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家最瞧不起的宋朝才是最大赢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历史

大家最瞧不起的宋朝才是最大赢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62 更新时间:2024/2/5 21:14:14

作者说只有读懂了中华大地上的粮食,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的古代历史。狗尾巴草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粟的草本植物,粟,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谷子,反过来说,狗尾巴草是粟的野生种,也叫莠,在刚长出来的时候和粟的幼苗很难区分,所以词典里才有“良莠不分”的说法。

粟、黍、菽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农作物,相同之处是它们都耐旱和耐贫瘠,且生长期又短,非常适合中国北方的旱地种植。一直到小麦的横空出世,才改变了中国的饮食习惯与人口,唐朝是小麦最后的光辉岁月,唐朝人口大约五千万人,此时北方人口占全国的60%,南方地区则占了40%。在小麦无力支撑起这么多中国人的关键时刻,古代越南人提供了一种优良的稻种“占城稻”,占城稻就是我们现在吃的水稻,由于水稻的产量快速增加,直接激发了宋朝时期的人口大爆炸,到北宋年间中国人口已超过一亿,此时南方人口已经超过北方地区了。

水稻带来的影响远远不及如此,在水稻盛行之前的朝代,平均每百年就会改朝换代一次,当水稻成为粮仓的主角后,每个朝代的寿命接近200年,北宋和它之后的王朝都因为广种水稻而延年益寿了。在宋朝年间中国人口已突破一亿大关,但一直要到清朝玉米、地瓜的传入,才开了另一波的人口增长,经过百年的康乾盛世,人口也突破了三亿,有粮食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税收,古代中国亿万个自耕农上缴的钱粮支撑起了中央王朝。

以我们现在的生活来看,担心的是盐的摄取过高,但在古代盐巴反而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如同当今的石油,从黄帝大战蚩尤到春秋战国,凡是能占领到“河东盐池”的就有源源不绝的盐巴,河东盐池就是中国死海,位于黄河东岸,相当于今天的山西附近一带。从黄帝之后的、舜、禹他们所建立的都城,都在河东盐池周围,足见盐在当时的地位如此之高。时序来到春秋战国,晋国在春秋早期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国,很大程度是因为掌握了河东盐池,谁手里握有更多的盐,谁就等于是有了更多的财富。可是春秋五霸第一称霸的是齐桓公,因为齐国打破晋国对食盐的垄断,他们找到提高海盐产量的技术。

打开中国地形图会发现,中国的地形西边高东边低,河流流向大多是由西向东流,而从气候带来看就等于这条河流的物种几乎相同,例如黄河流域就是小麦产区、长江流域就是水稻产区,就没有交流的必要,中国需要的是纵向的流通,但这些东西流向的大江大河,又成为南北运输的阻碍。

汉朝末年的动荡,导致北方人口的锐减,而大量人民流亡到长江流域,此消彼长下,长江流域的经济实力已足够与黄河流域抗衡,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到三家归晋,虽然司马氏统一了天下,但没多久国家又进入了南北分裂的局面,进入了所谓的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的天才青年隋炀帝,才解决了南北流通的困境,在地图上大笔一挥,一条连接长江黄河的“京杭大运河”就此诞生,在历史中对隋炀帝的记载贬多于褒,但这是由唐朝史家所撰写,怎么可能赞扬前朝的政策,但从历史数据显示,隋炀帝在位时期的中国不比唐太宗的贞观盛世差,只能说李世民的公关搞得好。

历史若只是看领土多寡,宋朝绝排不上号,但若是看经济实力,宋朝绝对是空前绝后,鼎盛时期高达1.6亿贯,即使后来失去北方半壁江山的南宋,收入也能达到1亿贯,就算是之后清朝的康乾盛世,都只有宋朝收入的一半!

从哪里证明呢?

从《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

梁山好汉有杀人放火的、有触犯朝廷律法的、游手好闲的,就是没有穷困潦倒的!

