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时期的十个名相,个个才能出众,皆堪称不世出的奇才!

北宋时期的十个名相,个个才能出众,皆堪称不世出的奇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47 更新时间:2024/1/25 0:59:22

赵普 第二位吕端 吕端出生于官宦人家,从小在学问上有很大进步。公元995年任宰相。在位时识大体,重视简化。太宗说:“小事混乱,大事不混乱。”在太宗死后,吕端力挫权利阴谋,扶太子继位,即宋真宗,后加右仆射。他对北宋初期的继承人问题有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实现了北宋的和平交接。公元1000年,吕端去世,追封为司空,并赠谥号“正惠”。

吕端 第三位李沆 公元997年,李沆成为户部侍郎以及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理。李沆以安静无为治国,重视吏事,他特别注重打断别人骄傲的心。有“圣相”的美誉,王夫之称其为“宋代柱石之臣”。李沆作为太宗、真宗两朝的大臣,对宋代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稳定宋初的内政外交、抑制奢侈、稳定民心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元1004年李沆去世,追赠谥号”文靖。“

李沆 第四位寇准 寇准相对于前面几位就很出名了,有很多评书演义里都会提到寇准。公元980年,寇准中进士,授于大理评事以及巴东,成安两县。因为人耿直,多次直谏,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院副使,然后又升参知政事。在当时可以说是年轻有为。总体来说,寇准不怕权势,所以深得真宗和太宗的赏识。而寇准在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而“渭南三贤”就是说的寇准、张仁以及白居易。公元1023年寇准逝世,追赠谥号“忠愍”。

寇准 第五位王旦 公元1006年,王旦任宰相,他为人善良,耿直,多次举荐厚重之士,劝真宗行祖宗之法。他当官十八年,任宰相十二年,得到真宗的完全信任。公元1017年,王旦去世,享年61岁。追赠太师、尚书以及中书、魏国公、并追赠谥号“文正”,被后人称为“王文正”。文正这个谥号是在文成死后的最大谥号,在北宋时期共有九人是文正,王旦则是其中的一个。所以王旦在当时地位还是很高的。

王旦 第六位吕夷简 最近正在热播的《清平乐》,里面也讲述了吕夷简的故事人物。公元1028年吕夷简封相。在位时他辅佐年轻的仁宗,而太后的临朝听政,正确的处理了北宋社会的诸多矛盾,保障了北宋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公元1044年吕夷简去世,享年66年。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靖”。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享仁宗庙庭,为勋昭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这也是他最高的荣誉。

吕夷简 第七位范仲淹 因为我们在课本学了他的《岳阳楼记》,所以我们对范仲淹还是很熟悉的。公元1043年任参知政事,在位时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项改革可以说是北宋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改革,范仲淹以公平的直言而常常被贬。而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最有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以自己的文学知识,各地讲学,一生勤于传道受业,努力培养和推荐人才。到了晚年也是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前在《遗表》上都没说自己的私事。公元1052年,范仲淹去世,后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人称范文正公。也是文臣的最高谥号。

范仲淹

范仲淹 第八位韩琦 公元1027年,韩琦中进士后任监狱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官位。在宋夏战争爆发后,他和范仲淹在军队防御西夏,而他在军队享有很高的声望。接着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人一起主持了“庆历新政”。韩琦任相十年,任职三朝,他为北宋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朝廷方面,他运筹帷幄,使朝廷和顺,天下乐业。在地方上,他忠于职守,勤奋好学,体恤百姓。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他和富弼一起被称为“富韩”。公元1075年,韩琦逝世,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享宋英宗庙庭。

韩琦 第九位王安石 说到王安石,我们更清楚,也对他更加了解,在课本上现在都有他的经典名诗。在当时王安石的变法,可以说是影响了整个北宋。列宁曾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者。”可以说王安石的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上王安石也有着卓越的功绩。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并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86年王安石逝世,谥号“文”。

王安石 第十位司马光 公元1038年,司马光入进士第,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在位时,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朝廷15年,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本书可以说是世界著名的书籍。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而在历史上,司马光也被称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位则是孔子孟子。公元1086年司马光逝世,谥号“文正”。也是最高的谥号。

司马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北宋放弃胜利、花费岁币30万,换来的澶渊之盟,到底值不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利还是弊,澶渊之盟对北宋的积极意义,澶渊之盟为北宋带来的影响

    1004年,辽再次骚扰北宋,以杨嗣为首的一干将领一改以前颓败的局面,狠狠地扼住了辽军。就在这样一个形势大好的时候,北宋却接受了辽的求和,签订盟约,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那么,这样一个放弃了胜利机会、打击了边境士兵热情,又花费岁币30万换来的盟约,它究竟值不值得呢? 澶渊之盟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

  • 北宋封驳制度:皇帝给自己“挖坑”,诏书被驳回无奈走“旁门左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景象 对任何一个政府还是掌权者来说,维护并稳固自己的统治永远是第一要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高质量生活。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在历朝历代中也发明了无数的政策、规定和制度, 它们之中有的在促进民生发展的同时也很好地稳固了统治者的政权, 有的却将统治者的权力无限放大并从上至下地危害了民生。

