分激烈。高拱自命清高,眼睛从来都往天上看,能在他眼里的没几个人。可是高拱跟张居正相交莫逆,两人畅谈人生理想,政治抱负,互为倾心知已,而且两人也几乎同时先后入阁。俺答封贡之初,张居正以独到的眼光主张跟俺答和谈,明朝自诩是天朝上国,跟外邦和谈,还只是一个蒙古的部落,谁都反对,没哪个头这么大支持张居正,只有高拱。俺答封贡几乎是他们俩双人主角的对手戏,铁-般的政治同盟。事实证明,这个同盟的结果奠定了明朝北边土默特等部落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是明朝的铁杆藩篱。张居正是怎么弄的?简直如有神助,这要是晚生几百年,卡耐基都得拜他为师。

隆庆元年,张居正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终于进入了内阁,进入了明朝真正的权力中心,此时摆在张居正面前的,是流民四起,国库空虚,鞑靼犯边,流寇骚扰,百姓民不聊生,而反观朝廷内部,因为嘉靖的不理朝政,大臣争相扶持自己的势力,根本不问国事,在这个烂摊子面前,徐阶出山,可能明朝也只能关门大吉。

可是,在政治上,从来没有永远的同盟,只有永远的利益,在明朝,只有永远的权位。政治同盟再铁,也终究会产生分歧的。他俩开始是怎么闹崩的呢?这跟徐阶有关。高拱当了首辅以后,对徐阶仍不放过,徐阶的儿子有两个都获罪了,就剩下第三个。张居正替思师出面多方斡旋,从容辩解。高拱倒也最后手下留情,却拿这事情开了张居正一个玩笑,一次早朝的时候,当面问张居正,你是不是收了徐家三万两银子的贿赂啊?张居正何许人,高拱会不知道?这种话张居正是接不起的,为官当正,贿赂是一个多么敏感的问题。三万两银子是多少啊,就算是神奸臣贪如刘瑾、严嵩之类,卖个一省巡抚也不到一万两。你高拱佛面僧面都不看,对徐阶穷追猛打,已经很不厚道。徐阶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帮徐阶合理合法的辩护,用得着收银子么?那张居正成什么人了?他俩熟归熟,这种话,是身为一个阁臣能问得出来的吗?张居正指天划誓,坚决没有。高拱赶紧赔罪说,是我没有审察清楚,但是,他不知道这事情已经把张居正得罪得不轻。

张居正上位后,首先做的是整顿国防,与鞑靼通商,同时镇压南边流寇,安抚流民,同时考核管理,去除腐败,在赋税方面,张居正结束了自唐以来的两税法,改为摊丁入亩,简化了收税流程,降低了贪污几率,减轻了农民负担,在张居正如此大刀阔发的改革下,明朝终于走上了正轨。

随着严嵩的老迈与昏聩,徐阶的地位逐渐提高,严嵩看到嘉靖越来越倚重徐阶,就想着法子要打压徐阶及其政治集团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时官场上很多人都不敢与徐阶走得太近。张居正是其中一个特例,他一方面坦然地与徐阶交往,另一方面跟严嵩也处理好关系,他这样做给双方的感觉是:我张居正不厚此薄彼,不掺和你们的斗争,谁也不会得罪。因为张居正的这种姿态,所以严嵩对他与徐阶交往也不在意,反而比较器重他。

从这一点上就可见张居正的政治智慧。人和人总是在接触中产生感情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孤独的,因为这种孤独感,所以渴望与他人沟通与交流,因为沟通与交流,所以才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感与愉悦感。

从“庚戌之变”中张居正已经认清了严嵩的本质,也从政治立场上与严嵩集团划清了界限,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与严嵩保持着良好的接触。逢年过节,甚至严嵩生日的时候,他坚持写祝贺的诗文,甚至在明知严、徐矛盾的情况下,也会很自然地提起自己与徐阶的交往。这既让严嵩保持了对他的好感,也让严嵩认为他与徐阶的关系跟与自己的关系差不多。在严嵩眼里张居正就是一个左右钻营的官油子,现在自己是内阁一把手,张居正维护的就是自己。

1582年,执掌10年权利的张居正去世,赠上柱国,谥号文忠,文忠也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在和平年代,能够得到此谥号,已经是最高的荣誉,张居正的一生奉献,能够得此荣誉,也算不枉此生。

但还没得张居正下葬,在张居正死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晟下课,潘晟是张居正临死前推荐,神宗有次行动,也意味着,张居正失宠了,果然,眼关门见到潘晟下课后,马上枪口反转,对准了张居正,于是神宗再次下令,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抄家,削尽其宫秩,家属全部流放,念起生前苦劳,不再开馆鞭尸,为何拯救明朝的张居正,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这也跟当年张居正的为官举措分不开的,神宗继位的时候,只有10岁,张居正一手把控朝政,对神宗管束居多,在张居正的管理下,神宗也朝着明君的方向发展,但也正因为对神宗的管理严格,让神宗心生愤怒,张居正离职后,大臣们利用这点,开始弹劾张居正,神宗想起往事,对张居正新生怨念,于是下令剥夺张居正生前获得的以前,并将其抄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北宋之时的出色政治家张齐贤,是如何在朝廷之上立足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宋宰相张齐贤的传说,北宋大臣张齐贤,北宋朝廷是如何统治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才华有本领的臣子,而他们的存在也使得中国的统治者得到了一定的帮助,进而使得国家的综合实力有所进展。换而言之,一个成功君王的背后一定站着许多有思想有见地的臣子。例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背后,就站着长孙无忌、魏征等贤臣,而李世民也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创造了唐朝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繁华。除

