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光砸缸路人皆知,你可知他救出的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讲?

司马光砸缸路人皆知,你可知他救出的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57 更新时间:2024/2/5 21:13:41

司马光作为一个大家小时候都听过相关故事的历史人物,算是每个人都熟知的著名人物,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给听故事的小朋友描述一个聪明过人的小孩是如何机智的从庞大的水缸中救出玩伴的,给小朋友们树立一个可供学习的好榜样。无论是课本上还是长辈给我们讲的小故事中,我们都不止一遍的听到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砸缸路人皆知,但是我们在长大后偶尔就会想到一个问题,你可知他救出的小孩是谁?

老人们讲故事的时候都从来没有提及过他的名字,课本上也是如此,老师为何不讲?难道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号人物,这个机智少年拯救玩伴的故事是虚构的?还是说这个人物无关紧要历史完全没有记载?

其实都不是,无论是长辈还是老师讲故事以及课文的目的是让小孩子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接触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不过才几岁十岁,小孩子的专注力都是很差的,本来一个故事是非常完整的,情节也很丰富的。但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的目的就是要表现司马光的机智聪明和见机行事。

小孩子们在听故事的时候只要听懂这一点就可以了,如果真的要求故事的完整性那么就是一个冗长的故事了,对于听故事的人来说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枯燥和没有意义的故事,无法辨别出故事的重点,所以说没有交代被救小孩的名字只是一个手法,并不是刻意的躲避。

再者就是这个小孩是有具体名字,而且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名字,这个小孩名叫“上官尚光”,是司马光童年时期邻居家的小孩,在成年以后与司马光为同时期宋朝的官员,在做官的道路上也算是有所作为的,在安石变法期间他就是与司马光一派的反对变法的官员之一,正是司马光有着这样一群与自己交好且主张相同的同僚,司马光在变法期间才有了些许能够和王安石等一众支持变法的官员抗衡、周旋的资本。

有人说司马光在从政上的成就非常的一般,甚至有人对司马光为官期间的一切作为都是消极、负面的看待。但是我们们不可否认的是司马光在文学和史料撰写领域的贡献是非常卓越的,由他参与编撰的《资治通鉴》也算是史学上少有的佳作,同时也是后人们争相追捧的作品,历史影响力极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有关司马光同年的故事大多数都出现在元朝时期所出现的史学书籍

《宋史》中,他的父亲是天章阁的待制,就是在这期间发生了司马光砸缸的事情,从小司马光就显得比周围的人要聪慧许多,早在7岁的时候就能够娴熟的背出

《左氏春秋》,在那个教育水平的时代,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能够熟知

《三字经》、《百家姓》就非常的好了,如同司马光这般能力的小孩实在不多见。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被传开来也为他父亲增添了几分名气,从而在此之后让他父亲的仕途也是平步青云。孩童时代的司马光生活的无忧无虑,他的身边总是有一群和他整天嬉戏打闹的玩伴,这些孩子或大或小,每个人都非常的调皮。有一日大家的目光就被一个放置在假山旁边的大水缸给吸引了,孩子们都非常的好奇水缸中的东西,但是水缸的高度比孩子们高了太多,大家就没有能够达成目标,这个时候司马光的一个玩伴也就是后来的上官尚光就想爬上水缸旁边的假山从上面一探究竟。

而意外却突然就发生了,由于假山上的石头上如同青苔一类的东西太滑,小孩子就不慎跌入了水缸,在场的孩子们看到这番情景都被吓坏了,有的奔走呼救,有的只在原地哭泣,因为他们也没有办法能够救出小孩,就在这个万分紧急的时候,司马光听到了声音赶了过来,稍加思考的他立刻拿起了周边的一块石头,用力一砸将水缸的一侧砸出了一个窟窿,缸中的水就这样一涌而出,小孩也因此得救。

就是这样一个聪慧少年的机智解救同伴的故事流传了开来,司马光也成为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小名人,时至今日这个故事仍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司马光砸缸路人皆知,你可知他救出的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讲?其实并不是老师和长辈们可以的去隐藏上官尚光的名字,也不是个人在后面干了什么不可理喻的大事而是仅仅只是为了精简故事的内容,让听故事的人更加清晰的明白故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成年以后的二人

长大以后的上官尚光成为了北宋时期的一名官员,他也并未忘记司马光的救命之恩,还刻意修建了一个名为“感恩亭”的地方,目的就是为了纪念司马光,在司马光的中年以及晚年,上官尚光一直都是一个支持司马光的人,与他的政见完全一致,哪怕是司马光饱受朝廷其他官员排挤的时候都是一直如此。

司马光在成年以后也是同父亲一样步入了仕途,因为自己身居高位的父亲以及自己在同龄人中表现出的各种优异之处而在早年的仕途中一直一路绿灯,在步入政坛的早年时期更是有着非常多的成就,被皇帝大加赞赏。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后来的司马光有着太多的光环,他童年的救人故事才会流传得如此的广阔。司马光在宋仁宗时期获得了进士及第的功名,随后官衔更是一路直上,乃至逝世之后还被追封为太傅,赐范文正公。司马光为官期间一共经历了四位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影响力也是极强的。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因为反对变法而而被众人排挤,也有过一段时间的挫折生活,但是就是在被发配去编书的这段时间他撰写出了很多的史学佳作,在当代和后世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有人觉得司马光的从政生涯没有过多的亮点,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一点,那就是一个人的影响力以及创造力是要亲眼目睹过,或者见证过才有办法评价的,哪怕是史书也是后来朝代的编写者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内容撰写的,司马光到底是不是一个毫无作为的无能官员,我们没有办法下绝对的判断。我们只能从他留下来的作品中看到他对这个世界和历史的看法,我们也不能否认在

