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临终前说了什么?为何展昭一夜之间神秘消失?这背后有秘密

包拯临终前说了什么?为何展昭一夜之间神秘消失?这背后有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41

你知道包拯临终前说了什么吗?正是他的这番话,让展昭一夜之间便人间蒸发了。这事儿还得从包拯年轻的时候说起。

那时候的他跟其他学子一样,都是经过了十年苦读后抓住机会想要考取功名。不过进京赶考的这段路却并不好走,那时候可没有汽车这类先进的玩意儿,富贵人家的孩子可以坐马车,可像包拯这样的平民就只能靠着一双腿自己走过去,这期间还要把握好时间,一不留神便会错失考试机会。就这样,他与自己的侍从包兴一同踏上了进京的道路,两人行至一家旅馆时,决定停下来吃点东西,顺带着放松一下自己那快要抽了筋的大腿,菜来咯,随着小二的一声吆喝,饭菜被端到了二人面前,此时的包拯跟包兴哪有一点主仆的样子,顿时狼吞虎咽了起来。

包拯第一次见到展昭

就在这时,一袭红衣、手持长剑的展昭坐在了他们旁边的桌子上,包拯见他颇有侠客之姿,便主动上前邀请她一同就餐。这展昭倒也痛快,他见包拯虽然长得黑了点,但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坏人的样子,于是便与他坐在了同一张桌子上。两人觥筹交错一番后,对彼此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可展昭云游江湖只是路过,而包拯又急着去参加考试,无奈酒过三巡之后,二人便就此别过。包拯和展昭两人酒后分别,后来又怎么走到了一起呢?原来啊,离开旅馆后的包拯继续赶路,时间一晃来到傍晚,可他现在所处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唯一可共栖身的地方只有一座庙宇,恰又在这里遇到展昭,于是这二人只好打扰佛祖再次借宿一晚。

包拯和展昭进魔窟

可万万没想到,这次他们竟然进了魔窟,庙里的两个和尚不仅破了色戒,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杀掉了德高望重的主持大师。如此一来,其他人自然不能放任不管,其中一个和尚便主动去报官,想着让官府的人来惩罚那两个和尚,没整想关老爷听闻后以为他在胡说八道,非但没有派人调查,还把报关的和尚打了个半死,那和尚心里委屈又无处发泄,最终自寻短见了结了自己。其他人见状也都纷纷离开了这座寺庙,眼不见为净,包拯落到这人手中下场可想而知。刚一进屋就被人家反锁在屋里,就在这危机时刻,展昭犹如神兵天降一般降临,满腔怒火的他直接斩杀了那两个假和尚,随后释放了包拯。

后来包拯成功地考取了功名,虽然给的官不大,但好歹也是个朝廷命官。上位后的他心里一直记着展昭的救命之恩,于是主动皇上推荐了他。就这样,包拯手下多了一员猛将。可展昭作为皇上的欣赏的人,为什么在包拯死后就销声匿迹了呢?众所周知,包拯办案是以铁面无私、公正严明而闻名的,可这些头衔背后的压力却大的惊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包拯曾经大义灭亲,亲手斩杀了自己作恶多端的侄子,后又杀了徇私舞弊的公孙策,面对达官显贵时依旧不卑不亢,不仅杀了喜新厌旧的当朝驸马陈世美,还把太师的儿子送入了地府。

包拯临终遗言

如此一来,百姓看到自然是青天大老爷,但这些罪人的家属则将其视为仇人。而包拯作为官员,他只负责做出决策,实际上执行命令的人却是展昭。也就是说,包拯招人恨他,展昭同样会被殃及池鱼,这便有了包拯临终时对展昭交代的遗言,他说自己死后,展昭务必归隐山林,不要向任人透露自己的行踪。

而事实上,展昭也的确这么做了,这也是他能在一夜之间人间蒸发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包拯当年没有说过这番话,展昭照样会走,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当年展昭追随包拯之时本就不太情愿。最终拗不过包拯的软磨硬泡,这才答应了下来。如此看来,这包拯与展昭都是明白人,当真是一对般配的好搭档,难怪他们可以破获那么多的大案。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先分享到这里,你了解的包拯和展昭之前的感人故事还有哪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更多文章

  • 别骂王莽、曹丕和司马炎了,其实他们对前朝君主比赵匡胤仁慈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莽和赵匡胤谁厉害,司马炎与赵匡胤,司马炎和王莽关系

    王莽篡汉 首先是王莽,王莽在废除了孺子婴以后,并不是像小说中一样把孺子婴处死;而是将孺子婴封为了安定公,还把五个县,一万多户居民封给了孺子婴作为他的安定国,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孺子婴做老婆。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王莽限制了孺子婴的人身自由,把孺子婴限制在安定公府里,不许出门。后来赤眉军攻入长安的时候,将

  • 刘邦和朱元璋到底谁厉害,这个说法关公战秦琼,刘邦略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和朱元璋谁出现早,朱元璋vs刘邦谁更强,刘邦朱元璋谁更狠