最主要的有两个原因,一是第二段提到的稻米的推广,激发大宋人口的跳跃增长,人口多了税收自然也多了。

二是积极地对外贸易,本来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因党项人造反,建立了西夏阻断了宋朝与中国的陆上贸易,将目光瞄向海外,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更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宋朝打架打不赢,就用钱来买和平,看似不对等的条约,但对宋朝来说这可是相当划算,每年只需向辽国提供30万的保护费。前面有说北宋的年收入高达1亿,等于每年支付不到1%的国库收入,虽然政府没有面子,但以百姓黎民的角度来想,当然是安居乐业的好,宋朝花小钱省大钱,又迎来百年的和平,何乐而不为?

宋辽之间的战争是打不完的,即使这次能赢,不代表宋有资本可以和辽国耗下去。况且无论孰胜孰败,痛苦的永远是老百姓。与其陷人民于水火,那么慷慨一点,做个无关痛痒的冤大头,换取安定,有何不可?

再者,给辽岁币还远比不上打一次仗所花费的金额,说起来也是挺合算的交易。

宋朝还有一项殊荣,世界上第一张纸币的诞生,就发生在宋朝年间的四川,发行之初显露高度现代金融标准,需要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作为基础,不过人心总是贪婪,一段时日之后开始大量的印钞,带来了通货膨胀,民众知道纸币肯定会贬值,于是手头有纸币的都尽快兑换成铜钱或实物,于是市场上纸币充斥铜钱难得,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点像当今的美国,不过现在是全球化逐利的时代,哪里物价高货就往哪里去,所以要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几率较小,但长期来看对美国的国力会有一定的影响。

这本书带给我许多不同的观点,作者叙述的手法风趣,读起来相当轻松,一个朝代的衰亡绝对不是弹指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定都有种种迹象显示,我们习惯从最高领导层找出原因,很少从底层的经济生活寻找病因,百姓们不是吃饱没事干,一定是生活过不下去才会出来造反,横竖都是死为何不拼搏一下,说不定还能咸鱼翻身,如同汉高袓刘邦、明太袓朱元璋等等。

哪个政府真正地为民众着想,就是一个好政府,但当今这个时代,这些西方政客们,想的都是自己的选票及钞票,真心为民服务的没几个,人民不是傻瓜、笨蛋,每到选举季时就会看到一堆平日见不着的人站在马路边,看了就让人唾弃,可怜的美式民主。

(完)

更多文章

  • 大蒙古国3次西征,打下了哪些国家?面积多达2725万平方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他心心念念打算消灭的西夏和金国,在他临终前,都还活着(西夏还剩下一口气)。其次,成吉思汗生前,只进行过一次西征,灭了西辽以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所以说,单纯论成吉思汗打下的地盘,其实也就西辽、中亚、蒙古等地。但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那可就厉害了。大蒙古国一共进行过3次西征,成吉思汗带队西征

  • 作为艺术家,宋徽宗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艺术成就,宋徽宗的真实人生,宋徽宗的艺术水平怎么样

    宋徽宗做皇帝可谓是一点都不行,他是一个顶级享乐主义的人,在位期间重用奸臣,搅得朝堂不安宁。让北宋天下大乱,各地的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北宋王朝由此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虽然作为皇帝宋徽宗并不够格,然而若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恐怕当时宋朝很少有人能比得过宋徽宗,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到底有多高?看一看他所痴迷的那

  • 朱元璋宴请百官,席间刘伯温刚巧看到了酒杯底部,顿时面如土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见刘伯温,刘伯温送朱元璋一筐鱼,刘伯温和朱元璋的关系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之所以可以成功,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刘伯温的存在。据传言,朱元璋曾经宴请朝中百官,刘伯温无意间看到了杯底,一时之间竟然面如土色,他发现了什么?朱元璋对此又是作何反应的呢?号令天下开盛世,态度转变杀群臣当初,朱元璋带领千军万马与其他人共争天下之时,如若不是一众好兄弟为其出谋划,策征