《资治通鉴》的编写过程中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一直都在,那么他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结语

一个故事的出现是存在一定目的的,无论是贬义还是褒义的故事都是如此,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为了向大家展示一个机智聪明的小孩如何救同伴的故事,至于上官尚光的名字是否要有意讲出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只能说给孩童讲没有必要,如果是史料研究和故事改编那就有必要,所以要视时而定。没有必要去纠结这个问题。

参考资料:《宋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心中的唯一真爱,她对朱元璋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有多爱马皇后,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是真的吗

    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初次相见是在郭子兴的帐中,那时的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则是一个刚刚参加起义的小卒。在加入郭子兴的起义部队之后,朱元璋很快凭借着战功在军中有了自己的地位,朱元璋不仅擅长打仗,为人还十分精明,懂得如何处事做人,他虽然屡立军功,但却并不居功自傲,在得了赏赐之后,还经常将奖赏发给自己的

  • 明朝系列:荒唐无度的朱厚照,为什么这么多人疯狂为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厚照简历,明朝朱厚照与朱棣的关系,明朝朱厚照是什么人

    01荒唐无度的正德皇帝正德十四年,就藩江西的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给出的借口是正德荒唐无度,不像个皇帝,会误了祖宗江山,自己英明神武,这个位子应该由自己来做。朱宸濠是第四代宁王,第一代宁王是朱元璋的十七子朱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找到朱权半借半抢地把他麾下朵颜三卫夺了过来,还与其约定自己做了皇帝之后,

  • 明朝万历年间,一女子变卖家产,却阴差阳错导致全家皆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家破人亡案例,明朝万历年间发生的事,明朝殉葬史料记载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纷争无法调和,就会导致各种恶性冲突。古往今来,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桩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今天要说的,就是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的一桩惊天冤案。一女子变卖家产,却阴差阳错地却全家皆亡,五年之后,一只野公鸡的偶然行为,揭开了这桩冤案背后的真相……新官上任明朝万历年间,怀庆府来了位

  • 嘉靖年间的大同兵变,大明的边防是朝廷自己从内部捣毁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大同兵变人数,嘉靖辽东兵变,大同兵变的真实结局

    注:明朝的军镇类似现今的军区。九边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宣德之后,随着明朝军卫制度的崩坏,各军镇都面临兵员、军费不足的问题。于是放弃外围防线向内收缩至重镇险关防御,就成了各军镇的共同选择。这样虽然能保证战略

  • 史上著名五大风流客,一个敢与宋徽宗争李师师,一个竟是19岁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师师与宋徽宗,李师师与宋徽宗的生死恋,李师师和宋徽宗谁厉害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算是一个,杜牧风流浪漫长期流连于青楼。但杜牧与今天我要说的这六位风流客比起来,那可就不算什么了。史上有五位非常著名的风流客,且听我讲讲他们的故事。第一位、风流客中最失败的那个——同治皇帝。同治皇帝,算是历史上比较悲剧的一个皇帝了。不但早逝,就算是活着的时候日子也不算好过。娶媳妇本是件

  • 古代7个最神秘的“相关部门”,锦衣卫只能排第4!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第七名:清朝——粘杆处粘杆处,也就是血滴子,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创立的。是清朝的特务机关,正式名称叫尚虞备用处。早在其还是皇子时,便已创立。至其子清高宗后,逐渐被废除。顾名思义,"粘杆处"是一个专事粘蝉捉蜻蜒、钓鱼的服务组织。清世宗还是皇子时,位于北京城东北新桥附近的府邸。内院长有一些高大的树木,

  • 北宋酺宴时期,全国上下君民同乐,由皇上请天下百姓吃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酺宴的意思,宋朝时期宋宴,宋代官宴

    北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发展状况较为稳定的一个朝代,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苏辙、苏轼、苏颂等人都出自北宋,北宋的文化和经济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如此繁荣昌盛的北宋却有着一项特殊的制度,能让皇帝宴请天下百姓吃饭,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赐酺制度",同时这项制度也

  • 为什么说曹操死后,才是真正的三国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东汉,曹操,三国

    三国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千军万马奔袭,万丈豪情冲天,乱世出英雄!三国英雄之多,影响力之大,即使不喜欢历史的人也能道出好几个来,比如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但是这四个人中,有一个其实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是谁?首先来界定下,三国时期,是上承东汉,下接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足鼎

  • 黄巢起义后,为什么唐朝仍然延续了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黄巢,黄巢起义

    公元907年,也就是大唐天祐四年,想必对于每一位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因为,正是在这一年,历史上存在了289年时间的唐王朝,最终彻底地走向了败亡。而也就是这一年,成为了“五代十国”大乱局的一个开端。可见,积重难返的唐朝在灭亡后,天下的局势反而更加混乱了起来。其实,当我们回顾唐王朝败亡的这段历史时,便能

  • 清朝皇帝真的没有昏君吗,实际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皇帝

    清朝皇帝总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除了康雍乾三朝,剩下的皇帝都平淡无奇,以至于给人的印象就是有清一代没有昏君。清朝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顶级文明,这个没有过渡,让清朝统治者汲取历朝历代的教训不免矫枉过正。清朝继承明朝的政治体制,不设宰相。皇权高度集中,凌驾于所有臣子之上,名为君臣,实为主奴。这就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