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蒙古族的统治日益残暴,再加上各种天灾,导致民不聊生,各地纷纷爆发了起义,而在起义军中朱元璋率领的一支最终打败了各路诸侯,问鼎了天下,将元惠帝赶出了北京城,将万里江山从蒙古人铁蹄下解放了出来,虽然朱元璋取得了成功,但是元惠帝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在一年之内三次卷土重来,妄图恢复元朝的江山,但是都被朱元璋给化解了,很多人可能并不明白,因为根据历史发展规律,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恨不得有多远躲多远,能够留住性命就不错了,更别说反扑了,但是元朝的情况却不一样,下面就来说一说:
一、蒙古人统治的区域很大,元朝只是一部分
朱元璋消灭了元朝,但是并不是消灭了蒙古,众所周知,成吉思汗的子孙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中国的这块疆域相对于其建立的蒙古帝国来说只是一小部分,所以蒙古人的战略纵深非常大。
二、蒙古人的主力尚在,并未受损
朱元璋的军队进攻蒙古人时,由于行军速度特别快,攻占北京城时并未遇到蒙古人的主力,元惠帝也是无兵可守北京城,所以才仓皇出逃。蒙古依然还有很有实力的将领存在。
三、蒙古人被汉民族同化,认可北京城
蒙古占领中国的这一百多年,其生活习惯早就被汉族同化,对北京城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这是其进攻北京城的内在动力。
你觉得元朝末帝被朱元璋狼狈赶出了北京城,一年之内为什么敢3次卷土重来?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