  • 朱元璋有26子,为何无人敢跟朱标争太子?这要看看他背后的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朱元璋朱元璋曾经因为父母亲人的去世而心灰意冷,选择出家为僧,但又在受到朝廷压迫屈辱之时,毅然决然地举起起义的大旗,决心推翻朝廷。1356年时,朱元璋带领起义军队将集庆路占领,并且将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到了1364年,朱元璋开始叫自己吴王,与此同时,朱元璋所带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接连打败陈友谅、张士诚

  • 堪称明朝第一名臣的张居正,死后却背负无数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丞相张居正简介,明朝一代忠臣张居正,张居正为明朝的贡献

    第二类为乱世之臣,这种大臣不但像第一种大臣一样,掌握圣人之言,而且还掌握着一门独特的学科,厚黑学,这种大臣的破坏力极大,往往能够葬送一个朝代,代表的如安禄山,姚广孝之人。第三种叫做救世之臣,这种人百年难遇,一般一个朝代出不了一个,他们往往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以特殊的方式,拯救一个没落的朝代,而

  • 北宋之时的出色政治家张齐贤,是如何在朝廷之上立足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宋宰相张齐贤的传说,北宋大臣张齐贤,北宋朝廷是如何统治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才华有本领的臣子,而他们的存在也使得中国的统治者得到了一定的帮助,进而使得国家的综合实力有所进展。换而言之,一个成功君王的背后一定站着许多有思想有见地的臣子。例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背后,就站着长孙无忌、魏征等贤臣,而李世民也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创造了唐朝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繁华。除

  • 大明第三功臣冯胜,朱元璋杀他的原因真奇葩,只因结错了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开国功臣冯胜,朱元璋杀冯胜了吗,朱元璋为什么杀死冯胜

    在洪武时期,被杀的开国英雄大多是因阴谋犯罪而被杀,如李善昌、兰屿等,但冯升是意外。事实上,从他的罪行来看,这起犯罪并没有导致死亡。”龚自大放纵“是不是真的。冯升有缺点,但并不傲慢。事实上,冯升的指责无非是“好马”和“寻宝”《明史》曾对他的死作过评价:“然而,他叙述了自己的功过,并没有立即结束这件事而

  • 司马光砸缸路人皆知,你可知他救出的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光砸缸把人砸死的爆笑故事,司马光真的砸过缸吗,司马光砸缸中救的那个小孩是谁

    司马光作为一个大家小时候都听过相关故事的历史人物,算是每个人都熟知的著名人物,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给听故事的小朋友描述一个聪明过人的小孩是如何机智的从庞大的水缸中救出玩伴的,给小朋友们树立一个可供学习的好榜样。无论是课本上还是长辈给我们讲的小故事中,我们都不止一遍

  • 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心中的唯一真爱,她对朱元璋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有多爱马皇后,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是真的吗

    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初次相见是在郭子兴的帐中,那时的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则是一个刚刚参加起义的小卒。在加入郭子兴的起义部队之后,朱元璋很快凭借着战功在军中有了自己的地位,朱元璋不仅擅长打仗,为人还十分精明,懂得如何处事做人,他虽然屡立军功,但却并不居功自傲,在得了赏赐之后,还经常将奖赏发给自己的

  • 明朝系列:荒唐无度的朱厚照,为什么这么多人疯狂为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厚照简历,明朝朱厚照与朱棣的关系,明朝朱厚照是什么人

    01荒唐无度的正德皇帝正德十四年,就藩江西的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给出的借口是正德荒唐无度,不像个皇帝,会误了祖宗江山,自己英明神武,这个位子应该由自己来做。朱宸濠是第四代宁王,第一代宁王是朱元璋的十七子朱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找到朱权半借半抢地把他麾下朵颜三卫夺了过来,还与其约定自己做了皇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