  • 大明第三功臣冯胜,朱元璋杀他的原因真奇葩,只因结错了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开国功臣冯胜,朱元璋杀冯胜了吗,朱元璋为什么杀死冯胜

    在洪武时期,被杀的开国英雄大多是因阴谋犯罪而被杀,如李善昌、兰屿等,但冯升是意外。事实上,从他的罪行来看,这起犯罪并没有导致死亡。”龚自大放纵“是不是真的。冯升有缺点,但并不傲慢。事实上,冯升的指责无非是“好马”和“寻宝”《明史》曾对他的死作过评价:“然而,他叙述了自己的功过,并没有立即结束这件事而

  • 司马光砸缸路人皆知,你可知他救出的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光砸缸把人砸死的爆笑故事,司马光真的砸过缸吗,司马光砸缸中救的那个小孩是谁

    司马光作为一个大家小时候都听过相关故事的历史人物,算是每个人都熟知的著名人物,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给听故事的小朋友描述一个聪明过人的小孩是如何机智的从庞大的水缸中救出玩伴的,给小朋友们树立一个可供学习的好榜样。无论是课本上还是长辈给我们讲的小故事中,我们都不止一遍

  • 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心中的唯一真爱,她对朱元璋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有多爱马皇后,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是真的吗

    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初次相见是在郭子兴的帐中,那时的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则是一个刚刚参加起义的小卒。在加入郭子兴的起义部队之后,朱元璋很快凭借着战功在军中有了自己的地位,朱元璋不仅擅长打仗,为人还十分精明,懂得如何处事做人,他虽然屡立军功,但却并不居功自傲,在得了赏赐之后,还经常将奖赏发给自己的

  • 明朝系列:荒唐无度的朱厚照,为什么这么多人疯狂为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厚照简历,明朝朱厚照与朱棣的关系,明朝朱厚照是什么人

    01荒唐无度的正德皇帝正德十四年,就藩江西的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给出的借口是正德荒唐无度,不像个皇帝,会误了祖宗江山,自己英明神武,这个位子应该由自己来做。朱宸濠是第四代宁王,第一代宁王是朱元璋的十七子朱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找到朱权半借半抢地把他麾下朵颜三卫夺了过来,还与其约定自己做了皇帝之后,

  • 明朝万历年间,一女子变卖家产,却阴差阳错导致全家皆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家破人亡案例,明朝万历年间发生的事,明朝殉葬史料记载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纷争无法调和,就会导致各种恶性冲突。古往今来,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桩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今天要说的,就是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的一桩惊天冤案。一女子变卖家产,却阴差阳错地却全家皆亡,五年之后,一只野公鸡的偶然行为,揭开了这桩冤案背后的真相……新官上任明朝万历年间,怀庆府来了位

  • 嘉靖年间的大同兵变,大明的边防是朝廷自己从内部捣毁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大同兵变人数,嘉靖辽东兵变,大同兵变的真实结局

    注:明朝的军镇类似现今的军区。九边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宣德之后,随着明朝军卫制度的崩坏,各军镇都面临兵员、军费不足的问题。于是放弃外围防线向内收缩至重镇险关防御,就成了各军镇的共同选择。这样虽然能保证战略

  • 史上著名五大风流客,一个敢与宋徽宗争李师师,一个竟是19岁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师师与宋徽宗,李师师与宋徽宗的生死恋,李师师和宋徽宗谁厉害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算是一个,杜牧风流浪漫长期流连于青楼。但杜牧与今天我要说的这六位风流客比起来,那可就不算什么了。史上有五位非常著名的风流客,且听我讲讲他们的故事。第一位、风流客中最失败的那个——同治皇帝。同治皇帝,算是历史上比较悲剧的一个皇帝了。不但早逝,就算是活着的时候日子也不算好过。娶媳妇本是件

  • 古代7个最神秘的“相关部门”,锦衣卫只能排第4!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第七名:清朝——粘杆处粘杆处,也就是血滴子,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创立的。是清朝的特务机关,正式名称叫尚虞备用处。早在其还是皇子时,便已创立。至其子清高宗后,逐渐被废除。顾名思义,"粘杆处"是一个专事粘蝉捉蜻蜒、钓鱼的服务组织。清世宗还是皇子时,位于北京城东北新桥附近的府邸。内院长有一些高大的树木,

  • 北宋酺宴时期,全国上下君民同乐,由皇上请天下百姓吃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酺宴的意思,宋朝时期宋宴,宋代官宴

    北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发展状况较为稳定的一个朝代,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苏辙、苏轼、苏颂等人都出自北宋,北宋的文化和经济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如此繁荣昌盛的北宋却有着一项特殊的制度,能让皇帝宴请天下百姓吃饭,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赐酺制度",同时这项制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