  • 北宋唯一世袭的武将世家:威震西北二百年,功绩超过杨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杨家将真实历史,北宋六大武将世家,北宋最厉害的武将世家

    佘老太君 历史悠久,源于唐末 折家将不是汉人,而是党项部落的一支。此番分歧是唐朝吐番之战后,造成的党项一族,有人留在故地,而有迁入内地,逼近中原。这部分内迁的党项人便生活在中原,成为了后来的“府州折家。” 虽然不是汉人,但是折家将却是中原安宁的忠实守卫者。 折家将的历史根源得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那

  • 北宋军队如何选拔勇士?就考射箭一项技能,看成绩工资能差一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招募弓箭手的原因,北宋大将军射箭,北宋军队层级

    如宋真宗亲征前,有“落解士人百余击登闻鼓,自陈素习武艺,愿备军前役使”,宋真宗“御便殿招试”,结果“能挽弓者才三人”。可见精于弓箭是当时会武之人的必备技艺。 宋军使用的弓按用途可分为平时军事训练中用于教练的射亲弓,战斗时用的黄桦弓、黑漆弓、麻背弓、白桦弓等。在制造弓的时候,其强弱以石斗为等,即区

  • 北宋为什么骑兵孱弱,真是因为缺少幽云十六州养马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最强骑兵,北宋开局有多少骑兵,北宋末骑兵真实情况

    虽然众所周知骑兵是一个烧钱的兵种,但是北宋骑兵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远不如辽国与后面金国的骑兵,但是北宋的经济远远好于辽国与金国,难道单纯养马就会烧钱到这个地步?还是背后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因呢? 步兵王朝的骑兵梦想 对于北宋而言,骑兵是一个永远的痛。历来就有一种说法:北宋之所以骑兵孱弱,是因为缺少幽云十

  • 北宋为了加强边防,“种”出来一条城墙,究竟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宋边防有多重要,北宋有多少城墙,北宋边防政策

    不过好在在燕山山脉之南的150——200公里处,是今天河北的阜平、满城、容城、霸州到天津市区一线,这里密布着的巨马河、易水、潞水、滹沱河、黄河等大大河流以及沟渠、河泊、陂泽还可以构起一条差强人意的防线。为何要这么说呢?因为“塘泺虽有限敌之名,而无御寇之实”,河泊水少的时候,敌人可以徒步涉水,而到了

  • 包拯临终时,对展昭说了什么,展昭一夜间神秘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包拯死后展昭去哪了,展昭投靠包拯完整版,包拯死后展昭为何一夜之间消失

    可谓是百姓的衣食父母。 事实上,包青天的成名,是和他断案入神的超凡能力是分不开的,事实上,也离不开其创造的丰功伟绩。 在这里,不得不提他的左膀右臂,在文治方面,有公孙策常伴左右;在武功方面,有王朝马汉,还有“南侠”展昭。 关于包拯和展昭之间的尘封往事,有这样一段传奇之处:当包拯垂垂老矣,将昔日老友

  • 包拯临终前说了什么?为何展昭一夜之间神秘消失?这背后有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包拯临终对展昭说了什么,包拯死后展昭为何一夜之间消失,包拯死后展昭一夜就消失了

    你知道包拯临终前说了什么吗?正是他的这番话,让展昭一夜之间便人间蒸发了。这事儿还得从包拯年轻的时候说起。 那时候的他跟其他学子一样,都是经过了十年苦读后抓住机会想要考取功名。不过进京赶考的这段路却并不好走,那时候可没有汽车这类先进的玩意儿,富贵人家的孩子可以坐马车,可像包拯这样的平民就只能靠着一双

  • 别骂王莽、曹丕和司马炎了,其实他们对前朝君主比赵匡胤仁慈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莽和赵匡胤谁厉害,司马炎与赵匡胤,司马炎和王莽关系

    王莽篡汉 首先是王莽,王莽在废除了孺子婴以后,并不是像小说中一样把孺子婴处死;而是将孺子婴封为了安定公,还把五个县,一万多户居民封给了孺子婴作为他的安定国,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孺子婴做老婆。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王莽限制了孺子婴的人身自由,把孺子婴限制在安定公府里,不许出门。后来赤眉军攻入长安的时候,将

  • 刘邦和朱元璋到底谁厉害,这个说法关公战秦琼,刘邦略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和朱元璋谁出现早,朱元璋vs刘邦谁更强,刘邦朱元璋谁更狠

    刘邦和朱元璋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的两位出身布衣的开国皇帝,他们二人的经历都不平凡,能够成为开国皇帝都是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让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认为刘邦应该更胜一筹。综合能力当然是朱元璋强,不过刘邦这个人情商更高一些,对于自己的仇人能够不计前嫌,这一点难能可贵。 第一:都是出身布衣,伟人对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