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初次相见是在郭子兴的帐中,那时的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则是一个刚刚参加起义的小卒。在加入郭子兴的起义部队之后,朱元璋很快凭借着战功在军中有了自己的地位,朱元璋不仅擅长打仗,为人还十分精明,懂得如何处事做人,他虽然屡立军功,但却并不居功自傲,在得了赏赐之后,还经常将奖赏发给自己的手下,凭借着作战勇猛和在军中的好名声,朱元璋逐渐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为了拉拢朱元璋,郭子兴便将自己极为疼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他,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马皇后陪伴着朱元璋,走过了一段传奇的人生。
在元末战乱的年代,朱元璋过着刀头铁血,连年征战的日子,但马皇后却是始终跟着朱元璋奔波,作为一介女流之辈,她非但没有喊过半句累,反而精心的辅助丈夫,成为了朱元璋身边最重要的贤内助。随着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他的存在也是引起了郭子兴的猜忌,郭子兴还不断地排斥朱元璋,打击他身边的嫡系,这一切很快就被聪慧的马皇后看在了眼里。为了处理养父和丈夫之间的矛盾,她将家里的所有金银珠宝拿出来,献给了郭子兴的妻子张氏,并让张氏给郭子兴吹吹枕头风,让他别再刁难朱元璋了。在马皇后的多番筹措之下,郭子兴的疑虑才逐渐地消除,朱元璋才再次得到了郭子兴的提拔和信任。
随着势力的逐渐壮大,朱元璋开始率领部众逐鹿于江浙地区,但此时建立盘踞于长江上游的徐友谅却把矛头对准了朱元璋,公元1360年,陈友谅邀约张士诚共同夹击朱元璋,很快两方进攻的部队到达了南京市郊,虽然朱元璋亲自带兵抵抗,但是城内的官员和居民却打算趁机逃难,此时马皇后镇定自若站了出来,她将自己的金帛全部拿出来犒劳士兵,稳定了部队的军心,马皇后的做法无疑为朱元璋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们常说贫贱之时方见真情,在朱元璋最为困难的时期,马皇后始终不离不弃跟在身边,和他一起分担困难,这无疑打动了从小就饱受困苦的朱元璋,而在朱元璋称帝之后,马皇后也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位开国皇后。而对于马皇后来说虽然自己已经贵为了国母,但她原先贤惠的性子却一点也没有发生变化。
早期的马皇后因为生活艰难,养成了勤俭朴素的性格,而在成为国母之后,这样的习惯依旧没有改变,她多次以身作则,教导后宫嫔妃要勤俭持家,自己平常穿的衣服也都是洗了又洗,虽然很多都已经破旧不堪,但她还是不愿意换新的,为了帮助民间减轻负担,她还效仿元朝察必皇后令人在后宫架起织机,亲自织理丝绸布料,后来她还将一些剩余的衣服以献爱心的名义捐给了年纪大的老人,让他们能够取衣御寒。
而除了勤俭贤惠之后,马皇后对于朱元璋最大的影响,就是多次劝说他不要妄开杀戒,朱元璋性格暴躁易怒,动辄就会雷霆惩罚,当时大学士宋濂因为自己的长孙犯了错,朱元璋在一怒之下就要将宋濂斩首,马皇后在得知此事,立即劝诫朱元璋要善待学士,但朱元璋却没有听从,后来在与朱元璋吃饭的过程中,马皇后又故意不饮食酒肉,并在宫中为宋濂做福事,马皇后的做法最终还是感动了朱元璋,他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将其安置在了茂州地区。
但人总会走到死亡的尽头,马皇后由于常年劳累,病倒在了床榻之上,当时群臣曾经请求要为马皇后祈祷祭祀,求取太医良方,但是马皇后却婉拒了这一建议,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行了,不想要再劳累群臣,而且她害怕朱元璋会因为医生救治无效而降罪于他们,而在马皇后临终之际,她心心念念念的还是面前的这个男子,她对朱元璋说道,“希望陛下能够求取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也都能够有所依靠。”在一片哭声之中,马皇后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朱元璋感念马皇后对他的恩情,至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