    刘邦和朱元璋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的两位出身布衣的开国皇帝,他们二人的经历都不平凡,能够成为开国皇帝都是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让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认为刘邦应该更胜一筹。综合能力当然是朱元璋强,不过刘邦这个人情商更高一些,对于自己的仇人能够不计前嫌,这一点难能可贵。 第一:都是出身布衣,伟人对他们的

  • 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真的是他们两个人的性格问题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和朱元璋谁最狠,刘邦朱元璋对自己的评价,朱元璋与刘邦哪个厉害

    刘邦和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特别的两个开国皇帝,特别之处有两点。一是,他们两个都是平民出身,而非达官显贵。第二点就是,他们两个在夺得天下之后都对功臣进行了大肆的屠杀。很多人都说,大肆屠杀功臣和刘邦与朱元璋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两个都是生性多疑的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那么,刘邦和朱元璋大肆屠杀

  • 朱元璋让人抬来三筐稻谷,刘伯温:看来有人将小命不保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和刘伯温在城楼谈话,朱元璋得知刘伯温死讯,朱元璋邀请刘伯温

    朱元璋有一段令人敬佩的过往,那就是带领起义军攻打元朝。在攻打元朝的时候,朱元璋结识了许多的朋友,在这些朋友中,刘伯温算是朱元璋的知己。在打仗的时候,刘伯温就一直跟在朱元璋身边,为其充当军师的角色。因此,刘伯温是最了解朱元璋的,尤其是朱元璋的喜怒哀乐,就算是朱元璋只做出了一个表情,他就能知道朱元璋的想

  • 大宋共历十八帝,他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被誉为“守成贤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宋十八皇帝名单,宋朝在位最久皇帝,历史上大宋的皇帝

    暂且不说“守成贤主”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但仁宗一朝无论如何还是宋朝的治世,除却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颇有些盛世气象。仁宗一朝不仅出现了包拯,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仁宗一朝就占了六家,分别是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仁

  • 吴三桂为什么前半生背叛明朝,后半生背叛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的吴三桂简介,吴三桂算不算背叛明朝,明朝吴三桂的真实人生

    认为吴三桂降清的一方提出两点理由:第一,清朝最高统治者视吴三桂为降将,如清摄政王多尔衮为了奖励吴三桂在战争中的功劳,“授三桂平西王勒印”。后来清帝要除去吴三桂爵位时,也把他称为降将:《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就说“逆贼吴三桂穷蹙来归,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输未投降,授之军旅”。第二,吴三桂入关后的所作所为也表明

  • 五代十国第一明君,他若不死赵匡胤或根本无法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统一了五代十国吗,赵匡胤不死能收复六州吗,五代十国 赵匡胤

    柴荣后周太祖郭威收养的养子早年一直在外经商,,后跟随养父郭威弃商从军。汉隐帝将郭威与柴荣的家属亲戚全部杀害,郭威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起兵谋反并一路杀到开封,并建立了后周政权,在郭威死后柴荣便继承了郭威的君王之位柴荣继位的时候,中原四分五裂,北部的北汉视后周为死敌,时常勾结契丹族侵犯后周边境,南部与蜀、唐

  • 2005年湖北发现明朝王妃墓,出土青花四爱图梅瓶,考古专家:少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代公主墓出土文物,考古出土明代瓷器,青花四爱梅图出土于谁的墓

    但他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探究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而是一个可能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的名字——郢靖王朱栋。当他们进入郢靖王与郢靖王妃合葬陵墓之中后,马上开始了清点和记录工作,就在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一个王妃棺旁一个沾满了泥土的瓶子吸引。继而所有人都被震惊,擦去瓶子上的尘土后,图案显现,这正是存世

  • 大明封藩都是嫡系子孙,为何云南特殊?朱元璋子孙太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云南朱元璋后裔,朱元璋封藩结果,朱元璋有没有嫡系后人

    当然这套在朱元璋看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其实有很大的问题,朱元璋为了更好的防守大明王朝的疆域,特别规定了塞王制度,将子嗣都分封到各地镇守边疆,其中以北方的十三塞王的疆域更是独占了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然而对当时同样是边塞的云南,朱元璋却做了特别的安排,命令自己的养子沐英镇守。一直以来我们在各种影视剧中,一

  • 赵匡胤真的是赵光义杀死的么?通过以下2点分析你会更加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被赵光义害死的原因,赵匡胤真的被赵光义所杀吗,赵匡胤是不是被赵光义毒死的

    赵光义与赵匡胤之间,恰似如此,你要说是赵光义杀死的,历史证据又不足,要说不是他杀死的,种种行为又实在可疑,下边我就试着分析一下。一、认为并非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说法正史中对于赵匡胤的死,仅仅几个字带过,含糊其辞,我们根本无法知晓真实原因,但是在《续湘山野录》中却记录了赵匡胤去世当晚的场景:延入大寝,酌